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在线观看视频免费,国产第2页,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婷婷,精品伊人久久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初中古詩詞

時間:2024-07-17 09:12:36 古詩詞 我要投稿

[通用]初中古詩詞15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經(jīng)常接觸到古詩吧,古詩按內(nèi)容可分為敘事詩、抒情詩、送別詩、邊塞詩、山水田園詩、懷古詩(詠史詩)、詠物詩等。你知道什么樣的古詩才經(jīng)典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初中古詩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通用]初中古詩詞15篇

初中古詩詞1

  古詩文洋溢著中國文字的魅力,充滿著古人的智慧和豐富的情感。我是一個語文教師,我喜歡這些雖古猶新的文字,在教學時我把這種偏愛不由自主地傳染給學生,如果學生能跟我一起體驗古人曾經(jīng)歷的生活、思想和喜怒哀樂等等,然后恍然大悟:古人原來也有跟我們一樣的思想和感情……那么我覺得古詩文教學的目的就達到了。我在古詩文教學實踐中有一個最大的體會,也是我一直以來的教學原則,那就是:一定要揭開古詩文的神秘面紗,使學生覺得古人離我們很近,他們的思想、情感就活在他們的文字中,這樣才能培養(yǎng)起學生學習古詩文的興趣,達到活學活用古詩文,進而培養(yǎng)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目的。

  下面我結(jié)合一些成功的課例談一談古詩詞教學怎樣處理讀與賞的關(guān)系:

  一、在培養(yǎng)古詩文朗讀能力時,注重整體朗讀,讀出古詩文的內(nèi)在意義節(jié)奏,避免念經(jīng)式誦讀;有時用投入角色加深理解的方法來幫助朗讀。

  例如在《晏子故事》教學時,先給幾分鐘學生在小組內(nèi)自學,了解大意。然后師生一起討論原文該按怎樣的節(jié)奏讀。(晏子見楚王,楚王問:“齊/無人耶?”晏子對答:“臨淄三百閭,張袂成陰,揮汗成雨,比肩接踵而在,何為/無人?”楚王說:“然則/子/何為使乎?”晏子對答:“齊/命使/各有所主,其賢者/使/使賢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嬰/最不肖,故/宜/使楚矣!保

  然后請兩名學生按剛才討論的朗讀節(jié)奏對一遍話。

  再請另兩名領(lǐng)悟力較強的學生用現(xiàn)代語言創(chuàng)造比較生活化的對話讀出來或

  演出來,要求配合語氣和表情:

  晏子見了楚王,楚王(傲慢地)問:“齊無人耶?”

  晏子(自尊地)對答:“臨淄三百閭,張袂成陰,揮汗成雨,比肩接踵而在,何為無人?”

  楚王(不屑地)說:“然則子何為使乎?”

  晏子(從容,綿里藏鋒)對答:“齊命使各有所主,其賢者使使賢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嬰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有了這些感知后學生很自然地讀出其朗讀節(jié)奏,也很容易在朗讀中加深理解了原文。

  在《《世說新語》兩則》《曹劌論戰(zhàn)》《隆中對》等文的教學時均可采用讀讀演演的方法達到投入誦讀的效果,總之古詩文課堂教學要整體感知,培養(yǎng)語感,不必急于求成地去講解文意。

  二、語言的品味必須伴隨著大量的誦讀、細細的品讀。

  古詩詞的誦讀、吟誦,有別于一般課文的朗讀。戴建榮老師執(zhí)教的《送元二使安西》就別具一格。他把教學過程設(shè)計為:讀詩、唱詩、吟詩。用大量時間引導學生學會怎樣讀、怎樣唱、怎樣吟、特別是教師讀、唱、吟的示范,對學生起了很好的導向作用。隨著對詩句語言的理解,學生讀得有板有眼,讀出了節(jié)奏,讀出了語感,讀出了韻味。

  一些古詩詞教學讀的量也很多,但就是讀不出味道來。關(guān)鍵在于對詩句的誦讀缺乏必要的引導,把誦讀和語言的品味、情感的熏陶割裂開來。

  讀詩先讀題,品詩先品題。

  例一:《送元二使安西》。先讓學生自讀題,有的學生把“元二使”三個字連著讀。教師再引導學生看注釋,學生分別理解了“元二”“使”的意思,就讀得正確了。

  例二:《憶江南》。教師先板書“江南”,師生分別講述了江南的風光。再板書“憶”,引導學生聯(lián)系詩句“能不憶江南”,把題目讀出了感情。

  例三:《長相思》。教師先用平淡、陳述的語氣讀,再用充滿感情的語氣讀。兩者比較,讓學生思考應(yīng)該怎樣讀題,怎樣的“長”,怎樣的“相思”。

  一些成功的課例都是伴隨著大量的誦讀,學生加深了對詩的語言、意境、情感的感悟。

  三、教師的示范誦讀,是對語言品味的導向。

  重新認識古詩詞教學中教師示范誦讀的功能。學生對語言的品味,通過教師的范讀,領(lǐng)會、感悟、傳神。

  觀摩會上所有教師都非常重視范讀,而且讀的水平很高。聲情并成,既傳韻,傳達詩的韻味,又傳情,傳達詩的感情。有的一次又一次范讀,每次讀的目的不同,節(jié)奏、語感,情感的表達不同,或是鮮明對比,或是層層深化。既體現(xiàn)了教師的文化底蘊、語言藝術(shù),也體現(xiàn)了教師精心的教學設(shè)計。這就和一些教師的教學有所不同,比如有的以播放錄音代替范讀,有的吝惜到全程僅作一次范讀。這反映了教師沒有整體把握好詩詞教學的特點,沒有刻意去提高自己誦讀的水平。

  請看一些范讀片斷:

  于永正同時范讀陸游、毛主席的兩首《詠梅》:讀得抑揚頓挫,讀出不同節(jié)奏、語感、情感對比鮮明,讓學生從范讀中進一步悟出兩首詞不同的意境。

  江秀梅范讀“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教師誦讀的語言魅力引來學生熱烈的掌聲。但汪老師卻這樣引導學生:請不要忙于鼓掌,先說說你為什么鼓掌,你欣賞什么,你悟到了什么。

  四、意境的想象

  古詩詞語言的精煉、意境的深遠,留下非常廣闊的想象空間。古詩詞教學沒有想象,就沒有情境,就沒有品味,就沒有創(chuàng)意。大多數(shù)觀摩課都重視創(chuàng)設(shè)情境,啟發(fā)想象,把學生帶進詩詞所描繪的意境之中。

  1、要從文本出發(fā),拓展想象的空間。

  想象并不是憑空而來,想象依托的是文本。把詩中語言想象成一幅幅鮮活的畫面,一幕幕立體的場景,讓學生置身其中,通過想象深化語言的感悟。

  從觀摩的課例來看,想象的內(nèi)容較廣闊。包括:

  景物的想象:

  《春望》,從讀題開始,就讓學生想象在春天看到的景色:山河、草木、花、鳥、想象未“國破”前長安街頭一片繁榮昌盛的景色;再想象“國破”后“草木深”“花濺淚”“鳥驚心”,滿目凄涼的景色。邊想象,邊誦讀,從景悟出了情。

  敘事的'想象: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敘述了詩人得到喜訊后的所見所聞。教師讓學生品讀“放歌”“縱酒”“還鄉(xiāng)”“穿巫峽”“下襄陽”等詩句,邊讀邊想象所敘述的人和事的畫面,從而加深了對詩人感情的領(lǐng)悟。

  情感的想象:

  讀《長相思》中“聒碎鄉(xiāng)心夢不成”一句,想象詩人對家鄉(xiāng)的思念,覺也睡不好,夢也作不成的情境。為加深對詩人理解,補充了詩人寫的另一首詞《菩薩蠻》,對其中“問君何事輕離別,一年能幾團圓月”的詩句,讓學生邊誦讀,邊想象。并以詩人的妻、兒、父、兄的不同身份,誦讀“問君何事輕離別”一句,把“君”字分別換成“夫”“父”“兒”“弟”。如以兒子的身份讀:“問父何事輕離別?”這樣的角色轉(zhuǎn)換,學生置身其境,與詩人對話,加深了譯詩人情感的體會。

  2、采取多種形式,豐富想象。

  借助多種媒體組合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發(fā)想象;借助教師生動的語言描述,啟迪想象;借助聲情并茂的誦讀吟唱豐富想象。

  《長相思》教學運用課件重現(xiàn)詩中的畫面,配上渲染氣氛的音樂,教師聲情并茂的誦讀,把學生帶入了詩中情境。接著啟發(fā)學生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從而讓學生看到詩中的畫,悟到詩中的情。

  語文教師如果生硬地傳授古詩文知識,只會引起學生學古詩文的恐懼,但是,如果是一種自然的輸入,學生又怎么會拒絕自己的本土文化呢?古詩文是一種芬芳的精神食糧,語文教師如果善用,將會澤被后世。希望同身在課堂的語文教師們一起探索更多更佳的方法。

初中古詩詞2

  次北固山下(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譯文】彎曲的小路伸展到青山外,小船在碧綠的江水前行走。潮水漲滿,兩岸之間水面寬闊,順風行船恰好把帆兒高懸。海上的太陽在殘夜里升起,江上的新春在舊年未盡時已至。寄出去的家信不知該怎樣寄回家鄉(xiāng),希望北歸的`大雁捎到洛陽去。

  【主題】這是一首五言律詩,詩人即景抒情,細致地描繪了長江下游開闊秀麗的早春景色,抒發(fā)了旅途中的思鄉(xiāng)之情。

  【寫法】寓情于景,景中含理。海日生于殘夜,驅(qū)盡黑暗,江上景物呈現(xiàn)的“春意”闖入舊年,表現(xiàn)出具有普遍意義的生活哲理,給人以樂觀、積極向上的力量。

初中古詩詞3

  《使至塞上》 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guān)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知識點歸納:

  1、寫塞外奇特壯麗的風光景象,畫面開闊、氣勢雄渾的詩句;《紅樓夢》中香菱所評論的《使至塞上》的`兩句描寫塞上風光的是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2、不僅顯示了大漠景象奇特,而且巧妙的把自己孤寂情緒融化在自然之中的句子;暗示詩人因為受到排擠而激憤和抑郁的內(nèi)心的句子: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初中古詩詞4

  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

  蘇軾〔宋代〕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何似一作:何時;又恐一作:惟/唯恐)

  轉(zhuǎn)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yīng)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長向一作:偏向)

  賞析

  這首詞是中秋望月懷人之作,表達了對胞弟蘇轍的無限思念。丙辰,是北宋神宗熙寧九年(公元1076年),當時蘇軾在密州(今山東諸城)做太守,中秋之夜他一邊賞月一邊飲酒,直到天亮,于是做了這首《水調(diào)歌頭》。詞人運用形象描繪手法,勾勒出一種皓月當空、親人千里、孤高曠遠的境界氛圍。蘇軾一生,推崇儒學、講究實務(wù)為主。但他也“齠齔好道”,中年以后,又曾表示過“歸依佛僧”,經(jīng)常處在儒釋道的糾葛當中的。每當挫折失意之際,則老莊思想上升,借以幫助自己解釋窮通進退的困惑。熙寧四年(公元1071年),他以開封府推官通判杭州,是為了避開汴京政爭的漩渦。熙寧七年(公元1074年)調(diào)知密州,雖說出于自愿,實質(zhì)上仍是處于被外放冷遇的地位。盡管當時“面貌加豐”,頗有一些曠達表現(xiàn),也難以掩蓋深藏內(nèi)心的郁憤。這首中秋詞,正是此種宦途險惡體驗的升華和總結(jié)!按笞怼鼻矐咽侵鳎凹鎽炎佑伞笔禽o。對于一貫秉持“尊主”節(jié)操的作者來說,手足分離和私情,比起廷憂邊患的國勢來說,畢竟屬于次要的倫 理負荷。此點在題序中有深奧微妙的提示。

  在大自然的景物中,月亮是很有浪漫色彩的,很容易啟發(fā)人們的藝術(shù)聯(lián)想。一鉤新月,可聯(lián)想到初生的萌芽事物;一輪滿月,可聯(lián)想到美好的團圓生活;月亮的皎潔,讓人聯(lián)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在月亮這一意象上集中了人類無限美好的憧憬和理想。蘇軾是一位性格豪放、氣質(zhì)浪漫的文學家,當他抬頭遙望中秋明月時,其思想情感猶如長上了翅膀,天上人間自由翱翔。反映到詞里,遂形成了一種豪放灑脫的風格。

  此詞上片望月,既懷超宜興致,高接混茫,而又腳踏實地,自具雅量。一開始就提出一個問題:明月是從什么時候開始有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卑丫茊柼爝@一細節(jié)與屈原的《天問》和李白的《把酒問月》有相似之處。其問之癡迷、想之逸塵,確實有一種類似的精、氣、神貫注在里面。從創(chuàng)作動因上來說,屈原《天問》洋洋170余問的磅礴詩情,是在他被放逐后彷徨山澤、經(jīng)歷陵陸,在楚先王廟及公卿祠堂仰見“圖畫天地山川神靈”及“古賢圣怪物行事”后“呵而問之”的(王逸《楚辭章句·天問序》)。是情景觸碰激蕩的產(chǎn)物。李白的《把酒問月》詩自注是:“故人賈淳令予問之!睉(yīng)當也是即興遣懷之作。蘇軾此詞正如小序中所言是中秋望月,歡飲達旦后的狂想之曲,亦屬“佇興之作”(王國維《人間詞話》)。它們都有起得突兀、問得離奇的特點。從創(chuàng)作心理上來說,屈原在步入先王廟堂之前就已經(jīng)是“嗟號昊旻,仰天嘆息”(王逸《楚辭章句·天問序》),處于情感迷狂的精神狀態(tài),故呵問青天,“似癡非癡,憤極悲極”(胡浚源《楚辭新注求確》)。李白是“唯愿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里”(《把酒問月》),那種因失意悵惘的郁勃意緒,也是鼻息可聞的。蘇軾此詞作于丙辰年,當時因為反對王安石新法而自請外任密州。既有對朝廷政局的強烈關(guān)注,又有期望重返汴京的復雜心情,故時逢中秋,一飲而醉,意興在闌珊中饒有律動。三人的創(chuàng)作心理實是脈絡(luò)暗通的。

  蘇軾把青天當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問,顯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氣魄。李白的《把酒問月》詩說:“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辈贿^李白這里的語氣比較舒緩,蘇軾因為是想飛往月宮,所以語氣更強烈、更迫切!懊髟聨讜r有?”這個問題問得很有意思,好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好像是在驚嘆造化的巧妙。讀者從中可以感到詩人對明月的贊美與向往。

  接下來兩句:“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卑褜τ诿髟碌馁澝琅c向往之情更推進了一層。從明月誕生之日起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過去很多年了,不知道在月宮里今晚是一個什么日子?詩人想象那一定是一個好日子,所以月才這樣圓、這樣亮。他很想去看一看,所以接著說:“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碧迫朔Q李白為“謫仙”,黃庭堅則稱蘇軾與李白為“兩謫仙”,蘇軾自己也設(shè)想前生是月中人,因而起“乘風歸去”之想。他想乘風飛向月宮,又怕那里的瓊樓玉宇太高了,受不住那兒的寒冷。“瓊樓玉宇”,語出《大業(yè)拾遺記》:“瞿乾祐于江岸玩月,或謂此中何有?瞿笑曰:‘可隨我觀之!硪娫乱(guī)半天,瓊樓玉宇爛然!薄安粍俸保涤谩睹骰孰s錄》中的典故:八月十五日夜,葉靜能邀明皇游月宮。臨行,葉叫他穿皮衣。到月宮,果然冷得難以支撐。這幾句明寫月宮的高寒,暗示月光的皎潔,把那種既向往天上又留戀人間的矛盾心理十分含蓄地寫了出來。這里還有兩個字值得注意,就是“我欲乘風歸去”的“歸去”。飛天入月,為什么說是歸去呢?也許是因為蘇軾對明月十分向往,早已把那里當成自己的歸宿了。從蘇軾的思想看來,他受道家的影響較深,抱著超然物外的生活態(tài)度,又喜歡道教的養(yǎng)生之術(shù),所以常有出世登仙的想法。他的《前赤壁賦》描寫月下泛舟時那種飄飄欲仙的感覺說:“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币彩怯赏露氲降窍,可以和這首詞互相印證。詞人之所以有這種脫離人世、超越自然的奇想,一方面來自他對宇宙奧秘的好奇,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來自對現(xiàn)實人間的不滿。人世間有如此多的不稱心、不滿意之事,迫使詞人幻想擺脫這煩惱人世,到瓊樓玉宇中去過逍遙自在的神仙生活。蘇軾后來貶官到黃州,時時有類似的奇想,所謂“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然而,在詞中這僅僅是一種打算,并未展開,便被另一種相反的思想打斷:“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這兩句急轉(zhuǎn)直下,天上的“瓊樓玉宇”雖然富麗堂皇,美好非凡,但那里高寒難耐,不可久居。詞人故意找出天上的美中不足,來堅定自己留在人間的決心。一正一反,更表露出詞人對人間生活的熱愛。同時,這里依然在寫中秋月景,讀者可以體會到月亮的美好,以及月光的寒氣逼人。這一轉(zhuǎn)折,寫出詞人既留戀人間又向往天上的矛盾心理。這種矛盾能夠更深刻地說明詞人留戀人世、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顯示了詞人開闊的心胸與超遠的志向,因此為詞帶來一種曠達的作風。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蘇軾畢竟更熱愛人間的生活,與其飛往高寒的月宮,還不如留在人間趁著月光起舞呢!“清影”,是指月光之下自己清朗的身影!捌鹞枧逵啊,是與自己的清影為伴,一起舞蹈嬉戲的意思。李白《月下獨酌》說:“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蘇軾的“起舞弄清影”就是從這里脫胎出來的!案咛幉粍俸辈⒎亲髡卟辉笟w去的根本原因,“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才是根本之所在。與其飛往高寒的月宮,還不如留在人間,在月光下起舞,最起碼還可以與自己清影為伴。這首詞從幻想上天寫起,寫到這里又回到熱愛人間的感情上來。從“我欲”到“又恐”至“何似”的心理轉(zhuǎn)折開闔中,展示了蘇軾情感的波瀾起伏。他終于從幻覺回到現(xiàn)實,在出世與入世的矛盾糾葛中,入世思想最終占了上風。“何似在人間”是毫無疑問的肯定,雄健的筆力顯示了情感的'強烈。

  下片懷人,即兼懷子由,由中秋的圓月聯(lián)想到人間的離別,同時感念人生的離合無常!稗D(zhuǎn)朱閣,低綺戶,照無眠!鞭D(zhuǎn)和低都是指月亮的移動,暗示夜已深沉。月光轉(zhuǎn)過朱紅的樓閣,低低地穿過雕花的門窗,照到了房中遲遲未能入睡之人。這里既指自己懷念弟弟的深情,又可以泛指那些中秋佳節(jié)因不能與親人團圓以至難以入眠的一切人!盁o眠”是泛指那些因為不能和親人團圓而感到憂傷,以致不能入睡的人。月圓而人不能圓,這是多么遺憾的事啊!于是詞人便無理地埋怨明月說:“不應(yīng)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明月您總不該有什么怨恨吧,為什么總是在人們離別的時候才圓呢?相形之下,更加重了離人的愁苦了。這是埋怨明月故意與人為難,給人增添憂愁,無理的語氣進一步襯托出詞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卻又含蓄地表達了對于不幸的離人們的同情。

  接著,詩人把筆鋒一轉(zhuǎn),說出了一番寬慰的話來為明月開脫:“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比擞斜瘹g離合,月也有陰晴圓缺。她有被烏云遮住的時候,有虧損殘缺的時候,她也有她的遺憾,自古以來世上就難有十全十美的事。既然如此,又何必為暫時的離別而感到憂傷呢?詞人畢竟是曠達的,他隨即想到月亮也是無辜的。既然如此,又何必為暫時的離別而憂傷呢?這三句從人到月、從古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從語氣上,好像是代明月回答前面的提問;從結(jié)構(gòu)上,又是推開一層,從人、月對立過渡到人、月融合。為月亮開脫,實質(zhì)上還是為了強調(diào)對人事的達觀,同時寄托對未來的希望。因為,月有圓時,人也有相聚之時。很有哲理意味。

  詞的最后說:“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薄皨染辍笔敲篮玫臉幼樱@里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共嬋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典故出自南朝謝莊的《月賦》:“隔千里兮共明月!奔热蝗碎g的離別是難免的,那么只要親人長久健在,即使遠隔千里也還可以通過普照世界的明月把兩地聯(lián)系起來,把彼此的心溝通在一起!暗溉碎L久”,是要突破時間的局限;“千里共嬋娟”,是要打通空間的阻隔。讓對于明月的共同的愛把彼此分離的人結(jié)合在一起。古人有“神交”的說法,好友天各一方,不能見面,卻能以精神相通!扒Ю锕矉染辍币部梢哉f是一種神交了!這兩句并非一般的自 慰和共勉,而是表現(xiàn)了作者處理時間、空間以及人生這樣一些重大問題所持的態(tài)度,充分顯示出詞人精神境界的豐富博大。王勃有兩句詩:“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币馕渡铋L,傳為佳句,與“千里共嬋娟”有異曲同工之妙。另外,張九齡的《望月懷遠》說:“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倍拍恋摹肚镬V寄遠》說:“唯應(yīng)待明月,千里與君同。”都可以互相參看。但愿人們年年平安,相隔千里也能夠共享這美好的月光,表達了作者的祝福和對親人的思念,表現(xiàn)了作者曠達的態(tài)度和樂觀的精神。蘇軾就是把前人的詩意化解到自己的作品中,熔鑄成一種普遍性的情感。正如詞前小序所說,這首詞表達了對弟弟蘇轍(字子由)的懷念之情,但并不限于此?梢哉f這首詞是蘇軾在中秋之夜,對一切經(jīng)受著離別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愿。

  此篇是蘇詞代表作之一。從藝術(shù)成就上看,它構(gòu)思奇拔,畦徑獨辟,極富浪漫主義色彩,是歷來公認的中秋詞中的絕唱。從表現(xiàn)方面來說,詞的前半縱寫,后半橫敘。上片高屋建瓴,下片峰回路轉(zhuǎn)。前半是對歷代神話的推陳出新,也是對魏晉六朝仙詩的遞嬗發(fā)展。后半純用白描,人月雙及。它名為演繹物理,實則闡釋人事。筆致錯綜回環(huán),搖曳多姿。從布局方面來說,上片凌空而起,入處似虛;下片波瀾層疊,返虛轉(zhuǎn)實。最后虛實交錯,紆徐作結(jié)。全詞設(shè)景清麗雄闊,以詠月為中心表達了游仙“歸去”與直舞“人間”、離欲與入世的矛盾和困惑,以及曠達自適,人生長久樂觀和美好的愿望,極富哲理與人情。立意高遠,構(gòu)思新穎,意境清新如畫。最后以曠達情懷收束,是詞人情懷的自然的流露。情韻兼勝,境界壯美,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此詞全篇皆是佳句,典型地體現(xiàn)出蘇詞清雄曠達的風格。

  作者既標舉了“絕塵寰的宇宙意識”,又摒棄那種“在神奇的永恒面前的錯愕”情態(tài)(聞一多評《春江花月夜》語)。他并不完全超然地對待自然界的變化發(fā)展,而是努力從自然規(guī)律中尋求“隨緣自娛”的生活意義。所以,盡管這首詞基本上是一種情懷寥落的秋的吟詠,讀來卻并不缺乏“觸處生春”、引人向上的韻致。

  對于這首《水調(diào)歌頭》歷來都是推崇備至。胡仔《苕溪漁隱叢話》認為此詞是寫中秋的詞里的一首。這首詞仿佛是與明月的對話,在對話中探討著人生的意義。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很耐人尋味。因此九百年來傳誦不衰。吳潛《霜天曉角》:“且唱東坡《水調(diào)》,清露下,滿襟雪。”《水滸傳》第三十回寫八月十五“可唱個中秋對月對景的曲兒”,唱的就是這“一支東坡學士中秋《水調(diào)歌》。”可見宋元時傳唱之盛。全詞意境豪放而闊大,情懷樂觀而曠達,對明月的向往之情,對人間的眷戀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瀟灑的風格和行云流水一般的語言,至今還能給人們以健康的美學享受。

初中古詩詞5

  長沙過賈誼宅(唐,劉長卿)

  三年謫宦此棲遲,萬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獨尋人去后,寒林空見日斜時。

  漢文有道恩猶薄,湘水無情吊豈知?

  寂寂江山搖落處,憐君何事到天涯!

  【譯文】你被貶于此寂寞地住了三載,萬古留下你客居楚地的悲哀。踏著秋草獨自尋覓你的足跡,只有黯淡的斜陽映照著寒林。為何明君卻獨對你恩疏情薄,湘水無情怎知我對你的深情?江山已經(jīng)冷落草木已經(jīng)凋零,可憐你究竟何故被貶此地呢!

  【主題】通過對漢代文學家賈誼不幸遭遇的.憑吊和痛惜,抒發(fā)了詩人自己被貶的悲憤與對當時社會現(xiàn)實的不滿情緒。

  【常見題型】

  1、 本詩頜聯(lián)景物描寫有何作用?試作簡析。

  答案:頷聯(lián)通過對“人去后”“日斜時”的“秋草”“寒林”等景物的描寫,渲染了長沙賈誼故宅的蕭條、冷落、寂寥的氛圍;烘托了作者孤獨、寂寞的心境;為下文抒發(fā)感慨做鋪墊。

  2、試分析本詩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答案:本詩借古諷今,借賈誼被逐長沙之事,表現(xiàn)自己無罪被貶的悲憤和痛苦;對不合理的社會現(xiàn)實進行了強烈的控訴。

初中古詩詞6

  一、七年級上冊

 。ㄒ唬、課內(nèi)古詩背誦

  【觀滄!浚ú懿"東漢)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xiāng)書何處達? 歸雁洛陽邊。

  【錢塘湖春行】(白居易"唐)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西江月】(辛棄疾"南宋)明月別枝驚鵲, 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里說豐年, 聽取蛙聲一片。七八個星天外, 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 路轉(zhuǎn)溪頭忽見。

  【天凈沙"秋思】(馬致遠"元)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ǘ、課外古詩詞背誦

  【龜雖壽】(曹操 東漢)神龜雖壽,猶有竟時。螣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yǎng)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過故人莊】(孟浩然"唐)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題破山寺后禪院】(常建"唐)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都寂,但余鐘磬音。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李白"唐)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 隨君直到夜郎西。

  【夜雨寄北】(李商隱"唐)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泊秦淮】(杜牧"唐)煙籠寒水月籠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 隔江猶唱后庭花。

  【浣溪沙】(晏殊"宋)一曲新詞酒一杯。 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識燕歸來。 小園香徑獨徘徊。

  【過松源晨炊漆公店】(楊萬里"南宋)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空喜歡;正入萬山圈子里,一山放過一山攔。

  【如夢令】(李清照"南宋)常記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 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觀書有感】(朱熹"南宋)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二、 七年級下冊

 。ㄒ唬n內(nèi)古代詩歌

  【木蘭詩】(北朝民歌)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萬里赴戎機,關(guān)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zhuǎn),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xiāng)。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zhàn)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ǘ、課外古詩詞背誦

  【山中雜詩】(吳均"南朝)山際見來煙, 竹中窺落日。鳥向檐上飛, 云從窗里出。

  【竹里館】(王維"唐)獨坐幽篁里, 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峨眉山月歌】(李白 唐)峨眉山月半輪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fā)清溪向三峽, 思君不見下渝州。

  【春夜洛城聞笛】(李白 唐)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wù)哿?何人不起故園情。

  【逢入京使】(岑參"唐)故園東望路漫漫, 雙袖龍鐘淚不干。 馬上相逢無紙筆, 憑君傳語報平安。

  【滁州西澗】(韋應(yīng)物"唐)獨憐幽草澗邊生, 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 野渡無人舟自橫。

  【江南逢李龜年】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 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 閑敲棋子落燈花。

  【論詩】(趙翼"清)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lǐng)風騷數(shù)百年。

  三.八年級上冊

  (一)課內(nèi)古詩

  【望 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春 望】(杜甫)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石 壕 吏】(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墻走,老婦出門看。 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 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zhàn)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yīng)河陽役,猶得備晨炊。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歸園田居 (其三)】(陶淵明"東晉)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

  【使至塞上】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guān)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渡荊門送別】(李白)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jié)海樓。 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

  【游 山 西 村】(陸游"南宋)莫笑農(nóng)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ǘ┱n外古詩詞

  【長 歌 行】(漢樂府)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智锕(jié)至,焜黃華葉衰。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野 望】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牧人驅(qū)犢返,獵馬帶禽歸。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早寒江上有懷】(孟浩然"唐)木落雁南度,北風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遙隔楚云端。鄉(xiāng)淚客中盡,孤帆天際看。迷津欲有問,平海夕漫漫。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黃 鶴樓】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送 友 人】(李白)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秋 詞】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魯山山行】(梅堯臣"北宋)適與野情愜,千山高復低。好峰隨處改,幽徑獨行迷。霜落熊升樹,林空鹿飲溪。人家在何許,云外一聲雞。

  【浣 溪 沙】(蘇軾"北宋)蘭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瀟瀟暮雨子規(guī)啼。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fā)唱黃雞。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陸游)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四.八年級下冊

  (一)課內(nèi)部分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赤壁】(杜牧"唐)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過零丁洋】(文天祥"南宋)辛苦遭逢起一經(jīng),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 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水調(diào)歌頭】(蘇軾 北宋)(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zhuǎn)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yīng)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山坡羊"潼關(guān)懷古】(張養(yǎng)浩"元)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guān)路。望西都,意躊躇,傷心秦漢經(jīng)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飲酒(其五)】(陶淵明 東晉)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行路難】(李白 唐)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饈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杜甫 唐)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zhuǎn)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jīng)喪亂少睡眠, 長夜沾濕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岑參"唐)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己亥雜詩】(龔自珍"清)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二)課外部分

  【贈從弟】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冰霜正慘凄,終歲常端正。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登幽州臺歌】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李白)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fā)。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韓愈)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無題】(李商隱"唐)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yīng)覺月光寒。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相見歡】(李煜"五代南唐)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登飛來峰】飛來山上千尋塔,聞?wù)f雞鳴見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清平樂"村居】(辛棄疾 南宋)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fā)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五.九年級上冊

 。ㄒ唬、課內(nèi)古詩詞

  【望江南】(溫庭筠"唐)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

  【漁家傲 "秋思】(范仲淹"北宋)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

  【江城子"密州出獵】(蘇軾北宋)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武陵春】(李清照"南宋)風住塵香花已盡, 日晚倦梳頭。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語淚先流。 聞?wù)f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辛棄疾 南宋)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fā)生!

  (二)課外古詩詞

  【觀刈麥】(白居易"唐)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聽其相顧言,聞?wù)邽楸瘋。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饑腸。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nóng)桑。吏祿三百石,歲晏有余糧。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月夜】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商山早行】(溫庭筠)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xiāng)。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槲葉落山路,枳花照驛墻。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卜算子"詠梅】(陸游)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破陣子】(晏殊"宋)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日長飛絮輕。 巧笑東鄰女伴,采桑徑里逢迎。疑怪昨宵春夢好,元是今朝斗草贏,笑從雙臉生,

  【浣溪沙】(蘇軾)簌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繰車。牛衣古柳賣黃瓜。 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門試問野人家。

  【醉花陰】(李清照)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jié)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南鄉(xiāng)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辛棄疾 南宋)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zhàn)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山坡羊"驪山懷古】(張養(yǎng)浩元)驪山四顧,阿房一炬,當時奢侈今何處?只見草蕭疏,水縈紆。至今遺恨迷煙樹。列國周齊秦漢楚,贏,都變做了土;輸,都變做了土。

  【朝天子"詠喇叭】喇叭,嗩吶,曲兒小腔兒大。官船來往亂如麻,全仗你抬聲價。軍聽了軍愁,民聽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見的'吹翻了這家,吹傷了那家,只吹的水盡鵝飛罷!

  六.九年級下冊

  (一)課內(nèi)古詩

  【關(guān)雎】(詩經(jīng))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zhuǎn)反側(cè)。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蒹葭】(詩經(jīng))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ㄒ唬 課外古詩詞

  【從軍行】(楊炯"唐)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月下獨酌】(李白 唐)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永結(jié)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羌村三首】(杜甫 唐)群雞正亂叫,客至雞斗爭。驅(qū)雞上樹木,始聞叩柴荊。父老四五人,問我久遠行。手中各有攜,傾榼濁復清。莫辭酒味薄,黍地無人耕。兵戈既未息,兒童盡東征。請為父老歌,艱難愧深情。歌罷仰天嘆,四座淚縱橫。

  【登樓】(杜甫 唐)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蓱z后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甫吟》。

  【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李白 唐)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輪臺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隨風滿地石亂走。匈奴草黃馬正肥,金山西見煙塵飛,漢家大將西出師。將軍金甲夜不脫,半夜軍行戈相撥,風頭如刀面如割。馬毛帶雪汗氣蒸,五花連錢旋作冰,幕中草檄硯水凝。虜騎聞之應(yīng)膽懾,料知短兵不敢接,軍師西門佇獻捷。

  【左遷至藍關(guān)示侄孫湘】(韓愈 唐)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陽路八千。欲為圣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guān)馬不前。知汝遠來應(yīng)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望月有感】(白居易唐)時難年荒世業(yè)空,弟兄羈旅各西東。田園寥落干戈后,骨肉流離道路中。吊影分為千里雁,辭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應(yīng)垂淚,一夜鄉(xiāng)心五處同。

  【雁門太守行】(李賀"唐)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別云間】(夏完淳"明)三年羈旅客,今日又南冠。無限山河淚,誰言天地寬!已知泉路近,欲別故鄉(xiāng)難。毅魄歸來日,靈旗空際看。

初中古詩詞7

  

  (殘月、明月、新月、玉盤) 在許多詩人筆下都是思鄉(xiāng)、念親的標志,多傳達離愁別恨、寂寞思歸之情。

  例句及出處

  1、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李白)

  2、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蘇軾)

  3、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楓橋夜泊》張繼)

  4、月下飛天鏡,云生結(jié)海樓。(《渡荊門送別》李白)

  5、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yīng)覺月光寒。(《無題》李商隱)

  流水

  多傳達人生苦短、命運無常的感傷與哀愁。

  例句及出處

  1、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云》李白)

  2、水何澹澹,山島竦峙。(《短歌行》曹操)

  斜陽

  (夕陽、落日)多傳達凄涼失落、蒼茫沉郁、懷古幽情。

  例句及出處

  1、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使至塞上》王維)

  2、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漁家傲》范仲淹)

  3、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望江南》溫庭筠)

  4、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天凈沙?秋思》馬致遠)

初中古詩詞8

  一、從教材、學情分析入手,提高教學設(shè)計的針對性

  從教材角度來看,《記承天寺夜游》是蘇軾的一篇小品文,寫于蘇軾被貶黃州期間,全文僅80余字,卻運用記敘、描寫、抒情等多種表達方式,創(chuàng)造了一個清冷皎潔的藝術(shù)世界,傳達了作者豁達樂觀的心境。本文語言簡潔精煉而又極富表現(xiàn)力,可以說是寫景抒情的精品。從學情角度來看,經(jīng)過七年級一年的學習,學生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學習方法,對于文言文的'閱讀與學習掌握了一定的步驟。經(jīng)過以往的朗讀訓練,他們能很容易接受這篇短文,容易從朗讀中獲得學習文言文的喜悅感與成就感,進而主動參與到理解、背誦、創(chuàng)新的學習活動中來。

  二、全面設(shè)計教學過程,優(yōu)化教學活動框架

 。ㄒ唬┱w教學設(shè)計線路

  古文新教。在誦讀中,走出傳統(tǒng)文言文教學逐詞逐句翻譯的模式,以讀促教,以讀促析,提高學生的賞析能力。

  以“寫作”為主線。在具體實施中,我可以首先送學生一篇自己的下水文章;其次師生共同研讀文本,學習本文的寫作技巧;最后要求學生根據(jù)本節(jié)課學到的方法,寫出屬于自己的文章。這就有效地落實了課標規(guī)定的語文學科的實踐性,實現(xiàn)了語文能力的培養(yǎng),最終落實到寫作。

  以多媒體為輔助。在多媒體運用上,我選用的是交互式電子白板,可以更好地突破教學難點,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

 。ǘ 板塊化教學流程設(shè)計

  1.導入新課。閱讀《秋天的童話》之后,讓學生概括出文章的寫作思路,敘一件事——繪一片景——抒一段情,明確語文是生活,文章是心聲。熱愛生活的人,必然熱愛寫作,蘇軾就是這樣的人,共同學習他的《記承天寺夜游》。

  2.檢查預(yù)習。以“讀”的形式進行,第一遍讀準字音,第二遍讀出節(jié)奏,第三遍讀懂意思。讓學生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包括自己已經(jīng)掌握的知識和自己通過預(yù)習仍然沒有掌握的知識,可以提出來讓其他組的同學予以解答,對于展示的同學給相應(yīng)的組加分。

初中古詩詞9

  一、閱讀古詩《過零丁洋》,完成10-11題。(4分)

  過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jīng),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在詩的頸聯(lián),詩人很巧妙地借“惶恐灘”和“零丁洋”兩個地名,寫出了 和 ,地名與處境融合在一起,恰到好處地表現(xiàn)了詩人當時的心境。(2分)

  2.“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千古傳誦的.名句,影響深遠。請說說你的理解。(2分)

  答案:

  1、形式的險惡,境況的?

  2、這兩首詩表現(xiàn)了詩人以死明志、為國捐軀的豪情壯志,人難免一死,為祖國舍生取義,一片丹心永垂史冊;直抒胸臆,表現(xiàn)了以死明志的決心,表現(xiàn)了民族氣節(jié)。

  二、古詩詞鑒賞。(3分)

  次北固山下

  【唐】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1.展開想象,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展現(xiàn)的畫面。(2分)

  2.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1分)

  答案:

  1.略。評分:共2分。開放性試題,描繪應(yīng)表現(xiàn)出平也開闊、大江直流、波平浪靜的景色特點,語言流暢即可。

  2.思念故鄉(xiāng) 評分:共1分。

初中古詩詞10

  登飛來峰(王安石)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wù)f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譯文】飛來峰頂上應(yīng)天塔高入云端,聽說在雞鳴時分可見旭日東升。不怕浮云遮住視線,只因為身在塔的最高層上。

  【主題】這是一首七言絕句,也是一首登高覽勝之作。登上高山之塔,極目遠望,詩人不禁豪情滿懷,壯志凌云,似覺天地萬物盡收眼底。詩歌借登峰所見景象之闊大,表現(xiàn)了詩人變法革新的政治理想、遠大抱負以及大無畏的精神。

  【寫法】 “浮云”這一意象象征困難、挫折、障礙等!安晃犯≡普谕郏跃壣碓谧罡邔印币痪渌N含的'哲理:只有站得高,看得遠,才能不怕阻撓,不被眼前的困難嚇倒。

初中古詩詞11

  野望(王績)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qū)犢返,獵馬帶禽歸。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譯文】黃昏的時候佇立在東皋村頭悵望,徘徊不定不知該歸依何方。每棵樹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嶺都披覆著落日的余光。放牧的人驅(qū)趕著牛群回家,獵人騎著馬帶著獵物各自隨愿而歸。大家相對無言彼此互不相識,我長嘯高歌真想隱居在山岡!

  【主題】全詩通過對蕭瑟恬靜的秋景描寫,表現(xiàn)了作者的百無聊賴的彷徨和孤獨無依的抑郁心情。

  【寫法】首聯(lián)借“徙倚”的`動作和“欲何依”的心理描寫來抒情;頷聯(lián)寫樹寫山,一派安詳寧靜;頸聯(lián)中用幾個動詞進行動態(tài)式的描寫,以動襯靜;尾聯(lián)運用典故,表達了自己在現(xiàn)實中孤獨無依的苦悶與惆悵,只好追懷古代了隱士,抒發(fā)了孤獨無依的抑郁之情,同時兼有不問世事的閑適思想。

初中古詩詞12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譯文】泰山到底怎么樣呢?泰山橫跨齊魯,青色的峰巒連綿不斷。大自然將神奇和秀麗集中于泰山,山的南北兩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層云生起,使心胸震蕩,張大眼睛遠望飛鳥歸林。當?shù)巧咸┥降捻敺,俯瞰眾山,而眾山就會顯得極為渺小。

  【主題】這首詩詩人從不同角度描繪了泰山的高峻雄奇,熱情贊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氣勢和神奇秀麗的'景色,流露出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體現(xiàn)了詩人青年時代樂觀自信、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

  【寫法】這首詩寫景很有特色。(1)寫景富有層次,從遠望到近望,到細望。寫出泰山的高大雄偉,神奇秀麗,抒發(fā)了對祖國山河的熱愛。(2)虛實相生,“造化鐘神秀”是虛寫,“陰陽割昏曉”是實寫,寫出泰山的高大雄偉,神奇秀麗。(3)烘托手法,以齊魯大地來烘托泰山那拔地而起,參天聳立的形象。

初中古詩詞13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椗恰薄_@是古詩《秋夕》,是我會背誦的第一首唐詩,就是它把我領(lǐng)入古詩的海洋。

  小時侯,我和酷愛唐詩的爺爺住在一起,整日聽他吟誦各種唐詩。久而久之在爺爺?shù)难罩拢乙沧兊迷娗楫嬕馄饋,也常常會主動地讀起各色唐詩。

  一次,爺爺教了我一首《長恨歌》其中一句最令我欣賞:“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边@句話簡潔明了,一針見血地表達了要我們好好珍惜現(xiàn)在的大好時光,不要浪費它,要不然等老了再學就來不及了只能留下滿腔的悲傷。這首詩中的“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曦。”使我很困惑,因為我不懂詩人為什么要寫這句話,我覺得這句是多余的。后來我就去問學識淵博的`爺爺,爺爺見了便笑著替我解答問題,原來詩人這段景物描寫是為了下文的意境更好地烘托出來,能為下文做好鋪墊。就這樣我又從古詩里面學了一招,這招在我平常的習作中也發(fā)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為我的作文加了不少分。所以我越來越愛古詩詞了,因為讀古詩不僅讓我受益匪淺,還讓我對習作中的寫作技巧運用的更加熟練。比如我從古詩中知道了結(jié)尾要寫得達到總結(jié)全文的作用,這樣才能畫龍點睛,我知道了寫作時有些地方要高度凝練而有些地方要寫得細致入微。我還知道了寫作時要分段明確,條理清楚才能讓人讀來舒適,拿到高分。

  總之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古詩詞我愛你!在你的身上我獲益良多,我不僅收獲了知識,更凈化了我的靈魂!

  點評:小作者以自己學會的第一首古詩引入整篇文章,進而提到陪伴自己學習古詩的爺爺。后面著重抒寫了自己感觸很深的一首古詩《長歌行》(提醒小作者這首古詩詞應(yīng)該是《長歌行》噢),很詳盡說明了這首古詩帶給自己學習上的幫助。建議小作者這部分內(nèi)容可以更有層次,注意分段。

  同時,在這篇文章中還看到了小作者和爺爺之間濃濃的祖孫情。

初中古詩詞14

  著名作家余秋雨先生曾經(jīng)說過:“在歐洲,作為古代經(jīng)典最醒目的標志,是一尊尊名揚天下的雕塑和一座座屹立千年的建筑。中國歷史上毀滅性的戰(zhàn)亂太多,只有一種難以燒毀的經(jīng)典保存完好,那就是古代詩詞。這些詩詞是蘊藏在無數(shù)中國人心中的雕塑和建筑,而一代接一代傳遞性的誦讀,便是這些經(jīng)典延綿不絕的長廊!毕壬脑挸浞挚隙斯旁娫~在中國文學史乃至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古詩詞中精練含蓄的語言,空靈唯美的畫面,獨特巧妙的構(gòu)思,真摯動人的情感,不僅成為學生閱讀寫作的優(yōu)秀范本,而且能豐富學生的情感,培養(yǎng)良好的文化素養(yǎng)。

  然而實際教學中,初中語文的古詩詞教學卻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以筆者所在的地區(qū)為例,當古詩詞不列入中考閱讀理解考察范圍內(nèi)時,大部分教師僅僅讓學生會背會默,有的教師會做簡單的分析,也是為了學生易于背誦。學生疲于背誦默寫,缺乏對古詩詞的興趣。近年來,古詩詞被列入中考閱讀理解考察范圍之內(nèi),教師立刻調(diào)轉(zhuǎn)方向,將古詩詞教學作為閱讀教學的重點,從朗讀指導到知人論世,從品味意象到感悟意境,斟詞酌句,細品深挖,一篇在藝術(shù)上渾然一體的美文被肢解成一個個零碎的考點。有的鑒賞遠遠超過學生的能力范圍,抽象深奧,學生漸漸失去對古詩詞的興趣。

  鑒于上述情況,筆者認為應(yīng)該重視初中古詩詞教學,但要適度。

  一.朗讀指導要有度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闭驗橐髡b的如此功效,絕大部分教師在古詩詞教學中非常重視朗讀,通過聆聽名家朗讀、教師配樂范讀、學生放聲朗讀等多種形式引領(lǐng)學生進入詩詞的意境中。當然教師們也很重視朗讀指導,要求學生讀準字音、讀響韻腳、讀出重音、讀出感情,在重音、停頓、速度、語調(diào)、旋律、用韻、節(jié)奏上進行指導。筆者對此無可厚非。但是“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特別是古詩詞,語言凝練,意境深遠,留給讀者無窮的品味和想象的空間,每個人對一首古詩詞的感受是不盡相同的,讀出來的語氣語調(diào)語速可能也是不一樣的。以筆者的一次課堂教學觀摩為例。課題是蘇軾的《水調(diào)歌頭》,執(zhí)教老師課堂教學的重點就是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要求學生注意感情的起伏,根據(jù)感情的起伏把握語調(diào)和語氣,并在黑板上出示折線圖:

  教師以指揮者的角色,讓學生朗讀時根據(jù)他的手勢把握節(jié)奏和語調(diào)。課堂上有學生對“起舞弄清影”朗讀的處理提出異議。執(zhí)教者認為這里透露出作者賞月的欣喜,有著人間生活的逍遙和自在,所以應(yīng)該讀得輕快些。而學生認為月下獨舞,唯有清影相伴,透露的是詞人的孤獨和寂寞,應(yīng)該讀得低沉些。但最終執(zhí)教者仍以自己的理解指揮學生集體朗誦。在這里我們且不論哪種解釋更為合理,但告訴我們詩歌的理解和欣賞肯定是多元化的,教師切不可以自己的理解代替學生的閱讀感受。

  語文界有的專家認為詩詞朗讀有不可指導性也許就是源于詩歌理解的多元性。筆者并非反對詩詞朗讀指導,認為一些基本的指導是必要的,比如詩詞節(jié)奏的把握。但是指導要適度,不可細化到每個字的重音處理,每句話的輕重緩急,更不可以教師對朗讀的處理和把握代替學生的處理和把握。

  二.語言品味要有度

  詩詞最基本的特點就是語言的精練和含蓄,一字一詞一句使詩詞鮮活生動。精練就是用詞的準確生動,

  例如李賀的《雁門太守行》“黑云壓城城欲摧”中的“壓”字,寫出了敵軍人馬眾多,來勢兇猛;雙方力量懸殊,守軍將士處境艱難;渲染了一種兵臨城下的緊張氣氛和危急形勢。含蓄,就是詩詞語言的內(nèi)涵豐富,意蘊深遠。例如《雁門太守行》“半卷紅旗臨易水”中的易水,表面上指交戰(zhàn)的地點,實際上用典,暗示將士們“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的壯懷豪情,再細細品味,刻畫了一幅悲壯的場景,表現(xiàn)了將士們英勇無畏、視死如歸的精神。而古人也最講究“煉”字,“煉”好一個字則使詩詞添色增輝。

  正因為詩歌語言的高度凝練和深度含蓄,教師們需要引導學生品味詞句,感受文辭之美。可實際教學中,當古詩詞列入閱讀考察范圍之內(nèi)時,教師們將教學的重點放在一個個考點上,放在一個一個的答題模式訓練上。如賞析詞分為解釋詞的意思、分析手法、描繪詞所描繪的畫面、賞析作者的感情四步法,賞析句子分為翻譯句子、分析手法、描繪畫面、分析感情四步法。當然這教給了學生一定的鑒賞角度和答題技巧,但同時也把靈動豐韻的古詩詞變成了冷冰冰的考點。有的學生賞析的時候為了完成四步法所要求的不惜牽強附會,這極大地扼殺了他們的想象力。詩詞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她的留白,透過一個個意象,學生要張開想象的翅膀,再現(xiàn)文字中的畫面,融入畫面中的意境。心理學告訴我們,初中二年級到初中三年級是學生空間想象力發(fā)展的加速期或關(guān)鍵期。初中生想象的創(chuàng)造性成分在不斷增加,想象的現(xiàn)實性在不斷發(fā)展。所以在課堂上學生往往會有出其不意的精彩表現(xiàn)。例如筆者的一次課堂中,鑒賞杜甫《望岳》,品味“割”字,一生回答:“‘割’字寫出山像一把寶劍,寫出了泰山的山勢陡峭,具有王者的氣范!蓖瑢W們都拍手叫絕。可是在現(xiàn)實課堂中,由于詩歌內(nèi)涵的'豐富性,教師往往覺得教學時間緊促,忙著將一個個知識點讓學生記在筆記上,學生品味詞句也忙著套用答題模式,走馬觀花,閱讀感受浮于表面。

  筆者認為詩詞語言品味要控制廣度,不能全面開花,不用字字落實。一首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中可圈可點的地方太多。執(zhí)教者一節(jié)課只要扣住一兩個字詞即可,品析“幾處”“迷”足以理解全詩。四聯(lián)只要重點品析一句“幾處早鶯爭暖樹”,或者“亂花漸欲迷人眼”便可提挈全詩。這樣課堂教學時間充裕,給學生提供充分展示自我的空間,讓學生充分感受詩詞的文辭美和意境美,感受古詩詞的無窮魅力,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另一方面,詩詞語言品味要把握深度,不能過于細挖深究。埃里克森的心理社會性發(fā)展理論認為初中生正處于第四階段(變得勤奮階段)過渡到第五階段(建立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混亂感階段),這個階段的孩子一旦達不到成人對他們的期望,則常常產(chǎn)生一種自卑感。這種自卑感如果不能在這個時期很好地解決,他們就會懷疑自己的能力,影響個性的發(fā)展。所以我們在實際教學中,引導學生玩味語言,品味意境,到底達到一個什么程度,執(zhí)教者一定要考慮所任課班級的學情。特別是尊重學生的閱讀體驗,不能先發(fā)制人,給學生以約定俗成的標準理解。例如蘇教版七年級上冊蘇軾《水調(diào)歌頭》中對于“我欲乘風歸去”,有的老師理解為詞人想歸于天庭,歸隱,過著神仙的逍遙生活;有的老師理解為歸于朝廷,表達詞人被外放冷遇的憂憤。兩種理解哪一種是正確的,問題本身就是一個課題,這不是學生的能力水平所能解決的,也許只有蘇軾本人自己清楚。像這樣句子的品味,執(zhí)教者需要把握好深度,對于初一學生來說能理解成詞人想歸隱未嘗不可。至于是否想歸于朝廷,這涉及到詞人“世”與“隱”之間的矛盾,就激發(fā)學生以后研究考證吧!當然,試題編制者在編制考題的時候也應(yīng)該考慮初中生的認知發(fā)展特點,題目不可過難,答案的設(shè)置更應(yīng)該留給學生發(fā)揮的空間,不能死板。

  三.情感體悟要有度

  詩詞和散文在表現(xiàn)手法上有很大相通之處,往往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白居易通過描繪西湖早春春意盎然的美景表達對生命的贊美;杜甫通過描寫泰山的巍峨磅礴表達兼濟天下的遠大抱負。從課程標準中語文教學的三維目標來看,古詩詞教學最能體現(xiàn)“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目標。所以詩詞教學中,應(yīng)引導學生通過回憶與再現(xiàn)、想象與聯(lián)想、移情與共鳴等去體驗古詩的情志美。

  筆者認為情感體悟同樣應(yīng)該有度。以一次課堂教學觀摩為例,課題是蘇教版八年級上冊杜甫《春望》,品悟“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中表達的情感,大致理解如下:飽受戰(zhàn)亂的痛苦、辛酸;對戰(zhàn)爭的怨恨;久盼親人音訊不至的迫切、焦灼、憂慮;對離散親人的深深思念;對和平安定生活的期盼,對時局的憂慮。執(zhí)教者肯定學生理解的同時引導學生理解課題“春望”包含著作者怎樣的情感,歸納如下:一種是表達感時傷懷、憂國思家的痛苦心情;一種是表達平復戰(zhàn)亂、家人團聚的美好期望。詩情感的把握全面而有深度。但筆者課后和學生閑談,夸贊他們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可學生的回答讓筆者大跌眼鏡,他們說這些都是參考資料上的理解。筆者和自己的學生鑒賞這首詩,發(fā)現(xiàn)學生能夠體悟詩人“國破”后的痛苦,親人離散的痛苦,但卻很難品悟其中蘊含的對和平的期望。反思我們的教學,在目標定位的時候更應(yīng)該考慮學生的能力水平,我們的目標不是將一首詩詞品透,如果那樣每個學生都可以成為詩詞鑒賞大家,這對學生的要求太高。我們的目標應(yīng)該是通過古詩詞學習讓學生了解詩詞,感受詩詞的形美和質(zhì)美,培養(yǎng)熱愛祖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情感。其實對于八年級的學生來說,《春望》這首詩讓他們通過品讀體會作者的憂國思家之情即可。

  古詩詞的意蘊是無窮的,教師只是引著學生走進詩詞的浩瀚海洋,激起他們暢游的興趣和熱情;詩詞是感性的,不能以課堂理性的分析破壞她的美,這樣我們很可能成為扼殺學生暢游詩海詞洋的儈子手。

初中古詩詞15

  世界上什么最美?春花、秋月,昆蟲、飛鳥,這些都是美的。但是在讀了《初中生必背古詩詞50首》之后,我深深感覺到,世界上數(shù)人最美,真情最美!

  友情如花

  西北風席卷著大地,刮斷了白草,雪紛紛下著,飄進珠簾,浸濕羅幕。岑參定神凝望著雪地上的馬蹄印跡,目送友人離去,也不愿意挪動腳步。

  友情很珍貴、很美好,但又很容易失去。不過擁有過,也就不遺憾了。就像李白曾感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毙r候,總不明白什么是友情,愛和朋友爭辯的面紅耳赤,生氣時,甚至拂袖而去,留下小伙伴那張驚愕的臉!也許友情就像花兒一樣,在傍晚總會收攏起花瓣,但明天黎明卻又會綻放出更加鮮艷的花朵!

  鄉(xiāng)情如月

  床前,輕輕灑下一片月光,很明亮,仿佛是落在泥地上的白霜。李白緩緩的.走到窗前,抬起了頭,靜靜的觀望著天上玉盤般的明月。幾絲輕云飄過,腦海里浮現(xiàn)出故鄉(xiāng)的一草一木,眼淚在他深邃的眼睛里打轉(zhuǎn),悄無聲息地打濕了他的衣襟,開出一朵美麗的淚花。

  故鄉(xiāng)是我們的家,她承載著我們童年的回憶;她是美好的,不可磨滅的。李白出外奔前程,卻“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可見,他對故鄉(xiāng)是多么的依戀。杜甫攜家眷逃難在外,聽到官軍勝利,他霎時間“漫卷詩書喜欲狂”,立刻要“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了!

  鄉(xiāng)情如月,朦朦朧朧中勾起人們無限的鄉(xiāng)思!

  親情如歌

  微弱的燈光在風的鼓動下,忽閃忽閃的跳躍著,一個頭發(fā)花白的老婦人,弓身坐在板凳上,聚精會神的為兒子一針一線地縫補著衣服。她縫得很慢、很仔細,生怕兒子歸來遲了。天亮了,她也縫好了,給兒子穿上。老媽媽含著淚送兒子上馬,嘴里不斷說著什么,只聽馬蹄聲漸行漸遠,乃至消失。啊,孩子呀,你什么時候才能回到媽媽的懷抱?

  親情不僅在孟郊的詩里,也在木蘭“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的決心中,在岑參“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的思念中!

  讀著這些古詩,感受古人的情懷,為他們的友誼、思念和愛而感動。感謝這些古人,是他們?yōu)楹笕肆粝逻@些寶貴的精神財富。吮吸這些情感的乳汁,我們會更珍惜今天的生活,更懂得人生,懂得愛!

【初中古詩詞】相關(guān)文章:

初中古詩詞07-21

初中古詩詞06-07

初中生古詩詞11-21

初中生古詩詞04-30

的初中必背古詩詞06-22

初中必背古詩詞06-23

初中必背的古詩詞06-07

初中古詩詞(熱門)06-08

初中語文古詩詞鑒賞02-21

【合集】初中必背古詩詞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