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跳傘表演》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根據(jù)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那要怎么寫好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跳傘表演》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跳傘表演》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并樂于探究。
過程與方法:通過動手操作,讓學生在探索相關的退位減法的過程中,進一步感知解題策略的多樣化,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意識。
態(tài)度價值觀:通過整理算式,培養(yǎng)學生歸納、概括的能力及良好的思維習慣。
教學準備:
彩筆、白紙、小棒、圖片等。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學習熱情
活動一:同學們喜歡看特技表演嗎?請同學們欣賞空中特技表演。
1、出示圖片:跳傘表演
2、邊觀察邊思考: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學生可能回答:飛行員在表演,有紅色隊和黃色隊;
我想到了紅色隊比黃色隊多多少人?
黃色隊比紅色隊少多少人?
紅色隊和黃色隊共有多少人?
我還想到了長大后要像他們一樣學習飛行表演。
二、探究解題策略。
。ㄒ唬┗顒佣簩ふ疑钪袛(shù)學問題。
1、根據(jù)同學們提出的數(shù)學問題,列出相關算式,寫在本上。
2、學生匯報,說明算式的含義,并對算式進行分類、整理。
(二)活動三:重點研究11減幾的算式。
學生匯報,體現(xiàn)解題策略的多樣化。
方法1:出示圖片:圓片
從11個當中去掉7個,從圖中看出結果是4。
方法2:出示圖片:小棒
用小棒一根一根地減,從11根當中減去7根,還剩4根。
方法3:把11拆成10和1 10一7=3 3+1=4 方法4:把7拆成1和6之后再連續(xù)減。
11-1-6=10-6=4 方法5:把減數(shù)7湊成10,多減后再加。
11-10+3=1+3=4 方法6:根據(jù)加減法之間的關系得出結果。
因為:4+7=11 所以:11-7=4 課間游戲:小朋友們,累了吧?咱們一起說個歌謠吧。
歌謠:
一只青蛙,一張嘴,兩只眼睛四條腿;
二只青蛙,二張嘴,四只眼睛八條腿;
三只青蛙,三張嘴,六只眼睛十二條腿;
四只青蛙,四張嘴,八只眼睛十六條腿。
(三)活動四:培養(yǎng)思維有序性
思考:你從中發(fā)現(xiàn)了什么?
11-2=9 11-9=2
11-3=8 11-8=3
11-4=7 11-7=4
11-5=6 11-6=5
11-6=5 11-5=6
11-7=4 11-4=7
11-8=3 11-3=8
11-9=2 11-2=9
三、培養(yǎng)數(shù)學技能。
《跳傘表演》教學設計2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第一冊第七單元80頁—81頁“跳傘表演”。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計算十幾減7、減6等數(shù)的減法。
2、進一步理解“求一個數(shù)比另一個數(shù)多多少”用減法計算,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讓學生進一步感知解題策略的多樣性,培養(yǎng)良好的思維習慣
教學重點:
計算20以內退位減法。
教學難點:
探索退位減法的算理。
教學準備:鉛筆、圓片、小棒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激趣導入
1、復習舊知。同學們,我們在前面已經(jīng)學了“誰比誰多幾”的內容,今天老師就來考考你們,看還記不記得是怎么解決的。
。ǔ鍪緦嵨铮鹤笫帜2枝鉛筆,右手拿1枝鉛筆,老師提出問題:說說哪只手拿得多?多多少枝鉛筆?)(列式的方法:2-1=1)
2、導入新課。
師:小朋友們,回答得真棒!今天,老師帶大家觀看美麗的大森林舉行的一場精彩的跳傘表演。(板書課題:跳傘表演)
二.探究新知,解決問題
1、提出問題
師:欣賞了精彩的跳傘表演,哪個小朋友能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生:有7只蝸牛,11只螞蟻參加跳傘表演
師:你能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
生:一共有幾只動物參加跳傘表演?
生:跳傘的螞蟻比蝸牛多幾只?
2、解決問題
師:剛才同學們都說得很好!現(xiàn)在機靈狗想考考你們,參加表演的螞蟻和蝸牛它們的只數(shù)誰多?多幾只?你們能算出來嗎?試試看。(板書:誰多、多幾)
、賴L試解答
根據(jù)同學們提出的數(shù)學問題,列出相關算式,寫在本子上。
、谡
學生匯報列出的算式,說說算式的含義,并對算式進行整理。(11表示什么?7表示什么?這個算式表示什么?)
板書:11 – 7 = 4
3、重點研究11減幾的算式
師:你能說說你是怎樣計算11-7的嗎?(板書:退位減法)
讓學生自己通過擺小棒的方法,理解退位減法的各種方法。再讓學生匯報退位減法的方法,體現(xiàn)解題策略的多樣化。
教師小結,進一步讓學生得到鞏固和理解。
三.理解運用,寓學于嬉
1、課本P80 試一試
12一7= 11—5= 11—2=
13一7= 11—6= 12—3=
14一7= 11—7= 13—4=
師: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了什么?(第一列減數(shù)相同,被減數(shù)依次增大,結果也依次增大;第二列被減數(shù)相同,減數(shù)依次增大,結果也依次減。坏谌斜粶p數(shù)依次增大,減數(shù)也依次增大,介結果相同,都是9。)
2、課本P81 練一練
3、課本P81第2題 誰多?多幾只?
4、課本P81 第3、第4題
先讓學生說一說,每一組題有什么特點、規(guī)律,再計算。
四、收獲喜悅,體驗成功
師:今天你學會了什么?
生:我學會了誰多、多幾,用減法計算;
生:我學會了十幾減幾的計算方法。
五、布置作業(yè)
《跳傘表演》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排一排、比一比等活動體會一一對應的數(shù)學思想,初步理解求兩個數(shù)相差多少的實際問題的結構和數(shù)量關系。
2、使學生探索求兩數(shù)相差多少的.實際問題的過程,知道求一個數(shù)比另一個數(shù)多(少)幾用減法來計算。
教學重難點:
學會解答求一個數(shù)比另一個數(shù)多多少(少多少)的實際問題。
理解求兩數(shù)相差多少的實際問題的方法的過程
教學過程:
一、課前口算練習:摘蘋果
二、探究發(fā)現(xiàn),建立模型。
1.出示課件:跳傘表演
2、邊觀察邊思考:你看到了什么?可以用哪些數(shù)字表示?
你能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
3.根據(jù)同學們提出的數(shù)學問題,將問題進行分類。
4、研究14減幾的算式
學生匯報,體現(xiàn)解題策略的多樣化。
方法1:圖示:用紅圈代表紅傘,黃圈代表黃傘,一個一個對齊,求出多出的部分。
方法2:一個一個減,從14當中減去6,還剩8。
方法3:把14拆成10和4
10-6=4 4+4=8
方法4:把6拆成4和2之后再連續(xù)減。
14-4=10 10-2=8
6、小結:解決同一問題可以有多種解決策略。
三、理解應用,強化體驗
1、比一比,算一算。(出示教材第10頁的習題)
讓學生說《左邊比右邊的多幾個或右邊的比左邊的少幾個?列式解答。
2、完成教材第11、12頁的練一練。
四、總結歸納,提升經(jīng)驗。
這節(jié)課我們在解決跳傘問題中,學習了解決兩數(shù)相差多少的實際問題,知道減法計算,用大數(shù)減小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