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老師的德育論文
高中地理教學滲透德育條件諸多,而關鍵在于是否具有高素質的地理教師。這是因為,教師是課堂的設計者和指揮者,是學生智慧的啟迪者和挖掘者,更是學生心靈的塑造者和培養(yǎng)者。高中地理教學滲透德育、發(fā)揮良好的育人作用,沒有高素質的地理教師是根本不可能的。
一、有心
就是說,地理教師對地理教學滲透德育要有充分、深刻的認識,并形成一種職業(yè)習慣。只有時時留心,才會見縫插針。沒有思想認識上的高度重視,就不會有教師真正的感情投入,當然也就談不上真正的德育滲透。要做到有心,在當前情況下,特別要正確理解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的關系,擺正高考分數(shù)與育人的.關系。地理教學在傳授地理知識的同時,訓練地理思維能力,滲透著辦事做人的道理,這三者互相依存、互相促進,是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人為地輕視滲透德育,只能是兩敗俱傷,既損害了育人的作用,也影響到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
二、有德
地理教師必須首先學會做人——胸懷天下、心系祖國的人,律己嚴格、治學嚴謹?shù)娜耍星槌渑、好合作共處的人,襟懷坦白、誠實正直的人,誨人不倦、愛生并希望學生勝過自己的人。我們的高中地理教材具有豐富的德育內(nèi)容,它本身就是一本國情教材。再加上如今的地理課程提倡把鄉(xiāng)土地理作為綜合性學習的載體,更使得地理成為一個對學生進行愛國愛鄉(xiāng)教育的重要陣地。喚起學生報效祖國、建設家鄉(xiāng)的責任感,是地理教師不容推卸的責任。這就要求地理教師在備課時要多想一點,確定正確、合理的思想教育目標。這就更加要求我們增強建設社會主義祖國、建設家鄉(xiāng)的決心和責任感。老師是學生獲得知識的引路人,不論老師自己是否意識到,其言行處世態(tài)度都會被學生或多或少地視為自己的榜樣,這種向師性是一種非人為的自然屬性。只有心靈美的人師,才可能培養(yǎng)出心靈美的學生。
三、有識
即有精深的地理專業(yè)知識和廣博的人文、科學知識。地理學作為一門邊緣學科,它涉及的范圍特別廣,各個學科的知識,如數(shù)學、物理、化學、生物、計算機、語文、歷史、哲學、政治經(jīng)濟學、社會學、心理學等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甚至于美學、考古學、民俗風情等,都是中學地理教師解決地理學問題所必須具備的工具性知識。它們可以幫助理解地理學的概念,分析解釋地理現(xiàn)象的成因、分布規(guī)律,總結地理事物的特征及異同點等。
四、有能
即熟練掌握教育學科知識和教學技能。掌握了淵博的專業(yè)知識,這僅僅為教好地理、滲透德育提供了一個堅實的基礎,但這還不夠,還要嘴能說、手能寫,具有較強的語言、文字表達能力;還要因材施教具有較強的課堂應變能力。有些老師,學富五車,滿腹經(jīng)綸,但拙于言辭,苦于表述,缺乏嫻熟的教學技能技巧,壺里有餃倒不出,使課堂了無生氣、枯燥乏味,這也可能成為不受學生歡迎的老師。當然,除課堂教學外,地理教師還肩負組織和指導學生進行地理實踐活動和開展研究性學習的重要任務。要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引導學生到自然界、到社會生產(chǎn)、生活領域去讀“無字書”的能力。即正確指導和組織學生開展野外考察、實驗測定、社會調查等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關注社會、關注生活的能力。
有心、有德、有識、有能,構成地理老師的整體素質,這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缺一不可。不過在這四“有”之中,相對而言,有心、有識應是目前提高地理教師素質的主要任務。因為,現(xiàn)今的地理教師隊伍中,具有良好或較好師德的老師總是占絕大多數(shù);掌握基本的教育學科知識、教育教學技能的老師也是占絕大多數(shù)。而對高考大棒重壓下的地理教學,將滲透德育放到首要位置,卻并未形成真正的共識!罢f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成為較普遍的現(xiàn)象。對加強內(nèi)功的修煉,不斷拓寬地理知識面的認識也在相當一部分老師中缺乏相應的重視。所以提高滲透德育的思想認識,扎實地理專業(yè)基礎是當務之急。
【高中老師的德育論文】相關文章:
德育論文開題報告的范文08-24
關于德育論文的開題報告09-22
德育論文開題報告范文07-04
大學德育論文開題報告10-24
大學德育論文開題報告怎么寫11-21
大學生德育論文開題報告09-19
高中的語文老師面試技巧09-13
高中老師畢業(yè)贈言12-01
大學畢業(yè)生的德育論文答辯08-02
高中畢業(yè)老師贈言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