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送別古詩詞鑒賞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做過古詩詞鑒賞吧?古詩詞鑒賞就是根據(jù)詩詞內(nèi)容,找出其中的意象,體會其中意境,分析作者真正想要書法的感情。如何正確對古詩詞進(jìn)行鑒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山中送別古詩詞鑒賞,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山中送別古詩詞鑒賞 1
【原文】
山中送別
王維
山中相送罷,
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綠,
王孫歸不歸?
【注釋】
、叛冢宏P(guān)閉。
、撇耢椋翰耖T。
、峭鯇O:貴族的子孫,這里指送別的友人。
【譯文】
在山中送走了你以后,
夕陽西墜我關(guān)閉柴扉。
明年春草再綠的時候,
您能不能回來呢?、
思想感情:懷念友人、盼望友人快快回來的思想感情。
【鑒賞】
這首《山中送別》,不寫離亭餞別的情景,而是匠心別運,選取了與一般送別詩全然不同的下筆著墨之點。
詩的首句“山中相送罷”,在一開頭就告訴讀者相送已罷,把送行時的話別場面、惜別情懷,用一個看似毫無感情色彩的“罷”字一筆帶過。這里,從相送到送罷,跳越了一段時間。而次句從白晝送走行人一下子寫到“日暮掩柴扉”,則又跳越了一段更長的時間。在這段時間內(nèi),送行者的所感所想是什么呢?詩人在把生活接入詩時,剪去了這一切,都當(dāng)作暗場處理了。
對離別有體驗的人都知道,行人將去的片刻固然令人黯然魂消,但一種寂寞之感、悵惘之情往往在別后當(dāng)天的日暮時會變得更濃重、更稠密。在這離愁別恨最難排遣的時刻,要寫的東西也定必是千頭萬緒的;可是,詩只寫了一個“掩柴扉”的舉動。這是山居的人每天到日暮時都要做的極其平常的事情,看似與白晝送別并無關(guān)連。而詩人卻把這本來互不關(guān)連的兩件事連在了一起,使這本來天天重復(fù)的行動顯示出與往日不同的意味,從而寓別情于行間,見離愁于字里。讀者自會從其中看到詩中人的寂寞神態(tài)、悵惘心情;同時也會想:繼日暮而來的是黑夜,在柴門關(guān)閉后又將何以打發(fā)這漫漫長夜呢?這句外留下的空白,更是使人低回想象于無窮的。
詩的'三、四兩句“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從《楚辭·招隱士》“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句化來。但賦是因游子久去而嘆其不歸,這兩句詩則在與行人分手的當(dāng)天就惟恐其久去不歸。唐汝詢在《唐詩解》中概括這首詩的內(nèi)容為:“扉掩于暮,居人之離思方深;草綠有時,行人之歸期難必!倍皻w期難必”,正是“離思方深”的一個原因。“歸不歸”,作為一句問話,照說應(yīng)當(dāng)在相別之際向行人提出,這里卻讓它在行人已去、日暮掩扉之時才浮上居人的心頭,成了一個并沒有問出口的懸念。這樣,所寫的就不是一句送別時照例要講的話,而是“相送罷”后內(nèi)心深情的流露,說明詩中人一直到日暮還為離思所籠罩,雖然剛剛分手,已盼其早日歸來,又怕其久不歸來了。前面說,從相送到送罷,從“相送罷”到“掩柴扉”,中間跳越了兩段時間;這里,在送別當(dāng)天的日暮時就想到來年的春草綠,而問那時歸不歸,這又是從當(dāng)前跳到未來,跳越的時間就更長了。
這首送別詩,不寫離亭餞別的依依不舍,卻更進(jìn)一層寫冀望別后重聚。這是超出一般送別詩的所在。開頭隱去送別情景,以“送罷”落筆,繼而寫別后回家寂寞之情更濃更稠,為望其再來的題意作了鋪墊,于是想到春草再綠自有定期,離人回歸卻難一定。惜別之情,自在話外。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別運,高人一籌。
王維善于從生活中拾取看似平凡的素材,運用樸素、自然的語言,來顯示深厚、真摯的感情,往往味外有味,令人神遠(yuǎn)。這首《山中送別》詩就是這樣的。
山中送別古詩詞鑒賞 2
詩句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綠,王孫歸不歸。
出處
唐·王維《山中送別》
譯注
在山中送走了你以后,夕陽西墜我關(guān)閉柴扉。春草明年再綠的時候,游子呵你能不能回歸?
全詩
《山中送別》[唐]·王維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綠,王孫歸不歸。
全詩賞讀
這是一首送別佳作。與一般送別詩不同的是,它并未刻畫離亭餞別執(zhí)手相看依依不舍的場景,而是別出心裁地選取了別后的一個場面!吧街邢嗨土T,日暮掩柴扉。”送別友人后,詩人一個人慢慢地回到住處。時已近暮,詩人回到家里,輕輕地關(guān)上柴門。這兩句平淡如白話,但看似平淡的字里行間卻隱含著洶涌的感情。有過送別經(jīng)驗的人往往都知道,送別最“黯然銷魂”的那一刻,并不是離人動身,看著離人漸行漸遠(yuǎn)的那一刻,而往往是送別歸來的那一刻,感覺離人似乎還在身邊,而其實“他”卻已然遠(yuǎn)去,那種孤寂與失落,遠(yuǎn)勝送別之即的傷感。王維正是以詩人敏感的心捕捉到這種感受并用一個簡單的動作“掩柴扉”加以表現(xiàn),從中看出詩人別后的落寞與黯然。詩中交代送別歸來正是“日暮”時分,夕陽西下,暮色襲來,令詩人又添幾分傷感。在這里,寫景又有效地烘托了氣氛!按翰菽昴昃G,王孫歸不歸!被浴冻o·招隱士》中“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之句,但一個“綠”卻是用得意象飛動。這兩句是寫詩人送別歸來的心理活動;氐郊依,他不禁想起,明年春草綠了的時候,友人會不會歸來呢?這句話本來應(yīng)該在送別之際問的,卻沒有問,友人已是遠(yuǎn)去,這句話又浮上心頭,有一分欲說還休的情致。唐汝詢在《唐詩解》中概括這兩句的內(nèi)容為:“扉掩于暮,居人之離思方深;草綠有時,行人之歸期難必!眲倓偹蛣e,就盼望明年能再相聚,情意之深可想而知;正是因為“歸期難必”,所以“離思方深”。這兩句主要是采用直抒心聲,以情語成文的表達(dá)方式,抒發(fā)對友人的深情。這首詩題為《送別》,并無一字寫離別情態(tài),而別時的依依不舍與別后的無盡想念已是見于言外,字字明白如話,卻是余味無窮。
山中送別古詩詞鑒賞 3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1。
春草明年綠,王孫2歸不歸?
注釋:
1、柴扉:柴門。
2、王孫:貴族子弟,亦泛指隱居的人!冻o·招隱士》:“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王孫兮歸來,山中兮不可久留!边@里反用其意。
賞析:
“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江淹《別賦》)王維卻把離別寫得淡遠(yuǎn)高古,不言悲傷,只明白如話,而能韻味悠長。一句“相送罷”淡淡寫來,離緒似有還無。緊接一個“日暮掩柴扉”的日常動作,離別的憂傷悵惘如反芻一般涌出。第三句轉(zhuǎn)寫推想,充滿了春天的氣息。有版本為“春草年年綠”,“年年”是一種循環(huán)往復(fù),“明年”則給人一種希望和驚喜,似乎更妙。末句以盼歸作結(jié),設(shè)一問句,留不盡思念在其中,正如黃培芳所說:“此種斷以不說盡為妙,結(jié)得有多少妙味”(《唐賢三昧集箋注》)。
【山中送別古詩詞鑒賞】相關(guān)文章:
送別古詩詞鑒賞02-14
《送別》古詩詞鑒賞08-10
《渡荊門送別》古詩詞鑒賞02-14
古詩詞鑒賞《渡荊門送別》02-16
《送別》古詩詞鑒賞10篇08-11
《送別》古詩詞鑒賞(10篇)08-11
杜荀鶴《山中寡婦》古詩詞鑒賞04-01
《寄全椒山中道士》古詩詞鑒賞02-13
《山中送別》教學(xué)設(shè)計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