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教版第十一冊《京劇》的教學設計
教學要求:
知識與能力目標:
1、正確認讀11個要求會認的生字,掌握8個要求會寫的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課文介紹的關于京劇的基本嘗試。
過程與方法目標:
1、自主搜集有關京劇的資料,了解關于京劇的一般常識。
2、通過自讀課文、自悟,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及各部分的內容,體會表達的條理性。
3、、在小組交流的過程中,理解關于京劇的“術語”。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1、通過閱讀文章,接受京劇文化的熏陶。
2、感悟京劇的無窮魅力。
教學重點:
了解課文介紹的關于京劇的基本嘗試,接受京劇文化的熏陶。
教學難點:
理解關于京劇的“術語”,體會表達的條理性。
教學準備:
歌曲《唱臉譜》。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設計理念
第一課時
一、歌曲引入:
1、放歌曲《唱臉譜》。
2、師:京劇的臉譜,是京劇人物的面部化裝。京劇,被成為“國粹”,誰會唱上一段京劇?
在課前,大家已經搜集了一些關于京劇的知識,你了解到了哪些?
學生暢談。
二、初讀文章,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1、指明讀。
注意以下詞語的讀音,并反復認讀:
陜西 乾隆 融會 薈萃 綜合 粗獷 笙
嗩吶 琵琶 烘托 鑼 鈸 鐃 鏗鏘
2、通過閱讀文章,你了解到了哪些知識?
學生發(fā)言。
3、小組交流,理解詞語。
師:課前,我們已經做了很充分的預習工作,文章中有些詞語的意思比較難懂,現(xiàn)在請大家在小組中互相交流、理解一些詞語的'意思,并把你們弄明白的,沒弄明白的做好詳盡的記錄。準備全班的交流。
4、全班交流:
西皮:西皮是一種比較明快、活潑的曲調,長于抒情、敘事、說理、狀物。
二黃:二黃是一種較舒緩、深沉的曲調,適合表現(xiàn)憂郁、哀傷的情緒。多用于悲劇型的劇情中。
徽劇:徽劇是一種重要的地方戲曲聲腔,主要流行于安徽省境內和江西省婺源縣一帶。
漢劇:中國戲曲劇種。俗稱“二黃”,又有“楚劇”、“漢調”兩種叫法。它為湖北主要的戲曲劇種。
昆曲:是我國古老的戲曲聲腔、劇種,原名“昆山腔”或簡稱“昆腔”,清朝以來被稱為“昆曲”,現(xiàn)又被稱為“昆劇”。
秦腔:秦腔又稱亂彈,源于西秦腔,流行于我國西北地區(qū)的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地,又因其以棗木梆子為擊節(jié)樂器,所以又叫“梆子腔”。
對白:在戲曲中所有唱出的臺詞都叫對白。
臉譜: 臉譜是中國戲曲演員臉上的繪畫,用于舞臺演出時的化妝造型藝術。
文武場:京劇的伴奏稱為場面,分為文場和武場。
三、默讀文章,概括內容
1、默讀文章:
師:下面,請大家默讀文章,在默讀的過程中思考兩個問題:
、傥恼碌闹饕獌热
②每一自然段的主要內容。
2、全班交流:
預設:
①本文師一篇說明性的散文,介紹了中國戲曲藝術的代表——京劇的常識。
、
1段:對京劇這種藝術形式的概括性介紹,主要介紹了京劇的名稱。
2段:介紹了京劇的來歷。
3段:簡單介紹了京劇的藝術表演形式。
4段:介紹了京劇的臉譜及任務分類,并逐項介紹了:“生旦凈丑”等角色的類別及特征。
5段:介紹了京劇的音樂伴奏。
6段:介紹了京劇發(fā)展過程中形成了流派,并出現(xiàn)了卓越的表演藝術家。
四、生字詞教學
第二課時
一、回憶課文內容。
二、交流討論,體會文章表達的條理性。
1、出示中心話題,小組交流討論
中心話題:
潛心閱讀文章,你了解到了關于京劇的哪些知識?各部分之間有什么關系?可以用圖示的形式表示出來。
2、小組交流討論
3、全班交流:
預設:
京劇的名稱:國劇(二黃、皮黃)
三、拓展延伸:
1、閱讀作家葉君健的《看戲》
體會意境。
2、補充徽班進京的故事:
3、欣賞有關京劇的視頻、音頻資料。
【翼教版第十一冊《京劇》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冀教版《用字母表示數》教學設計范文04-17
《關伊子教射》教學設計2篇03-05
部編版《彩色的夢》教學設計范文05-22
京劇知識測試12-30
部編版《囊螢夜讀》教學設計模板04-22
統(tǒng)編版《爬山虎的腳》教學設計(精選12篇)05-09
京劇面具簡歷封面11-30
部編版《納米技術就在我們身邊》教學設計06-26
小鳥的教學設計04-09
《蠶絲》的教學設計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