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學期《開學第一課》觀后感
《開學第一課》作為一堂生動而豐富的大型公益活動。小編整理了2017年新學期《開學第一課》觀后感,歡迎欣賞與借鑒。
2017年新學期《開學第一課》觀后感一
由中宣部、教育部和中央電視臺聯(lián)合推出的大型公益節(jié)目《開學第一課》,于今晚21:00在央視綜合頻道首播。素有“少年兒童春晚”之稱的《開學第一課》節(jié)目如今已邁入第十個年頭,今年,節(jié)目以“中華驕傲”為主題向全國少年兒童開講,引導中小學生從博大精深的傳統(tǒng)文化中尋找中國自信的源泉。
2017:我的中華驕傲2017年《開學第一課》以“中華驕傲”為主題,分為字以溯源、武以振魂、文以載道、棋以明智、絲綢新路五個篇章,旨在引導中小學生從博大精深的傳統(tǒng)文化中尋找中國自信的源泉,培養(yǎng)他們愛黨愛國愛人民,增強民族文化自信和價值觀自信,樹立為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而奮斗的信念和信心。
穿越五千年時光,走進中華文明的古老源頭,領略民族自強之魂的風采,品味字里行間的家國理想,開啟黑白二子間蘊含的智慧。追根溯源,鑒古知今……央視綜合頻道副總監(jiān)許文廣說:“今年的主題演繹,注重讓傳統(tǒng)文化和當下發(fā)生關聯(lián),而不是放在博物館里成為僅僅能欣賞、背誦的對象。讓孩子們感受到,傳統(tǒng)文化就在他們身邊,依然會影響他們當下的生活。”
2017年新學期《開學第一課》觀后感二
中華文明上下悠悠,幾千載歲月孕育出無數(shù)的文化瑰寶。究竟什么是“中華驕傲”?哪些文化元素可作為優(yōu)秀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代表被呈現(xiàn)在節(jié)目上?這問題已足夠任何一個節(jié)目組頭疼。經過嚴謹、開放的研討,“字以溯源”、“武以振魂”、“文以載道”、“棋以明智”、“絲綢新路”最終成為今年《開學第一課》節(jié)目解讀“中華驕傲”的五個篇章。
漢字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仍被廣泛使用的高度發(fā)展的語素文字。古往今來,中國人將審美和創(chuàng)造力融入造字的過程,使?jié)h字成為一切中華文明流傳至今的'基石。
止戈為武,從創(chuàng)造這個字的那一刻起,武術就有了引領修習者認識人、自然和社會,尋找民族安身立命之魂魄的價值。
中國人以詩、詞、歌、賦為形,踩著格律與韻腳,將關于生活的思考凝聚為文學,在歷史洪流里爭鳴的正是中華民族的情懷和風骨。
圍棋在中國古代被稱為“弈”,說是游戲,卻因為方寸之間近乎無盡的可能性而進化為參悟人生之所,落子之處盡是生存之道。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睆墓胖两,這是人們共同的心愿。古人用雙腳踏出的絲綢之路打開了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大門,今天的我們依然任重道遠。
一個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就是它的靈魂,《開學第一課》精準地把握時代脈搏,五種載體傳達出同一種中華驕傲。
2017年新學期《開學第一課》觀后感三
一年一度的巜開學第一課》于9月1日21時播出啦,今年的巜開學第一課》以"中華驕傲"為主題。漢字就是我們驕傲的事情之一。
比如"先生"兩字,我們第一次看到時,都會說"先生"是對一個男士的尊稱,但有時還有另一個意思—對有文化,知識淵博的人,也稱為"先生",也就是現(xiàn)在的"老師"一詞。
王寧教授現(xiàn)場演示"正""直"兩個字的演化和造字思路。甲骨文的造字方法是因義而構形。這倆字,從甲骨文開始,造字的關鍵是目不斜視,奔向目標。這也使"漢字叔叔"理查德花費45年時間,用全部家當,制作網(wǎng)站來了解、研究中國漢字。中國漢字是一種外國文字無法比擬的文字,對聯(lián)和詩歌都是漢字獨創(chuàng)。我希望未來可以有更多的人來研究漢字,讓這一筆豐富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流芳后世。
讓我印象最深的還有96歲的北京大學教授許淵沖爺爺。他長期從事文學翻譯工作近七十年,譯作有中、英、法等語種,獲得過"北極光"杰出文學翻譯獎,很多我們熟悉的中外名著都是通過許淵沖爺爺?shù)姆g才能為我們所熟知。許爺爺說:“我給自己定一個小目標,那就是我要翻譯到一百歲,把我們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經典傳播到海外。”
我們做為年輕的學生,應該向許淵沖爺爺學習,為自己定個小目標,然后向著目標前進。
【新學期《開學第一課》觀后感】相關文章:
2016新學期開學第一課觀后感01-08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01-08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01-08
《開學第一課》的觀后感01-29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想01-06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悟01-06
開學第一課 觀后感01-06
精選開學第一課觀后感01-06
《開學第一課》的觀后感想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