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語小知識
【歇后語的概念】
歇后語是漢語語匯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以獨特的結(jié)構(gòu)、生動活潑的表現(xiàn)形式和妙趣橫生的表達效果而為群眾所喜聞樂見。它一般由兩個部分構(gòu)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象謎面,后半截是解釋、說明,象謎底,十分自然貼切。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通常說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領(lǐng)會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稱它為歇后語。
【歇后語的分類】
第一、諧音類。
如:
一斤面粉攤張餅--落后(烙厚)
一頭栽到炭堆里--霉(煤)到頂
一百斤面蒸一個壽桃--廢(費)物點心
一層布做的夾襖--反正都是理(里)
一條腿的褲子--成了群(裙)
一根燈草點燈--無二心(芯)
一輩子做寡婦--老手(守)
二十五兩--半瘋(封)
二三四五--缺衣(一)
這類歇后語是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諧,由原來的意義引申出所需要的另一種意義?吹竭@類歇后語,往往要轉(zhuǎn)幾個彎子才能恍然大悟,因而也更饒有興味。有的書把它列人“雙關(guān)語”一類,也是有道理的。
第二、喻事類。
如:
八級工拜師傅——精益求精
門縫里看人——把人看扁了
三十六計——走為上策
三十晚上盼月亮——沒希望
大白天點燈——浪費
大木料劈做筷子——大材小用
大卡車開進小巷子——轉(zhuǎn)不過彎
大海里撐篙子——點不到底
大姑娘上花轎——頭一回
這類歇后語是用客觀的或想像的事情作比方。如果對設(shè)比事情的特點、情狀有所了解,也自然能領(lǐng)悟后半段的“謎底”。
第三、喻物類。
如:
鐵匠的兒子——就知道打
禿子頭上的虱子——明擺著
兔子尾巴——長不了
脫了毛的.板刷——有板有眼
脫韁的野馬——橫沖直撞
歪脖子樹——成不了材
衛(wèi)生口罩——嘴上一套
溫室里的花朵——經(jīng)不起風(fēng)霜
窩里的馬蜂——不是好惹的
蝸牛的房子——背在身上
這類歇后語則是用某種或某些物件、動物作比方。了解卜設(shè)比物的性質(zhì),也就能領(lǐng)悟它的意思。
第四、故事類。
如:
亡羊補牢——為時已晚
畫蛇添足——多此一舉
南郭先生吹竽——不會裝會
葉公好龍——口是心非
掩耳盜鈴——自欺欺人
這類歇后語一般是引用常見的典故、寓言和神話傳說等作比方。上述兩例,只要知道劉備、林沖故事的,自能了然于心。 遇有交叉兼類情況的,則歸入其特點更為明顯的一類。
【歇后語的歷史由來】
最早出現(xiàn)“歇后”這一名稱是在唐代!杜f唐書.鄭綮列傳》中就已提到過所謂“鄭五歇后體”(一種“歇后”體詩)。但它作為一種語言形式和語言現(xiàn)象,卻遠在先秦時期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如《戰(zhàn)國策.楚策四》:“亡羊補牢,未為遲也。”意思就是說,丟失了羊再去修補羊圈,還不算太晚。這就是我們今天所看到的歇后語。
歇后語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濃郁的生活氣息幽默風(fēng)趣,耐人尋味,為廣大人民所喜聞樂見。古代的歇后語雖然很少見于文字記載,但在民間流傳肯定是不少的。如錢大昕《恒言錄》所載:“千里寄鵝毛,物輕人意重,復(fù)齋所載宋時諺也。”這類歇后語,直到今天還繼續(xù)為人們所使用。
【歇后語小知識】相關(guān)文章:
關(guān)于知識的歇后語02-06
小長山島歇后語06-01
小故事歇后語01-12
歇后語小故事09-14
裝修小知識08-10
奧運小知識08-09
語文知識積累:歇后語02-02
歇后語的趣味小故事02-01
關(guān)于書籍的的小知識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