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減9”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那么應當如何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十幾減9”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十幾減9”教學設計1
教學內容
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一年級(下冊)第1~2頁。
教學目標
1. 經(jīng)歷從現(xiàn)實情境中提出問題、探索算法的過程,理解十幾減9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 在觀察、操作、比較、合作交流等活動中,體驗算法多樣化,發(fā)展思維的靈活性。
3. 在參與探索與交流活動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感受與同伴合作的快樂。
教學過程
一、 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談話:老師跟大家講個故事,想聽嗎?一個星期天的上午,(課件出示小兔和媽媽對話的場景)小兔對媽媽說:“媽媽,今天是星期天,我想到集市上去買點東西。好嗎?”媽媽說:“好的,買了東西早點回來!保ㄕn件出示例題情境中小猴賣桃圖)集市上可熱鬧了。瞧,一只小猴在賣桃呢,多么鮮美的桃子啊。ò牙}情境圖出完整)小兔看到這么多又大又紅的桃子,心想買點桃子回去吧。
提問:請小朋友仔細觀察,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說圖意,并提出“還剩多少個”的問題。
提問:怎樣求還剩幾個桃呢?你會列式嗎?(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13 - 9)
揭示課題:像這樣(指“13 - 9”)十幾減9的算式應該怎樣計算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問題。(板書課題:十幾減9)
二、 自主探究,確認算法
1. 自主探究。
談話:你有辦法算出13 - 9等于幾嗎?先想一想可以怎樣算,并按自己的想法算一算;再把你的算法和小組內的小朋友說一說。
學生自主活動,教師參與學生的活動,并對計算有困難的學生作適當指導。
2. 交流算法。
反饋:誰來向大家介紹你是怎樣算的,怎樣想的?
學生交流自己的算法時,根據(jù)需要讓學生邊說邊用學具擺一擺。教師及時用課件再演示,相機板書。
學生可能用下面的幾種方法計算:
(1) 一個一個地減;(2) 先從10個里去掉9個,再把剩下的1個和另外的3個合起來;(3) 先去掉3個,再去掉6個;(4) 想9加幾得13;(5)先從13中去掉10,再用多減的1與3合起來……
3. 比較算法。
談話:小朋友真愛動腦筋,想出了這么多計算13 - 9的方法。請小朋友比較這些不同的算法,看看你比較喜歡哪 一種?把你最喜歡的方法和同桌的小朋友互相說一說。
反饋:你喜歡哪種算法?能說說為什么喜歡這種算法嗎?
4. 教學“試一試”。
出示: 12 - 9 = □
16 - 9 = □
談話:這里還有兩道十幾減9的算式,你能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算一算嗎?先自己算一算,再和小組內的小朋友說一說你是怎樣算的。
學生活動后,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算的。
“十幾減9”教學設計2
一、教學內容
本課是蘇教版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一單元20以內退位減的內容,這部分內容是建立在學生已經(jīng)(認識20以內的數(shù),掌握10以內加、減法以及20以內進位加法的)基礎上。
二、 理念設計
有效的數(shù)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方式。十幾減9的例題是從實際問題中提取出來的,這一問題使學生產(chǎn)生迫切想計算的心理需求,并迅速進入獨立思考的狀態(tài),探究算法。通過交流,體會不同的算法,鼓勵學生算法的個性化的同時,讓學生在比較中選擇喜歡的算法。本課的設計是讓學生通過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掌握計算十幾減9的方法。
三、 教材分析
教材將“加、減法”穿插安排,旨在讓學生更深刻地體會加減法算式之間的聯(lián)系。前面的被減法是10的減法和9加幾的學習為學習十幾減9作好了知識準備。十幾減9又是20以內退位減的起始課,是學習兩位數(shù)減一位數(shù)的退位減的重要基礎知識,并能為后繼教材的學習作好遷移準備。另外,教學這部分內容,還可使學生在觀察、操作中培養(yǎng)探究、思考的意識和能力。
三、教學策略
1、讓學生以好心情接觸知識。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沒有歡欣鼓舞的心情,沒有學習興趣,學習就會成為學生沉重的負擔。”課始用“舉行數(shù)學游園會”的形式,自然地營造一種愉悅的學習氛圍。學生樂中學,學中樂。同時,“舉行數(shù)學游園會”這一形式串聯(lián)全課,使全課有渾然一體的整體感。
2、讓學生在操作中探索知識。
教學活動中,操作與思維是互不可分的,操作是前導,思維是關鍵。通過“拿一拿”、“說一說”、“算一算”等活動,促進學生思考,鼓勵學生交流。學生在動手操作中領悟算理,“創(chuàng)造”出多種計算方法。
3、讓學生在游戲中鞏固知識。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提出:“游戲是由愉快原則促動的,它是滿足的源泉。”在鞏固練習中,設計學生喜愛的游戲活動“鉆山洞”、“白兔搬家”、“螞蟻找窩”、“大象摘椰子”,學生自由編題,玩中學,學中玩。寬松又富有競爭的活動環(huán)境給學生以情感上的滿足,并給學生以知識上(運用知識、鞏固知識或再次“創(chuàng)造”知識)的滿足。
四、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從實際情境里理解計算十幾減9的方法,并能夠正確計算十幾減9。
2、 使學生在觀察、操作中逐步培養(yǎng)探究、思考的意識和能力,通過算法多樣化,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思維的靈活性。
3、 使學生在獨立的基礎上加強與同學的交流,體驗與同伴合作的快樂,樹立合作交流的意識。
五、教學重點
能比較熟練地計算十幾減9。
六、教學難點
理解十幾減9的退位計算方法。
六、 教學流程
。ㄒ唬﹦(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師:公園里正在舉行數(shù)學游園會。小朋友們想?yún)⒓訂?我們出發(fā)吧!
學生隨著音樂邊表演邊唱:走走走走走,我們乘上小汽車。走走走走走,參加游園會。
【這一環(huán)節(jié)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邊表演邊唱,既組織了教學,又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興趣,為全課奠定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
(二)復習鋪墊
各小組長組織本組學生進行口算練習。(一生一練,其余學生用手勢反饋)
9+7= 9+4= 9+8= 9+5=
9+( )=11 9+( )=12 9+( )=15 9+( )=18
師:祝賀你們用智慧贏得參加游園會的機會。請小鳥為我們帶路,快點出發(fā)吧!(課件:小鳥從公園門口飛至水果店)
【小組長組織組內學生進行口算練習,培養(yǎng)了小組長的組織能力和組員的合作能力,提高復習的實效性】
。ㄈ┘訌姴僮鳎斫馑憷,形成算法。
1、創(chuàng)設情境,引出例題。(出示課件)
(課件)猴老板喊:賣桃子啦!賣桃子啦!又香又甜的桃子?靵碣I呀!
。ㄕn件)小猴來了,說:猴老板,我買9個。
師:從圖中你能獲得哪些數(shù)學信息?(生答:小猴在賣桃,我還知道猴子的前面有13個桃子。)
師小結,并追問:一共13個桃子,小猴買了9個,還剩多少個?該怎樣列式?
學生列式,然后相互交流。
師:我們也來當一回售貨員。從13個桃子里賣出9個,可以怎么拿?
2、加強操作、理解算理。
。1) 學生獨立操作,邊操作邊說。
。2) 組內交流。
。3) 全班交流。
根據(jù)學生交流的情況,演示拿桃子的過程,并出示相應的計算過程學生可能出現(xiàn)書上的4種想法:第一種,從13個桃中一個一個減,減9次;第二種,先從10個桃中減去9個,再和其他3個桃合起來,這時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說說這種算法是把13分成幾和幾,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第三種,先減去盒子外的3個桃,再減去盒內的6個桃,這樣共減去了9個桃,教師引導學生說說這種算法是把9分成幾和幾,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第四種,13個桃分成9個桃和4個桃,所以13減去9等于4。
師:小朋友真愛動腦筋,想出了各種不同的方法算出13 – 9 = 4。想表揚一下自己嗎?(生自我表揚)前面有間聰明屋正等著你們這群愛動腦筋的小朋友呢!(課件:小鳥從水果店飛到聰明屋。)
【學生在充分動手操作和運用已有知識經(jīng)驗的基礎上,可能會發(fā)現(xiàn)多種計算方法,在開放式教學環(huán)境里培養(yǎng)開放性思維品質。】
。ㄋ模┳赃x算法,交流體會
。ㄕn件出示聰明屋里的題目)“試一試”:12 – 9 =() 16 – 9 = ( )
讓學生用喜歡的方法做。能算的小朋友嘗試做,有困難的小朋友可以借助小棒擺擺,再算。做好后,任選一題跟好朋友交流算法。接著班內交流。(自己喜歡什么方法做就用什么方法做。)
師:做這類題目有很多種方法。做的時候,我們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來算。小朋友,愿意用我們剛才學到的本領去接受智慧宮的挑戰(zhàn)嗎?(課件:小鳥從聰明屋飛到智慧宮。)
【教師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體現(xiàn)了算法多樣化的思想!
。ㄎ澹 鞏固與拓寬
1、“想想做做”的第1題。
學生任選一題:(1)自己說說圖意;
。2)想想怎么做;
。3)學生獨立圈一圈;
。4)展示圈的過程,并解釋相應的計算方法。
2、“想想做做”第2題。
。1)學生計算;
。2)反饋;
3. “想想做做”第3題。
。1)一組一組獨立算出結果。
。2)交流算法
4、分組游戲:
。1)鉆山洞(2)白兔搬家(3)螞蟻找窩(4)大象摘椰子。
學生自由編組做自己喜歡的游戲。(教師在尊重學生的意愿的前提下作適當?shù)膮f(xié)調),然后展示與評價各組活動結果。
5、做“想想做做”的第5題。
。1) 學生用手勢表示得數(shù)。
。2) 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學生回答:這些題目都是十幾減9。(揭示并板書課題:十幾減9)
這些題目等于號后面的數(shù)正好是2、3、4……9、10。
等于號后面的數(shù)都多1。……
師:你們的發(fā)現(xiàn)太棒了!希望你們以后有更多更精彩的發(fā)現(xiàn)。
【在練習中,設計了分組游戲,讓學生“玩數(shù)學”,代替了課間操,又使單純的數(shù)學計算課趣味盎然,學生參與率高。最后一個練習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規(guī)律,掀起高潮,同時順勢揭示了課題。】
。┤n總結(略)
教學反思:
該課在展示新課程理念中突出了“三個重”:一是重情景,以故事情境貫穿全課;二是重探索,讓學生自己去思考、探索、實踐;三是重交流,有組內、組際、全班等多種形式,學生可以走下座位自由結合進行交流。
當然,在新課程理念的貫徹中,有些地方可能做的并不到位,例如,學生的合作交流在有些環(huán)節(jié)中并沒有完全起到很好的作用,我想在今后的教學中注意引導,以期得到很好的效果。
“十幾減9”教學設計3
教學內容
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一年級(下冊)第1~2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jīng)歷探索十幾減9計算方法的過程,在實際情境中理解“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十幾減9的退位減法。
2.通過觀察、操作、討論等學習活動,促進學生自主探究、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能力的發(fā)展。
3.使學生初步學會從數(shù)學的角度提出問題、理解問題,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培養(yǎng)思維的靈活性和獨立性。
4.使學生進一步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在數(shù)學學習活動中獲得更多的成功體驗。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課件演示,故事導入。
畫面:小白兔到猴媽媽的水果店里去買桃。
聲音:星期天早上,小白兔到猴媽媽的水果店去買桃,(小白兔對猴媽媽說)“阿姨,我要買9個桃!保ê飲寢屇贸13個桃,對小白兔說)“小白兔,歡迎你到我這兒來買水果,不過我想出個問題考考你,看看你數(shù)學學得怎么樣?”
啟發(fā):小朋友們,請你猜猜猴媽媽會向小白兔提出什么問題呢?
。壅f明:利用教材資源,運用多媒體技術創(chuàng)設故事情境,貼近學生生活實際,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使學生在提出問題、理解問題的過程中,發(fā)展了問題意識。]
2.篩選出有效信息。
從學生提出的問題中篩選出本節(jié)課要著重解決的問題:13個桃,賣出9個,還剩多少個?
指名回答:你認為解決這個問題用哪種運算方法好呢?為什么?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算式13-9=。
。壅f明:結合具體情境,讓學生初步感受解決問題的策略,進一步體會減法的意義。]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擺一擺、算一算。
提出要求:請同學們試著算一算13-9。(提示學生可以借助學具盒中的小棒、圓片等進行計算。對獨立解決問題有困難的學生,教師給予個別指導)
[說明:擺一擺、算一算,有利于逐步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對探究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個別指導,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有利于樹立學生的信心。]
2.說一說、聽一聽。
提出要求:和小組的同學說說你的計算方法,并認真聽聽其他小朋友是怎么想的。
教師請每個小組推薦1名代表向全班同學介紹自己小組的方法。
。壅f明:通過討論和交流,讓學生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性,學會與他人交流思維的過程和結果。]
3.評一評、比一比。
引導:小朋友,聽了各小組的匯報后,你來評一評哪個小組提出的方法好,為什么覺得它好?把別人的方法和你自己的方法比一比,你覺得怎么樣?
。壅f明:讓學生之間互評,有利于初步形成評價和反思的意識,同時也能讓學生在比較中體會學習方法。]
4.活動小結。
要求:同學們都能積極思考、團結協(xié)作,想出了很多解決問題的辦法,大家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解決問題。
5.試一試。
計算12-9和16-9(“想想做做”第1題)。
。ㄔ试S有困難的學生借助實物操作進行計算)
[說明:例題教學采用自主探究、小組合作交流、分組討論匯報等方式,讓學生通過擺一擺、算一算、說一說、聽一聽、比一比、試一試等活動,主動掌握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練習應用,鞏固提高
1.“想想做做”第2題。先說說題意,再說說是怎樣計算出結果的。
2.“想想做做”第3題。讓學生在計算、比較的基礎上,進一步體會“想加算減”的快捷,較快地算出得數(shù),但不必強求統(tǒng)一算法。
3.“想想做做”第4題(小螞蟻送信)。
課前準備1號、2號、3號……9號、10號信箱。
要求:請幾位小朋友來扮演小螞蟻,戴上頭飾,把這些信(卡片上寫著算式)送到信箱里去,其他小朋友注意看看他們有沒有把信送錯地方。
12-9=10-9=14-9=
18-9=
11-9=19-9=
16-9=13-9=
17-9=15-9=
在“小小郵遞員”的音樂聲中,“小螞蟻”把信送往相應的信箱。最后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并評選“優(yōu)秀郵遞員”。
4.“想想做做”第5題。先讓學生算一算,再比一比、議一議,讓學生初步體會其中的簡單規(guī)律。
。壅f明:采用多種練習方式,并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輔助教學,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體驗學習的快樂,感受數(shù)學學習的情趣。]
四、總結反思,拓展延伸
提問: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學會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來請大家?guī)兔鉀Q。
要求:請同學們運用今天所學的知識編一個數(shù)學故事,并試著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十幾減9”教學設計4
第一課時十幾減9
總課時數(shù):
授課時間: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學會計算十幾減9。
2.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抽思象教學過程
維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
9十39十79十49十6
9十99十29十59十8
2.在括號里填上適當?shù)臄?shù)。
? 9十()=129十()=13
9十()=149十()=15
9十()=169十()=17
二、新授
1.出示教科書P10的圖。
引導學生看圖,提問:誰能說一說這幅圖的意思?(有15個氣球,買了9個,還有幾個?)
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計算?該怎樣列式?學生思考回答后,教師板書:15—9=
提問:如果沒有圖,要算15減9等于幾,該怎樣想?
(學生以四人為一小組,互相商量。教師可提示學生聯(lián)系舊知識進行計算。)
學生匯報討論結果,可能有以下幾種情況:
(1)9加6得15,15減9等于65
(2)15可以分成9和6,15減9等于6;
(3)10減9等于1,l加5等于6;
(4)15減5等于10,再減4等于6。
教師對學生的不同想法,應及時給予表揚,鼓勵學生多動腦筋多思考。進一步提問:這么多的想法都
是對的,那么你覺得哪一種方法又快又好呢?(鼓勵學生用想加算減的方法:想9加幾得15,15減9得6)同時板書得數(shù)“6”。
2.小朋友玩套圈游戲,投了14個圈,有9個沒套中,套中了幾個?
提問:
(1)要求套中了幾個,該怎樣列式?(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14—9=)
(2)得多少?怎樣想的?教師板書得數(shù)“5”。
3.小結:今天我們學習的是什么內容?(十幾減9)教師板書課題。
該怎樣計算這些題目呢?教師指題,引導學生總結出想加算減的方法,同時也鼓勵學生可選擇自己喜愛的方法進行計算。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教科書P10“做一做”第1題。
讓學生在桌子上用小棒擺一擺,邊操作邊小聲地說想的過程。然后指名說,再在方框里填上數(shù)。
2.完成教科書P10“做一做”第2題。
學生獨立完成,再集體訂正。
3.完成教科書P10“做一做”第3題。
學生先獨立完成,再任指幾題,讓學生說一說最喜歡用什么方法計算。
四、課堂練習
l.完成教科書P11練習二第1、2題。
2.布置作業(yè)。
板書設計:
作業(yè)設計:
課后記:
【“十幾減9”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連加連減教學設計11篇09-03
《白鷺》教學設計9篇03-05
《春酒》教學設計9篇03-05
《早操》教學設計9篇09-13
《示兒》教學設計9篇03-02
《童年趣事》教學設計9篇01-19
8和9的教學設計09-11
《臥薪嘗膽》教學設計9篇04-20
《煙臺的!方虒W設計9篇03-07
安塞腰鼓的教學設計(9篇)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