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級下冊《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教學設計和教學反思
教材分析
教材的安排是先教學加法的運算律,再教學乘法的運算律;先教學交換律,再教學結合律;先教學運算律的含義,再教學運算律的應用。這樣安排有三個好處:首先是由易到難,便于教學。交換律的內(nèi)容比結合律簡單,學生對交換律的感性認識比結合律豐富,先教學比較容易的交換律,有利于引起學生探索的興趣。其次是能提高教學效率。交換律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活動可以遷移到結合律,加法運算律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活動可以遷移到乘法運算律,遷移能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再次是符合認識規(guī)律。先理解運算律的含義,再應用運算律使一些計算簡便,體現(xiàn)了發(fā)現(xiàn)規(guī)律是為了掌握和利用規(guī)律。
學情分析
本節(jié)課的新知識在以前的數(shù)學學習中有相應的認知基礎,學生能利用主題圖的故事性,逐步生成連貫的情境,逐步生成后續(xù)的問題,通過觀察比較,探究歸納的方法,理解和掌握加法運算定律,并要學會用字母來表示,由感性認識上升到一定的理性認識,遵循認知規(guī)律。反過來,新知識又促進了學生更深入地認識原來學過的知識與方法。例如,交換加數(shù)的驗算方法,加法中的“湊整”計算,等等。過去只知道這樣做,現(xiàn)在知道了它們的依據(jù),這種“再認識”對于加深新知識的鞏固和記憶,是很有幫助的。
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抽象概括的能力,引導學生由感性認識上升到一定的理性認識。
二.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比較、歸納的方法,來進行教學。
三.知識與技能:
1.引導學生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換律、結合律。
2.培養(yǎng)學生根據(jù)具體情況,選擇算法的意識與能力,發(fā)展思維的靈活性。
3.使學生感受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能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換律、結合律。
教學難點:加法運算的交換律、結合律在計算中的應用。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教學設計和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牛和鵝》 教學設計03-24
《開花和結果》教學設計12-12
《銳角和鈍角》教學設計08-21
《比和比例復習》教學設計04-05
8和9的教學設計09-11
《元帥和小棋手》教學設計03-03
《加法運算定律》教學設計09-20
乘法交換律教學設計11篇04-10
牛和鵝教學設計15篇04-12
《獅子和兔子》教學設計9篇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