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振鐸貓教學設計
【鄭振鐸貓教學設計一】
教學目標:
1.熟讀課文,掌握本課基礎生字詞。
2.概括并比較三只貓的不同來歷、外形、性情和在家中的地位,揣摩生動的細節(jié)描寫。
3.體會作者對三只貓的感情,感悟作者對第三只貓死后的悔恨之情,思考其中蘊含的人生哲理。
4.形成關愛動物,善待生命,尊重生命的情感。
教學重點:
概括比較三只貓的不同來歷、外形、性情和在家中的地位,揣摩生動的細節(jié)描寫。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對第三只貓?zhí)厥獾乃枷敫星,感受其中蘊含的人生哲理。
教學方法:
誦讀教學法、討論法、提問法、引導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新課導入
1.同學們,動物是人類的朋友,你能說說自己所喜愛的動物以及和他們之間所發(fā)生的故事嗎?貓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種小動物。很多家庭因為貓惹人喜愛而養(yǎng)它。我國著名作家鄭振鐸先生,他家也曾養(yǎng)過三只小貓。從養(yǎng)這三只小貓的過程中,他領悟到了一些生活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究竟是什么樣的哲理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鄭振鐸先生的散文《貓》。 2作者介紹。
鄭振鐸(1898-1958),福建長樂縣人。現(xiàn)代作家、文學家,我國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之
一。新中國成立后,曾擔任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全國作協(xié)理事等職。1958年10月率中國文化代表團前往阿富汗等國進行友好訪問時,因飛機失事不幸遇難。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國歷史參考圖譜》《中國俗文學史》《歐行日記》《海燕》《山中雜記》等。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朗讀課文,讀準生字詞。
污澀(sa )慫恿(sǒng yǒng):鼓動別人去做。
婢女(bì)蜷伏(quán ) 懲戒(ch?ng) 悵然(chàng):不愉快的樣子。
詛罵(zǔ) 紅綾 (líng )
2.全文可以分為幾個部分?找出有關起止段落,劃分文章結構。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并劃分層次。
(2)學生小組討論,教師抽查解答。
明確:課文寫了三次養(yǎng)貓的故事,據此,文章可分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1-2段):寫第一只貓的故事。
第二部分(3-14段):寫活潑可愛的第二只貓不幸亡失的故事。
第三部分(15-34段):寫第三只貓的亡失讓我難過自責。
三、精讀課文,合作探究。
1.找出描寫三只貓的來歷、外形、性情和在家中的地位的詞語句子。
第一只貓 第二只貓 第三只貓
隔壁要來的 舅舅家抱來的 張嬸撿來的 花白的毛如帶著泥土的白雪球 渾身黃色,很可愛 毛色花白,并不好看,瘦,毛被燒脫了幾塊,更覺難看。
活潑較第一之更活潑,更有趣,會捉鼠 天生憂郁,不活潑,懶惰寵物寵物若有若無,不大喜歡死亡丟失死亡
四、品讀課文。
1、文章生動的記敘了我家三次養(yǎng)貓的經過。其中,前兩只貓活潑、有趣,找出相關句子作分析。
A“它便撲過來搶,又撲過去搶! (寫出了小貓玩耍時的動態(tài)和情態(tài)。)
B“有時蝴蝶安詳地飛過時,它也會撲過去捉!保▽懗鲂∝埖哪X袋、眼睛隨著蝴蝶的飛舞而轉來轉去并伺機捕捉的樣子。)
C“有時由樹上躍到墻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曬太陽!薄半[身在陽光隱約的綠葉中,好像在等待著要捉捕什么似的!保ㄐ∝埖奶詺、頑皮讓我們會心一笑!)
這一組句子,從細小的方面寫盡了前兩只貓的活潑可愛、頑皮淘氣。這樣的描寫,叫做細節(jié)描寫。它可以使文章生動而富有情趣。
第二課時:
一、研讀課文,
1.體會作者一家對三只貓的不同感情以及貓亡失后作者的感情,找出文中具體表達的句子。 第一只貓:“三妹常常取了一條紅帶,或一根繩子,在它面前來回地托搖著,它便撲過來搶,
又撲過去搶。我坐在藤椅上看著他們,可以微笑著消耗過一兩個小時的光陰,那
時太陽光暖暖的照著,心上感著生命的新鮮與快樂!
“我心里感著一縷的'酸辛,可憐這兩月來相伴的小侶!”
第二只貓:“我們都很為它提心吊膽,一天都要‘小貓呢?小貓呢?’查問個好幾次! “三妹常指它笑著罵道:‘你這小貓呀,要被乞丐捉去后才不會亂跑呢!’” “飯后的娛樂,是看它在爬樹!
“我也悵然的,憤恨的,在詛罵著那個不知名的奪去我們所愛的東西的人!薄白源,
我家好久不養(yǎng)貓!
第三只貓:“但大家都不大喜歡它,它不活潑,也不像別的小貓之喜歡頑游,好像是具有天生
的憂郁性似的,連三妹那樣愛貓的,對于它也不加注意!
“過了幾個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無的動物!
“三妹有時也逗著它玩,但沒有對于前幾只小貓那樣感興趣。”
“大家都去找這可厭的貓,想給它一頓懲戒!
“自此,我家永不養(yǎng)貓!
第一只貓“很活潑”,“我”看著三妹逗貓玩的融融泄泄的生活情景“感著生命的新鮮與快樂”,當貓無故病死后“可憐這兩月來相伴的小侶”并為之“酸辛”;當第二只“更有趣,更活潑”的貓在周圍鄰居冷漠的觀望中被那些“過路人”捉走后就“悵然”、“憤恨”、“詛罵”,在這段生活經歷中展示的“我的人性”充滿愛心,表現(xiàn)得十分寬容、溫馨、善良和光明。然而在“芙蓉鳥事件”發(fā)生后的“我”,不僅只憑主觀猜測“妄下斷語”,面對貓這個弱小、可憐的動物“怒氣沖天”、“拿木棒追打”、“心里還憤的,以為懲戒的還沒有快意”,人在動物面前恃強凌弱,則充分暴露了人性中兇惡、冷酷、殘暴和陰暗的一面。不過,當“我”明白這只丑貓并非是罪魁禍首后,良心受到了譴責。
2.說說為何“我”對第三只貓的死比前兩只貓的亡失“更難過得多”?第二只貓丟失后,作者寫道:“自此,我家好久不養(yǎng)貓。”第三只貓死后,作者又寫道:“自此,我家永不養(yǎng)貓!痹囍(lián)系課文中的描寫,體會這兩句話中包含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因為第三只貓的死責任在“我”!拔摇钡闹饔^臆斷,斷定鳥是它咬死的,暴怒之下“我”用木棒打它,它受到冤苦無處辯訴,最后死在鄰家屋檐上!拔摇闭J為是“我”把它害死的,而且這個過失是無法補救的。
這句話在內容上是對全文的總結。"我"目睹了前兩只貓的不幸后,又親自制造了第三只貓的悲劇,深感負疚,為了不再看到這樣的悲劇重演下去,"自此,我家永不養(yǎng)貓"這句話與文章的開頭遙相呼應,在結構上形成了首尾呼應的特點。
二、把握文章的寫作特點
跳讀課文,想一想,本文最顯著的寫作特點是什么?
1、情節(jié)曲折,結構嚴謹。
文章圍繞中心敘寫了三個故事,每個故事都以養(yǎng)貓的亡失為線索都具有相對的完整性。三個故事又是按照時間順序排列組成一串,構成一段家庭養(yǎng)貓的悲劇史:得貓——養(yǎng)貓——亡失——再得貓——再養(yǎng)貓——再亡失——復得貓——復養(yǎng)貓——復亡失,永不養(yǎng)貓。情節(jié)三起三落,層層推進。
2、首尾呼應和伏筆的設置。
銜接呼應表現(xiàn)為:開頭交代幾次養(yǎng)貓的結局,拋出線索,總領全文,末了以“我家永不養(yǎng)貓”收尾,開拓深意,呼應開頭。三個故事之間又有過渡段貫通彌合。
伏筆的設置表現(xiàn)為:第一只貓忽然消瘦預示其病死;寫第二只貓街上亂跑,預示其被人捉走;寫第三只貓凝望鳥籠,預示其被冤打致死。所以這些都起到了穿針引線,連珠綴玉的作用,把三個故事和各個故事之間的情節(jié)綴連成有機的整體,渾然天成,天衣無縫。
三、拓展延伸
1.如果你是第三只貓,你會對作者或是人類說些什么呢?
“我終于離開這個痛苦的世界了!”
“希望你們能善待我們!生命是平等的。珍惜每一個生命,善待每一個生命,尊重每一個生命!
“你傷害了我,我恨你們!人類太自私了,太殘酷了!”
凡事不能單憑印象,主觀臆斷,更重要的是弄清事實;對人對事不存偏見私心,要寬容、 要仁愛,要同情弱小者。
2.你代表作者或人類對第三只貓說些什么?
“我錯了,請原諒我吧!雖然永無改正過失的機會了,但是我從此學會了珍視每一個像你這
樣的小生命,不會因為弱小、殘疾等原因無視或歧視你們。”
在不合理的社會中,弱小者總是飽嘗著生活的不幸,不受歡迎的人往往會成為冤案的犧牲 品;人的個性需要自我完善,才能避免不幸。
所以人和動物之間、人和人之間、生命與生命之間都需要寬容和理解,都應該尊重與被尊重、都應該相互信賴。
3.在生活中,你是否也曾經錯怪過家人、朋友及所有身邊的人或被人誤解呢?把事情的經過說給其他同學聽,并和同學們討論一下,怎樣才能減少彼此之間的誤解。
總結
本文寫的是貓,作者卻巧妙地借物抒情,曲折地表達了同情、憐愛弱小者的思想感情。本文組織材料的特點是前后連貫、首尾呼應,文章在結構上嚴絲合縫,條理清晰。
鄭振鐸先生的《貓》,讓我們有了許多感悟。我認為,最重要的一點是,當我們發(fā)現(xiàn)自身的不足時,一定要努力尋找自己的優(yōu)點、發(fā)揚長處并讓它超常發(fā)揮。這樣,你的命運才有可能改變。因為你也許不是最美麗的,但你可以最可愛;你也許不是最聰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奮;你也許不會最順利,但你可以最樂觀??同學們,不論走到哪里,你們一定要讓自己成為最好的——最綠的小草,最純的水滴,最亮的星星??
動物是人類的生存伙伴,有了它,世界才能豐富多彩、生趣盎然。在這個日益擁擠的地球村里,動物和人應該享有同樣的生存空間。這個單元的五篇都是寫動物的佳作。閱讀這些文章,不但可以激發(fā)關愛動物、善待生命的情感,還可以引發(fā)對人和動物關系的深入思考。推薦課外兩篇文章馮驥才的《珍珠鳥》和老舍的《我家的貓》,看看他們是如何和小動物相處的。
【鄭振鐸貓教學設計二】
學習目的:
1、理清課文敘述的順序及線索,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2、積累生動的詞語和優(yōu)美、深刻的語句,提高對文章的整體感知能力;
3、激發(fā)學生珍視生命、關愛動物的情感,引導學生初步思考和認識人與動物的關系。
學習重點:
學習文章的第二或第三部分,探究第二只貓的失蹤或是第三只貓的死亡所引起的思想感情。
學習難點:
在感知的基礎上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學習步驟:
一、導入新課
貓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種小動物。很多家庭因為貓惹人喜愛而養(yǎng)它。我國著名作家鄭振鐸先生,他家也曾養(yǎng)過小貓。從養(yǎng)小貓的過程中,他領悟到了一些生活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究竟是什么樣的哲理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鄭振鐸先生的《貓》。
二、整體感知
1、文章寫了幾只貓?
明確:
文章共寫了四只貓,即自家喂養(yǎng)的三只貓和偷吃芙蓉鳥的黑貓。
2、文章按什么順序和線索敘寫了“我”養(yǎng)貓的情況?
明確:
養(yǎng)貓是全文記敘的中心,作品圍繞這個中心敘寫了三個故事,每個故事都以養(yǎng)貓與亡失為線索展開,都有發(fā)生、發(fā)展和結局,具有相對完整性。三個故事又按時間順序排列,組成一串,構成了一段家庭養(yǎng)貓的悲劇史:得貓——養(yǎng)貓——亡失——再得貓——再養(yǎng)貓——再亡失——復得貓——復養(yǎng)貓——復亡失——永不養(yǎng)貓。情節(jié)三起三落,層層推進(板書)。
3、在作者養(yǎng)貓的經歷中,哪一次養(yǎng)貓,給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第二或第三次養(yǎng)貓的經歷。
三、重點研討
1、快速找出文中養(yǎng)第二或三只貓的有關段落。
2、理解作品內容——
學生按句式說話:“讀 ,我看到了一只 貓!
教師擇要點引導深入(引導學生從來歷、外形、性情和在家中的地位上去認識貓):
A“有時蝴蝶安詳地飛過時,它也會撲過去捉! ——一只更活潑更有趣的小貓。
這一個鏡頭,就是一幅美麗的圖畫,小黃貓圓圓的腦袋、轉來轉去的眼睛、伺機捕捉的形 神躍然紙上,真是妙筆生輝。
或:
B “冬天的早晨,門口蜷伏著一只很可憐的小貓! ——一只可憐的貓。
來得可憐:在冬天的早晨它被人遺棄,無家可歸,幾乎為冬寒與饑餓所殺。
活得可憐:不好看,大家都不大喜歡它,它不活潑,不像別的小貓那樣喜歡頑游,對于它不加注意,仍不活潑,仍不改它的憂郁性,不去捉鼠。
去得可憐:受了冤苦,遭我毒打而屈死。
3、品味“我”的感情——
“文學作品的創(chuàng)作往往就是思想感情的宣瀉”,本文在樸實的筆墨和平靜的敘事中其 實潛藏著一條深沉而真摯的感情之流。
學生按句式說話:“讀 ,我體味到 。 ”
師范例:讀“我坐在藤椅上看著他們,可以微笑著消耗過一二小時的光陰,那時 太陽光暖暖地照著,心上感著生命的新鮮與快樂”,我體味到“我”的愉悅之情。
A“我也悵然的,憤恨的,在詛罵著那個不知名的奪去我們所愛的東西的人!
———“我”失貓的悵然,對惡人的憤恨!
這些損人利己的人實在可恨!
三妹怪隔壁周家的丫頭:“他們看見了……”
提問深入:
①周家的丫頭代表了怎樣的人?“那個不知名的奪去我們所愛的東西的人”代表了怎樣的人?
、跒槭裁粗芗已绢^的這種人也應該責怪?
、郯醋髡叩南敕ǎ鯓幼霾攀呛萌?
B“自此,我家好久不養(yǎng)貓。”
———突然間失去了一個親愛的同伴,一種失落感久久縈繞在心,缺德的人太氣人了,叫人 恨恨難消,養(yǎng)貓固然快樂,可是亡失的痛苦更讓人難受,干脆不養(yǎng)了。
朗讀指導:重讀“好久不”,讀得低沉、余味無窮。
學生朗讀。
或:
C“自此,我家永不養(yǎng)貓!
——一種負罪感永遠不能消除,一見到貓就觸發(fā)了自己靈魂的傷痛,覺得永遠愧對這類生命。
朗讀指導:重讀“永不”,讀得沉郁、果決,讀出傷痛。
學生朗讀。
重點品讀“我心里十分難過……”一段。
(1)指名讀。
(2)朗讀指導:為了讀出“我”的難過、后悔、自責之情,本段的朗讀在語速語調上要有講究;語速由舒緩而稍微加快,語調由低沉到略有升高。
(3)生齊讀。
(4)品味語言。
扣“十分難過”“良心受傷”深入到“妄下斷語”(沒有事實根據地作出判定);設疑、 討論。
A“我”為什么暴怒,揮舞大棒虐待可憐貓?
B我根據什么跡象斷定它咬死了“我”的芙蓉鳥?
——“那只花白貓對于這一對黃鳥,似乎也特別注意,常常跳到桌子上對鳥籠凝望著!
C“凝望”是何意?(目不轉睛地看)“我”的證據確鑿嗎?
D可憐貓究竟為什么要“凝望”鳥籠呢?
想當初,那只可憐貓就像一個孩子,被人拋棄,無家可歸,在冬天的早晨,幾乎為冬寒與饑餓所殺。它憂郁,它不活潑——
可能是由于生活上什么不幸,或許是失去了親愛的父母吧,它常常對鳥籠凝望著,也許是在羨慕鳥兒的美麗、天倫之樂,而悲嘆自己的悲慘經歷和孤苦伶仃的生活吧……
誰是咬死“我”的芙蓉鳥的真兇?證據何在?
兇惡的黑貓。“逃”:作賊心虛;“銜著”:鐵證如山。
F為什么“我”明白自己的錯誤后會感到如此痛心?
G應該怎樣對待錯誤,特別是傷害他人的那種錯誤?
。5)補充介紹作者,交代本文寫作背景《教學參考用書》P274。
4、感悟作品思想——
一種豐富的情感在娓娓道來的敘事中無聲無形地流淌著,不斷積淀,直至噴發(fā)。通過我們的朗讀、理解、品味,我相信你們一定有許許多多的感想,一定有對作品更深層次的感受甚至有超越作品的感悟。
學生討論、交流,按句式說話:“對于 ,我想說: 。”
示例:
對于作品中的“我”,對于“我”妄下斷語打死可憐貓的事件,我想說:
凡事不能單憑印象,主觀臆斷,更重要的是弄清事實;對人對事不存偏見私心,要寬容、要仁愛,要同情弱小者。
教師贈格言:關愛生活中的“可憐貓”!
對于作品中的貓,我想說:
在不合理的社會中,弱小者總是飽嘗著生活的不幸,不受歡迎的人往往會成為冤案的犧牲品;人的個性需要自我完善,才能避免不幸。 ?
小結:這些對作品深層次的感悟,其實就是作品的主題。有許多作品,從不同角度看,對主題會有不同的理解,這就是所謂主題的多義性。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有時候我們讀鄭振鐸的《貓》會有這樣的感慨:這哪里是在寫貓呢?分明是一幕世態(tài)人情的寫真!那滲透在字里行間的一種真情,一種感人肺腑的力量,就是文學作品藝術上的美的體現(xiàn)。(播放美麗可愛的貓的視頻)請欣賞這些可愛而又可憐的貓 ,請關愛生活中的“可憐貓”!
五、布置作業(yè):
試著按照課堂分析“我”養(yǎng)第二或三只貓的思路來自學“我”養(yǎng)第二或三只貓的情形。
【鄭振鐸貓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貓》鄭振鐸教學設計07-13
鄭振鐸的《貓》教學設計01-02
貓鄭振鐸ppt教學設計01-02
鄭振鐸《貓》閱讀思考和教學設計01-04
《貓》鄭振鐸讀書筆記07-07
鄭振鐸貓讀后感范文07-13
《貓》的教學設計03-18
《貓》的經典教學設計03-22
《貓》教學設計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