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留學選專業(yè):是學自己喜歡的還是聽父母?
很多人在面臨留學選擇專業(yè)的時候會遇到困難,以下是小編大家整理提供的相關內(nèi)容,快來閱讀看看吧。
出國留學選專業(yè):是學自己喜歡的?還是聽父母的?
夏末初秋是每一個懷揣留學夢想的學生站在分岔路口為自己人生做選擇埋單的時候。留學國到學校,從專業(yè)規(guī)劃到住宿選擇,幾乎每一個選擇都描繪著學生與家長對于未來留學生活的藍圖與期待。而對于大部分未成年的“世界準公民”來說,高昂的留學費用讓他們不得不依附于家長的經(jīng)濟來源,從而在選擇時也難免會游走于個人喜好和父母期許的之間。到底該選擇留學專業(yè)?又該如何平衡個人與父母在留學決策中的角色呢?
聽慣了留學權威人士從專業(yè)角度剖析選專業(yè)的角度與利弊,今天不妨聽聽留學生的聲音,聽一聽站在“過來人”的角度,一個有過留學經(jīng)歷的孩子對于選專業(yè)的家常話…
- 1 -
有一位臺灣媽媽,二十多年前移民美國。這位媽媽有一個女兒,多年以后,女兒長大,考入了全美公立大學里面最好的藝術院校。女兒的夢想,是成為一個藝術家。大一下來,所有藝術課程的成績都是全班第一。媽媽的愿望,是女兒以后可以找一份體面的工作。因為這個問題,母女二人關系搞的很僵。后來,在家人朋友的苦口婆心勸說下,女兒在大一的暑假做出了決定:放棄藝術,改學法律,F(xiàn)在,這位女兒在首都華盛頓有著一份穩(wěn)定的律師工作,但是她每個月最開心的事情,就是周末在家里作畫的那幾個小時。
女兒并沒有覺得自己的事業(yè)讓自己是多么的有成就感,能讓她有“成就感”的事情,可能是她所謂的那份“孝心”讓她的媽媽有了無比的成就感。因為律師這份職業(yè)是她媽媽不管到了哪里都可以跟人家去炫耀的。
- 2 -
我高中的時候念的是一所美國的教會學校。當時的寄宿家庭的家長是移民美國很久的臺灣人。 臺灣爸媽是虔誠的基督徒,他們每個周末都會去當?shù)刈畲蟮囊彩俏ㄒ坏呐_灣人教會。我在這個教會認識到了到其他同年齡的高中生(在美國出生的臺灣人的后裔)。
我記得當時每個周末去教會的心情都還是比較復雜的。一方面呢,我很想去,因為想去那里見這些同年齡的小伙伴。畢竟我的高中里面就我一個亞洲人,而且學校里面也沒什么聊得來的朋友。另外一方面呢,我又是特別的不想去,因為這些小伙伴們的家長每周見到我都會說教式的讓我覺得我的留學生活過的像屎一樣。
“你有沒有開始上AP課程啊?哎喲…沒有上要抓緊了。”
“我兒子為了申請名校,在學校參加A社團B活動的,我好為他自豪哦。”
“小弟啊,你有沒有做義工啊?沒有一定要做哦,上大學很看重這些的。”
“我家Kyle剛剛申請上了UPenn,那個阿姨家的Emily也被Yale錄取啦。一馳你想去哪所學校啊?”
甚至有直接這樣跟我聊的:
“作為亞洲孩子,你不上常青藤你爸爸媽媽該多傷心啊?”
每個周末教會活動結束后,大家吃飯,家長們聊得無非就是這些話題了。你我之間的攀比之心著實的讓我難受。從孩子的GPA到孩子的大學申請;從孩子的日后職業(yè)規(guī)劃到孩子畢業(yè)后在哪里工作年薪多少,開什么車。哎…我記得當時作為一個高中生的我,一邊吃著自己的飯,一邊兒嘗試著聽旁桌臺灣老人的臺灣話對話。我寧可去聽一門我聽不懂的方言,也不愿意去聽這些家長的攀比。
后來這所教會我就不去了。那些小伙伴們我也不再聯(lián)系了。我按照自己的愿望,去了文理學院University of Richmond。我不知道他們的孩子最后怎么樣了,但是我很欣慰,因為大學四年最后,我學會了如何去做自己。這是讓我最欣慰的。
學一個什么樣的專業(yè)?找一份什么樣的工作?這可能不僅僅是所有留學生經(jīng)常面臨的問題;也是大多數(shù)家長需要考慮的事情。我記得大學的時候,聽到過有中國學生在每個學期在選課之前,都要跟她的父母匯報。所上的每一門課都要經(jīng)過父母的同意。有時候我就在想,出來上大學了父母都干涉的這么細致,獨立思考,獨立生活的能力得等到何時才能得以鍛煉?
- 3 -
我的一位導師,廣告屆的泰斗級人物,小女兒上大學念了一半兒覺得沒意思,輟學了,F(xiàn)在在一家銀行當出納。男友是一家酒吧的調(diào)酒師。兩個人租了一個小房子,養(yǎng)了一條小狗,很溫馨。每次我與這位導師聊天的時候,她都會提起她的女兒,她說她很為她的女兒自豪,因為她的女兒做了自己覺得正確的決定,女兒現(xiàn)在很幸福很快樂。我曾經(jīng)的一位領導 ,一家美國銀行在上海的行長,女兒上大學后學了環(huán)境科學,一心想為世界環(huán)境進步做出自己的努力。大學畢業(yè)了,女兒去了一所美國公立小學當老師,科目就是環(huán)境科學。老行長就這么一個寶貝閨女,但是他覺得女兒做的是一件有意義的工作,為社會創(chuàng)造了價值。
中國的畸形教育體制讓人們過于看中分數(shù),過于看中特長,過于看中結果。從學校,到家庭,以至社會,有多少人會耐心的為孩子們做耐心的引導。有時候我也納悶兒,那既然出國了,來到一個人文環(huán)境,教育環(huán)境,都比中國先進的地方,卻還以中國畸形教育的思維去思考,那請問出國的意義何在?
我們中國人喜歡求穩(wěn)。每次回國,父母的一些朋友都會跟我聊到留學的問題。叔叔阿姨們說想跟我這里咨詢一些留學的經(jīng)驗。但是我發(fā)現(xiàn)很多時候這個咨詢經(jīng)驗的定義被扭曲的定性為人家走過的路應該如何復制。很多家長其實并不在乎他們的孩子最后能夠成為什么樣的人,他們更在乎的是他們的孩子可以如何按照某一個人的步伐,踏著腳印,一步步穩(wěn)穩(wěn)的走過來。我總覺得這是一件特別可怕的.事情。第一,別人走的路我們學不來。因為每個人都不一樣,每一個人都應該走屬于自己的路。抄襲別人的路最后只能是活在別人的陰影之下。第二,出國上學是一個可以充分讓孩子發(fā)揮自己個性的機會,結果你卻讓孩子按照模板去刻制成一個你認為合理的結果。哎…想想真是可悲,可怕啊。
美國大學的教育體系與國內(nèi)的大學體系不一樣。不存在報考志愿和專業(yè)。況且,進入大學以后,很多學校不允許大一新生確定專業(yè)。所以,你的孩子在大一入學之后有著和美國孩子平等的機會去尋找自己的愛好,興趣,激情所在。大二了,孩子可以選專業(yè)了,孩子想學哲學,但是這個專業(yè)今后不好找工作;家長認為孩子應該去學習計算機或者會計,因為這個類別的專業(yè)在畢業(yè)后比較容易找到工作。于是,孩子和家長就進入了僵持的撕逼狀態(tài)。然后家長說:“你有想過父母為你出國所背負的巨大學費嗎?如果你自己負擔的起三百萬軟妹幣的學費,你愛學什么都行?”
我覺得這種說話的方式與道德綁架沒有任何區(qū)別。如果負擔孩子的學費是讓自己家里吃飯揭不開鍋的事情,那么請不要送你的孩子出國。因為這是一件讓家長和孩子都很痛苦的事情。我在美國見到過這樣的朋友,他們出來了,依然很痛苦。如果負擔孩子的學費不是一件讓自己家里吃飯揭不開鍋的事情,那么家長這樣的口吻也未免太商業(yè)化了。第一,你的孩子終究不是你的員工,你的下屬,你的奴才,他的教育是你無償?shù)牧x務付出。如果不是你義務付出的話,孩子出國前你們最好把這個條約講清楚,你付學費(如果你真的是這類家長的話);如果你付出的軟妹幣是為了孩子的教育義務付出,那么請不要以上的質問方式要挾威懾孩子。
孩子和家長是否可以達成共識的關鍵是:尊重,理解,溝通。你可能會說張一馳轉了一大圈,現(xiàn)在來開始灌雞湯了。其實雞湯不用我來灌,只是反問家長有沒有想過,孩子長大了,有思想了,為什么在大學選專業(yè)和職業(yè)規(guī)劃上面那么難溝通?家長有沒有在自己的身上尋找過問題?
在美國很多教育機構都做過這樣的調(diào)查研究:孩子童年和青年時期與父母之間的健康溝通直接影響到他們在大學甚至工作離開父母后所得到的成就 。這些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就注重培養(yǎng)與孩子之間的感情,除了每個周末都會有固定的家庭活動外,他們會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培養(yǎng)孩子處理事情和判斷事情的能力。有激情并不意味著無畏任性,有激情與善于溝通也沒有沖突。孩子從小在家里所扮演的角色不是家里的孩子,而是家庭里的一員。在這些人的成長過程里,父母一直對他們的態(tài)度,觀點和做事方法給予著尊重和適當?shù)囊龑В皇窍裼行┲袊藗鹘y(tǒng)思想里的:棍棒之下出孝子。
孝順這個概念在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里面可能更明顯,孩子孝順父母是責任。但是孝順并不代表心服口服,尊敬。而對于那些任性想學自己的專業(yè)的留學生來說,受到父母阻撓并且依然一意孤行的,往往很多人從小是受慣了家里對TA的束縛,被管制著,家里父母替孩子做決定的一類人。
因此,請家長不要以學費或者孝道來道德綁架自己的孩子,你無法做到與孩子之間的健康溝通,也許這與孩子年少輕狂自由任性有關系,但是請問你作為家長有反問過自己身上可能存在的問題嗎?
【出國留學選專業(yè):是學自己喜歡的還是聽父母?】相關文章:
出國留學如何選專業(yè)01-28
出國留學選專業(yè)秘籍01-24
出國留學不宜選的專業(yè)02-28
出國留學選什么專業(yè)好08-30
出國留學千萬別選這些專業(yè)06-25
出國留學,如何選擇留學專業(yè)01-28
意大利出國留學熱門專業(yè)01-27
出國留學什么專業(yè)好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