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地理印度教學設計
第三節(jié)印度(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知道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國。
2.通過讀圖了解地形,氣候同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關系。
重點
農(nóng)業(yè)發(fā)展與人口的壓力。
教學準備
1.學生收集有關印度資料,準備課堂發(fā)言。
2.有關印度音樂,舞蹈的錄像.
教學過程
一、文明古國
[導入]
展示有關印度音樂,舞蹈及宏偉建筑。讓同學思考:這是那個國家?再請同學說說有關印度的古文明。
[學生活動]讀南亞地形圖回答:哪個國家占有印度河平原?(巴基斯坦)。哪個國家占有德干高原的大部份?(印度)。哪個國家位于恒河三角洲?(孟加拉國)。請同學說說印度地形分布特點。
二、印度人口問題
學生:讀印度人口的增長圖。每隔10年印度人口增長數(shù)。(發(fā)現(xiàn)1981年至1990年人中增長2.6億1991年至2000年人口增長1.6億)
教師:出示印度資源、產(chǎn)品的總量和人均占有量表。引導學生討論豐富的資源和產(chǎn)品為什么還是不能滿足人們所需?(結論:急劇增長的人口抵消了取得的成果,給農(nóng)業(yè)造成很大壓力)
三、地形、氣候同農(nóng)業(yè)節(jié)
教師:播放課件印度的洪災印度的旱災
[學生活動]讀孟買年內(nèi)各月氣溫和降水量圖,觀察出雨季月月。盛行從洋吹來的季風。再觀察旱季月至次年月。盛行來自的季風。
[小結]印度東北部為西南季風迎風坡形成多雨中心。乞拉朋齊最為典型。
[教師]判斷東北季風與西南季風哪個對印度農(nóng)業(yè)影響大?為什么?
[學生討論對比、回答]西南季見對農(nóng)業(yè)影響很大。因為西南季風來自熱帶海洋帶來豐沛降水。
[教師]問印度的水旱災害與西南季風變化有何關系?
引導學生讀圖、思考討論、回答(風勢弱,來得晚,退得早------旱災。風勢強,來得早,退得晚------水災)
展示課件:印度家庭在用餐了解印度飲食習慣。
[作業(yè)]搜集有關印度風土人情的文章或圖片等資料,在班里舉行一個小型展覽。
第七章第三節(jié)印度(第2課時)
教學目標
1、讀圖分析印度氣候特點,及水旱災害頻繁的原因。
2、根據(jù)地圖和資料分析印度氣候類型及水旱災害頻繁的原因,培養(yǎng)學生分析、
歸納總結的能力,為以后的生活服務。
3、我們要珍惜和愛護人類的家園——印度。
教學重點
印度多水、旱災害的原因
教學方法
講述法、讀圖分析法、歸納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圖片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教師)許多同學在每年夏天都可以得到有關印度旱、澇災害的報道。
。ㄕ故緢D片印度洪災、旱災)印度人民為了抵御水旱災害,修筑了很多水利工程,
但災害仍然不斷,是什么原因造成印度如此多的水旱災害呢?
(二)新課教學
板書三、印度的氣候
。ń處煟┮私庥《鹊臍夂颍紫纫烙《人幍牡乩砦恢。展示“印度地形圖”讓找到北回歸線。
引導學生得出:北回歸線穿過印度的中部地區(qū),印度大部分地區(qū)位于低緯地區(qū),處于熱帶和亞熱帶。
。▽W生)看書P7頁“亞洲氣候類型”圖,找出印度的主要氣候類型:熱帶季風氣候。
。ń處煟釒Ъ撅L氣候有什么特點?
展示課件“孟買年內(nèi)各月氣溫、降水量”圖。
。ń處煟┨釂枺好腺I屬于什么氣候類型?這種氣候類型有什么特點?
。▽W生)在老師指導下識圖?v坐標、左為氣溫(℃)值,右為降水量(mm)值;
橫坐標為月份,圖中曲線為氣溫;柱狀為降水量。
教師與學生共同分析歸納:氣溫:全年高溫,月平均氣溫25℃左右。降水:6-9
月降水多,雨季;10月-次年5月降水少,旱季。
所以,印度這種氣候?qū)贌釒Ъ撅L氣候。
板書: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高溫,分旱、雨兩季。
。ń處煟槭裁从《6-9月是雨季,10月-次年5月為旱季?
展示課件:北東北風
1、南亞一月風向
2、南亞七月風向板書(教師)結合以往知識,講解風向。引導學生分析得出:
一月:東北風,風從陸地吹向海洋,降水少,所以為旱季;
七月:西南風,風從海洋吹向陸地,降水多,所以為雨季。大屏幕表格展示:
引導學生歸納總結:印度降水量主要受季風影響。
。ń處煟┧,風從海洋→陸地,則降水豐富,印度的`降水受西南季風的控制。
展示“南亞七月風向”圖:
學生看圖得出:
雨季(6月-9月):盛行西南季風→降水豐富;
旱季(10月-次年5月):盛行東北季風→降水稀少。
教師出示課件表格:
引導學生總結:印度水旱災害多,是受西南季風的影響。
。▽W生活動)指導學生完成P38頁題表格填空。
(三)課堂小結
通過以上的學習,我們知道了:西南季風的強弱和早晚決定著印度的水旱災害,
并且水旱災害在印度非常頻繁。那么,在這種情況下,印度的糧食生產(chǎn)和工業(yè)情況如何呢?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
(四)課堂練習
一、單項選擇
1、印度經(jīng)常發(fā)生的自然災害是()
A、寒潮B、旱澇C、火山D海嘯
2、印度易形成水災的主要原因是()
A、東北季風來得晚或退得早
C、東北季風來得早或退得晚B、西南季風來得晚或退得早D、西南季風來得早或退得晚
二、印度經(jīng)常發(fā)生旱澇災害,有時死亡近千人。面對這種情況,如果你是一位印度官員,你應該怎么做?(出謀劃策)。
板書設計
三、印度的氣候
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高溫,分旱、雨兩季
北東北風
西南風
第七章第三節(jié)印度(第3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讀印度農(nóng)作物種類分布圖,分析印度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與自然條件的關系。
2、通過對工業(yè)發(fā)展與資源的分析,說明應因地制宜發(fā)展經(jīng)濟,使學生了解有關人地關系、生產(chǎn)布局的最基本知識。
3、通過知道印度的原子能、航天、計算機軟件等高科技領域在世界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激發(fā)學生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和立志振興祖國的遠大志向。
教學重點
印度農(nóng)業(yè)發(fā)展;發(fā)展中的民族工業(yè)。
教學方法
講述法、讀圖分析法、歸納法、討論法
教學準備
電腦課件、大屏幕、相關地圖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ń處煟┣懊嫖覀儗W習了印度是世界人口第二大國,是一個發(fā)展中國家,也是一個農(nóng)業(yè)大國。眾多的人口需要吃飯,而且,印度的水旱災害頻繁。那么,在這樣的氣候環(huán)境下,印度的糧食生產(chǎn)怎樣呢?
板書四、自給有余的糧食生產(chǎn)
(二)新課教學
。ń處煟┯《仍诙兰o大部分時間,糧食每年需要大量進口。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印度實行了“綠色革命”,推廣先進的耕作方法和良種,農(nóng)業(yè)發(fā)展快,農(nóng)產(chǎn)品產(chǎn)量大大增加,解決了糧食短缺的問題。
。▽W生)閱讀書P38頁閱讀材料“綠色革命”
(教師)印度人的“飲食習慣”怎樣?“恰巴提”是什么?
。▽W生)閱讀書P39頁閱讀材料回答。
。ń處煟┯《劝l(fā)展農(nóng)業(yè)的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分別是什么?
。▽W生討論回答,教師補充)
有利條件:光熱(位于熱帶亞熱帶,光熱充足)、水(降水豐富)、土(土地肥沃,廣闊的沖積平原)。
不利條件:經(jīng)常發(fā)生水旱災害。
。ń處煟┯《戎饕Z食作物有哪些?它們分布在哪里?
展示“印度水稻和小麥的分布”圖。
。▽W生討論)回答:水稻、小麥及看圖指出分布地區(qū)
板書主要農(nóng)作物:水稻、小麥
。ń處煟┧竞托←湹姆植寂c地形、降水量的分布有什么關系?
展示課件,比較水稻、小麥分布圖、地形圖和降水量分布圖。
【七年級地理印度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初中地理《印度》教學設計12-24
《印度王公的大米》教學設計01-20
地理教學設計06-23
七年級地理下冊教學設計03-08
七年級地理《埃及》教學設計03-17
《印度洋上生死夜》教學設計03-05
教學設計地理教學反思12-11
《中東》地理教學設計12-31
地理《洋流》教學設計01-06
優(yōu)秀的地理教學設計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