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完整的教學設計應該包括哪些內容
1、什么是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是以獲得優(yōu)化的教學效果為目的,以學習理論、教學理論及傳播理論為理論基礎,運用系統(tǒng)方法分析教學問題,確定教學目標,建立解決教學問題的策略方案、試行解決方案、評價試行結果和修改方案的過程。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認識和理解:
(1)教學設計的目的和研究對象
教學設計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fā)展。
教學設計亦稱教學系統(tǒng)設計,它把課程設置計劃、課程標準、單元教學計劃、課堂教學過程、教學媒體材料等都視為不同層次的教學系統(tǒng),并把教學系統(tǒng)作為它的研究對象。因此,可以把學生和教師的整個學與教的活動作為研究對象。
(2)教學設計強調運用系統(tǒng)方法
教學設計的系統(tǒng)方法就是:
●教學設計要從“為什么學”入手,確定學生的學習需要和教學的目的;
●根據教學目的,進一步確定通過哪些具體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才能達到教學目的,從而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即確定“學什么”;
●要實現(xiàn)具體的教學目標,使學生掌握需要的教學內容,應采用什么策略,即“如何學”;
●要對教學的效果進行全面的評價,根據評價的結果對以上各環(huán)節(jié)進行修改,以確保促進學生的學習,獲得成功的教學。
(3)教學設計必須重視對學生的分析,把學生的具體情況作為設計的出發(fā)點
傳統(tǒng)的教學一般是以假設的學生(即學生的平均水平)作為教學對象,從而忽視了學生的個別差異。在教學實踐中,這種假設的學生實際上是不存在的,現(xiàn)實中的學生在各個方面無不例外地表現(xiàn)出其自身的特點,學生個體在群體中具有明顯的個別差異。另外,以往的那種重教而輕學的研究是不可取的。在教學活動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的學習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一個依據原有的知識和能力,對新知識進行積極主動的建構過程。無論何種教學形式,學習最終是通過學生內部學習過程自己完成的,學習的結果將最終體現(xiàn)在學生身上。因此,教學設計必須重視激發(fā)、促進、輔助學生內部學習過程的發(fā)生和進行,從而使有效的學習發(fā)生在每一個學生身上,保證不讓一個學生處于教學的劣勢上,
要創(chuàng)造有利的學習環(huán)境,讓每個學生都享有同等的機會。可以說,教學設計具有個別化教學的特征。
(4)教學設計必須以學習理論和教學理論為其科學決策的依據
教學設計的主要工作對象是學和教的雙邊活動,教學設計是以人類學習的基本規(guī)律為依據,探索教學規(guī)律,從而建立合理的、科學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程序、教學媒體及方法策略的體系。因此,必須以研究學和教基本規(guī)律的學習理論和教學理論作為設計的理論基礎和決策的科學依據,有了成功的教學設計,優(yōu)化的教學效果才有保證。
(5)教學設計是一個問題解決的過程
教學設計是以幫助學生的學習為目的,它常以學生學習所面臨的問題為出發(fā)點,尋找問題,確定問題的.性質,研究解決問題的辦法,從而達到解決的目的。因此,教學設計是以問題找方法,而不是以方法找問題,使教學工作更具有目的性。
(6)教學設計十分重視對設計過程和教學效果的評價 在設計過程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上,不斷地收集反饋信息,并對教學設計整個過程和結果進行科學的評價,為不斷改進教學、提高教學效果提供依據
2、教學設計的一般步驟是怎樣的?
教學設計的一般步驟是:首先進行“學習需要的分析”,主要包括“學習內容分析”和“學生特征分析”兩個方面的內容;然后進行“學習目標的闡明”,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教學策略的制定”、“教學媒體的選擇和利用”;接著依次進行“(課堂)教學設計”和“(教學設計)成果評價(包括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最后根據評價結論對教學設計的前期工作進行修改完善。
在教學設計過程的模式中,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學生特征、教學策略和教學評價構成教學設計的五大基本要素。
(1) 從學習的需求分析開始,了解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學生的實際情況與期望水平之間的差距。這樣以解決“為什么”及“學什么”和“教什么”的問題。(2) 教師需要分析具體的教學內容和進行學生特征分析,考慮課程、單元及課時的教學內容的選擇和安排,考察學生在進行學習之前,關于學習內容具有什么知識和技能,即對學生初始能力的評定,了解學生的一般特征和對所學內容的興趣和態(tài)度。(3) 明確具體的學習目標,即學生通過學習應該掌握什么知識和技能。
(4) 確定教學策略,考慮如何實現(xiàn)學習目標或教學目標的途徑,解決“怎么學”和“怎么教”的問題,其中應考慮教學媒體的選擇和應用,根據不同的情況選擇不同的教學媒體或教學資源。(5)對學和教的行為做出評價,在行為評價時,一方面要以目標為標準進行評價,另一方面評價提供了關于
教學效果的反饋信息,從而對模式中所有步驟作重新審查,特別應檢驗目標和策略方面的決定。
對于教學設計過程模式的理解,應該注意兩個問題: 一是將整體性的教學設計過程分解為諸多要素,主要是為了便于深入地了解和分析并掌握和發(fā)展整個教學設計過程的技術。因此在實際設計工作中,要從教學系統(tǒng)和整體功能出發(fā),保證“目標、學生、策略、評價”四要素的一致性,使各要素相輔相成,產生整體效應。 二是應該認識到我們所設計的教學系統(tǒng)是開放的,教學過程是動態(tài)過程,涉及到的如環(huán)境、學生、老師、信息、媒體等各個因素也都是處于變化之中,因此教學設計工作具有靈活性的特點。在利用模式設計教學時,應根據不同情況的要求,針對不同的實際問題,決定設計步驟,確定從何入手,重點解決哪些環(huán)節(jié)的問題,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教學設計工作。
【一個完整的教學設計應該包括哪些內容】相關文章:
求職的面試禮儀包括哪些內容05-19
生育保險待遇包括哪些內容12-03
企業(yè)員工培訓培訓包括哪些內容09-22
企業(yè)員工福利包括哪些內容?02-25
執(zhí)業(yè)助理醫(yī)師考試包括哪些內容08-07
補充養(yǎng)老保險包括哪些內容11-25
我國生育保險待遇包括哪些內容08-01
論文開題報告應該包含哪些內容12-25
薪酬福利包括哪些11-15
《一片完整的葉》教學設計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