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小夜曲》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學設計,編寫教學設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蒙古小夜曲》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教學目標:能用優(yōu)美悅耳的聲音演唱歌曲《蒙古小夜曲》,并用打擊樂器或自制樂器為其伴奏。
教學重點:學會演唱《蒙古小夜曲》。
教學難點:用歌聲和打擊樂器參與表現(xiàn)歌曲的意境。
教學方法:聽唱教學法、情境教學法、探究式教學法。
教具準備:電子琴、錄音機、磁帶、打擊樂器若干(舞板、串鈴、蛙鳴筒、三角鐵)
學具準備:
1、兩塊竹板或兩把竹筷子
2、一串廢棄的鑰匙或啤酒瓶蓋
3、一把梳子或帶波紋的尺子
4、兩把鐵勺或兩根鐵筷子(將學生分成四組,每組只準備一種)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導入新課。
二、熟悉歌曲旋律
1、初聽旋律,并畫出旋律線
教師:音樂可以帶領我們翻山越嶺、上下臺階,F(xiàn)在,老師放一段樂曲,在聽的時候,老師會將樂曲的旋律線畫出來,請同學們伸出右手,跟老師一起畫,好嗎?
教師:像什么?(旋律山)
2、律動表現(xiàn)旋律
教師:請同學們跟老師一起隨音樂用動作來表現(xiàn)這些旋律吧。(帶領學生隨樂做律動)
教師:讓我們再聽一遍樂曲,用動作將它表現(xiàn)出來。
3、模唱旋律
⑴用lü模仿牧羊女的笛聲。
、朴胠u模仿牧馬大叔的馬頭琴聲。
4、視唱旋律,教師做柯爾文手勢,引導學生唱歌譜并逐句做漸強與漸弱處理。
三、學唱歌曲《蒙古小夜曲》
1、創(chuàng)設情境,故事導入 教師:在一望無際的蒙古大草原上,藍天、白云、蒙古包……牧羊姑娘穿著潔白的.衣裙,揮動著鞭兒,輕輕打在小羊的身上……太陽快下山了,牧羊姑娘敲打著竹棒,呼喚小羊趕快回家(教師邊擊舞板邊唱第一樂句)。小羊兒跟著媽媽跑過來,還灑下了一路的鈴鐺聲(教師邊搖串鈴邊唱第二樂句)。天慢慢黑了,星星亮了,小青蛙也鼓著肚子唱起了歌(教師邊奏蛙鳴筒邊唱第三樂句)。這時候,牧羊姑娘也為小羊點燃了一盞燈,并且告訴小羊說(教師邊輕輕敲擊三角鐵,邊唱第四樂句,并減弱)。
2、講故事——按節(jié)奏讀歌詞 教師:讓我們把這么美的故事講給大家聽吧。(指導學生輕聲高聲位且有感情地按節(jié)奏朗讀歌詞,并按節(jié)奏拍手,注意每句的漸強與減弱)
3、唱歌詞
⑴聽錄音范唱
、品纸巧莩枨
⑶學生有表情地接龍演唱歌曲
、葘W生齊唱歌曲
、蔀楦枨樽啵簩W生分成四組,分別是牧羊姑娘組、小羊組、青蛙組、燈火組,依次用響板、串鈴、蛙鳴筒、三角鐵或自制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四、小結,下課。
【《蒙古小夜曲》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關雎》教學設計03-24
初冬教學設計04-03
《海燕》教學設計04-03
《zcs》教學設計03-26
草原教學設計03-11
《蛇》教學設計03-05
《心愿》教學設計03-02
《數(shù)數(shù)》教學設計03-02
《景陽岡》教學設計03-05
蝗蟲教學設計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