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在线观看视频免费,国产第2页,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婷婷,精品伊人久久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人大法學考研真題分析

時間:2021-06-17 10:27:39 考研試題 我要投稿

2017年人大法學考研真題分析

  想要考好研究生考試,日常的真題練習也是必不可少的,以下是CN人才小編搜集并整理的有關內(nèi)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17年人大法學考研真題分析

  杜佑《通典・禮二十九》載:“其時有一件疑難的案子,甲沒有兒子,拾得道旁他人遺棄的幼兒乙收養(yǎng)為自己的兒子。等到乙長大,因犯罪殺人并告訴了甲。甲遂把乙隱藏了起來。(地方初審此案的官員問)甲應如何論罪?董仲舒認為應如此判斷:甲沒有兒子,養(yǎng)活了乙為自己的兒子,雖非其所生,可誰能改變這一父子關系呢?《春秋》之義‘父親為兒子隱匿罪行天經(jīng)地義’。甲應該包庇乙;实壑笙略t書認為這一論斷是恰當?shù)?rdquo;。

  問題:

  1、結合材料說明,何謂春秋決獄?(5分)

  2、結合材料說明, 何謂親親得相首匿?(5分)

  3、漢代還產(chǎn)生了哪些與上述制度精神相契合的制度?它們對后世影響如何?(10分)

  4、分析親屬相隱、春秋決獄等法律制度形成的歷史文化原因?(10分)

  論述明代的立法理念,立法活動及重要的立法成果。(20分)

  去年考試通基礎階段法制史講義的前言:

  2016年的法制史題型改成了概念比較題、分析題和論述題,2017年的法制史題型改成了材料分析和論述題。概念比較題及論述題的復習備考和往常一樣,但是分析題的備考則需要多一個步驟:認真學習重要考點的文言文表述。比如說:嫡長子繼承制的文言文表述就是“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2016年考察的分析題“諸立嫡違法者,徒一年。即嫡妻年五十以上無子者,得立庶以長。不以長者亦如之。”就是涉及到這個考點。如果你讀不懂文言文,特別是偏理科的學生,則很難切入分析。文章后面會詳述準備法制史分析題需要的復習步驟。

  為了應對新題型,在基礎階段的復習中,法制史需要從如下幾個方面把握:

  第一、閱讀教材中相關的文言文。務必要認真閱讀教材和本講義,特別是教材中提到的文言文部分以及講義中的重要考點,不僅要提高自己的文言文閱讀能力,更要能夠通過文字去知曉講述的是法制史中的什么制度,因此教材中的【延伸閱讀】部分必須認真看,重中之重為漢唐。

  第二、務必認真學習司考名師的法制史課程。很多考生對于法制史的初始感覺是枯燥,所以,需要一個名師用其成熟的課程去串聯(lián)(推薦白斌),并且對重要的考點進行詳述或者口訣記憶。這樣不僅同時契合了司考的復習,更可以加深理解和夯實基礎,為后期的背誦打下良好的基礎。

  第三、上下五千年的穿針引線。法律思想的流變,朝代的更迭,制度的傳承,都需要放到歷史長河中去考察,并且將其穿成一條線。在這條主線中去把握幾個重要的關節(jié),也就是重要的朝代,比如說:春秋戰(zhàn)國、漢代、三國兩晉南北朝、唐、明清、清末等。在備考的過程中,強烈建議大家多聽幾遍司考的法制史錄音,可以清晰的.梳理朝代更迭和重要制度的演變。

  第四、必須重視歷年的真題。法制史的歷年真題到底有多重要?2012年法制史的真題重復率是百分之六十;2013年法制史的真題重復率是百分之九十;2014年法制史的真題重復率是百分之八十,并且春秋決獄考察過5次,朝審考察過4次,編敕、《陜甘寧邊區(qū)施政綱領》的位置和2010年的法制史真題一模一樣!2015年的真題重復率是百分之八十!2016年的真題的考點重復率也達到了百分之八十!這不僅從應試的角度要求考生在復習的時候務必重視真題,也說明了法制史學科的特點:知識點的固定性。所以,在備考法制史的時候要有信心,知識是固定的,努力和效率是無窮的,只要切實的付出行動,法制史得高分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第五、學會橫向和縱向的復習思路。從法制史的知識構成來看,法制史的內(nèi)容主要可以分為:夏商周階段的法律制度、秦漢法律制度、三國魏晉時期法律制度、唐宋法律制度、明清法律制度、清末改律及民國立法部分、根據(jù)地時期立法等幾大塊內(nèi)容。而各個時期的重點知識又可以從法律指導思想、立法狀況、刑事制度和司法審判制度以及該時期的特色重點制度等幾方面給予體系化。其中立法指導思想主要包括該背景知識、法律思想和法律原則、法律儒家化等;立法狀況包括該時期主要的立法文件、法律形式等;刑事制度主要包括罪名、刑名、刑罰體系和刑法原則等;司法審判制度主要包括各個時期司法機構的設置、審判制度以及檢查制度和監(jiān)獄等;特色制度主要是各個時期新設的、有重大變化的、反映該時期特點的一些制度。由于中國古代封建法制主要是諸法合體的特點,所以,每個時期都重點強調(diào)刑事制度,其中有關民事制度(物權、債權、婚姻、繼承)和行政制度等比較重要的點,都歸于特色制度中,比如西周時期的“六禮”“七出”“三不去”等制度就可以歸于特色制度中。

  很多考生在一開始復習法制史的時候,就很擔心分析題,所以,想直接背誦分析題,這是嚴重錯誤的復習思路。因為沒有任何基礎的積累和知識框架的分析,都是空中樓閣。分析題的答題思路除了要回答相關的考點,更要對其考點進行評析。這就不僅需要扎實的基礎,更要有整體的知識體系和知識背景。

  例子:“父子之親,夫婦之道,天性也.....自今子首匿父母,妻匿夫,孫匿大父母,皆勿坐。其父母匿子,夫匿妻,大父母匿孫,罪殊死,皆上請廷尉以聞。”——《漢書》

  該題的滿分答題思路:

  1、將這句話翻譯成白話文,指出這句話的基本含義是什么意思。

  2、指出文言文反應的是法制史中的什么制度或原則。

  3、重點闡述該制度和原則的概念和內(nèi)涵。

  4、評析該制度或原則反應了什么、體現(xiàn)了什么,具有什么歷史價值。

  該題的答案要點:

  1、這句話的基本含義是:父子親情,夫妻道義,他們之間相互愛護,這都是人的天性,所以,從現(xiàn)在起,兒子包庇隱藏父母的罪行,妻子隱瞞丈夫,孫子包庇隱瞞祖父母的,都不再連坐。而父母隱瞞包庇兒子、丈夫隱瞞包庇妻子、祖父母包庇孫子的,只要不是死罪的,都應經(jīng)過廷尉請求皇上做出決斷。

  2、這句話反應了漢代的“親親得相首匿”的原則。

  3、親親得相首匿的原則是指卑幼首匿尊親長,不負刑事責任;尊親長首匿卑幼,一般犯罪不負刑事責任,死刑案件則要上請廷尉,由其決定是否追究首匿者的責任。

  4、最早提出這一原則的是孔子。他主張“父為子隱,子為父隱”。漢朝儒家思想定為一尊之后,“親親得相首匿”便成為法律中定罪量刑的一項原則。自漢代以后,“親親得相首匿”一直被后世封建王朝所沿用,它標志著封建法律從漢朝開始儒家化了。

  從這道題來看,想完美的回答好,不僅需要能將文言文翻譯,找準對應的考點,更要了解法律儒家化的歷程,還要牢固掌握親親得相首匿這一考點,甚至腦海里還要有:春秋決獄、漢代法制思想等內(nèi)容。

  所以,法制史在基礎階段的復習,仍然是需要建立知識體系,掌握重要考點。因為只有建立了系統(tǒng)的知識體系,才能夠在評析的時候有話可說,只有掌握了重點考點,才能把分析題中最重要的內(nèi)容回答完整,切不可本末倒置,跟著考試通的復習思路,最后一定得高分。

  2017年法制史重點考點講義按照考試通方法—“一樹兩點三輪復習法”的體系編排。在基礎階段,為了便于考生建立知識體系,知曉重點考點,每一章的內(nèi)容都包含了“復習指南、知識體系、背景知識”、“重點考點、歷年真題、模擬訓練”六部分板塊內(nèi)容。其中前三部分內(nèi)容側重讓考生構建知識體系,加深理解;后三部分內(nèi)容側重讓考生明晰重點考點,并且通過模擬訓練掌握新題型概念比較題及重要知識。在基礎階段,考生只需要建立好知識體系,對重要的考點進行串聯(lián)記憶、理解重要考點的文言文表述、以及深刻理解知識背景即可。到了強化階段,再對其核心考點進行強化背誦、對新題型進行針對性訓練。

  考慮到司考法制史大綱中的考點也都是人大考研中的重點,所以,考生在前期復習的時候,考生需要借助于司考名師的講解和司考真題的角度去對這些重點進行理解和把握!

【人大法學考研真題分析】相關文章:

歷年考研英語真題分析03-03

考研英語閱讀真題分析02-16

2017華東政法法學考研真題及答案:案例分析第2題02-17

2017考研英語二真題分析03-02

考研英語二翻譯真題及分析01-23

考研政治真題:命題分析與2017啟示01-05

考研英語真題閱讀分析詳解例02-14

考研英語完形新題型真題分析03-01

考研英語真題閱讀理解試題及答案分析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