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在线观看视频免费,国产第2页,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婷婷,精品伊人久久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古詩詞鑒賞:《望天門山》李白

時間:2024-10-12 09:33:46 賽賽 古詩詞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古詩詞鑒賞:《望天門山》李白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多數(shù)人肯定都接觸過古詩詞鑒賞,古詩詞鑒賞,通常是體會詩詞中的字詞、意境、句意、語言特色、主旨、技巧、結構思路等更深層次的內(nèi)容。如何正確對古詩詞進行鑒賞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古詩詞鑒賞:《望天門山》李白,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古詩詞鑒賞:《望天門山》李白

  望天門山

  唐 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譯文:

  長江猶如巨斧劈開天門雄峰,碧綠江水東流到此回旋澎湃。

  兩岸青山對峙美景難分高下,遇見一葉孤舟悠悠來自天邊。

  注釋:

  (1)天門山:位于安徽省和縣與蕪湖市長江兩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東梁山(古代又稱博望山)。兩山隔江對峙,形同天設的門戶,天門由此得名!督贤ㄖ尽酚浽疲骸皟缮绞癄顣詭r,東西相向,橫夾大江,對峙如門。俗呼梁山曰西梁山,呼博望山曰東梁山,總謂之天門山。”

  (2)中斷:江水從中間隔斷兩山。楚江:即長江。因為古代長江中游地帶屬楚國,所以叫楚江。開:劈開,斷開。

  (3)至此:意為東流的江水在這轉(zhuǎn)向北流。一作“直北”。回:回漩,回轉(zhuǎn)。指這一段江水由于地勢險峻方向有所改變,并更加洶涌。

  (4)兩岸青山:分別指東梁山和西梁山。出:突出,出現(xiàn)。

  (5)日邊來:指孤舟從天水相接處的遠方駛來,遠遠望去,仿佛來自日邊。

  賞析:

  天門山,就是安徽當涂縣的東梁山(古代又稱博望山)與和縣的西梁山的合稱。兩山夾江對峙,象一座天設的門戶,形勢非常險要,“天門”即由此得名。詩題中的“望”字,說明詩中所描繪的是遠望所見天門山壯美景色。

  第一句:“天門中斷楚江開”,著重寫出浩蕩東流的楚江(長江流經(jīng)舊楚地的一段)沖破天門奔騰而去的壯闊氣勢。它給人以豐富的聯(lián)想:天門兩山本來是一個整體,阻擋著洶涌的江流。由于楚江怒濤的沖擊,才撞開了“天門”,使它中斷而成為東西兩山。在作者筆下,楚江仿佛成了有巨大生命力的事物,顯示出沖決一切阻礙的神奇力量,而天門山也似乎默默地為它讓出了一條通道。

  第二句:“碧水東流至此回”,由于兩山夾峙,浩闊的長江流經(jīng)兩山間的狹窄通道時,激起回旋,形成波濤洶涌的奇觀。如果說上一句是借山勢寫出水的洶涌,那么這一句則是借水勢襯出山的奇險。

  第三四句:“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边@兩句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上句寫望中所見天門兩山的雄姿,下句則點醒“望”的立腳點和表現(xiàn)詩人的淋漓興會。

  藝術特色:

  (1)“望”字統(tǒng)領全詩

  這是一首江行寫景的七絕詩,題為“望天門山”,可見作為描寫對象的天門山風光,系詩人舟中放眼而“望”之所得。全詩在“望”字統(tǒng)領下展開,“天門”之山形水色融為一體,雄奇壯偉的景象得到充分的展現(xiàn)。詩人身在船上,眼望兩岸青山,有船不動而山在動的錯覺,故寫出“兩岸青山相對出”的佳句,似青山有情,欣然出迎遠來的孤帆,頗富情趣。

  (2)山水互為映襯

  詩中的山水是緊密關聯(lián),互為映襯的。楚江浩蕩,似乎把“天門”沖“開”,而“天門中斷”使楚江得以奔騰而出。天門兩峰橫夾楚江,而楚江激流穿越天門。山依水立,水由山出,山水相連,景象壯觀!氨趟畺|流”為山峰所遏制,故至天門而回旋,山為水開,水為山回,互為制約,又融為了一體!跋鄬Τ觥钡摹皟砂肚嗌健,與水中的“孤帆一片”,點面結合,動靜相襯,構成一幅完整而動人的畫面。通覽全詩,山形水勢,或合說,或分寫,或明提,或暗示,密切相關,互映互襯,展現(xiàn)出了極為宏闊壯觀的景象。

  創(chuàng)作背景

  據(jù)安旗編著的《李白全集編年注釋》、郁賢皓編著的《李白選集》和管士光編著的《李白詩集新注》,《望天門山》當是唐玄宗開元十三年(725)春夏之際,二十五歲的李白初出巴蜀,乘船赴江東經(jīng)當涂(今屬安徽)途中初次經(jīng)過天門山所作。

  名家點評

  宋代陸游《入蜀記》:(出姑孰)至大信口泊舟。蓋自此出大江,須風便乃可行,往往連日阻風。兩小山夾江,即東梁、西梁,一名天門山。李太白詩云:“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皆得句于此。

  明代郭濬《增訂評注唐詩正聲》:郭云:說盡目前山水。將孤帆一片影出“望”字,詩中有畫。

  明代李攀龍、葉羲昂《唐詩直解》:一幅絕好畫意。

  明代李攀龍、袁宏道《唐詩訓解》:指點景物如畫。

  明代周珽《唐詩選脈會通評林》:周珽曰:以山相對,照應“中斷”;以水流回,承應“江開”,意調(diào)出自天然。

  清代黃生《唐詩摘鈔》:語無深意,寫景逼真。

  清代黃叔燦《唐詩箋注》:此天然圖畫境界,正難有此大手筆寫成。

  清高宗敕編《唐宋詩醇》:對結另是一體。詞調(diào)高華,言盡意不盡,不得以半律議之。胡應麟曰:此及“朝辭白帝”等作,俱極自然,洵屬神品,足以擅場一代。

  清末俞陛云《詩境淺說續(xù)編》:大江自岷山來,與金沙江合,鳳舞龍飛,東趨荊楚,至天門,稍折而北,山勢中分,江流益縱。遙見遠在夕陽明處。此詩賦天門山,宛然楚江風景……能手固無淺語也。

  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并稱“李杜”。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xiàn)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雄奇豪放,想像豐富,語言流轉(zhuǎn)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于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說中吸取營養(yǎng)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峰。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三十卷。

【古詩詞鑒賞:《望天門山》李白】相關文章:

望天門山的古詩詞鑒賞12-09

望天門山古詩詞鑒賞01-05

春望古詩詞鑒賞11-09

《望岳》古詩詞鑒賞02-21

望岳古詩詞鑒賞01-21

望天門山古詩詞賞析01-26

《長安秋望》古詩詞鑒賞06-27

望驛臺古詩詞鑒賞01-02

杜甫《春望》古詩詞鑒賞答案05-09

《望海潮·東南形勝》古詩詞鑒賞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