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字教學開題報告總結
篇一:低年級識字教學探究開題報告
《低年級識字教學探究》開題報告
一、課題名稱
低年級識字教學方法探究
二、課題研究組成員
三、課題研究的背景
新的世紀,科學技術迅猛發(fā)展,國際競爭日趨激烈,信息技術廣泛應用,對 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我國現(xiàn)行的教育無論在教育思想、方法、課程等方 面已不能完全適應時代的發(fā)展。為此,教育部決定,“貫徹《國務院關于基礎教 育改革和發(fā)展》的決定,大力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調(diào)整和改革基礎教育的課 程體系、結構、內(nèi)容,構建符合素質(zhì)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我們 必須加強教與學的改革,以適應時代的要求,全面推進素質(zhì)教育,全面提高教育 質(zhì)量。
四、課題研究的意義和趨勢
理論和實踐意義:漢字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每個人一生中生活與學習的最重要工具之一。郭沫若先生曾說:“識字是一切探求之第一步! 《新課程標準》中提出:識字,寫字教學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低年級識字教學的目標,首先要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因為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只有有了這種對漢字的喜歡,才會激發(fā)他們學習的欲望。同時,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整個小學階段語文教學的關鍵。學生除了養(yǎng)成良好的識字習慣外,還必須掌握“活”的識記方法,為今后的自學閱讀打下良好的基礎。識字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因此,教師必須培養(yǎng)學生具有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使學生真正愛識字,樂識字,輕松識字。特別是低年級段要“多認少寫”!岸嘧R”有利于學生盡早、盡快、盡可能的認字,以便及早進入漢字閱讀階段,給他們打開一個生活經(jīng)驗世界之外的豐富多彩的文本世界,這無論是對孩子的情感和思維,還是對培養(yǎng)孩子獲取信息的能力,都有重要意義。識字還能夠有效豐富兒童的語言,強化兒童的閱讀能力和表達能力。書面的視覺語言是人類高層次的語言,它能發(fā)展成無聲的內(nèi)部語言。人鉆研學問,考
慮疑難,做出判斷,認定對策,設計方案,簽訂條約,寫文章和著書立說等都離不開它。所以識字能使孩子終身受益。
概況及趨勢:識字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但對低年級學生來說,識字不像動畫片、聽故事那么有趣,尤其是低年級階段,教師需花大量的時間進行識字教學。根據(jù)大綱要求:學生必須學會2500個左右的常用漢字,在低年級就要掌握2000個左右。曾有專家提出,在一年級剛開學時,單調(diào)的識字會使兒童很快感到疲憊,失去學的興趣,加上現(xiàn)在又有許多老師把識字教學看作簡單的依葫蘆畫瓢,讓學生死記硬寫,極大地增加了學生的負擔。由于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整個小學階段語文教學的關鍵,小學語文的最終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教師要樹立素質(zhì)教育的大教學觀,在識字教學中,注重語文能力的訓練與培養(yǎng),利用教材優(yōu)勢給學生創(chuàng)造更廣闊的語言交際環(huán)境,以識字和發(fā)展語言同步為目的,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訓練。同時識字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既是一個新的任務,又是一項重要的任務。閱讀必須要有一定的識字量才可以進行而習作又是建立在閱讀和寫作的基礎上得以完成。低年級識字量不足,將嚴重制約讀寫能力的發(fā)展,識字教學的速度和質(zhì)量,直接影響著語文教學的速度和質(zhì)量,因此,通過從漢字本身的規(guī)律著眼,改革以往枯燥單一、灌輸式的識字教學方法,改革漢字教學理念,探索多種有效的識字方法,逐步培養(yǎng)學生具有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掌握一定的識字方法,技能,使學生真正愛識字,樂識字,輕松識字,既使學生感受識字文化的魅力,又促進學生語文能力及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五、課題研究的內(nèi)容
。ㄒ唬⒄n內(nèi)識字
。1)、分析字理助識字字理識字是運用造字原理進行識字的教學方法。依據(jù)漢字的造字規(guī)律,運用漢字形與義的關系分析漢字,使抽象的漢字變得形象,生動,這種方法有利于提高學生興趣,增強記憶和發(fā)展思維,并且能夠讓學生體會到中國漢字的博大精深,激發(fā)孩子對漢字的熱愛之情。
(2)、比較字形、字音助識字漢字中有許多是形近字,音近字,如果能區(qū)分這些相近字的字形,字音的特點,更能加深學生的記憶,還能有效地矯正錯別字。
。3)歌訣謎語助識字
把一些有特點的漢字編成兒歌或是謎語,調(diào)動學生高漲的識字興趣,學生在積極的思維活動中記憶,印象比較深刻。
。4)編故事助識字
把漢字的幾個部件利用故事巧妙地聯(lián)系起來,讓一個個抽象的漢字變成一個個生動有趣的小故事,這樣既使枯燥抽象的筆畫變得富有靈氣,又給識字增添了趣味性。
。5)多媒體助識字
充分的利用多媒體課件,調(diào)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識字教學,簡化思維過程,減輕記憶強度,培養(yǎng)良好的認知策略。
(6)游戲助識字
興趣是激發(fā)兒童學習的動力,游戲是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巴嬷凶R字”的方法把識字教學和學生生活聯(lián)系起來,在活動中感悟,體驗。
(7)識字卡助識字
讓學生把課文中學過的或見過的字詞制成卡片,當成玩具,經(jīng)常與卡片見面,達到鞏固識字的效果。
(二)課外識字
。1)生活中識字
知識來源于生活,學生在生活中會接觸許多生字,讓學生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字,注意在生活中認識,積累生字。
。2)建立家庭識字袋
讓家長參與到孩子的學習中,設立家庭識字袋,讓家長幫助孩子在家庭中識字。
。3)課外閱讀鞏固生字
讓學生多讀課外書,引導學生在閱讀課外書的時候,把新認識的生字圈畫,積累下來,設置一個“識字展示專欄”,讓學生把課外書籍中認識的漢字寫在小紙片上,貼在專欄上,供其他學生認讀。
六、課題研究的重難點
研究重點:低年級識字教學方法
研究難點:識字教學方法在教學中的有效應用。
七、課題研究的方法和途徑
我們以行動研究法為主要方法,以實際問題的解決為主要任務,樹立“問題 即課題,過程即方法,進步即收獲”的`理念,積極參與教學實踐,保持研究的真
實性,講究科學性,注意認真觀察,不斷總結。在總結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以不斷改進研究方法,取得研究成效。
。1)文獻法:搜集、查閱各類與課題有關的資料和識字教學改革實驗,探究科學的識字教學方法。
。2)行動研究法:根據(jù)課題內(nèi)容,邊實踐邊研究,使整個研究過程在具體行 動中進行。
。3)實踐法:在教學中運用科學有效的識字教學方法,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糾正,不斷完善低年級的識字教學,提供成功的教學案例。
。4)經(jīng)驗總結法:總結前人的識字教學方法及課題實施中的成功經(jīng)驗,整理 出課題研究的成功案例。
八、課題研究的步驟
。1)研究的準備階段( 2012年6月—— 2013年8月 )
1.立項的相關調(diào)查研究,論證研究,落實課題。
2.課題組成員及實驗班制定實驗方案。
3.實驗班識字能力測試。
(2)研究實施階段( 2012年8 月—— 2013年5月 )
1.以1—3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進行教學實驗,分項落實實驗研究的內(nèi)容。
2.建立識字教學發(fā)展個案。
3.定期研討,每學期進行一次階段總結。
。3)研究總結階段( 2013年5月——2013年6月 )
1.對本課題資料整理,總結。2.撰寫課題研究論文。
九、課題研究基礎
我們課題組成員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都善于學習科學教育理念,勇于在自己的教學中實踐研究。其中主持人張利敏撰寫的《低年級識字寫字教學方法探究》,在2011年8月新鄉(xiāng)市基礎教育教學論文評比中,榮獲一等獎。《低年級看圖寫話能力的培養(yǎng)》被新鄉(xiāng)市教育系統(tǒng)評為教育教學優(yōu)秀論文一等獎。
十、完成課題研究的保證條件
課題主持人:張利敏 ,小學一級教師,本科畢業(yè),語文專業(yè),擔任語文教學工作14年,有著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
課題組成員:高紅利,小學一級教師,本科畢業(yè),語文專業(yè)
高英娟,小學一級教師,本科畢業(yè),語文專業(yè)
王玉霞,小學一級教師,大專畢業(yè),語文專業(yè)
課題分工:張利敏、高紅利負責研究課內(nèi)識字;
高英娟、王玉霞負責研究課外識字.
本課題預計一年完成,所有經(jīng)費及資料由課題組解決。
十一、對課題組成員的指導及要求
識字教學是低年級閱讀教學的基礎,是閱讀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語文教學最基礎的階段。搞好識字教學有助于學生自主讀書,增強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識字能力,通過識字教學為學生打下堅實的語文基礎。小學低年級的語文教學中,識字和閱讀是課堂教學的重點,新教材更多地采用了“隨文閱讀識字”的編排方式。隨文閱讀識字的編排意在于將識字于閱讀教學結合在一起,賦予了識字教學的雙重目的:第一,在閱讀中識記漢字;第二,通過識字幫助閱讀。識字教學雖然是低年級教學的重點,但不是教學的最終目的,我們要把它作為基礎,認識字,會寫字才能讀書,寫作,同時在識字的教學過程中也培養(yǎng)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學習方法等。
篇二:低年級識字教學方法探究開題報告
《低年級識字教學方法探究》開題報告
一、課題名稱
低年級識字教學方法探究
二、課題研究組成員
張利敏 高紅利 高英娟 王玉霞
三、課題研究的背景
新的世紀,科學技術迅猛發(fā)展,國際競爭日趨激烈,信息技術廣泛應用,對 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我國現(xiàn)行的教育無論在教育思想、方法、課程等方 面已不能完全適應時代的發(fā)展。為此,教育部決定,“貫徹《國務院關于基礎教 育改革和發(fā)展》的決定,大力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調(diào)整和改革基礎教育的課 程體系、結構、內(nèi)容,構建符合素質(zhì)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蔽覀 必須加強教與學的改革,以適應時代的要求,全面推進素質(zhì)教育,全面提高教育 質(zhì)量。
四、課題研究的意義和趨勢
理論和實踐意義:漢字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每個人一生中生活與學習的最重要工具之一。郭沫若先生曾說:“識字是一切探求之第一步! 《新課程標準》中提出:識字,寫字教學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低年級識字教學的目標,首先要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因為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只有有了這種對漢字的喜歡,才會激發(fā)他們學習的欲望。同時,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整個小學階段語文教學的關鍵。學生除了養(yǎng)成良好的識字習慣外,還必須掌握“活”的識記方法,為今后的自學閱讀打下良好的基礎。識字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因此,教師必須培養(yǎng)學生具有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使學生真正愛識字,樂識字,輕松識字。特別是低年級段要“多認少寫”!岸嘧R”有利于學生盡早、盡快、盡可能的認字,以便及早進入漢字閱讀階段,給他們打開一個生活經(jīng)驗世界之外的豐富多彩的文本世界,這無論是對孩子的情感和思維,還是對培養(yǎng)孩子獲取信息的能力,都有重要意義。識字還能夠有效豐富兒童的語言,強化兒童的閱讀能力和表達能力。書面的視覺語言是人類高層次的語言,它能發(fā)展成無聲的內(nèi)部語言。人鉆研學問,考
慮疑難,做出判斷,認定對策,設計方案,簽訂條約,寫文章和著書立說等都離不開它。所以識字能使孩子終身受益。
概況及趨勢:識字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但對低年級學生來說,識字不像動畫片、聽故事那么有趣,尤其是低年級階段,教師需花大量的時間進行識字教學。根據(jù)大綱要求:學生必須學會2500個左右的常用漢字,在低年級就要掌握2000個左右。曾有專家提出,在一年級剛開學時,單調(diào)的識字會使兒童很快感到疲憊,失去學的興趣,加上現(xiàn)在又有許多老師把識字教學看作簡單的依葫蘆畫瓢,讓學生死記硬寫,極大地增加了學生的負擔。由于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整個小學階段語文教學的關鍵,小學語文的最終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教師要樹立素質(zhì)教育的大教學觀,在識字教學中,注重語文能力的訓練與培養(yǎng),利用教材優(yōu)勢給學生創(chuàng)造更廣闊的語言交際環(huán)境,以識字和發(fā)展語言同步為目的,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訓練。同時識字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既是一個新的任務,又是一項重要的任務。閱讀必須要有一定的識字量才可以進行而習作又是建立在閱讀和寫作的基礎上得以完成。低年級識字量不足,將嚴重制約讀寫能力的發(fā)展,識字教學的速度和質(zhì)量,直接影響著語文教學的速度和質(zhì)量,因此,通過從漢字本身的規(guī)律著眼,改革以往枯燥單一、灌輸式的識字教學方法,改革漢字教學理念,探索多種有效的識字方法,逐步培養(yǎng)學生具有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掌握一定的識字方法,技能,使學生真正愛識字,樂識字,輕松識字,既使學生感受識字文化的魅力,又促進學生語文能力及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五、課題研究的內(nèi)容
(一)、課內(nèi)識字
(1)、分析字理助識字字理識字是運用造字原理進行識字的教學方法。依據(jù)漢字的造字規(guī)律,運用漢字形與義的關系分析漢字,使抽象的漢字變得形象,生動,這種方法有利于提高學生興趣,增強記憶和發(fā)展思維,并且能夠讓學生體會到中國漢字的博大精深,激發(fā)孩子對漢字的熱愛之情。
。2)、比較字形、字音助識字漢字中有許多是形近字,音近字,如果能區(qū)分這些相近字的字形,字音的特點,更能加深學生的記憶,還能有效地矯正錯別字。
。3)歌訣謎語助識字
把一些有特點的漢字編成兒歌或是謎語,調(diào)動學生高漲的識字興趣,學生在積極的思維活動中記憶,印象比較深刻。
。4)編故事助識字
把漢字的幾個部件利用故事巧妙地聯(lián)系起來,讓一個個抽象的漢字變成一個個生動有趣的小故事,這樣既使枯燥抽象的筆畫變得富有靈氣,又給識字增添了趣味性。
。5)多媒體助識字
充分的利用多媒體課件,調(diào)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識字教學,簡化思維過程,減輕記憶強度,培養(yǎng)良好的認知策略。
。6)游戲助識字
興趣是激發(fā)兒童學習的動力,游戲是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巴嬷凶R字”的方法把識字教學和學生生活聯(lián)系起來,在活動中感悟,體驗。
。7)識字卡助識字
讓學生把課文中學過的或見過的字詞制成卡片,當成玩具,經(jīng)常與卡片見面,達到鞏固識字的效果。
(二)課外識字
(1)生活中識字
知識來源于生活,學生在生活中會接觸許多生字,讓學生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字,注意在生活中認識,積累生字。
(2)建立家庭識字袋
讓家長參與到孩子的學習中,設立家庭識字袋,讓家長幫助孩子在家庭中識字。
(3)課外閱讀鞏固生字
讓學生多讀課外書,引導學生在閱讀課外書的時候,把新認識的生字圈畫,積累下來,設置一個“識字展示專欄”,讓學生把課外書籍中認識的漢字寫在小紙片上,貼在專欄上,供其他學生認讀。
六、課題研究的重難點
研究重點:低年級識字教學方法
研究難點:識字教學方法在教學中的有效應用。
七、課題研究的方法和途徑
我們以行動研究法為主要方法,以實際問題的解決為主要任務,樹立“問題 即課題,過程即方法,進步即收獲”的理念,積極參與教學實踐,保持研究的真
實性,講究科學性,注意認真觀察,不斷總結。在總結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以不斷改進研究方法,取得研究成效。
。1)文獻法:搜集、查閱各類與課題有關的資料和識字教學改革實驗,探究科學的識字教學方法。
。2)行動研究法:根據(jù)課題內(nèi)容,邊實踐邊研究,使整個研究過程在具體行 動中進行。
。3)實踐法:在教學中運用科學有效的識字教學方法,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糾正,不斷完善低年級的識字教學,提供成功的教學案例。
(4)經(jīng)驗總結法:總結前人的識字教學方法及課題實施中的成功經(jīng)驗,整理 出課題研究的成功案例。
八、課題研究的步驟
。1)研究的準備階段( 2012年6月—— 2013年8月 )
1.立項的相關調(diào)查研究,論證研究,落實課題。
2.課題組成員及實驗班制定實驗方案。
3.實驗班識字能力測試。
。2)研究實施階段( 2012年8 月—— 2013年5月 )
1.以1—3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進行教學實驗,分項落實實驗研究的內(nèi)容。
2.建立識字教學發(fā)展個案。
3.定期研討,每學期進行一次階段總結。
(3)研究總結階段( 2013年5月——2013年6月 )
1.對本課題資料整理,總結。2.撰寫課題研究論文。
九、課題研究基礎
我們課題組成員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都善于學習科學教育理念,勇于在自己的教學中實踐研究。其中主持人張利敏撰寫的《低年級識字寫字教學方法探究》,在2011年8月新鄉(xiāng)市基礎教育教學論文評比中,榮獲一等獎!兜湍昙壙磮D寫話能力的培養(yǎng)》被新鄉(xiāng)市教育系統(tǒng)評為教育教學優(yōu)秀論文一等獎。
十、完成課題研究的保證條件
課題主持人:張利敏 ,小學一級教師,本科畢業(yè),語文專業(yè),擔任語文教學工作14年,有著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
課題組成員:高紅利,小學一級教師,本科畢業(yè),語文專業(yè)
高英娟,小學一級教師,本科畢業(yè),語文專業(yè)
王玉霞,小學一級教師,大專畢業(yè),語文專業(yè)
課題分工:張利敏、高紅利負責研究課內(nèi)識字;
高英娟、王玉霞負責研究課外識字.
本課題預計一年完成,所有經(jīng)費及資料由課題組解決。
十一、對課題組成員的指導及要求
識字教學是低年級閱讀教學的基礎,是閱讀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語文教學最基礎的階段。搞好識字教學有助于學生自主讀書,增強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識字能力,通過識字教學為學生打下堅實的語文基礎。小學低年級的語文教學中,識字和閱讀是課堂教學的重點,新教材更多地采用了“隨文閱讀識字”的編排方式。隨文閱讀識字的編排意在于將識字于閱讀教學結合在一起,賦予了識字教學的雙重目的:第一,在閱讀中識記漢字;第二,通過識字幫助閱讀。識字教學雖然是低年級教學的重點,但不是教學的最終目的,我們要把它作為基礎,認識字,會寫字才能讀書,寫作,同時在識字的教學過程中也培養(yǎng)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學習方法等。
篇三:小學低段識字教學模式開題報告
農(nóng)村小學一年級識字教學實驗研究開題報告
一、課題的提出
引導學生從識字起步,掌握識字方法,培養(yǎng)學生識字能力,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是低年級語文教師必須要完成的教學任務。幾年來,新課程的改革實施得轟轟烈烈。為了實現(xiàn)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低耗高效”,必須尋求一些行之有效的操作策略。而新教材的識字量又很大,教學時間又短,于是就給我們提出了一個難題。
基于以上的認識,又針對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結合小學語文的學科特點,以國家新課程標準為參照,提出了“小學低段識字教學模式”,即:“導——讀——識——寫——用”五步教學法,希望通過對該課題的研究,探索適應小學低年級學生識字教學的一些具體操作策略,從而促進學生的識字能力,提高識字效率,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zhì)。
二、研究的目標及對象
1、通過“導——讀——識——寫——用”五步教學法,轉變教師觀念,切實克服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弊端,減輕學生的負擔,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質(zhì)。
2、通過研究,尋求和探索小學識字教學的有效途徑和方法,優(yōu)化課堂教學,總結識字教學的經(jīng)驗,為相關課題研究與加強學科教學提供有效策略。
3、研究對象為全鎮(zhèn)一年級小學生。
三、研究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1、研究的指導思想:
根據(jù)《小學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作為依據(jù),以現(xiàn)代教育思想與教育理論為指導,針對低年級識字教學中存在的弊端,通過對識字教學的研究,全面提高識字效率和學生識字能力。
2、基本原則:
(1)可操作性原則
我們的研究立足于課堂教學,尋求、探索識字教學生活化的方式與途徑,從而創(chuàng)立能在一定范圍中加以推廣的某些有效的教學變量,能具有較好的可操作性。
(2)整體性原則
研究著眼于低年級學生學習的全過程,涉及識字教學、寫字教學,并將相關要素優(yōu)化組合,從而發(fā)揮研究的整合效應。
。3)和諧發(fā)展原則
本研究以促進學生個性的和諧發(fā)展為目標,在課堂教學中將學習的主動權更多地交付給學生,讓學生在廣闊、輕松的活動氛圍中、生活環(huán)境與
學習環(huán)境中主動識字、樂于識字、學會識字、學習運用漢字,從中提高識字的綜合能力。
四、研究的內(nèi)容、途徑和措施及方法
1、有關概念的界定
“導——讀——識——寫——用”五步教學法,抓住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生活環(huán)境,開展語文活動課,扎實識字教學,并以讀為主,寫為輔,讓學生投入到識字教學中,在生活中識字,在一切有字的環(huán)境里識字,學會識字方法,提高識字量,學習運用漢字。
2、研究的內(nèi)容和途徑
研究以語文課堂教學為基本途徑,以生活場景為輔助途徑,以識字教學、寫字教學為研究環(huán)節(jié),將學生生活實踐以及學生在情境中的游戲活動作為識字研究的主要內(nèi)容。
3、研究的基本措施
研究立足于課堂教學,采取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開展識字活動課,并扎實寫字教學,以寫促識等手段。通過優(yōu)化組合、相互聯(lián)系,充分發(fā)揮研究學生個性,以求目標的全面實現(xiàn)。
。1)在生活中識字:啟發(fā)學生打開生活識字的大門,在生活的每一個有字的環(huán)境里主動識字,充分調(diào)動現(xiàn)代媒體的作用,如電視、廣告、圖書、街道店鋪等,養(yǎng)成學生在生活中識字的習慣。
。2)語言環(huán)境中識字:首先為識字開拓一個廣闊的語言環(huán)境,并調(diào)動學生識字的主觀能動性,同時抓住語言的根本,分散識字難點。引導學生用他們易于識記和喜歡的方式來記憶,如拆字、合字、編兒歌、猜謎語、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等多種方式,重點在于讓他們用他們自己的思維特點和方式記住漢字。。
(3)扎實寫字教學,并以寫促識:精心組織教學,注重復習鞏固,培養(yǎng)良好的習慣。
4、研究方法
主要以行動研究法、比較實驗研究法為主,輔之以經(jīng)驗總結法、調(diào)查研究法。
五、課題研究的步驟
1、準備階段:(2011 年4 月---2012年4月)
(1)確定課題,制定實驗研究方案。
。2)收集與本課題實驗有關的各種資料和籌備資料庫。
。3)學習各種現(xiàn)代教學理論、學習領悟新課標的精髓。
2、實驗階段:(2012年4月---2013年4月)
。1)根據(jù)研究方案開展實驗工作。
。2)開展課題實驗公開課、研討課活動,及時進行經(jīng)驗總結,并整理收集各種有關資料。
(3)組織調(diào)查、問卷檢測、分析。
3、總結階段:(2013年4月---2014年4月)
整理實驗數(shù)據(jù)和資料,對階段性成果及實驗效果進行匯總,撰寫實驗報告和論文。
六、課題研究成果
1、研究報告,階段性、專題性總結,論文。
2、典型學生個案。
3、課堂教學匯報展示。
【識字教學開題報告總結】相關文章:
關于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法的論文開題報告范文12-18
地理教學開題報告格式02-22
網(wǎng)絡教學論文開題報告01-18
有效教學論文開題報告10-26
開題報告-開題報告12-15
體育教學專業(yè)開題的報告12-24
英語教學碩士開題報告03-12
數(shù)學教學課題開題報告范文02-05
小學教學論文開題報告范文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