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圖案的欣賞和設計》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本課是一節(jié)數(shù)學綜合實踐活動,是在學過的平面圖形和利用平面圖形進行對稱,平移和旋轉的基礎上,達到欣賞、設計美麗圖案的目的,也就是從動態(tài)變化的角度去探索和認識空間與圖形。數(shù)學綜合實踐活動的目的是讓學生體會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樹立正確的數(shù)學觀。
教學目標
1.充分創(chuàng)設創(chuàng)作情境,讓學生觀察美的圖案,感受圖形中的對稱美,體會平移、旋轉在圖案設計中的運用。
2.在系列的觀察、交流、操作、展示、評比等活動中,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和作圖能力,發(fā)展他們的推理能力及空間觀念。
3.在創(chuàng)作情境中,鼓勵學生富有個性地完成設計圖案的任務,感受數(shù)學美,數(shù)學方法的價值。
重點難點
觀察美的圖案,感受圖形中的對稱美,自己按要求創(chuàng)造美麗的圖案。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課本上的'圖案。學生:收集美麗的圖案。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美圖欣賞
二、自主探究,實踐感悟
指導學生欣賞美麗的圖案,知道欣賞圖案不僅要感受到圖案本身的美,而且要感受到對稱、平移或旋轉在其中的應用,從而產生自主設計圖案的欲望。
通過教師示范,分組交流,獨立制作,使每個學生都經歷設計的過程,在實踐中學會用平移,旋轉的方法制作圖案。
綜合運用不同的方法自己設計圖案,可以進一步掌握設計圖案的技巧,同時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增強主動與同學合作交流的意識,體會教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1.欣賞美
演示一組由一些生活中的圖案通過平移或旋轉形成的新的美麗的圖案:如臉譜、剪紙、建筑等。
設問:這些圖案有什么特征,分別是由哪幾個圖形通過平移和旋轉形成的?
2.歸納:蝴蝶圖案是對稱的;小魚圖案是單個圖旋轉得到的;花圖既有圖案的平移,又有圖案的旋轉。
3.小結:由此可見,運用數(shù)學知識也能創(chuàng)造出精美的圖案,生活中處處滲透著數(shù)學美。
板書:圖案的欣賞和設計
1.圖案平移的設計
引導看課本68頁中的要求。
教師示范按要求進行一次平移。
指導操作:(取出方格紙,照書上的樣子畫好)。
提示:連續(xù)操作中,每次平移的格數(shù)相同。
組織學生操作,教師巡視,指導。
2.圖案(二)(三)的設計
、沤M織分小組交流討論。同小組的同學討論如何操作。用學具進行平移和旋轉的操作。
您現(xiàn)在正在閱讀的蘇教版第八冊《圖案的欣賞和設計》教學設計文章內容由收集!本站將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學資源!蘇教版第八冊《圖案的欣賞和設計》教學設計⑵學生獨立完成圖(二)和圖(三)的設計。
3.圖案的展示
組織展示,并說一說是怎樣平移或旋轉得到的。
在班內展示部分學生的作品,共同欣賞、評議。
4.創(chuàng)造圖案
設問:選什么圖形為基本圖形,要把基本圖形進行怎樣的變換,組織分小組交流討論。
小組內分工合作,設計美麗的圖案,教師巡視,指導,參與活動。
實物投影展示作品。
設問:每組的圖案是由哪個基本圖形,通過怎樣的變換(對稱或平移)而形成的。
評比作品:對學生的作品給予肯定和表揚。
1.各自觀察,獨立思考,小組交流:每個蝴蝶的圖案是對稱的,后面4個蝴蝶圖是第一個蝴蝶圖連續(xù)平移得到的;左下方小魚圖是單個圖案外面的兩條小魚及里面的一棵水草,旋轉后得到的;左下方的圖案也可以看成把單個圖案(整個圖案的四分之一)旋轉后得到的。
2.學生一邊欣賞,一邊說說它是怎樣形成的。
1、獨立審題,觀察操作,按要求完成圖案(一)的設計平移操作。
2、學生根據(jù)知道的信息說一說用學具進行平移和旋轉的操作過程。
完成圖(二)三角形的平移操作和圖(三)的三角形及平行四邊形的旋轉圖。
3.個別交流,集體欣賞、評議。
4.獨立思考,小組討論,分工合作,設計美麗的圖案。
各組展示,交流創(chuàng)作過程。
自評,組評,集體評。
本課的內容,學生比較感興趣,但是具體操作就相當困難,學生有的連數(shù)格子也數(shù)不清,操作的難度比較大。
全課小結
內化知識
總結反思回顧,進一步強化研究的方法,同時也培養(yǎng)學生的反思意識提高反思能力。
通過這節(jié)綜合實踐課,你學到了什么?有什么體會?
獨立交流。
【蘇教版《圖案的欣賞和設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8和9的教學設計09-11
《牛和鵝》 教學設計03-24
《開花和結果》教學設計12-12
《銳角和鈍角》教學設計08-21
8和9的認識教學設計08-22
《比和比例復習》教學設計04-05
《元帥和小棋手》教學設計03-03
多邊形的內角和教學設計02-19
牛和鵝教學設計15篇04-12
《獅子和兔子》教學設計9篇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