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在线观看视频免费,国产第2页,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婷婷,精品伊人久久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孔子的名言

時間:2024-09-23 12:28:44 名言警句 我要投稿

孔子的名言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一些使用較為普遍的名言吧,名言可以用來鞭策自己,幫助我們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樹立信心。那什么樣的名言才算得上是經典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孔子的名言,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孔子的名言

孔子的名言1

  1、性相近也,習相遠也!鬃印墩撜Z》

  2、運用禮法時,要特別注重和睦相處。

  3、見到賢人便應考慮怎樣才能向他看齊,見到不賢的人便應在內心反省,看自己有沒有同樣的缺點。

  4、小不忍則亂大謀。

  5、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粨衿渖普叨鴱闹,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6、皮,指箭靶。古代箭靶叫“侯”,惜抱軒《經說》中記載,侯根據質地不同分三種:一是五彩之侯,畫布為正。古者與賓客宴射則用之;二是獸侯,布侯中畫獸,天子之侯畫熊,諸侯之侯畫麋,大夫之侯畫虎豹,士之侯畫鹿豕;三是皮侯,以熊虎豹之皮為質。

  7、對人進行教育,不管他是哪一類。

  8、子曰:“學而不思則閏;思而不學則殆!(《為政》)

  9、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鬃印墩撜Z》

  10、過去的一切就好像這流水一樣,每天不分晝夜的流動著

  1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子罕》)

  12、大德不逾閑,小德出入可也。——孔子《論語》

  13、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鬃

  14、有利于作戰(zhàn)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戰(zhàn)的地理形勢,有利于作戰(zhàn)的地理形勢,比不上作戰(zhàn)中的人心所向、內部團結。

  15、任何事情,有準備就能成功,沒準備就會失敗。

  16、仕則優(yōu)則學,學而優(yōu)則仕!鬃印墩撜Z》

  17、小不忍,則亂大謀!鬃印墩撜Z》

  18、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而》)

  19、君子求諸已,小人求諸人!鬃印墩撜Z》

  20、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21、做好了官,有余力就要學習,學習好了,有余力就去做官。

  22、一個人若沒有長遠的考慮,便一定會有眼前的憂患。

  23、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別人行善。

  24、學習的時候不能光一味的學習新的東西,我們要經常的復習下學過的東西,這樣做才是非常開心快樂的事情

  25、自己不愿干的,不要強加給別人。

  26、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鬃印洞髮W》

  27、恭敬就不致遭受侮辱,寬厚就會得到大眾的擁護,誠實就會得到別人的信任,勤敏就會工作效率高,慈惠就能更好地使喚人。

  28、已所不欲,勿施于人!鬃印墩撜Z》

  29、在重大節(jié)操上不能超越界限,在生活小節(jié)稍有出入則是可以的。

  30、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31、去復習舊的東西可以從中得到很多新的道理,這樣以來你就可以做別人的老師了

  32、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鬃印墩撜Z》

  33、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

  34、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鬃印墩撜Z》

  35、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鬃印墩撜Z》

  36、射禮。射不主皮。為力不同科,是孔子對射禮的解釋。

  37、把辛辛苦苦學到的東西放在自己的心里,勤奮的學習就不會感到厭煩,教導別人也不會倦怠,對于這樣來說我就沒有什么遺憾了

  38、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39、往昔不可諫,來者猶可追!鬃印墩撜Z》

  40、腐朽的木頭無法雕刻。

  41、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孔子《論語》

  42、過去了的再也不能挽救,未來的還是可能補回。

  43、(春秋·孫武)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44、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45、道不同,不相為謀!鬃印墩撜Z》

  46、朽木不可雕也!鬃印墩撜Z》

  47、君子言語要謹慎遲鈍,工作要勤勞敏捷。

  4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49、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50、君子光明磊落、心胸坦蕩,小人則斤斤計較、患得患失。

  51、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鬃

  52、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53、施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孔子《中庸》

  54、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鬃印墩撜Z》

  55、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行之,其不善者而改之?/p>

  56、興xìng《詩經》的一種表現手法。興,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從特征上講,有直接起興、興中含比兩種情況;從使用上講,有篇頭起興和興起興結兩種形式。激發(fā)讀者的聯(lián)想,增強了意蘊,產生了形象鮮明、詩意盎然的藝術效果。如《孔雀東南飛》中的“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

  57、喜歡知識的人不如愛知識的人,愛知識的人不如以知識為樂的人

  58、孔子杜絕四種毛。翰恢饔^臆測,不絕對肯定,不拘泥固執(zhí),不自以為是。

  59、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60、君子一切靠自己,小人處處要求別人。

  61、儒家從來不是保守的。變則通,通則久。它隨實際的需要而不斷調整、改易完善。做人也是如此,由于天賦秉性不同、環(huán)境機遇不同、能力大小不同,不用強作要求,只要有適宜于自己的發(fā)展方向,專注地去做就好。

  62、君子說話要謹慎,而做事則要雷厲風行。

  63、有教無類!鬃印墩撜Z》

  64、射不主皮,何晏《論語集注》引馬融之語:“射五善焉:一曰和,志體和;二曰和容,有儀容;三曰主皮,能中質;四曰和頌,和雅頌;五曰興武,與舞同也……言射者不但以中皮為善,亦兼取和容也!薄墩撜Z稽求》中的解釋更加細致,現錄于下,以資參考:

  65、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66、一個工匠想做好他的工作,一定要先有鋒利的工具。

  67、子曰:“射不主皮,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68、沒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壞處,沒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

  69、只知讀書而不深入思考,就勢必惘然而無所獲,但只知思考而不肯讀書,也是很危險的。

  70、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孔子《論語》

  71、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72、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73、執(zhí)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孔子《論語》

  74、孔子學習名言我教給你了很多的知識,如果你學會了知道了就是知道了,如果你沒有學會不知道那就是不知道,這樣才是智慧

  75、忍不住一時的小忿,就會毀壞整個大事。

  76、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鬃印墩撜Z》

  77、聽其言而觀其行。

  78、如果對這種行為能夠容忍,那么還有什么行為不能容忍呢?

  79、君子知道追求道義,小人則只知道追求私利。

  80、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81、主張不同,不相互商量事情。

  82、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承認不知道,這才是求知的正確態(tài)度。

  83、三個人在一起走路一定有一個人是我的老師,我們可以把好的東西學到,然后把不好的東西改掉

  84、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85、由此可見,不主皮就是不以能否射中靶子為主,這是因為每個人的力氣不同。科,等也。也就是說,射由軍事的力射演化成禮儀的禮射,就不再以力量競技為目的,而是以儀容、儀態(tài)為目的。

  86、過而不改,是謂過矣!鬃印墩撜Z》

  87、主者,著也。主皮者,著于皮也。能中質是也。夫射期中質,豈有習射而反以不中為能事者?射名不同,有專主皮者,有不專主皮者。主皮者,力射也。矢至于皮非力不能,孟子曰“其至而力也”;不主皮者,禮射也。其容體比于例,其節(jié)比于樂,雖發(fā)必祈中而不止于祈中者,以為禮也。禮射與力射截然二等,故夫子解之曰“禮射不主皮”者,謂與力射不同等故耳。

  88、(戰(zhàn)國·孟子)用兵之道,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zhàn)為上,兵戰(zhàn)為下。

  89、朝聞道,夕死可矣。

  90、能行“仁政”的君王,幫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幫助他的人就少。

  91、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雍也》)

  92、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乎!鬃印吨杏埂

  93、如果經常溫習已經學過的知識,便能不斷產生新的體會和收獲,這種方法可以說就是我們的老師了。

  94、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95、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

  96、只是學習卻不思考就會迷惑而無所得,只是思考卻不學習就會精神疲倦而無所得。

  97、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為政》)

  98、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99、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100、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鬃

  101、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102、君子有諸已,而后求諸人!鬃印洞髮W》

  103、禮之用,和為貴。——孔子《論語》

  104、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鬃

  105、一個人固守道德而不能發(fā)揚光大,信仰主張又不能堅定不移,這種人有他不能算有,沒有他不能算無。

  106、用兵的原則,從精神上瓦解敵人是上策,攻打城池是下策;以征服人心為上策,單純依靠武

  107、一味的學習不懂得思考的人會變得僵硬,只會思考不懂得學習的人會落后與別人

  108、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109、君子普遍地團結眾人,而不只是親近少數幾個人,小人則只勾結少數幾個人,而不和大家親近。

  110、(戰(zhàn)國·孟子)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1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112、不愿意別人加給自己的,也不要加給別人。

  113、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鬃

  11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鬃印墩撜Z》

  115、人的性情本來是近似的,只是由于環(huán)境習俗的熏陶,便相距得遠了。

  116、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鬃印墩撜Z》

  117、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鬃印吨杏埂

  118、愛好學習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恥辱就接近勇敢。

  119、有了錯誤而不能改正,那便是真正的錯誤了。

孔子的名言2

  1、 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

  2、 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3、 君子易事而難說(悅),說(悅)之不以道,不說(悅)也。

  4、 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

  5、 子謂于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yǎng)民也惠,

  6、 其使民也義。

  7、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8、 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9、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0、 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11、 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12、 放于利而行,多怨。

  13、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14、 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

  15、 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

  16、 士而懷居,不足為士矣。

孔子的名言3

  1、孔子曰: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 —— 孔子

  2、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 —— 孔子

  3、孔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 孔子

  4、子曰:君子博學于文,約之于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 孔子

  5、子曰: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 孔子

  6、子曰: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 —— 孔子

  7、子曰:不遷怒,不二過。 —— 孔子

  8、博學于文,約之以禮。 —— 孔子

  9、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 —— 孔子

  10、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 —— 孔子

  11、朝聞道,夕死可矣。 —— 孔子

  12、孔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 孔子

  13、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 —— 孔子

  14、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 孔子

  15、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 孔子

  16、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 孔子

  17、移風易俗,莫善于樂。 —— 孔子

  18、子曰: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 孔子

  19、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 孔子

  20、子曰: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 孔子

  21、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孔子

  22、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 孔子

  23、子曰:禮之用,和為貴。 —— 孔子

  24、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 孔子

  25、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 孔子

  26、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 孔子

  27、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 孔子

  28、夫子莞爾而笑。 —— 孔子

  29、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 孔子

  30、子曰: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不逮也。 —— 孔子

  31、子曰:居處恭,執(zhí)事敬,與人忠。 —— 孔子

  32、孔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 孔子

  33、孔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 孔子

  34、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 孔子

  35、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

  36、孔子曰: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殆! —— 孔子

  37、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 孔子

  38、孔子曰:不學禮,無以立。 —— 孔子

  39、子曰:剛、毅、木、訥近仁。 —— 孔子

  40、子曰: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 孔子

  41、未知生,焉知死? —— 孔子

  42、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殆。 —— 孔子

  4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摘孔子《論語》、朽木不可雕也。 —— 孔子

  44、孔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 孔子

  45、內不欺己,外不欺人。 —— 孔子

  46、孔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 孔子

  47、子曰: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 孔子

  48、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 孔子

  49、富而可求也,雖執(zhí)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 孔子

  50、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孔子 《論語》

  51、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

  52、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無也。 ——孔子 《論語》

  53、衛(wèi)公孫朝問于子貢曰:仲尼焉學?子貢曰:文武之道,未墜于地,在人,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

  54、君于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

  55、“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與其易也,寧戚! ——孔子 《論語》

  56、一個人的內在質樸勝過外在的文采就會粗野,文采勝過質樸就會浮華。只有文采和質樸配合恰當,才是君子。

  57、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58、執(zhí)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

  59、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

  60、弗學何以行?弗思何以得?

  61、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62、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孔子 《論語》

  63、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64、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65、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66、孔子在齊國聽《韶樂》,好長時間吃肉不覺滋味。他說:沒想到好音樂這樣迷人。

  67、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68、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讓,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 ——孔子

  69、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孔子 《論語》

  70、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71、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72、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73、子曰:“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

  74、信近于義,言可復也。恭近于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孔子 《 論語 》

  75、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76、言必信,行必果。 ——孔子

  77、有朋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78、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79、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80、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81、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82、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行之,其不善者而改之?/p>

  8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84、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85、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86、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87、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88、小不忍則亂大謀。

  89、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90、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91、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92、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93、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

  94、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95、朝聞道,夕死可矣。

  96、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

  97、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98、始吾于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

  99、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100、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

孔子的.名言4

  1、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2、見善無不及,見不善如探湯。

  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

  4、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5、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

  6、居處恭,執(zhí)事敬,與人忠。

  7、不遷怒,不二過。

  8、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9、禮之用,和為貴。

  10、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11、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

  12、見利思義,見危授命。

  13、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14、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15、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

  16、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17、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18、過,則匆憚改。

  19、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20、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21、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22、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23、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24、輕千乘之國,而重一言之信。

  25、鞭撲之子,不從父之教。

  26、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不逮也。

  27、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

  28、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29、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30、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31、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32、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33、君于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34、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

  35、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謂之“文”也。

  36、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37、圣則吾不能,我學不厭而教不倦也。

  38、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3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41、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

  42、士而懷居,不足為士矣。

  43、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44、執(zhí)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

  45、君于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46、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47、大德不逾閑,小德出入可也。

  48、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49、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50、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51、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52、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53、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

  54、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55、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56、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57、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

  58、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59、人能宏道,非道宏人。

  6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孔子的名言5

  1、善仁不善學,其封面亦愚;好知識不是好學問,它的封面也會擺動;誠信不容易學,它的掩護也是賊;

  2、先行其言而后從之。 ——孔子《論語》

  3、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

  4、: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孔子《論語》

  5、:堅持正道原則,即使對國君有所冒犯,也不能放棄正道原則;臣子事君,其實不是為了給君做事,而只是在國君之下做事,是為國為民做事,歸根結底則是為了行仁義,輔助國君推行仁政;對待任何人都不要有厭倦之心,一律以真誠相待,自己言行首先要遵守并堅持道義;發(fā)現君子就加以舉薦,發(fā)現小人就使他遠離國君;去掉你的邪惡之心,而真誠的依據禮義與國君相處。做事需要機敏,謹言慎行,按照禮義修養(yǎng)自己,并且使天下趨于禮義。這樣,即使在千里之外,也會象兄弟一樣。如果只說不做,或者行為不機敏,又不依據禮義待人,即使是住在對門恐怕也行不通。

  6、乎?繹之為貴。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7、子曰:「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君子篤於親,則民興於仁。故舊

  8、天下之至仁者,能合天之至親也。

  9、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0、子食於有喪者之側,未嘗飽也。

  11、來自烏鴉,果為善,順也;烏鴉,果為利,跖也。要知道舜與跖骨的區(qū)別,舜與良并沒有什么區(qū)別。

  12、一句臺詞就能越獄,理由也跟!

  13、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炊。其爭也君子!薄栋速

  14、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問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15、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宣公二年)

  16、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薄稙檎

  17、政治也是,兒子帥對了,誰不敢?

  18、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19、誰能出不由戶?何莫由斯道也

  20、得到三個朋友的.人失去三個朋友。朋友直了,朋友明白了,朋友多了,就好了。朋友然后皮皮,友好的軟,朋友然后奉承,一個損失。

  21、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22、吾何執(zhí)?執(zhí)射乎?執(zhí)御乎?吾執(zhí)御矣。

  23、子曰:“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衰,吾何以觀之哉!”——《八佾》

  24、子曰:天生德於予,恒頹其如予何?

  25、那是一張美麗的臉,也是一張熟悉的臉,熟悉得足以花去兩個年輕人半輩子,熟悉得如夢如醒。

  26、學習也是快樂的,嬉皮士也是快樂的,這一次奮斗終身的音樂。

  27、譯文:哪個人沒有犯過錯誤呢,犯了錯誤能夠改正,沒有什么善事能比這個更大的的了。

  28、子與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29、“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孔子《論語》

孔子的名言6

  1、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2、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3、匹夫不可奪志也。

  4、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

  5、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6、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

  7、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8、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

  9、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

  10、乞之四鄰,以應求者,用意委曲,非為直人

  11、誨汝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12、不遷怒,不二過。

  13、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14、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15、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16、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p>

  17、君子求諸已,小人求諸人。

  18、輕千乘之國,而重一言之信。

  19、小不忍則亂大謀

  20、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

  21、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孔子名句

  22、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23、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匾膊桓钠錁。賢哉,回也!

  24、寧武子,邦有道則智,邦無道則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25、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26、人而無恒,不可以作巫醫(yī)。

  27、孔子家語:輕千乘之國,而重一言之信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29、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30、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31、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32、以成其文,喻美女雖有倩盼美質,亦須禮以成之

  3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34、見得思義。

  35、見善無不及,見不善如探湯。

  36、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37、君子胸懷寬廣,小人憂愁悲傷。

  38、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39、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

  40、邦有道,不廢;邦無道,免於刑戮。

  41、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42、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43、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

  44、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45、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46、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47、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孔子的名言7

  1、八佾舞于庭,士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孔子《論語》

  2、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鬃印墩撜Z》

  3、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在回也!——孔子《論語》

  4、“先行其言,而后從之!保ㄏ茸龊媚阆胝f的,之后再把它說出來。)——孔子《論語》

  5、先行其言而后從之。——孔子《論語》

  6、從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論語》

  7、“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薄鬃印墩撜Z》

  8、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不知禮,無以立人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墩撜Z》

  9、“多聞闕疑,慎言其余,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余,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孔子《論語》

  10、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這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于是,顛沛必于是!鬃印墩撜Z》

  11、三思而后行!鬃印墩撜Z》

  12、巧言令色,鮮矣仁!鬃印墩撜Z》

  13、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鬃印墩撜Z》

  14、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孔子《論語》

  15、由,誨汝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鬃印墩撜Z》

  16、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論語》

  17、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墩撜Z》

  18、君子不器!鬃印墩撜Z》

  19、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墩撜Z》

  20、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論語》

  21、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鬃印墩撜Z》

  22、寧肯站著死,決不跪著生——切·格瓦拉

  23、欲速則不達《論語》

  24、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之惡《論語》

  25、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唯何甚。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孔子《論語》

  26、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孔子《論語》

  27、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孔子《論語》

  28、不怨天,不尤人!墩撜Z》

  29、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孔子《論語》

  30、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孔子《論語》

  31、父母,唯其疾之憂!鬃印墩撜Z》

  32、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鬃印墩撜Z》

  33、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鬃印墩撜Z》

  34、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鬃印墩撜Z》

  35、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鬃印墩撜Z》

  36、富而可求也,雖執(zhí)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鬃印墩撜Z》

  37、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孔子《論語》

  38、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墩撜Z》

  39、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墩撜Z》

  40、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鬃印墩撜Z》

  41、學而不厭,誨人不倦!鬃印墩撜Z》

  42、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論語》

  43、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jié)之,亦不可行也。——孔子《論語》

  44、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孔丘《論語》

  45、信近于義,言可復也。恭近于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孔子《論語》

  46、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墩撜Z》

  47、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多聞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鬃印墩撜Z》

  48、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墩撜Z》

  49、內省不疚,未何憂何懼!——孔子《論語》

  50、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鬃印墩撜Z》

  51、“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與其易也,寧戚。”——孔子《論語》

  52、朋友切切思思。《論語》

  53、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毋自辱焉!墩撜Z》

  54、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無也。——孔子《論語》

  55、君子有終生之憂,無一朝之患也《論語》

  56、眾好之,必察焉;眾惡之,必察焉《論語》

  57、可與言而不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鬃印墩撜Z》

  58、導之以政,齊之以德,民免而無恥。導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鬃印墩撜Z》

  59、“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薄鬃印墩撜Z》

  60、“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薄鬃印墩撜Z》

  61、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

  62、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jié)而不可奪也。

  63、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譯文:做事勤敏,又好學,不以問及下于他的人為恥。

  64、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譯文:不要求快,不要貪求小利。求快反而達不到目的,貪求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65、子不語:怪,力,亂,神。

  66、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67、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68、未知生,焉知死

  69、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殆!鬃

  70、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也,恥也。

  71、食不語,寢不言。

  72、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譯文:有益的朋友有三種,有害的朋友有三種。結交正直的朋友,誠信的朋友,知識廣博的朋友,是有益的.。結交諂媚逢迎的人,結交表面奉承而背后誹謗人的人,結交善于花言巧語的人,是有害的。

  73、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胡?

  74、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墩撜Z》

  75、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墩撜Z》

  76、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77、寢不尸,居不容。

  78、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墩撜Z》

  79、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譯文:君子嚴格要求自己,而小人則千方百計要求、苛求別人。

  80、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

  81、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譯文:顏回這個人很好學。為人不遷怒他人,不重復犯(同樣的)錯。

  82、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譯文:我每天三次反省自己:為別人做事,是否盡心、忠實?和朋友交往,是否真誠?對老師所傳授的知識,是否認真復習?

  83、未知生,焉知死?——孔子

  84、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譯文:一個人沒有長遠的考慮,一定會有近在眼前的憂患。

  85、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鬃

  86、巧言令色,鮮亦仁!

  8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譯文: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給別人。

孔子的名言8

  一、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巽與之言,能無說乎?繹之為貴。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二、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三、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四、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五、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六、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七、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八、放于利而行,多怨。

  九、見善無不及,見不善如探湯。

  十、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十一、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無所茍而已矣。

  十二、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遠乎?

  十三、 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十四、 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十五、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jié)而不可奪也。

  十六、 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十七、 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

  十八、 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十九、 富而可求也,雖執(zhí)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二十、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二十一、 見利思義,見危授命。

  二十二、 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二十三、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二十四、 學而不思則閏;思而不學則殆。

  二十五、 執(zhí)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

  二十六、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二十七、 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

  二十八、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二十九、 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三十、 子曰:“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殆.”

  三十一、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三十二、 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三十三、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三十四、 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三十五、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三十六、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三十七、 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兒省其私,亦足以發(fā),回也不愚.”

  三十八、 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

  三十九、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四十、 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四十一、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四十二、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四十三、 子曰:“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

孔子的名言9

  1、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2、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3、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

  4、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

  5、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

  6、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7、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厭,簡而文,溫而理,知遠之近,知風之自,知微之顯,可與入德矣。

  8、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9、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于予與何誅?

  10、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11、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12、小不忍則亂大謀。

  13、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

  14、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15、始吾于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

  16、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17、君于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18、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

  19、圣則吾不能,我學不厭而教不倦也。

  20、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21、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不逮也。

  22、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23、蓋有不知而作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

  24、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2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6、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

  27、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

  28、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29、不遷怒,不貳過。

  30、富而可求也,雖執(zhí)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31、人能宏道,非道宏人。

  32、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33、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jié)而不可奪也。

  34、施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3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36、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杌,其何以行之哉?

  37、人而無恒,不可以作巫醫(yī)。

  38、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

  39、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40、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41、過,則匆憚改。

  42、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辟佞,損矣。

  43、寧武子,邦有道則智,邦無道則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44、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45、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46、以能問于不能,以多問于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

  47、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48、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49、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

  50、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矣。

  5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52、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53、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匾膊桓钠錁。

  54、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簱衿渖普叨鴱闹,其不善者而改之?/p>

  55、吾日三省吾身。

  56、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57、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58、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59、三日不讀書,便覺面目可憎,語言無味。

  60、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

  61、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

  62、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63、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64、君于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65、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66、喜怒哀樂之未發(fā),謂之中,發(fā)而皆中節(jié),謂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67、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68、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孔子的名言10

  1、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孔子

  2、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鬃

  3、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鬃

  4、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孔子

  5、不遷怒,不貳過!鬃

  6、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鬃

  7、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鬃

  8、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鬃

  9、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鬃

  10、君子不以利害義,則恥辱安從生哉!官怠于宦成,病加于少愈,禍生于怠惰,孝衰于妻子。察此四者,慎終如始。——孔子

  11、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孔子

  12、朝聞道,夕死可矣。——孔子

  13、過則勿憚改。——孔子

  14、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衰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鬃

  15、用之則行,舍之則藏!鬃

  16、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鬃

  17、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鬃

  18、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鬃

  19、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鬃

  20、人能弘道,非道弘人!鬃

  21、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孔子

  22、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鬃

  23、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鬃

  24、未知生,焉知死?——孔子

  25、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孔子

  26、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孔子

  27、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孔子

  28、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鬃

  29、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孔子

  30、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鬃

孔子的名言11

  子曰:“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殆。”?

  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

  君于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君子易事而難說(悅),說(悅)之不以道,不說(悅)也。

  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jié)而不可奪也。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子謂于產!坝芯又浪难桑浩湫屑阂补,其事上也敬,其養(yǎng)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

  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子曰:“過而不改,是謂過也!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子曰:“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子曰:“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而已!

  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

  子曰:“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問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子曰:“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兒省其私,亦足以發(fā),回也不愚。”?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孔子的名言12

  1、言必信,行必果。 ——孔子

  2、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芍^好學也已。 ——孔子《論語》

  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論語》

  4、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孔子《論語》

  5、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孔子《論語》

  6、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論語》

  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孔子《論語》

  8、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孔子《論語》

  9、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論語》

  10、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孔丘《論語。季氏》

  11、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孔子《論語》

  12、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孔子《論語》

  13、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 ——孔子《論語》

  14、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孔子《論語》

  15、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孔子《論語》

  16、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孔子《論語》

  17、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論語》

  18、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孔子《論語》

  19、朝聞道,夕死可矣。 ——孔子《論語》

  2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丘《論語·衛(wèi)靈公》

  21、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孔子《論語》

  22、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 ——孔丘《論語》

  23、芝蘭生于幽林,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窮困而改節(jié)。 ——孔丘

  24、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孔子《論語》

  25、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孔子

  26、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孔丘《論語》

  27、與人交,推其長者,諱其短者,故能久也。 ——孔子

  28、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孔子《論語》

  29、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 ——孔子《論語》

  30、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孔子《論語》

  3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 ——孔丘

  32、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孔子《論語·里仁》

  33、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孔子《論語》

  34、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孔子《論語》

  35、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于予與何誅?——孔子《論語》

  36、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孔子《論語》

  37、始吾于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 ——孔子

  38、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孔丘

  39、德不孤,必有鄰。 ——孔子《論語》

  40、知恥近乎勇。 ——孔子

  41、未知生,焉知死?——孔子《論語》

  42、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孔丘《論語》

  43、八佾舞于庭,士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孔子《論語》

  44、今之孝者,是謂能養(yǎng),至于犬馬,皆能有養(yǎng),不敬,何以別乎?——孔子《論語》

  45、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 ——孔子《論語》

  46、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正直)、友諒(誠信)、友多聞(見多識廣),益矣;友便辟(性情暴躁,慣走邪道)、友善柔(過份優(yōu)柔寡斷或和顏悅色騙人)、友便佞(心懷鬼胎。諂媚),損矣。 ——孔子《論語》

  47、君子之道四焉,強于行義,弱于受諫,怵于待祿,慎于治身。 ——孔丘

  48、“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孔子《論語》

  49、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孔子《論語》

  50、與朋友交,嚴而有信。 ——孔丘

  51、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孔子《論語》

  52、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孔子《論語》

  53、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 ——孔丘《論語》

  54、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 ——孔子《中庸》

  55、君子謀道不謀食,憂道不憂貧。 ——孔丘

  56、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和而不同——孔子《論語·子路》

  57、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孔丘

  58、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 ——孔子

  59、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孔子《論語》

  60、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孔子《論語》

孔子的名言13

  1、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2、不學詩,無以言。

  3、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4、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5、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

  6、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7、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

  8、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9、有教無類。

  10、見善無不及,見不善如探湯。

  11、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12、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

  13、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4、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15、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16、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謂之“文”也。

  17、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18、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2、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韓愈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5、三人行,必有我?guī)熞。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孔子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19、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

  20、擇可勞而勞之,又誰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貪

  21、色厲而內荏,譬諸小人,其猶穿窬之盜也與!

  22、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

  23、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24、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

  25、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26、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27、始吾于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

  28、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29、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

  30、士而懷居,不足為士矣!

  31、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32、執(zhí)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

  33、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34、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不有博弈者乎?為之猶賢乎已!

  35、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遠乎?

  36、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37、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

  38、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39、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40、篤信好學,死守善道。危邦不人,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

  41、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42、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43、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p>

  44、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

  45、剛毅木訥近仁。

  46、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47、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4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

  49、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50、片言可以折獄者,其由也與!

  51、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

  52、為政以德,誓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53、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

  54、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55、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

孔子的名言14

  1. 見利思義,見危授命!墩撜Z·憲問》

  2.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墩撜Z·衛(wèi)靈公》

  3. 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墩撜Z·述而》

  4.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墩撜Z·述而》

  5. 四海之內,皆兄弟也。——《論語·顏淵》

  6.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墩撜Z·顏淵》

  7. 生死有命,富貴在天。——《論語·顏淵》

  8. 貧而無諂,膏而無驕!墩撜Z·學而》

  9. 溫、良、恭、儉,讓。——《論語·學而》

  10.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墩撜Z·學而》

  11.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論語·鄉(xiāng)黨》

  12.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墩撜Z·憲問》

  13. 君子上達,小人下達!墩撜Z·憲問》

  14. 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墩撜Z·憲問》

  15. 夫人不言,言必有中!墩撜Z·先進》

  16.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墩撜Z·衛(wèi)靈公》

  17. 過而不改,是謂過矣!墩撜Z·衛(wèi)靈公》

  18. 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墩撜Z·微子》

  19.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墩撜Z·泰伯》

  20.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公冶長》

  21. 道不行,秉桴浮于海!墩撜Z·公冶長》

  22. 不能正己,焉能正人!墩撜Z》

  23.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

  24. 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墩撜Z·顏淵》

  25.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論語·學而》

  26. 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墩撜Z·衛(wèi)靈公》

  27.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墩撜Z·為政》

  28. 不能正其身,如何正人!墩撜Z·子路》

  29. 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論語·陽貨》

  30. 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墩撜Z·衛(wèi)靈公》

孔子的名言15

  1)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

  2)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3) 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4) 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5) 君子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

  6)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7) 君子上達,小人下達。——《論語·憲問》

  8)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瑩衿渖普叨鴱闹,擇其不善者而改之?/p>

  9)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無所茍而已矣。

  10) 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巽與之言,能無說乎?繹之為貴。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見善無不及,見不善如探湯。

  11) 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孔子的名言】相關文章:

孔子的名言大全01-30

孔子名言警句06-12

孔子名言警句12-09

孔子的名言警句11-08

孔子名言與解釋05-18

孔子孟子的名言05-16

孔子的名言啟示02-20

孔子教育名言警句11-06

孔子的教育名言警句11-08

論語孔子名言警句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