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六年級弟子規(guī)手抄報
《弟子規(guī)》原名《訓蒙文》,為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有關手抄報內容,歡迎大家一起來借鑒一下!
篇一:關于弟子規(guī)的作文
寒假里,老師讓我們背經典書籍《弟子規(guī)》,我開始的時候覺得這本書很難背,但是,背著背著,我慢慢地喜歡上了這本書,被弟子規(guī)中的讀句深深地吸引了,它默默地向我講述著應該如何考敬父母,兄弟姐妹如何友愛,與人如何交往,如何講誠信等,使我也看到了自已的優(yōu)點和缺點和一些做人做事的方法,使我受益非淺。
書中講到:“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父母呼喚,要及時答應,不能慢慢吞吞的。父母交待你做什么事情,應該立即去做,不可拖延或者推辭偷懶。以前父母叫我,一遍兩遍的,我裝著聽不見,拖拖拉拉,自己該干什么還干什么,有時父母說的事情自己也老是聽不進去。過去的人們都知道要考敬父母,聽父母的話,我知道我以前做的不是很好,我今后一定要改一改。
“用人物,須明求;尚不問,即為偷。”意思是想要是用別人的東西時,必須當面向人家提出請求,以便征得別人的同意。如果沒有得到允許就拿來用,那就相當于偷竊的行為。這讓我明白不屬于自己的東西一定不能私自占有。記得有一次,學校的下課鈴剛一響,同學們都紛紛地往教室外跑,我剛要站起來就看到對面的課桌上放著一本《笑貓日記》,這本書是我最愛看的,并且書上精美的圖片吸引了我,我就情不自禁地拿了過來看了起來。讀了這段話,才使我明白不屬于自己的東西,不通過主人的同意,是不能隨意亂拿的,再小的事情也要注意。
“冠必正,紐必結;襪與履,俱緊切。”意思是帽子要戴端正,衣服的紐扣要扣好;襪子和鞋子都要穿好系,放置帽子和衣服應當在固定的位置,不要隨手亂丟亂放以免弄皺弄臟。這讓我想到我上學時穿的校服要干凈整齊,自己的書包也要干凈整齊,一個人的形象很重要,給人的印象也很重要,要養(yǎng)成好的習慣,做一個人見人愛的好學生。
《弟子規(guī)》這本書的內容很多,我要學習的也很多很多,它像一面鏡子,又像一位好老師,使我做一個品學兼優(yōu)的好學生,我一定要讀好它,讀通它。
篇二:關于弟子規(guī)的作文
《弟子規(guī)》原名《訓蒙文》為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內容采用《論語》的部分文義,以三字一句,兩句一韻編撰而成,分為五個部分加以演述。具體列出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應有的禮儀與規(guī)范,特別講求家庭教育與生活教育。后經清朝賈存仁修訂改編,并改名為《弟子規(guī)》,F(xiàn)代子女教育問題突出,一個孩子從小不知道該如何孝順父母,尊敬師長,長大后人際關系,夫妻關系一定很糟,從小沒有紀律和品德的修養(yǎng),長大后即使知識水平再高,也不可能有大成就。
萬事以孝為先!兜茏右(guī)》里的“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就是教育我們每一個孩子要尊敬父母,孝順父母,虛心地接受父母提出的各項意見,并積極改正錯誤,聽從父母的指揮,幫他們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減輕父母的負擔。只有這樣做,才是父母心中的好孩子,讓他們感到欣慰。想起我自己的所作所為,覺得非常慚愧。調皮的我,個性倔強,不聽父母的教導,做了很多錯事,令老師和父母傷透腦筋,令他們傷心,我不是一個聽話的孩子。讀了《弟子規(guī)》這本書后,我懂得了很多做人的道理,明白了要做一個懂事的孩子,令父母感到欣慰。今后,我要嚴格要求自己,用《弟子規(guī)》里的各項準則衡量自己,虛心接受父母的意見,聽取他們的教導,各方面要求進步。
我覺得這本《弟子規(guī)》很值得我們去看去讀去做,如果一個人大部分的日常行為規(guī)范都依照《弟子規(guī)》里面的做,將來一定有很大的成就。《弟子規(guī)》是啟蒙養(yǎng)正,教育子弟敦倫盡份,閑邪存誠,養(yǎng)成忠孝家風。
篇三:關于弟子規(guī)的作文
“弟子規(guī),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從上學期開始,我們一遍遍誦讀著瑯瑯上口的《弟子規(guī)》,一次次聆聽著《弟子規(guī)》給我的深刻的教育,《弟子規(guī)》作為我們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文化傳統(tǒng),給了我很多收獲,很多啟發(fā)。
《弟子規(guī)》中的一字一句就像一位智者的親切教導,下面,我就來談談讓我體會最深刻的一條吧!案改负,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意思是:父母教你的時候,你應該及時回答;父母叫你去做一件事時,你不可以拖拉;父母教育你時,你應該靜靜地聽,即使父母錯了,也不能責怪他們。但對照我的行為卻常常相反:晚上,我正在看電視,媽媽叫我去吃飯,我一直沒有應聲,直到媽媽走過來,我才及不耐煩地答應了。但是,自從我學習了弟子規(guī)之后,就再也沒有這樣過了,因為弟子規(guī)讓我懂得了尊敬師長,孝敬父母的道理。
是!弟子規(guī)就像一位無聲的老師,時時刻刻影響著我們,教育著我們,默默地開導著我們,讓我們健康的成長著。讀了《弟子規(guī)》,讓我獲得了打開成功之門的密鑰,指引著我們的人生道路,豐富我的知識,充實我的生活,讓我沉浸在多姿多彩的生活中。
除了這些,《弟子規(guī)》中的許多地方也是很值得我們去學習,去感悟、體會的,只要同學們認真體會,一定會悟出其中蘊藏的許多“瑰寶”!
同學們,讓我們來細細地品味《弟子規(guī)》吧,他會教導我們怎樣學習,怎樣做人,它就是我們身邊的良師益友,是我們的校園沉浸在《弟子規(guī)》的洗禮中。!
《弟子規(guī)》后世影響
教育意義
此書以通俗的文字、三字韻的形式闡述了學習的重要、做人的道理以及待人接物的禮貌常識等等。《弟子規(guī)》總敘中說:“弟子規(guī),圣人訓:首孝弟,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這里面有七個科目,即孝,弟,謹,信,愛眾,親仁,學文,前六項屬于德育修養(yǎng),后一項,即學文,屬于智育修養(yǎng)!兜茏右(guī)》首先明確強調了做人的各項準則,以教育我們孝順父母、恭敬兄長為名義,繼而教育人民把對父兄的順從擴大到社會各個階級,“事諸父,如事父;事諸兄,如事兄”,進而教育廣泛服從,“凡是人,皆須愛”,通篇以“愛心、父母對子女傾注了無私的愛、子女應該以無私的愛回報父母、這是天經地義的”一類手法,扼殺學童的思考能力、批判能力。是在清朝揚州十日等事件后特有時代背景下的產物,并非國學經典[5] ,應被視為封建糟粕而剔除。
2014年9月6日,海南省首開傳統(tǒng)文化改造犯人的先河,服刑人員每日誦讀和領悟《弟子規(guī)》、《了凡四訓》、《太上感應篇》,“學一句,做一句”,潛移默化學會為人。中國司法部肯定海南經驗,將海南司法廳編著的《中華傳統(tǒng)美德教育教材》納入服刑人員教育統(tǒng)編教材全國發(fā)行。
文史影響
《弟子規(guī)》引用了部分經典,在此方面也是學習中國文史知識的重要途徑之一!兜茏右(guī)》三字一句,易學易記,文中穿插了相關文史知識、成語典故。《弟子規(guī)》所講的道理,從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親仁及余力學文著手講述了古代很多的典故。
【六年級弟子規(guī)手抄報】相關文章:
弟子規(guī)手抄報圖片09-28
知行弟子規(guī)手抄報07-28
初中弟子規(guī)手抄報07-28
圍繞弟子規(guī)手抄報內容07-28
我學弟子規(guī)手抄報07-28
弟子規(guī)手抄報圖片內容09-23
有關于弟子規(guī)的手抄報07-29
弟子規(guī)手抄報內容資料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