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青年與責任演講稿文
回首,發(fā)現(xiàn)我們已漸漸長大,不知什么時候起,18歲這個字眼已時常掛在嘴邊。曾幾何時,認為18歲是那么神圣,只知道那時我們長大了,可以飛得更高更遠。而此時此刻,當我真正真正站在18歲這個刻度點上的時候,卻感到一種莫名的手足無措。我擔心自己無法真正理解18歲這一數(shù)字的豐富內(nèi)涵,但我明白,18歲意味著責任。也許成長本身就是一種責任!
花有果的責任,云有雨的責任,太陽有光明的責任。作為成人或準成人的我們,應更加明確自己肩負的責任,可是,生活中的我們,有時候,卻學著蠟筆小新的口氣說:“媽媽,快點把飯端過來!蔽覀円部吹搅,在中國孩子與日本孩子一起參加的夏令營里,日本的孩子的自理能力非常強,而我們中國孩子后面卻總跟著一支龐大的“后援團”。我們總是發(fā)現(xiàn)校園里沒有路的草坪被踩出一條路,消防栓上的玻璃一塊一塊消失。
諸如此類的現(xiàn)象究竟說明了什么?唯一的解釋就是我們的成長,長的只有在生理,而心理卻完全滯后,責任感意識完全淡薄。
我們應從父母的疲憊的微笑中認識責任,從老師期待的眼神中讀懂責任,從自己獲得的'成績中理解責任。
那個在艱難中照料親人,勇挑重擔的13歲頑強少年馬鵬飛,就是責任!
歌曲《一個真實的故事》中,那個為了救一只受傷的丹頂鶴,走進沼澤地,再也沒有回來的小女孩,就是責任!
面對列強欺凌,周恩來發(fā)出“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誓言,就是責任!
無論在什么崗位上,無論是扮演什么角色的人,做好自己的事,就是責任!
希臘神話中說,人的一生都在趕路,肩上擔負著家庭、朋友、兒女、事業(yè)、希望等,歷盡艱辛,卻無法丟棄其中任何一件,因為這背囊上寫著兩字:責任。
列夫·托爾斯泰說:“一個人若是沒有熱情,他將一事無成,而熱情的基點正是責任心!
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曾經(jīng)得到了許多人的關愛、教育、幫助、獎勵,因此,我們也應該在不斷的得到之中,不斷地付出與回饋。在學校里,我們努力學習,不斷地積累和充實自己,這是責任;在家里,為自己的父母長輩削一個蘋果,承擔一些家務,這是責任;走出家門,無意中損壞了公共財務,勇敢地承認過失并積極地補救,這是責任。將來,建設祖國,保衛(wèi)家園,做個于社會有用的人更是責任。
同學們,責任的承擔是真正成長的開始,成長亦是一種責任。讓我們成長,讓我們擔負起成長賦予我們的責任。對自己負責,就是對身邊的人負責,對社會負責!
【關于青年與責任演講稿文】相關文章:
關于青年節(jié)的由來與傳說介紹02-28
個人總結(jié)與自我評價樣文參考02-18
關于責任演講稿范文錦集6篇05-21
關于責任演講稿范文集合9篇05-19
關于責任演講稿范文合集十篇05-17
關于責任演講稿范文集錦7篇05-16
關于責任演講稿范文匯編10篇05-13
關于責任演講稿范文匯編8篇05-11
關于責任演講稿范文錦集8篇05-09
青年節(jié)的由來與傳說介紹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