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在线观看视频免费,国产第2页,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婷婷,精品伊人久久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中國古都形成因素論文

時間:2022-07-02 10:31:37 畢業(yè)論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中國古都形成因素論文

  都城通常是全國的政治中心,且還是一個經(jīng)濟的都會。都城之內,戶數(shù)繁多,人物薈萃,因而也成為文化相當發(fā)達的城市然而都城所在地的選擇為每個王朝或政權必須首先解決的問題。一般來說,都城的選擇應考慮自然環(huán)境、經(jīng)濟、軍事以及社會基礎等。關中地區(qū)在這幾方面具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也就有了在關中地區(qū)建都1077年的歷史,成為歷史上建都最多的地區(qū)之一。

中國古都形成因素論文

  1形成古都的自然因素

  一個都城的建立有它的自然條件和社會因素,而自然條件往往首先受到重視。都城的自然因素顯示在地勢、山川、河流、土壤、氣候、物產(chǎn)等方面。

  1.1地勢

  從地勢上來說,關中是一個適宜建都的地方。西漢初年,曾經(jīng)有人對關中作過這樣的描述:“地執(zhí)便利,其以下兵于諸侯,譬猶居高屋之上建瓴也!卑串敃r的局面來說,也就是以關中為都來統(tǒng)治關東各地。關中和關東對比,關中的地勢自然顯得高亢,而關東較為底下,這就自然形成居高臨下的形勢。有利于統(tǒng)一全國。

  1.2山川

  相當多的都城是和山有密切關系的,因為山可以作為防守的憑借。長安有“四塞之固”之稱,所謂的四塞不是完全因山而形成的。但除過東側的黃河,其余三面都是有山的。它的南側是南山,也就是秦嶺,和西側的隴山,都是有名的大山。它的北側雖沒有像秦嶺和隴山這樣的大山,但岐山、九峻、嵯峨山,自西至東,還能相互呼應,成為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

  1.3河流

  很多都城都有河流,一方面可以開鑿護城河,作為防御的一道屏障;另外為城市中居民的生活和生產(chǎn)提供用水。長安瀕于渭水,渭水在長安之東又匯合了涇水。長安南倚秦嶺,由秦嶺流下的灞、浐、矞、澇諸水和灃水分別由長安城旁流過。這幾條河水和涇、渭兩水以及久已湮沒的滈水,共稱為長安八水。也就有了“八水繞長安”之美稱。這八水皆能灌溉,渭水更能通行航運。

  1.4土壤

  在以從事農業(yè)經(jīng)營為主要生產(chǎn)方式的社會里,都城所在地的土壤,也受到相當?shù)闹匾。這自然是因為肥沃的土壤更適于農耕。漢初定都關中,這是出于婁敬的策略。婁敬從關中的險阻立論,可是他卻著重指出,關中有膏腴的土地,并且還稱道它是天府。關中與《尚書·禹貢篇》中為雍州,雍州的土壤為黃壤,于當時在全國中居上等。這就有利于關中農業(yè)的發(fā)展。并為關中成為都城提供了經(jīng)濟保障。

  1.5氣候

  氣候這一因素和山川、土壤等相比較,對于都城的選擇來說,似乎關系較為淡薄。一些有名的都城大致是位于燕山之南和隴坻之東,也就是說主要是在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以及其稍南稍北的地區(qū)。這些地區(qū)南北之間氣候差別不太顯著,都適宜于種植。關中地區(qū)是當時重要的產(chǎn)糧區(qū),有“陸海”和“天府”之美稱。

  1.6物產(chǎn)

  一般來說,各地都有當?shù)厮龅奈锂a(chǎn),都城也是一樣的。都城附近各有其山川,又有較為肥沃的土壤,氣候都顯得溫和,故物產(chǎn)也較為豐富。關中是九州膏腴地,有“陸海”之美稱,不僅有玉石、金、銀、銅、鐵、等異類之物,又有稻、梨、栗、桑、麻之作物。

  綜上所述,自然環(huán)境作為形成都城的一個因素,是有其重要的意義的。每一個王朝或政權在選擇都城所在地時,是不能不考慮到這方面因素的。

  2形成古都的經(jīng)濟因素

  都城是人口容易聚集的地方。在全國來說,即令不是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人口較多的地方。這就要解決社會生活所必需物資的需求問題。解決這樣的問題就須具有一定的自然條件,使所必需的物資能夠在都城附近就地取得,而不是假于外來的助力。如果需要外地的供應,其間的難易程度,也應在考慮之列。若是過分困難,對于都城的地位能否長期保持下去,也不是毫無影響的。正因為這樣,經(jīng)濟因素在形成都城的過程中就具有著相當重要的意義。

  要在都城附近就地取得社會生活所必需的物資,就應使都城附近地區(qū)相當開闊,使它能夠產(chǎn)生軍民所需的一般物資。關中是披山帶河有四塞之固,實際上卻是在崤函和隴蜀之間,也就是在崤山和隴山之間,崤山和隴山之間就是一般所說的八百里秦川,這里土地肥沃、河流縱橫、氣候溫和、物產(chǎn)豐富,更適宜于農業(yè)的生長和發(fā)展。

  論都城的經(jīng)濟,農業(yè)的經(jīng)營固然重要,但還要兼顧其他各方面,手工業(yè)的發(fā)展和多樣化也是不可忽略的一個方面。發(fā)展手工業(yè)就須有相對應的原材料。而關中周圍的山中礦產(chǎn)不少,玉石、金、銀、銅、鐵無所不在。當時在關中有不少鐵鋪等,藍田玉也比較有名,遠在西周時期,玉器就被統(tǒng)治階級所重視,有些玉器就是在都城制造的,當時能在都城制造玉器,自然是由于附近山中能夠產(chǎn)玉。

  不過,由于都城的發(fā)展,人口大量的在都城聚集,使得都城附近所產(chǎn)的物資不能滿足都城人民的基本需要,就得從距都城較遠的地方運輸物資到都城。在關中建都后也出現(xiàn)過類似情況。秦漢和隋唐都為經(jīng)濟問題,特別是糧食問題頗費周折,他們選擇的是利用天然水道和開鑿人工水道,歷經(jīng)自然水道的艱險,從富庶的產(chǎn)糧區(qū)運輸糧食到關中的都城供應都城的軍糈民食。不過沒有為此而遷徙都城,離開政治中心而遷就經(jīng)濟地區(qū)。

  3形成古都的軍事因素

  歷代王朝或政權選擇都城時,對于軍事因素都十分重視,不敢掉以輕心。保護都城不僅要有足夠的兵力,還須有軍事防守的憑借,才能夠穩(wěn)操勝券,使都城固若金湯,而社稷也就可以歷久不隳。

  西漢初年選擇都城時,對于東方諸侯多所顧慮,所以張良提出了在關中建都,可以阻三面而獨守,以一面東制諸侯的設想。作為統(tǒng)一的王朝是不能僅顧一面的,而舍棄其他各方面的。事實上匈奴如此強大,關中是不可能不感到壓力的。這一點秦始皇已察覺到了,當蒙恬驅逐匈奴之后,就北恃陰山,設防據(jù)守,使胡人不敢南下牧馬。秦始皇為了防御匈奴,還特意修了一條有名的直道。有了這條直道,在都城里指揮北邊,就如臂之使指,是相當靈活方便的。后來直道未能長期通行,但這并沒有損壞關中都城有全面指揮的基礎,這樣的策略歷西漢而至隋唐,都是一直承襲遵守,未敢稍事疏忽。強大的匈奴在西漢時已又勁敵而降為屬臣。唐初突厥的氣焰不在于匈奴之下。唐高祖甚至打算放棄長安而遷都于山南,幸因秦王李世民的阻止而未能實現(xiàn)。設想一下,假如當時唐都另遷他所,突厥的猖獗形勢難以制止,唐初的盛世是不易形成。

【中國古都形成因素論文】相關文章:

形成HR職業(yè)瓶頸的主要因素04-12

產(chǎn)后抑郁影響因素分析及干預措施論文08-18

中國夢論文 3000字07-15

中國夢論文 3000字07-14

有關影響磁電機定時的因素分析及解決措施論文08-18

民營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論文08-22

中國IT培訓形成40億市場 成求職充電主流選擇09-25

中國近代史論文02-22

中國速度高中議論文07-17

淺談中國的傳統(tǒng)圖案與設計論文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