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羚羊木雕》的教學設計
本節(jié)課透過家庭矛盾沖突的生活表象,深刻領會文中蘊涵的待人處世的道理,尊重他人的情感和人格,能以坦誠的心理與父母溝通。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初中語文《羚羊木雕》的教學設計,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素質(zhì)教育目標】
知識和能力目標
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明確故事梗概。
過程和方法目標
。、分角色朗讀,體會人物思想感情。
。病⒆プ≌n文關鍵,從評價朗讀中分析人物形象。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
。薄⒃谡w感悟內(nèi)容基礎上,體會濃濃親情,珍視真誠無私的友情。
2、透過家庭矛盾沖突的生活表象,深刻領會文中蘊涵的待人處世的道理,尊重他人的情感和人格,能以坦誠的心理與父母溝通。
【教學重點】
分角色朗讀,把握人物個性化語言。
【教學難點】
指導學生分析人物形象,討論這場家庭矛盾沖突的是非。
【教學方法】
1、朗讀法:依課文內(nèi)容分配朗讀角色,以更好把握人物形象,體會人物情感。
。、討論法:就羚羊木雕引起的家庭矛盾是非展開充分討論,小中見大,引導學生學會處理類似問題。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話筒。
【本課目標】
1、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分角色朗讀課文,分析人物形象。
2、從不同角度討論這一場家庭矛盾的是非,并思考怎樣才能避免這一類不愉快的事情發(fā)生。
【教學流程】
一、情境導入
檢查預習,展示羚羊木雕圖片,以同學復述課文導入新課。
二、整體感知
請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復述課文內(nèi)容,并用關鍵詞概括故事梗概。學生回答,教師明確。
故事梗概:查問木雕、贈送木雕、逼索木雕。
三、分角色朗讀課文
品味、揣摩個性化的語言、動作和心理描寫,分析人物形象。
。薄⑻岢隼首x要求:用普通話讀準字音,停頓恰當,吐字清楚,音量適當,速度合宜,讀出語氣。
。、學生自由組合,練習朗讀。
。、選出一組7人分別扮演爸爸、媽媽、“我”、奶奶、萬芳、萬芳的媽媽、旁白,其他同學做評委準備評價。
四、評價朗讀效果并分析人物形象
學生:評價扮演者朗讀時的語氣、語調(diào)、動作、神態(tài)。
學生:學生自我體驗,相互評價并分析人物形象。
學生回答,老師歸納:
分析人物形象:
媽媽:嚴厲態(tài)度生硬、非常固執(zhí);
我: 委屈、無奈、重視友誼;
爸爸:嚴肅、婉轉(zhuǎn)、穩(wěn)重;
奶奶:明白事理,同情理解,卻無能為力;
萬芳:仗義、體諒、明理;
萬芳的`媽媽:責怪。
五、研討與探究
全班同學分別從爸爸、媽媽、萬芳的角度就這一場家庭矛盾沖突的是非展開討論。并思考怎樣才能避免這一類不愉快的事情發(fā)生?
學生自由發(fā)言
……小孩子包括大人在內(nèi)有事要同人商量,盡可能地考慮周全。
……父親送給女兒時也應講清東西如何珍貴,要珍藏好。
……我的父母可以婉轉(zhuǎn)向萬芳媽媽說一說兩個孩子怎么要好,提一提交換禮物的事。
教師引導學生正確處理自己與父母之間的矛盾,彼此應多商量,多溝通,學會換位思考。多一份理想,多一份寬容,生活中就會多一份溫馨。
六、課堂小結(jié)
一件圍繞羚羊木雕而引發(fā)的平凡的家庭小事,卻展示了兩種生活,兩種內(nèi)心世界:一方面是少年世界的友愛、友情;另一方面是成人世界既有對子女疼愛之情,又有因事件的不當處理對孩子人格和友情的傷害。羚羊木雕就像一架天平,衡量了不同人心中金錢與友誼的分量。作者借生活中的一朵浪花提出一個如何尊重孩子情感的社會大問題,以小見大,正如布萊克在《天真的預示》中寫的那樣:“一顆沙里看出一個世界,一朵野花是一座天堂,把無限放在你的手掌里,永恒在一剎那里收獲!
著名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曾說過:“世界是美好的東西莫過于有幾個頭腦和心地都很正直的真正的朋友!
同時,世界上最大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大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大的,是父母對兒女的恩情!
【初中語文《羚羊木雕》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羚羊木雕_教學設計01-24
羚羊木雕教學設計07-17
羚羊木雕優(yōu)秀教學設計02-09
《羚羊木雕》教學設計反思03-04
《羚羊木雕》教學設計模板12-25
課文《羚羊木雕》的教學設計02-18
羚羊木雕教學設計15篇02-23
羚羊木雕的優(yōu)秀教學設計02-10
關于羚羊木雕的教學設計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