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海絲文化的作文
泉州海絲文化的作文一
泉州,一顆閃耀于祖國東南方的明珠,一座有著豐富歷史人文底蘊的城市,再加上那火紅的刺桐花獨具一格的襯托,無不讓世間的文人墨客,傾倒于她的優(yōu)美景色與文化底蘊之下。 “蒼宮影里三州路,漲海聲中萬國商”,這里,記載著刺桐曾擁有的繁華熱烈;這里,曾刻下鄭和下西洋的文明歷史;這里,便是我們魅力的泉州。
詩人說,泉州是沉睡在深海里的寶船,時間貶不低它的價值;游子說,泉州是寶蓋山頂?shù)娜f壽塔,永遠映襯在海外游子的心中;從南宋至今,西街斑駁的老樹根記載了這座城市從海絲之路到如今的滿城霓虹的璀璨歷史。
曾與亞歷山大港齊名的泉州港,在歷史的舞臺上無比耀眼。精湛的造船工藝,先進的航海技術,無不令全世界矚目。那些被中國歷史所銘記的杰出人物,至今依然在泉州的歷史名冊上熠熠生輝;那些尚存的歷史古跡,依然長存于泉州?? “刺桐花謝刺桐城,法界桑蓮接大瀛。石塔雙擎天浩浩,香爐獨剩鐵錚錚。”這是郭沫若老先生抒發(fā)對泉州輝煌歷史的禮贊,也寄托他對未來泉州發(fā)展的希冀。從開元寺桑樹花開游魚戲水的典故,再到泉州西街可口的美食;從泉州著名的東西塔,到大殿里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鑄獻的千斤鐵香爐;從泉州出發(fā)到世界各地著名商務港口,最后引出了歷代外國友人來泉州貿(mào)易的光輝歷史。其歷史記錄之長,地域范圍之廣,都令人感到拔地參天,激昂振奮。
1
作為中國最早一批對外開放的城市,泉州早在唐朝建國伊始,就已對外開放,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迎接各樣的外國游客、商人,繁榮昌盛早已成為了泉州的代名詞。中國的東南海,這片蔚藍的熱土,鍛造了泉州人“愛拼才會贏”的傳奇故事!
這座古城,至今仍然遺留著許多與海上絲綢之路相關的歷史印記,它們散落在泉州的每一個角落默默地訴說著流傳千年的歷史故事,寄托著對泉州的喜愛與不舍;那藏身九日山摩崖石刻群中的祈風石刻,那橫臥在入?诘年柟艠,那文興古渡頭的古老石碑,那高聳山巔的萬壽塔、六勝塔,還有那在海底沉睡多年才被打撈上岸的古船,都甘愿做泉州與海上絲綢之路姻緣的千年鐵證。 泉州悠久的造船歷史,奠定了她作為海上絲綢之路起點的基礎。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代,聰明的泉州人就開始研習造船技術,所以隋唐時期,泉州就成為了全國最主要的造船基地;宋元時期,泉州的造船業(yè)極其發(fā)達,援引宋朝謝履詩云:“州南有海浩無窮,每歲造舟通異域”,可見其之興盛。當時泉州人所造的海船質(zhì)量長時間居于全國之首。正如呂頤浩所曰:“南方木性與水相宜,故海舟以福建為上,廣東船次之,溫、明船又次之”。同時古代履責于海外的船只,很多都到泉州來招募舟師與水手。無論是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護送闊闊真公主遠嫁波斯所使用的四桅船,還是鄭和下西洋的寶船,都是“泉州制造”的。
然而,歷史年輪的有力印記,從另一方面又證明精湛的造船工藝絕非泉州作為海上絲綢之路起點的唯一因素。“北人善騎,南人善舟”’
2
這是對我國古代地域先人使用交通工具形式的簡要概括,基于這一歷史,泉州一直不乏駕舟愛海之士。千百年來的東南海上經(jīng)濟的繁榮昌盛,使得泉州成為古代當之無愧的航海技術人才培養(yǎng)基地,并為全國航海業(yè)培育了一批又一批技術高超的航海家,正是有這些人才憑借自己過硬的航海技術,加之于羅盤、指南針、量天足、燈旗等科學工具的合理利用,才有了海上絲綢之路搏擊驚濤駭浪,穿梭于近百個國家之間的歷史傳奇,這也為泉州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興旺發(fā)達,刻上了不可磨滅的里程碑。
海絲時代,泉州作為東南方的僑居圣地,有著數(shù)以千百萬計的亞洲、非洲、歐洲等世界各地的商人、傳教士、使者、旅行家、貴族和平民,他們接受著泉州文化的洗禮,同時他們也將他們各自的文化、風俗、宗教信仰傳播到泉州這片文化熱土,促使泉州自然而然地成為了保護中外歷史文化交融重要印記的自然博物館。 究竟是刺桐花開的火紅熱烈,還是清源山上蟲鳴鳥叫的音樂合唱;是西湖畔上默默待放的荷花,還是閩臺緣博物館上的縷縷陽光,都是泉州的熱烈、泉州的合唱、泉州的荷花、泉州的陽光。
如今我熱愛的泉州,繼續(xù)以一種獨占鰲頭的氣勢,屹立在中國的東南角,閃著光,發(fā)著亮,向全世界各族人民展示泉州的風采、福建的風采、中國的風采!
泉州海絲文化的作文二
“泉州是一座美麗的夢想之城,讓每一個有追求的人夢想成真。”昨日,“海絲文化交流之旅——國際安徒生獎插畫大師羅杰·米羅泉州行”交流活動在市區(qū)中駿世界城舉行,這位來自巴西的著名插畫家以“海絲之路”為主題創(chuàng)作了一幅特別的作品獻給泉州人民,他說這幅作品的創(chuàng)作靈感來自于泉州城雕上的“飛天”,他想用這幅作品表達自己對泉州的熱愛。
此次活動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國際兒童讀物聯(lián)盟中國分會(CBBY)指導,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泉州市委宣傳部、市教育局、市文廣新局主辦,中國郵政集團公司泉州市分公司和《幼兒畫報》雜志社承辦。
古老海絲文化牽手巴西現(xiàn)代藝術
“海上絲綢之路讓我來到這里。”羅杰·米羅說,泉州千百年來燦爛的海絲文化,是泉州人民在努力追求新的生活、傳承歷史的文脈,這鍥而不舍的海絲精神與藝術家的創(chuàng)新精神是共通的,這也是他選擇泉州作為此次文化交流之地的重要原因。
現(xiàn)場,主辦方精心安排了插畫大師藝術心路分享、讀者互動、《靈瓷祈!芳o念品首發(fā)和“我心中的光明之城”小手畫泉州手繪明信片征集賽啟動等一系列“海絲文化交流”的活動,古老的海絲文化和巴西的現(xiàn)代藝術進行交流碰撞,讓中西文化在泉州再次對話交融。
羅杰·米羅不僅是插畫家,還是著名的作家和劇作家,他2014年所獲得的安徒生插畫獎被譽為世界兒童圖書界的“諾貝爾獎”。此次泉州分享活動從他與曹文軒合作的繪本《羽毛》開始,曹文軒于今年4月份獲“國際安徒生獎”,這是中國作家首次獲此殊榮。此前,曹文軒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與羅杰·米羅相遇,絕對是我寫作史上的重要事件。他的插畫,有巴西文化里特有的美感,有富有熱帶感的顏色。人類基本的價值觀與時空隔斷是沒關系的。這樣的合作是文化優(yōu)生學。”
“《羽毛》的成功合作讓中西方兩種不同的文化走在一起,自己通過這本書進一步了解中國文化;也正是因為這種合作讓巴西文化傳播到中國,來到泉州這座美麗的城市。”羅杰·米羅說,自己此前通過閱讀了解泉州這座古老的城市,也因曹文軒來過泉州而對這里備感親切,但通過現(xiàn)場感受后心中的熱愛之情劇增,這里獨特的人文氣息和熱情的人民,不斷觸動自己的靈感,這將讓自己描繪出更多的“泉州故事”。
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聯(lián)主席許旭明代表主辦方致辭時說,當前,泉州人正在進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先行區(qū)的建設,此次羅杰·米羅蒞泉交流,希望與巴西的文化交流能象秋水長天一樣遼闊而高遠。
“每個小孩都是天生的畫家”
羅杰·米羅自幼喜歡中國的文化、哲學、詩歌和自然美景,他在讀者互動環(huán)節(jié)說自己是在地球的另一端,通過閱讀了解中國的。“閱讀可以更好地認知自己,了解別人,體驗到更加豐富精彩的人生。我小時候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閱讀,這讓自己盡情地暢游喜歡的世界里。”
“每個小孩子都是天生的畫家,有著無限的可塑性。畫家不是教出來的,如果讓我教小孩子畫畫,我不會刻意去教技巧和法則的東西,而是會盡量讓大家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通過繪畫讓人與人之間更好交流,讓自己和心靈進行對話。”羅杰·米羅說。
互動環(huán)節(jié)即將結(jié)束時,有個小朋友頻頻舉手。羅杰·米羅看到后,打斷主持人的話再特別增加了一次提問機會。原來,這位小朋友現(xiàn)場與大家一起看到了羅杰·米羅親手制作的《檸檬蝶》樣書,深深地為該書獨特的裝幀設計藝術打動了,好奇地問:“這本書中的蝴蝶夜里會發(fā)光嗎?”“會的。我會用特殊的顏料來畫它。它不但會發(fā)光,還會有不同的顏色。你的問題激發(fā)了我的創(chuàng)作靈感,非常棒的問題。”羅杰·米羅說。他們精彩的“對話”博得了現(xiàn)場陣陣掌聲。
《檸檬蝶》是羅杰·米羅與曹文軒合作的又一經(jīng)典作品,羅杰·米羅還向到場的讀者透露了一個令人激動的好消息:《檸檬蝶》將于2017年在中國發(fā)行量最大的幼兒期刊《幼兒畫報》中刊登,隨后出版單獨繪本。“藝術和文化是不分國界的。”羅杰·米羅說,就像《檸檬蝶》一樣,書的一邊是巴西,另一邊是中國,同時包融著全世界。
泉州海絲文化的作文三
憑欄遠眺,只能看見那繁華都市的一角,但這已足矣。在這小小的一角中,我已看盡世間的繁華:那車與車之間的和諧相處,到處聳立著高樓大廈,每個人臉上洋溢著幸福和那一艘艘英姿颯爽的大船都更加堅定了我在這里尋找它的`信念。
“它”是什么?“它”便是那海絲起點和東亞文化之都泉州。
縱觀海絲之路,一路蜿蜒向前,雖受到阻撓,但仍不屈地向前方飛騰,從未改變過自己的初衷。
一聲汽笛把我的絲路從九霄云外給拽了回來,只見一艘輪船從港灣緩駛離,投向大海熱情的擁抱,此情此景又將我引入沉思中……
而后,我走下樓,因此樓適與海近,故我飛身撲向大海亦很快,我撫摸岸上的一艘艘小船,想從它們身上找到一些海絲的記憶,但前幾艘船顯然已經(jīng)忘記了或是閱歷太淺,直至我走到最后一艘船前,它緩緩開口說道:“海絲是一條非常重要的航道,但是有一段時間并不為人所重視,到后面才得到保護。海上絲綢之路具有非常高的歷史價值。我當年也隨船隊出國還,走過海上絲綢之路,那一帶的景象甚為繁華,尤其是起點泉州,那里經(jīng)濟的發(fā)達早已超過了人們的想象,能夠造出設備齊全的大型船艦,還開辦了許多學堂,培育出許多國家棟梁,那里十分開放故得此繁榮之景,令人贊嘆”。
我的眼前浮現(xiàn)出一幕又一幕開拓著開創(chuàng)海絲之路艱辛的畫面,想到它的出現(xiàn)給兩岸人民帶來巨大收益,促進了泉州的發(fā)展。
這時幾個泉州婦女走過,挑著擔子談笑風生。泉州的發(fā)展也缺不了她們呀!泉州不正是賢惠和繁榮的代表嗎?!
泉州海絲文化的作文四
“藍藍泉州灣,青青戴云山,海上絲路從這里鋪向世界……”每當聽到這首歌,我就會想起我的家鄉(xiāng)泉州來。我的家鄉(xiāng)歷史悠久、古跡遍布、文化多元,是個可愛的地方。今天,請大家隨著我走進文都泉州,感受海絲魅力。
泉州歷史悠久。宋代時期,泉州就和70多個國家有通商往來。到泉州來貿(mào)易、旅游、僑居、傳教的外國人如天上的星星一樣數(shù)也數(shù)不清。泉州港也逐漸興旺起來,成為當時全國的第一大港。馬克·波羅認為當時的泉州港比埃及的亞歷山大港還要繁榮。今天,在泉州海交館里陳列著的宋代大木船、石刻、瓷器等大量文物和圖片,生動展現(xiàn)了當年泉州港的繁華;數(shù)百外文的墓碑、石雕等珍貴文物古跡見證了當年泉州和海外各國的友好往來。
泉州名勝古跡,數(shù)不勝數(shù)。在這里,峰巒起伏、綠樹與石刻盎然成趣的清源山淺唱著古城之歌;凌空矗立的東西雙塔訴說著開元寺源遠流長的歷史;莊嚴肅穆的清凈寺贊嘆著泉州多元的宗教文化;勢如飛虹的洛陽橋是,跨江接海,歷數(shù)著千年滄桑;古樸醇厚的紅磚古厝講述著優(yōu)美動人的故事……在眾多的名勝古跡中,我獨愛老君巖。它屹立于清源山腳下,像一位慈祥的老人,靜靜地守護著泉州人民。泉州,像一位畫家,手拿妙筆,輕點丹青,在東亞盡情描繪。
泉州文化長河,燦若星辰。在這里,動聽婉轉(zhuǎn)的南音彈奏著意味深長的人間百態(tài);精彩絕倫的提線木偶演繹出了人生的喜怒哀樂;富有地方特色的梨園戲、高甲戲向我們講述著這座古城的佳話;潯埔女、蠔殼厝彰顯著潯埔文化,訴說著潯埔女的美麗與善良,勤勞與智慧;南少林武術博大精深,傳播海內(nèi)外……泉州,如一位音樂家,手執(zhí)樂器,口誦佳音,在東亞低吟淺唱。
現(xiàn)在,每當聽到《藍藍泉州灣》,我就會想起我的家鄉(xiāng)泉州,想起這個歷史悠久的古港,這個名勝古跡遍布的地方,這個文化底蘊豐厚的城市。她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東亞,閃爍著耀眼的光芒。
泉州,我可愛的家鄉(xiāng),我將發(fā)揚“愛拼才會贏”的精神,努力學習,長大把您建設得更有魅力。
【泉州海絲文化的作文】相關文章:
泉州海絲文化征文06-14
泉州海絲文化作文06-17
關于泉州海絲文化的作文06-17
泉州海絲文化作文優(yōu)秀范文06-19
小學生泉州海絲文化作文06-19
海絲文化的作文06-17
海絲文化征文06-17
海絲條例手抄報06-06
泉州特色飲食文化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