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五號首飛圓滿成功觀后感
因為有了長征五號,月球采樣、空間站、火星探測……中國人一個接一個激動人心的飛天夢想變得觸手可及。仰望星空、探索深空,不僅需要夢想、需要豪情、需要勇氣,更需要力量。
篇一:長征五號首飛任務圓滿成功觀后感
身懷大本領 肩負大使命
●躋身先進:起飛規(guī)模最大、運載能力最大、技術跨度最大,跨入國際主流大火箭陣容
●全新突破:采用247項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chǎn)權的核心關鍵技術
●精彩征程:大幅提升我國自主進入空間能力,將用于未來探月三期、載人空間站以及火星探測
中國航天今天邁進大火箭時代。公元2016年11月3日20時43分,中國最大推力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征五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fā)射場點火升空,約30分鐘后,由遠征二號上面級和實踐十七號衛(wèi)星組成的載荷組合體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長征五號運載火箭首次飛行任務圓滿成功。“長征五號首飛成功,標志著我國運載火箭實現(xiàn)升級換代,運載能力進入國際先進行列,是由航天大國邁向航天強國的關鍵一步。”國家航天局原局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欒恩杰說。
椰林海風見證著大火箭的雄壯。作為長征火箭家族中劃時代的奠基型號,長征五號堪稱“大塊頭”:高個頭——總長近57米,立起來約有20層樓高;粗腰圍——箭體直徑達5米,捆綁4枚3.35米直徑助推器;強心臟——首次采用芯一級2臺50噸級氫氧發(fā)動機與4枚助推器各2臺120噸級液氧煤油發(fā)動機的組合起飛方案,10臺發(fā)動機同時點火,實現(xiàn)了我國異型發(fā)動機起飛技術的重大突破。
浪奔浪涌見證著大火箭的力量。作為我國最大推力的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征五號有著“大力士”之譽:起飛規(guī)模最大——全箭起飛重量約870噸,起飛推力超過1000噸;運載能力最大——近地軌道運載能力達25噸,遠地軌道運載能力達14噸,比長征三號火箭提升了2.5倍以上;技術跨度最大——全箭采用247項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chǎn)權的核心關鍵技術。“就綜合性能而言,長征五號已躋身世界主流大火箭陣營,必將大幅提升我國自主進入空間的能力。”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總設計師李東說。
面朝大海,仰望星空。這是中國文昌航天發(fā)射場的第二次發(fā)射,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238次飛行。作為中國大運載時代的“開拓者”、深空探測的“主力軍”,長征五號將用于未來探月工程三期、載人空間站、首次火星探測等任務。由大火箭開啟的中國航天“新長征”正壯麗起航。
中國夢 中國力
大地震顫,海天回蕩。長征五號的強勁轟鳴,讓世界再一次聽到中國夢的澎湃腳步聲。
這是嶄新的火箭型號,這是嶄新的出發(fā)點,這是劃時代的一步。浩瀚宇宙的中國“長征”,在此刻開啟了新的大氣磅礴的書寫。
因為有了長征五號,月球采樣、空間站、火星探測……中國人一個接一個激動人心的飛天夢想變得觸手可及。仰望星空、探索深空,不僅需要夢想、需要豪情、需要勇氣,更需要力量。
這力量,是躋身世界先進行列的火箭推力。迄今為止,長征運載火箭已完成了238次飛行。一幕幕撼人心魄的發(fā)射瞬間,在記錄著中國人飛天腳步的同時,也曾標記著這樣一個事實:與國際主流先進火箭相比,我國現(xiàn)役運載火箭的運載能力和發(fā)動機水平都存在較大差距。如今,隨著長征五號的成功首飛,這個差距已被我們大步趕上了。正如火箭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龍樂豪所言:“近地軌道25噸級的運載能力,意味著我國一舉邁進了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大火箭時代!”
這力量,是一代接著一代干的人才接力。30年前提出大火箭設想的`一代航天人,如今已白發(fā)蒼蒼。正如長征火箭家族此刻把接力棒交給長征五號,中國航天的重任也扛在了年輕一代的肩上。這些年輕面孔猶如一臺臺強大引擎,助推著中國人的飛天夢想,支撐著中國人探索太空的雄心。在海外輿論的視線里,這支平均年齡30多歲的人才隊伍,是中國航天“最大最重要的戰(zhàn)略資源”。
這力量,是中國航天人最為寶貴的精神力。采訪國防科工局科技委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欒恩杰的時候,這位70多歲的老人剛從外面風塵仆仆地趕來。記者們一致提議讓他歇口氣的時候,他說:“一鼓作氣,咱中國航天人最不缺的就是這口‘氣’!” 這口“氣”,從80多年前的長征發(fā)源而來,一路打上“兩彈一星”、載人航天等精神烙印,讓中國航天人在困難和挫折面前永不言退、勇攀高峰。有了這口“氣”,才有了長征火箭的一次次轟鳴,才有了中國航天人不愧對長征火箭這一光輝命名的自信表達。
夢想之輪,離不開力量之槳。通往星辰大海的征途上,我們需要汲取神州大地上的更多合力,我們需要更多力量加入到劃槳的隊伍中。
此刻,中國航天員景海鵬、陳冬正在茫茫宇宙奮力“劃槳”。神舟十一號與天宮二號組合而成的“太空輪渡”,正搭乘著他們所代表的中國人,一刻不停地向空間站夢想進發(fā)。
此刻,倘若他們俯瞰地球,或許能看到夜空中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留下的完美弧線——那是中國航天新的長征的起跑線。
未來,這條起跑線上,將匯聚更多中國力,見證更多中國夢。
篇二:長征五號首飛任務圓滿成功觀后感
2016年11月3日20時43分,我國首枚大型運載火箭長征五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fā)射場點火升空,首飛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為了提高我國運載火箭的水平,提升自主進入空間能力,2006年,國務院批準新一代運載火箭基本型長征五號立項研制,時至今日,可謂是十年磨一“箭”。
全箭采用了247項核心關鍵技術,新技術比例幾乎達到100%。和以往的火箭相比,長征五號運載火箭是一枚全新研制的火箭。
長征五號運載火箭于9月上旬運抵文昌航天發(fā)射場后,按照飛行任務測試發(fā)射流程,陸續(xù)完成了總裝、測試等各項準備工作。
28日上午,承載著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的活動發(fā)射平臺駛出發(fā)射場垂直測試廠房,平穩(wěn)行駛約2小時后,安全轉(zhuǎn)運至發(fā)射區(qū)。
后續(xù)完成火箭功能檢查和聯(lián)合測試工作,并確認最終狀態(tài)后,火箭加注推進劑,按計劃實施發(fā)射。
長征五號是無毒無污染綠色環(huán)保型新一代運載火箭的基本型,火箭采用5米直徑芯級,捆綁4枚3.35米直徑助推器,全長約57米,起飛重量約870噸,起飛推力超過1000噸。
長征五號首次采用芯一級2臺50噸級氫氧發(fā)動機與4枚助推器各2臺120噸級液氧煤油發(fā)動機的組合起飛方案,10臺發(fā)動機同時點火,實現(xiàn)了我國異型發(fā)動機起飛技術的重大突破。
總的概括,長征五號具有“兩多、兩大、兩新、一同步”的特點。
兩多:新技術多、新研產(chǎn)品多
兩大:技術跨度大、研制規(guī)模大
兩新:研制隊伍新、研制手段新
一同步:研制與研保條件建設同步
研制新一代大型運載火箭的重要意義:
一、大幅度提升我國自主進入空間的能力,達到LEO(地球同步靜止軌道)運載能力25噸級、GTO(地球同步轉(zhuǎn)移軌道)運載能力14噸級。
二、為實施載人航天空間站工程、載人登月工程、探月工程三期、探火工程、二代導航二期等重大航天工程項目提供高性能運載工具。
三、采用“三個模塊、兩種發(fā)動機、一個系列”的發(fā)展思路,促進新一代中小型火箭的發(fā)展,對構建我國新一代無毒、無污染運載火箭的型譜發(fā)揮牽引和輻射作用。
四、推動新一代運載火箭產(chǎn)業(yè)化基地、中國文昌發(fā)射場等配套設施的建設,促進我國相關技術領域科技進步和人才培養(yǎng),為我國航天運載技術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奠定堅實基礎。
首飛任務成功后,長征五號是中國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
【長征五號首飛圓滿成功觀后感】相關文章:
《我的長征》觀后感04-28
讀書與成長征文范文02-03
好書伴成長征文范文12-16
法律伴我成長征文范文01-29
閱讀伴我成長征文范文01-29
關于長征的黑板報內(nèi)容02-19
陽光下成長征文范文12-15
關于長征中的故事黑板報內(nèi)容02-16
關于長征的故事的手抄報素材02-09
紅旗飄飄引我成長征文范文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