成年人在线观看视频免费,国产第2页,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婷婷,精品伊人久久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愛心美德少年事跡材料

時間:2022-12-30 03:16:37 評優(yōu)總結(jié)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愛心美德少年事跡材料

  愛心美德少年事跡材料一

  但丁曾說:“人不能像走獸那樣活著,應該追求知識和美德。” 在長沙市開福區(qū)長雅中學就有一位學生,追求著自身學習不斷提升的同時,從小堅持做公益,他身體力行地完美詮釋著美德的含義。他就是長沙市學習雷鋒美德少年何好。

愛心美德少年事跡材料

  幼兒時期與公益結(jié)緣

  2002年,何好出生在一個幸福溫暖的家庭,母親更是熱心公益,時常和一群朋友們約著到敬老院看望老人,福利院看望孩子們,亦或是參加倡議環(huán)保的公益活動。母親參與公益的時間比何好的年齡還長。

  據(jù)何好媽媽介紹,由于她和朋友一起做公益時也時常帶著自家的孩子,孩子們往往比同齡孩子更加懂事,更加懂得感恩。

  周末,孩子們也會在完成學習任務后,專門安排一些時間做公益?吹胶⒆觽兺ㄟ^做公益逐漸成長起來,媽媽們總是很欣慰。

  第一次參加公益活動是幾歲,何好自己也記不清,但他清晰地記得,那一次他和小朋友們一起去路邊做環(huán);顒,雖然事情很簡單,只是隨手拾起路邊的垃圾,但每撿起一片垃圾,看見路面越來越干凈整潔,何好就無比開心。

  何好,由于從小跟隨母親參加各種公益活動,公益似乎也自然而然成為了他生活中的一部分。

  12歲發(fā)起愛心圖書室活動

  作為一個公益小使者,2014年3月,何好通過一名阿姨了解到,平江九眼學校條件十分艱苦,由于地處偏遠山區(qū),學校條件艱苦,留守兒童居多。學生們一年幾乎沒有機會讀到一本課外書籍。

  何好想著:“生活在城市里的大家,身邊有很多閑置書本,如果送到山區(qū)孩子手中,那該是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第二天,他馬上找班上幾個同學商議了一下,成立了1404班“好同學幫幫班”的小團隊,發(fā)動身邊的.同學捐書,共募書400余冊。

  由于部分同學家住金泰路轄區(qū),社區(qū)知道后,也派出義工來支援他們,僅僅一個多月的時間,就完成了1000冊愛心圖書的收集任務。

  2014年5月18日那天,何好以及班上的同學和家長,帶著載滿愛心的一千多本書籍和4個書架和一些文具用品的大巴車駛向平江九眼學校。

  那一天,平江九眼學校有了自己的愛心圖書室。而來回包車的費用,來自于何好一年的壓歲錢。

  此前,何好就已參與了湖南廣播電視臺金芒果捐贈長沙寧鄉(xiāng)縣沙田鄉(xiāng)覺哉學校“金芒果圖書室”的計劃。

  “愛心不是施舍 ,是一種神圣的責任”

  2013年的一天,還在上小學的何好和往常一樣放學回家,經(jīng)過自家院子時,發(fā)現(xiàn)小區(qū)里有一個家長正帶著兩三歲的小男孩在院子里散步。小男孩走路有些不穩(wěn),目光呆滯。在詢問下,細心的何好了解到這個孩子是一名腦癱兒。

  由于身體原因,小男孩每天都要到醫(yī)院接受治療,因此從來沒有過過一次生日。熱心的何好組織身邊的小伙伴一同為小男孩過生日。

  那天小男孩收到了很多生日禮物,其中一個禮物是何好與小伙伴花了半天時間,由2500多個零件組裝而成的迪拜酒店模型。

  何好說:“迪拜酒店是帆船造型,象征著重新?lián)P帆起航,也象征著小男孩將開始新的生活。”

  何好經(jīng)常和班級里的志愿者們一起去開展一起社會實踐活動。湘江河堤邊有許多白色垃圾,他積極主動帶頭去江邊河堤撿垃圾。

  當同學中出現(xiàn)不愛惜公物、不愛護環(huán)境、亂丟亂扔的行為時,他會主動去制止,并維護好環(huán)境。他還參與了長沙市兒童福利院“奉獻愛心,傳遞溫暖”社會實踐活動。

  對于奉獻愛心,何好有著自己的理解:“愛心不是施舍,而是一種神圣的責任。”

  他的夢想:將來做一名慈善家

  在父母眼中,何好從小就樂善好施,他最開心的事情就是參加各類公益活動。何好說,帶給別人快樂,也是給自己一份幸福。

  一個還不到十三歲的男孩,如今在母親眼中已是一個細心,懂得照顧人的男孩。談到何好,何媽媽語言中帶著欣慰與感動:“他就像我的小棉襖。”

  盡管已經(jīng)上初中的他,學習任務重,卻依然擠出時間到福利院看望孤寡老人,做義工,參加公益演出以及一些捐贈活動。

  愛好廣泛的何好,喜歡書法、繪畫、架子鼓等,經(jīng)常參加相關(guān)的比賽并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績。

  面對一個個榮譽,何好有著自己看法,他認為這些榮譽都只是對某些成績的肯定,并不能代表什么。當問及他的夢想,何好靦腆地告訴記者,他希望有一天能做一名慈善家,把愛傳遞下去。

  愛心美德少年事跡材料二

  在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阿拉善盟阿右旗直屬完全小學的校園里,你總能看見一個瘦弱的小女孩攙扶著一名走路不太靈活的偏癱小男孩的場景。不管是上學路上,還是課間休息,小女孩總是不厭其煩,一次又一次地攙扶著小男孩,這樣的攙扶持續(xù)了四年,她的.愛心感動了身邊每一個老師和同學。2014年12月,她被評為了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的“文明友善”美德少年。她就是“善心女孩”郭欣靈。

  一個攙扶,四載春秋

  他,由于患有腦偏癱,走路有些吃力,每到課間,不能和其他同學一樣靈活地飛奔出教室,總是用渴望的眼神看著教室外做游戲的同學們。

  她,在父親心中,一直是一個乖巧懂事的好孩子;在同學眼中,熱愛舞蹈,品學兼優(yōu),每每在學校文藝表演中總能看到她的身影。

  2011年9月,走在校園里的她,突然看到前面有一個走起路來有些不穩(wěn)的身影。她立馬走上前去,拉住這位小伙伴的手,攙扶著他往教室走去。走到一年級教室,她才知道,這個小伙伴是她的新同學徐帆。

  從此之后,每到下課,等同學們紛紛走出教室后,郭欣靈總是走到徐帆面前攙扶著他走到教室外面,看同學們精彩的游戲活動。

  從新生入學第一天到四年級,不管是上學還是下課路上,郭欣靈總是攙扶著徐帆。一個攙扶,四載春秋,校園中上演著一場感人的同學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