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故事美文摘抄
坐以論禪
“無妄大師,我聽聞佛家云浮生萬物皆為虛妄,不知何解?”我正色道。
無妄只是雙手合十道:“善哉,施主,貧僧不過一介俗人,當(dāng)不得這大師之稱。汝所謂浮生萬物皆為虛妄,是為善。若名若利,不過外物;若貪若欲,不過勞神;若生若死,不過云煙,是以浮生萬物皆為虛,勞心損神,是為不智。無悲無喜,虛妄即此之謂也。”
我皺眉道:“我為俗人,不明其故。正所謂何為有?何為無?何為實?何為虛?看得見的便是實嗎?看不見的又是否是虛呢?實,當(dāng)如何?虛,又當(dāng)如何呢?”
無妄也是不惱,只是道:“施主頗具慧根。虛虛實實、假假真真,人間若夢,何必苦苦執(zhí)著?貧僧愚以為清心寡欲。修身修心,方為大自在。”
“大師真乃出世高人。只嘆世人苦楚,紅塵萬丈無可自拔,只得深陷其中,苦苦煎熬。高處不識云里故,大師你又怎知此非吾之所愿?吾雖心向往之,卻苦不可得。追名逐利實非發(fā)自本心,奈何時勢所迫,于苦海中掙扎罷了。”我嘆了口氣,頗有些無奈。
無妄似是有些感嘆于我的言論道:“施主所言極是,倒是貧僧短見了。只是施主‘放不下’心中執(zhí)念,以為天下之苦皆加諸己身,心苦,則萬物自皆苦矣。“
我微一沉吟道:“大師所言極是。我終日忙碌,不知所為何也,殫精竭慮,出不得一絲差錯。若有失,必終日哀嘆,以為自己為世間最苦之人,身心俱疲,昏沉度日,不知今夕何夕,亦不識意欲何為,醉矣。今日聽大師一席之言,如夢初醒,在下不勝收恩感激。“
無妄笑道:“貧僧有幸得解施主之惑。只是施主何嘗沒有點醒貧僧呢?”
看清了,也就能體諒了
有時候,因為不知道原因,就會容易討厭和責(zé)怪。知道原因之后,反而能夠冷靜客觀地對待。其實,看清了,也就能體諒了,而這個世界最缺乏的正是這種溫柔。
沒有人是完美的,但往往我們看得最清楚的就是別人不完美的地方,然后厭惡這種不完美,忽視別人在其他方面的良好表現(xiàn)。我的一個老師說話很直接,直接到近乎毒舌,一開始他所教的學(xué)生幾乎都不喜歡他,常常和他搞對抗,師生關(guān)系并不好。但是不可否認(rèn)的是,他的教學(xué)方法很有效,讓學(xué)生不得不承認(rèn)他的.厲害。當(dāng)學(xué)生們了解他是“刀子口豆腐心”,而且能夠讓自己成績進步之后,大家才對他改觀,覺得他還是一個不錯的老師。
沒有人希望別人討厭自己,但是往往都是因為有苦衷才會做出讓人討厭的行為。我有一個朋友每次同學(xué)聚會都會遲到半個小時以上,但是我們每次都會邀請他,因為他是個調(diào)動氣氛的高手,不會讓大家冷場。盡管他有遲到的壞習(xí)慣,但是我們都知道他是因為要兼職好幾份工作,一個人撐起一家五口的生活,都會體諒他。而且不管他有多么疲憊,只要來到了聚會就會打起精神逗大家開心,像是在享受,又像是在補償。
在短時間內(nèi),我們很難看清一個人,只能根據(jù)第一時間看到的、聽到的做出判斷,從而決定對待的態(tài)度。還沒弄清楚之前,不要輕易給別人貼標(biāo)簽,輕易地喜歡或厭惡一個人?辞辶,也就能體諒別人的一些行為,會反省自己是否有同樣的行為。如果大家都能互相理解,就能減少很多沖突和矛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