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CN人才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醫(yī)學畢業(yè)論文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摘要 目的:探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最佳護理方法,提高護理效果。方法:對觀察組78例肝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病人采用病情觀察,針對性的護理和基礎護理。結果:采用此護理的78例患者,其中,72例因護理措施得當,無護理并發(fā)癥,降低了死亡率。結論: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嚴重威脅人的生命,及時正確的治療和良好有效的護理,對提高治愈率和防止再出血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 護理
肝硬化是一種常見的慢性肝病,由一種或多種病因長期持續(xù)或反復發(fā)作而致的彌漫性肝肝臟損害。其病理特點以廣泛的肝細胞變性、壞死、彌漫性纖維組織增生并有再生小結節(jié)組成。肝小葉的正常結構破壞導致肝臟質地變硬而成為肝硬化。臨床上早期可無癥狀,晚期則肝功能損害與門靜脈高壓為主要表現(xiàn),其并發(fā)癥很多,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病人的一種嚴重并發(fā)癥,如何提高搶救病人的成功率,給予及時有效的護理,減少并發(fā)癥,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的意義。
1.臨床資料
本組病人78例,其中男性56例,女性22例,年齡28-75歲。出血量500ml以下的為26例,500ml—1000ml的為30例,1000ml以上的為22例。經過醫(yī)護人員的積極治療和護理,72例好轉出院,6例因治療無效死亡。
2.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見病因及其誘因
消化性潰瘍、飲食不當、服藥不當、精神因素、季節(jié)影響、胃癌等因素都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見病因[1],本組病例常見的誘因為進食粗糙的食物,如果仁、帶刺的魚肉、烤玉米、烤牛肉等;劇烈咳嗽、用力排便等能使腹腔壓力增高的因素,肝硬化合并出血的發(fā)生率還與四季變化有關[2],冬季最高,春季、秋季次之,夏季最低。本組6例死亡病例中,有3例是由于出血停止后,由于精神高度緊張及偷進食物而致大出血,搶救無效而死亡。
3、病情觀察
3.1嚴密觀察病情,判斷病情 盡早發(fā)現(xiàn)出血先兆以及有無繼續(xù)出血的征象,如喉部癢感、異物感、胃部飽脹不適、灼心、惡心等癥狀,應考慮有出血可能[3];如反復嘔血或黑便次數(shù)增多,甚至嘔血轉為鮮紅色,黑便呈暗紅色,周圍循環(huán)衰竭,提示有繼續(xù)出血征象,護士應密切觀察血壓、脈搏、尿量等預見性地判斷病情,及早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避免出現(xiàn)嚴重后果。
3.2 急救 做好搶救準備,嚴格執(zhí)行搶救程序,提前備好搶救藥品及物品以備搶救時需要[4],對有出血史和出血傾向較大的患者提前查出血型,通知化驗室備足血源,必要時抽血樣備用,以便出血時及時配血,盡早輸血。避免因治療和護理不當導致并發(fā)癥,如補充血容量時,對血壓、脈搏及尿量進行動態(tài)監(jiān)測,防止因輸液不足造成不可逆的休克或因速度過快致血壓升高發(fā)生再出血或心力衰竭、肺水腫。
4、護理
4、1針對性護理
4.1.1 三腔兩囊管壓迫止血的護理
應用宜限于藥物不能控制出血時,作為暫時止血用,以贏得時間去準備其他更有效地治療措施,適用于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利用充氣的氣囊分別壓迫胃底和食管下段曲張靜脈,以達到止血目的[5]。護理人員應定時抽取胃液,注意觀察出血是否停止,并記錄引流液的性狀、顏色及液量,。放置三腔兩囊管24小時后應放氣數(shù)分鐘(放氣前應口服石蠟油10—30ml)再注氣加壓,以免食道胃黏膜受壓過久而致壞死。注意患者呼吸是否通暢,有憋氣現(xiàn)象速通知醫(yī)生。每天向胃管的鼻孔滴潤滑油數(shù)滴,以減少三腔管對胃粘膜的刺激,每天口腔護理兩次。當出血停止后,放出囊內氣體,繼續(xù)觀察24小時,未再出血可考慮拔管。拔管前應口服石蠟油10—30ml。氣囊壓迫一般以3—4天為限,繼續(xù)出血者可適當延長。
4.1.2 藥物止血的護理
人工合成生長抑素的應用可減少內臟血液容量和門脈主干血流量,降低門靜脈壓力,減少側肢循環(huán)血容量,促進凝血。嚴重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包括食道靜脈曲張出血的治療,首選此藥,在應用此藥過程中,要確保給藥的連續(xù)性,一般建立兩條以上靜脈通路,一條供輸血、輸液搶救使用,另一條專用于止血藥的輸注。同時嚴密觀察藥物的副作用。且避免在同一血管中長期輸入,每24小時更換穿刺部位,若出現(xiàn)靜脈炎,應對癥給予處理措施。
4.2 基礎護理
4.2.1 出血時的護理
出血時讓患者絕對臥床休息,防止暈倒,采取平臥位或下肢抬高30度改善顱內循環(huán)[6],以保持腦的供血而不增加腹內壓力,頭偏向一側,避免嘔吐時造成窒息,保持呼吸道通暢,必要時給予氧氣吸入。
4.2.2 周身保暖
因為大出血患者,血容量突然減少,有效循環(huán)血量減少,組織器官血流灌注不足,而發(fā)生休克,周圍血管呈收縮狀態(tài),四肢厥冷,大量輸血也可以使患者體溫降低,因此保持病室溫度適宜 ,避免受涼,防止上呼吸道感染[7]。
4.2.3 口腔和皮膚護理:大量出血的病人口腔內有陳舊血液殘留,口腔內有血腥味可以引起患者惡心、嘔吐,因此必須做好口腔護理,用清水或淡鹽水漱口,霉菌感染時用2%—3%蘇打水清潔口腔,由于患者絕對臥床休息,應每天定時翻身,檢查受壓部位,定時更換襯衣及床單,保持皮膚干燥,以免發(fā)生壓瘡。
4.2.4 預防感染: 因為肝硬化患者長期臥床,加上腹水壓迫胸腔導致肺活量下降,且白蛋白發(fā)生嚴重丟失,機體抵抗力下降,易導致呼吸道感染,護理人員應定時協(xié)助患者翻身拍背,鼓勵患者,病室定期消毒,室內空氣流通,限制陪護人數(shù),尤其是呼吸道感染患者禁止探視,杜絕院內感染的發(fā)生。
4.2.5飲食護理: 肝硬化患者飲食不當,可誘發(fā)肝性腦病或再出血[8],出血時應禁食,避免食物刺激胃粘膜引起出血,當出血停止24小時后,可給易消化的全流或半流食,飲食要求溫涼些,防止食用過熱飲食加重出血。
4.3 心理護理
肝硬化病程長,病情不穩(wěn)定,易反復發(fā)作,特別是大出血的患者,應予專人陪伴,及時消除血跡,以減少對患者的不良刺激。護理人員應主動耐心地與患者交流,耐心做好解釋工作,安慰體貼患者,穩(wěn)定患者的情緒,積極為患者提供心理上的支持。良好的社會支持有利于健康[9],必要時可安排特護,讓患者有安全感。
4.4 恢復期的護理和出院指導
4.4.1恢復期的護理 上消化道出血因飲食不當而復發(fā)率高,因此恢復期的飲食參數(shù)十分重要。患者在恢復期常有饑餓感,飲食難以控制,應從少量全流食向全量全流食,半流食逐漸過渡到普通飲食。護士要加強巡視,嚴格把關。認真檢查患者食物,避免食用粗糙堅硬或刺激性食物,囑患者少食多餐,進食時細嚼慢咽,口服片劑要研碎后服用,以進無渣飲食為宜,保持大便通暢,多飲水,適當活動,便秘時可給少量潤腸藥,以防用力過大引起痔靜脈破裂。此外,恢復期的患者體質仍然虛弱,應加強營養(yǎng),給高熱量,適當?shù)鞍踪|及高維生素飲食,做到營養(yǎng)均衡,利于健康,注意保暖,防止肺部感染的發(fā)生。
4.4.2出院指導 患者出院后,應注意生活起居,保證充足的睡眠,避免精神過度緊張。勞逸結合,保持樂觀的情緒,保證身心休息。飲食要合理,少量多餐,每餐不宜過飽,進營養(yǎng)豐富、易消化的少渣飲食,避免暴飲暴食。積極治療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如消化性潰瘍要持續(xù)遵醫(yī)囑藥物治療,預防復發(fā),尤其在季節(jié)轉換時更應注意。指導患者及家屬學會早期識別出血征象及應急措施,如上腹疼痛節(jié)律發(fā)生變化或加劇,出現(xiàn)嘔血、黑便時應遵醫(yī)囑治療,慢性病者應定期門診隨訪。
5.總結
肝硬化病人發(fā)生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是門靜脈壓力升高,造成食管、胃底靜脈曲張,不良飲食等誘發(fā)因素可造成靜脈破裂出血[10]。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患者常見并發(fā)癥及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密切觀察病情,準確及時的搶救處理,是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搶救成功的關鍵。護士應針對可能發(fā)生的并發(fā)癥,把護理工作做在癥狀發(fā)生之前,增強預見性,有效減少或避免并發(fā)癥,這樣,才能更好的服務于患者,挽救患者的生命。
參考文獻
[1]馬麗熊 賈翠云 影響上消化道出血的相關因素 護理進展【J】護理進修雜志 2003.18(4):313—314
[2]羅莎莉 葉玲玲 李小明 等門靜脈高壓 上消化道出血 季節(jié)和晝夜關系的調節(jié)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5.2(10)57—59
[3]李嘉佳、余小蓉 慢性重型肝炎上消化道出血的預見性護理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 2009.25(1100)
[4]李潤蓮、劉鳳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病情觀察及護理【J】 中華現(xiàn)代內科學雜志 2008.5.(8):248
[5]羅偉香 三腔兩囊管壓迫止血并發(fā)癥的原因分析及護理 國外醫(yī)學;護理學分冊。2005.24(9):544—550
[6]李春燕 王春華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觀察與護理 [J]現(xiàn)代護理 2009.6(9)100
[7]平慧.肝硬化門脈高壓性上消化道再出血 25例護理體會[J]. 齊魯護理雜志,2008,14(1):49~50
[8]李玉芬、張寶華 內科患者健康教育效果量化評價方法探討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4.20(4)1516
[9]楊文君,宋玉君.肝硬化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患者的健康指導[J].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06,20(2):155~156
[10]劉秀蓮,尚炳英,鞠秀華.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反復發(fā)作誘因分析與預防[J].齊魯護理雜志,2003,9(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