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英語送課下鄉(xiāng)心得體會
我們心里有一些收獲后,常?梢詫⑺鼈儗懗梢黄牡皿w會,這樣可以不斷更新自己的想法。那么心得體會該怎么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英語送課下鄉(xiāng)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英語送課下鄉(xiāng)心得體會1
隨著小學英語課本不斷改進,老師的教法也在不斷更新。更多更好的教法不同程度體現(xiàn)在教學過程當中,更新穎的具有創(chuàng)新意義的教法在課堂中展現(xiàn)出來,為讓更多的老師掌握教材了解教法,讓教師更快的適應教材和教法。也為更多學生解決了學習英語枯躁乏味的課堂?h教育局特從吉林省教育學院請來了東北師大的名師。為伊通全縣教師展示他們的風采。課中,讓我們看到了他們的個人素質(zhì)和專業(yè)方面的能力。讓我獲益匪淺。英語在生活中的應用多面性,也教會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英語的運用,同時也幫助許多老師解決了在教學過程中英語對話的乏味性和存在的問題。
從這次展示課中,使我大開眼界,以下是我的心得體會:
一、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在語言環(huán)境中學習,貼近學生的生活。
解決了對話的單調(diào)性。此次展示課將對話靈活運用在生活中是本次展示課的一個亮點。展示課中不缺乏課件、圖片的幫助完成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nèi)容,讓學生盡情運用本節(jié)所學重點進行對話,使學生清楚認知對話內(nèi)容,既鍛煉了學生的聽、說的能力,還鍛煉了學生隨機應變能力,鞏固舊知識聯(lián)系新知識的特點。這一點突出的表現(xiàn)出了小學英語的特色,不但學英語,還要在快樂中學,在實際生活中運用的特點。
二、關注學生,小組合作,重點突出方法多樣化。
教學過程循序漸進是每節(jié)課的必備教學程序,但能夠總結各個年級的特點并隨年級不同而想到的多種教學方法實屬不易。從這次展示課中,兩位老師都把當堂學到的知識點與實際聯(lián)系起來為一共同點,各位老師又都設計了屬于自己特色的展示課的小部分內(nèi)容:有采用了習題式鞏固知識,有采用了圖片式的練習。采用了練習題鞏固知識和小組簡單對話及回憶的方式,都讓學生很好掌握了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nèi)容。
三、注重實效性。
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對于四年級的學生可謂是一個考驗。四年級的`學生積累和認知的單詞,讓他們準備好相應的物品,利用身邊的實物,進行對話。把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真正做好,學生的對話能力和單詞的積累也得到了提高。在課堂中我們看到,學生能夠聯(lián)系簡單的再與本節(jié)課內(nèi)容很好聯(lián)系起來,而且學生的自主分工也是非常明確,內(nèi)容貼切,學生運用自如。對這位老師的示范我很是佩服。這樣的教學也告訴我今后在教學中要勇敢嘗試,才能為自己教學開辟新的教學思路。
此次教學展示課,讓我對小學英語教材的結構和教學方法有了新的認識,在對話中融入生活方面的知識,這樣的課堂學生更加愿意融入,也更容易理解本節(jié)課的知識,靈活的教法是學生身臨其境。在教學中,學生更加積極參與,有了激情的課堂,知識會變成學生真正的工具來應用在生活中。教學方法需要老師不斷探索,相信小學的英語教學會越來越貼近學生的生活,更多學生會真正學會英語這一門課。
英語送課下鄉(xiāng)心得體會2
來自?谑兴闹械膞x老師作為省級骨干教師代表參加了省級骨干教師的送教下鄉(xiāng)活動,黃老師對高一必修1 Unit 5 Reading一課進行了精彩的演繹,她為澄邁縣第二中學的同學送來了一堂精品課,為聽課老師就“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問題”展示了模本。黃老師就事先設計的“課堂45分鐘觀察”有序分工,認真記錄。課后,省教研院的卓俊斌老師從英語閱讀教學的目標、內(nèi)容、方法和效果等方面對這堂課進行了精彩的點評,并與在座的一線英語老師們就如何提高英語閱讀教學有效性問題進行了面對面的交流和互動,大家暢所欲言,受益匪淺。
一堂好的閱讀課,往往給人感悟和啟迪。我們課題組的老師在一起交流時,幾乎異口同聲稱贊這堂課真的值得我們好好學習。我們教師往往花很大精力備文本,卻易忽視學生與文本,以及教師學生文本三者之間的交流;在挖掘文本時更不能忽視語言,這樣才能促進學生后續(xù)的無限閱讀能力的延伸。其實這席話是很對癥下藥的。
因為課堂45分鐘效益的有無,優(yōu)劣直接影響學生語言習得,感悟與內(nèi)化吸收。
這堂課中,黃老師的.課給我的感觸比較深,尤其是其中的兩點。第一點,閱讀課前做了大量的閱讀準備,為閱讀文章作了鋪墊,掃清了閱讀障礙,一目了然,上課指令很清晰,我印象很深。第二點難忘的是:賞讀文本。課堂上,用啟發(fā)式提問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加以概括和提煉,尤其在最后都選取了原文本中精華的片段,打到PPT上,讓學生劃分“句子意群”,把握朗讀的停頓與節(jié)奏,然后再要求學生在配了音樂背景的情況下把它有感情的朗讀出來。這一幕,讓我感懷良久。因為很多時候,我們在梳理文脈,解釋語言點,句子聯(lián)展翻譯,短文填空中“糾結”和“悲摧”,一節(jié)課幾乎沒怎么留給學生有獨自朗讀,進入文本語境的時間。但文本的語言首先是可讀可背誦的。
語言教學在高中階段閱讀課里往往被我們給護忽視了;而高中階段的閱讀文章,是介紹地震也好,保護野生動物也好,介紹人物曼德拉也好,較之初中Go for it教材文本而言,語言是很地道很流暢的,跟其同樣具有美感的文本語言還有就是近幾年高考的閱讀理解篇目考題,有些為經(jīng)典英文原著的節(jié)選——語言行文是很流暢一氣呵成的,具有磅礴的氣勢和音韻美。像詩歌單元,像馬丁路德的I have a dream,完全可以在高級句式的成分被劃分后,找到節(jié)奏感,完全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朗讀文本,領悟文本中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讓他們自信滿滿,于抑揚頓挫中實現(xiàn)學生之間,學生與文本,與作者的融入和交流。黃老師的授課理念和新課程要求不謀而合,新課程要求教師轉(zhuǎn)變傳統(tǒng)教育理念,不斷反思,挑戰(zhàn)自我,與學生共同進步。以往教師的授課僅僅是單向的知識傳輸,而學生只能是被動的接受器。新課程改革精神強調(diào)以學生為主體,在師生互動中學習,以達共同進步之目的。在黃老師與學生的接觸交談中我也發(fā)現(xiàn)課堂互動性對學生語言學習幫助較大,互動性強的課堂,學生的語言學習興趣最濃,這樣的老師學生也很喜歡。
英語的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英語課程既是學生通過英語學習和實踐活動,逐步掌握英語知識和技能、提高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過程,又是他們磨練意志、發(fā)展思維、拓展視野、豐富生活經(jīng)驗、發(fā)展個性和提高人文素養(yǎng)的過程!
作為社會生活最基本的交際工具,語言隨著人際之間的社會交往得以使用、傳播和發(fā)展,它是文化的基本表現(xiàn)形式和重要載體,可以說,生活是語言的來源,語言跟生活一樣豐富多彩。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培養(yǎng)學生英語語言能力的主要途徑是英語語言實踐活動,如果把英語學習時間和學習空間僅僅局限于課堂教學,那是有違語言學習的規(guī)律的。生活化的英語教學使得英語教學從偏離生活的軌道上得以回歸,讓學生直接接觸更為豐富更為貼近生活的英語語言學習材料,在大量的英語語言實踐中掌握運用英語的技能,掌握豐富的文化背景知識,提高他們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
在生活化英語教學中,教師敢于留出一定的時間交給學生自己去研讀,引導學生自主地進行英語語言實踐,使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去,讓他們學會結合自身的生活經(jīng)驗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生活化英語教學由于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相連,因而能夠觸及到學生的思想和靈魂,更能引起學生的情感體驗、審美體驗。就比如我講授的這節(jié)閱讀課,教學內(nèi)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相連,關于抽煙,學生整天耳濡目染,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一個現(xiàn)象,因而這個話題的討論能夠觸及到學生的思想和靈魂,更能引起學生的情感體驗。
英語送課下鄉(xiāng)心得體會3
20xx年10月23日“國培教育,送教下鄉(xiāng)”活動在我縣展開,我有幸聽了洪洞縣東街小學趙小娟老師執(zhí)教的Happy Thanks giving!這節(jié)課,感觸頗多。趙老師講究知識的深度和廣度,教態(tài)自然,口語清晰流利,基本上是全英文教學。整個課堂注重學生主體參與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也始終處在高度興奮、積極思考的狀態(tài)。真正意義上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第一感覺就是一個實力派。事實上的確如此,自己感覺這節(jié)課上得非常成功。
。ㄒ唬┙處熕刭|(zhì)高,教態(tài)大方,和藹可親,始終以一個朋友的身份在和學生進行交流。
例如課前老師和同學進行了談話,老師先進行了,然后又讓同學們進行了自我介紹。這短短幾分鐘的交流,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一下子教師就抓住了學生的'心,讓學生們喜歡上了老師,從而有興趣,有信心和老師一起來完成這節(jié)課的學習。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記得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知之必求之,求之必學之,學之必樂之”說明了興趣教學的重要性。
(二)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清晰。
1、以復習單詞導入新課,Can you tell me the fistival?接著放有關感恩節(jié)的錄像,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師生交流討論,鼓勵學生自己動腦解決問題,體現(xiàn)英語教學過程就是師生之間與生生之間的交流。
3、What do you do on Flag Day?大膽質(zhì)疑,加入自己的理解。給學生以更寬廣的視野。
4、運用“先學后教”的教學思路幫助學生理解所學的知識內(nèi)容,聯(lián)系生活實際,達到了學以致用的效果和目的。
(三)注重對學生聽說能力的指導,緊緊圍繞語言交際,以學生為中心。
通過體驗、參與合作和交流等學習方式來學習和運用語言,注意了語言的交際功能,促進了知識向能力的轉(zhuǎn)化。做到了新課標所要求的英語教學的總目標:培養(yǎng)學生綜合語言的運用能力。
(四)精致的,包括鮮艷的色彩、活動的圖像和有聲的對話,給人一種賞心悅目的感覺,也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
使學生在玩中學,樂中學。真正實現(xiàn)了寓教于樂,提高了課堂的實效。
在此次觀摩中,可以感受到情景教學,任務教學,合作探究性教學以及英語教學時效性等教學理念。讓我對這些教學理論在實踐中的合理應用有了進一步的體會與理解。從而真正開始理解教與學相互扶持,相互促進的重要意義。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我要更加努力提升自身專業(yè)素質(zhì)和綜合素質(zhì),在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多動腦,多反思,大膽用新的教學理念去指導實踐。讓自己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yè)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