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好文章摘抄賞析
與你同行的歲月
再過月余,就要迎來《牛城晚報》二十歲的生日了。重溫與你同行的歲月,每一個日子都是那樣的明媚,每一個足跡都是那樣的深刻。
1993年9月1日,一個難忘的日子。中共邢臺市委作出決定,要辦兩張報紙,一張《邢臺日報》,一張《牛城晚報》。從此,邢臺這座古城結(jié)束了沒有晚報的歷史。
晚報,宛若一個即將分娩的嬰兒,在全市人民,尤其是報人的呵護下,歷經(jīng)試刊,1994年1月1日正式出版了。一座書香之城終于有了自己的晚報。
翻閱那些紙質(zhì)泛黃,承載著歲月精華的報刊,重溫報人那一篇篇在全國,在華北,在晚報系統(tǒng)獲獎的版面和稿件,感動依然,激情依然,墨香依然。
晚報,一粒精神家園綠色的種子。一載更迭,破土而出,十年穿越,生機盎然,二十載積淀,一派葳蕤。晚報,猶如一個窗口,再現(xiàn)了這座古城往昔的滄桑,今日的崛起,未來的旖旎。無聲地傳播著這座古城的新人、新事、新風貌,以及復興牛城的正能量。
在晚報創(chuàng)刊歡欣鼓舞的日子里,那是一個雪花迎春的午后,我召開部務會,專題研究為《牛城晚報》供稿的有關(guān)事宜。大家捧著散發(fā)著墨香的晚報,研究著一個個全新的版面,一個個陌生的專欄,激情澎湃,聚焦著晚報的特點和辦報規(guī)律,努力為辦好這張自己的報紙多寫稿,寫好稿。
二十載四時交替路漫漫,二十載相伴彈指一揮間。時任總編輯的子淵,伯和,衍寶同志,還有一批風華正茂的編輯記者都是我的良師益友,給點子,指路子,教文又交心,常常為一篇稿子而忘食,常常為晚報的未來而憧憬。
一位記協(xié)主席曾說過:就報刊而言,與生活最近的是晚報。橋東,邢臺的老城區(qū),豐厚的歷史底蘊,淵源的歷史文化,有著豐富的晚報稿源。便常常深入到一條條幽巷,一座座大雜院,汲取那里的鮮活與感動,并不失時機的撰寫成稿件。就在這個靜謐的午后,我翻閱那千余篇見報的樣報,重溫那些頭條或獲獎的稿件,便會油然一種感動,收獲一抹豐腴。
擱淺在時空的往事叫做記憶,鑲嵌在歲月里的記憶叫做足跡。晚報創(chuàng)刊之初,就立足于高遠,給讀者以更多的話語版面,對言論稿件格外看重。便在一、二版分別開設了“茶棚夜話”和“街談巷議”專欄。那時,言論稿件相對緊缺少,在總編,編輯的指導下,緊緊圍繞人們衣食住行所關(guān)注的問題,刊發(fā)了一大批議論風生的稿件,自己撰寫言論的技巧也得以提高。
晚報創(chuàng)刊十周年時,我正在《邢臺日報》開設與“青年朋友聊天”專欄,時任《牛城晚報》部主任,后任副總編輯的孫濤同志與我商議,要在晚報有約版面開設一個個人專欄,緊緊圍繞兒童入托,老人贍養(yǎng),食品衛(wèi)生,等人們關(guān)切的問題,針砭時弊,弘揚正氣。欄目名稱定為“清風茶坊”每周一見報。專欄開設一年,得到人們關(guān)注!
最近數(shù)年,在主管副刊的總編輯牛琪和部主任張勇的指導下,每月也能在副刊發(fā)些詩歌,散文之類的拙作。努力把那些感悟蛻變?yōu)槲淖,把文字蛻變(yōu)榫竦拟}質(zhì)。就這樣默默地延展著與晚報相伴的文字之旅。
其次,我又是《牛城晚報》的.忠實讀者。報紙一到,先讀晚報,這已成為我多年的閱讀習慣。豐富的版面,鮮活的文字,承載著歲月的變遷,城市的巨變,人們的期待。同時,也使自己的視野得以豐富和擴展。
再次,我還是晚報的“賣者”。在宣傳部工作的十多年,總和部里的同志一起,把《牛城晚報》的發(fā)行作為一件大事,牢牢地抓在手上。使老城區(qū)晚報訂閱數(shù)量逐年攀升,成為全市晚報的訂閱大戶。
在《牛城晚報》二十歲生日之際,回味與其一路同行的歲月,倍感欣慰。能作為《牛城晚報》的作者,讀者,賣者而榮耀。愿《牛城晚報》深深地植根于時代,植根于生活,植根于讀者,成為牛城精神家園枝繁葉茂的一片綠蔭。
【名家好文章摘抄賞析】相關(guān)文章:
入會誓詞名家散文12-25
名家美文讀后感06-30
名家名著里的中秋散文「4則」12-26
新春對聯(lián)摘抄04-27
名言警句摘抄08-24
美文的摘抄01-17
新春的對聯(lián)摘抄12-24
猴年新春對聯(lián)摘抄12-24
豬年新春對聯(lián)摘抄12-08
關(guān)于元宵對聯(lián)摘抄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