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在线观看视频免费,国产第2页,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婷婷,精品伊人久久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談談公共服務的質效原則

時間:2021-02-03 13:01:22 畢業(yè)論文范文 我要投稿

談談公共服務的質效原則

  建設有效政府和推行公共服務市場化是保證公共服務質效性的兩個重要路徑。下面是CN人才網為大家整理的行政管理畢業(yè)論文范本,歡迎參考~

  談談公共服務的質效原則

  【內容提要】政府的服務職能在現代社會中的作用日益凸顯出來。公共服務的供給要遵循質效原則,即要求公共服務主體在提供公共服務的過程中要保證高效率地為社會和公眾提供高質量公共產品。建設有效政府和推行公共服務市場化是保證公共服務質效性的兩個重要路徑。

  論文關鍵詞:公共服務,質效原則,有效政府,市場化

    自20世紀初威爾遜提出“政治與行政二分法”,使行政學從脫離政治學單獨建立一門學科以來,行政學逐漸地發(fā)展成熟,并在短短的一個世紀里,歷經了多次的范式轉換。有學者認為,自行政學建立至20世紀50年代,是以“政治-行政”二分與官僚制為理論基礎,以體制結構為研究重心,以行政效率為目的的傳統(tǒng)公共行政占據支配地位;到了60年代,行為科學公共行政學興起,公共行政重心由體制結構轉向行政行為;70年代,公共政策科學成為行政學主流學派,行政學重心從研究機構轉向政策與項目;80年代中以來,公共管理范式興起,三“E”績效管理支配著公共管理范式;20世紀90年代中以來,以民主公民權理論、社區(qū)與公民社會理論、組織人本主義和新公共行政、后現代公共行思潮為理論基礎的新公共服務范式興起,公共行政進入全面價值反思階段。新公共服務思潮認為政府的主要職能不是“掌舵”,更非“劃槳”,而是“服務”,把“服務”視為現代公共行政的主導價值。而作為現代政府職能的公共服務,其主要內容就是為社會民眾提供公共服務。

    縱覽行政學的發(fā)展歷程,可知公共服務是行政學的核心研究對象。提供公共服務便成立政府的重要職能。也許這并非威爾遜建立行政學之初衷,但卻是行政學發(fā)展之歸宿,這也是行政科學與社會實踐逐漸相統(tǒng)一相融合的高度體現。

    公共服務,也稱公共物品。根據斯蒂格利茨的觀點,“公共物品是這樣一種物品,在增加一個人對它分享時,并不導致成本的增長(他們的消費是非競爭性的),而排除任何個人對它的分享都要花費巨大成本(它們是非排他性的)”。[1]因此公共產品就是在消費上具有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的產品和服務。所謂公共產品的非競爭性指的是,任何消費者對公共產品的消費都不影響其他消費者的利益,也不會影響整個社會的利益。并且增加和減少任何一個人對公共產品的消費都不會增加或減少公共產品供給的邊際成本;而公共產品的非排他性則是指為了滿足社會需要而提供的公共產品,可以無差別地有應當享有的社會成員共同享用。公共物品的這種特性使得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有著重要的區(qū)別,其生產與供給自然不能簡單套用私人物品的供給的方式,既不能單純地從公益的角度去發(fā)展公共物品的品質,也不能從市場的角度去要效益,而是要兼顧品質和效益。因而對公共服務供給的質效原則進行一些必要的探討,對當前我國公共服務的供給體系的完善是大有裨益的。

    二、公共服務質效原則的內涵解析

    所謂質效原則,就是既要保證公共產品的質量,也要高效率地提供公共產品。要保證公共產品供給的質效性,我們可以從公共服務的供給主體和供給制度即政府和政府的公共服務制度兩個方面來考慮。行政管理畢業(yè)論文

    第一,政府自身必須具有質效性。公共服務高質效的供給依賴于有效率的政府,因此質效原則要求我們首先要致力于構建一個有效政府。奧斯本曾指出:我們相信沒有一個有效的政府,文明社會便很難有效地運作。毛壽龍也強調:“有效的政府對于可持續(xù)發(fā)展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并認為政府的有效性更表現在其配置效率方面,即指政府“應該以社會需求為導向,有針對性地提供高質量的公共服務”。 張國慶認為政府的有效性“是一個以政府的公信力和公共權威為基礎,包括了政府的勢能、動能和潛能的綜合概念,主要指政府運用自身特有的能力,推動集體行動、提供公共物品以滿足社會需求的結果及其程度”。并且把“公共政策和公共管理的有效性就成為了考量政府的主要實踐標準,并在價值標準意義上構成了政府公共行政典則規(guī)范”。[2]

    第二,政府的公共服務制度必須具有質效性,F實中不存在完美的.政府,根據公共選擇學派的觀點,政府在其運行的過程中總是存在低效率的情形,主要表現為社會資源配置的低效率和組織內部存在的X-低效率。政府過程之所以會出現資源配置的效率,是因為公共物品供給的政府壟斷性和存在缺陷的政治技術——不論是全體一致同意規(guī)則或是多數通過規(guī)則都會因其各自內在的缺陷而無法完全顯示社會的需求偏好所致。因為公共產品的價值難以準確評估、消費者不同的各種偏好和各種相互沖突和重疊的抽象含糊的目標、較高的交易成本和地效率的消息傳遞等原因導致政府組織的“X-低效率”[3],即“代表來源不明的非配置的(低) 效率”[4]。因此,如何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務制度的質效性是當前的一個重要任務。

    三、公共服務質效原則的路徑分析

    “有效政府”應包含兩層意思:政府活動的有效性和政府活動效率性。也就是說在保證政府行為的正當性和合法性的前提下,政府應是一個理性經濟人,應該追求高效率,即以盡可能少的投入取得盡可能大的產出。所以要構建一個有效政府,首先要確保政府行為的正當性和合法性。在實踐中我們可以從兩方面進行努力:⑴健全行政問責制,明晰政府責任和行政官員角色,建立行政人員個人信譽檔案,提高行政人員責任意識和政府執(zhí)政的公信力;⑵“推行政務公開,完善政府新聞發(fā)布制度和信息公布制度”,[5] 實施透明行政。政府的責任誠信有利于克服傳統(tǒng)體制下權責不明、責任觀念淡薄模糊的弊端,打破“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位高權重責任輕”等負面性潛規(guī)則,有利于克服人治時代政府政策的不穩(wěn)定性和政府對民眾需求回應性低下的缺陷;而政府的透明行政則有利于防止政府內部暗箱操作和權力尋租等腐敗現象的發(fā)生,有利于規(guī)范政府官員行為,促進廉政事業(yè)的建設。從而確保政府行為的公平性、正當性和合法性,為有效政府的全面建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其次要確保政府職能的高效。要做到這一點,我們就必須:在政府內部適當引入市場競爭機制,推行企業(yè)家精神,促使政府進一步轉變職能,重塑政府運作機制。還要廣泛實行電子政務。利用電子政務能夠打破時空間限制和部門分工的制約的優(yōu)勢,促進了政府內部經濟及政府部門與公眾之間的關系“無縫隙化”,增強政府與公眾之間的互動性,提高了政府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對于政府組織的“X-低效率”,公共服務市場化便是一個主流的解決路徑。所以公共服務市場化,是指通過政府與市場合作,將市場機制引入公共服務領域,借助市場的力量來實現社會資源的最優(yōu)配置,提高公共服務生產和供給效率的過程。根據皮埃爾的觀點,就是利用市場的標準去配置公共資源,并利用市場的標準去評價公共服務生產者和供給者的效率,強調移植企業(yè)的管理經驗,并且個體可以在不同的服務者之間進行選擇。[8]其主要做法是:首先,在政府內部引入競爭機制,打破政府的壟斷行為,把政府內部的一些事務如后勤服務、信息搜集、社會調查研究等交給社會上的企業(yè)或是社會組織去處理。其次,在政府與企業(yè)、社會組織三者之間建立競爭機制。把除了只能由政府來提供分公共產品(如國防和外交等)之外公共產品的供給與生產相分離。“生產”是指通過人類勞動把各種生產要素轉換成有形或無形的物品的過程;而“提供”則是指消費者獲得公共產品的過程,指“征稅和支出的決策,決定適當類型的服務及其供給水平,并安排生產和監(jiān)督生產”。

  [6] 然后在公共服務的生產領域引入市場機制,打破政府對公共產品供給的壟斷局面,將部分公共產品交由企業(yè)和社會組織來生產,政府只負責供給和監(jiān)督,以保證公共服務的質量和效率。

    正如不存在完美的政府一樣,也不存在完美的市場與社會。如果由其中任何一個單獨來提供公共產品,都不可能最佳效果:政府因其壟斷性無法保證公共資源的有效配置;市場因其利益驅動性可能會追求片面的機械效率而導致外部不經濟;社會組織會因其資金、技術和經驗支持不足、社會資本的缺乏等原因而導致公共服務的生產難以為繼。因此,要想保證公共服務的高質效,就必須充分發(fā)揮公共產品供給的三大主體——政府、市場與社會中介組織——這三只手的作用,構建新型的政府與市場、社會之間的關系模式,不斷地尋找三者之間在公共產品生產領域的均衡點,形成公共服務的多元供給體制和互補機制,以使民眾能更好地享用公共產品。

  【參考文獻】

  [1]高興武.論服務型政府公共產品的供給[J].雜志網 廣西民族學院學報. 2006-3. pp121-122

  [2]轉引自張國慶.公共行政典則規(guī)范更新替代與政府行政制度創(chuàng)新[J].復旦學報.2002-2 .91

  [3]郭小聰.政府經濟學.人民大學出版社[M].2003年.pp 224-225

  [4]馬駿.行政部門的“x-效率”[J].政治學研究.1997-2

  [5]溫家寶.政府工作報告.人民出版社.2006年.p50

  [6]葉文輝.城市公共產品供給的市場化與公共服務的效率改善[J].江西社會科學.2004-4.p130

【談談公共服務的質效原則】相關文章:

民政公共服務的工作報告04-12

親子共成長公共服務02-25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草案)解讀02-18

如何提升企業(yè)人效06-27

農村公共體育服務工作報告12-30

食療解決電腦膚質03-30

上行下效成語故事03-13

效啡店創(chuàng)業(yè)計劃書12-25

基本公共衛(wèi)生服務自查報告范文03-27

成功就業(yè)的原則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