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博物館的觀后感
認真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后,相信大家增長不少見聞吧,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觀后感了?墒怯^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參觀博物館的觀后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參觀博物館的觀后感1
在一個細雨霏霏的周末,爸爸媽媽帶我去東陽博物館玩。
剛走到門口,我就迫不及待地跑進去,一個龐然大物展現(xiàn)在眼前!鞍!是恐龍骨架,比雷龍還大!”我情不自禁地喊了起來。仔細看了看旁邊的說明,才知道這副恐龍骨架化石是以它的挖掘地命名的,叫東陽龍,有十七米多長,四米多高呢。旁邊那幅恐龍骨架看起來就小多了,才大人那么高,大概二米多長,是盔龍。
在一樓的另一側(cè),還有古生物化石和古生物進化過程圖。我看到了世界上最早的貝類生物——層疊貝。它們比現(xiàn)在的貝殼大得多,是一個個疊在一起的。另外還陳列有恐龍蛋化石,骨骼化石,恐龍腳印化石等。走著走著,聽到一聲低吼,便不由自主地跟著聲音走了過去。天哪!是三只仿真恐龍——東陽龍,盔龍,浙江龍,惟妙惟肖的。原來是東陽龍的生活場景復原圖。那時有連綿的群山,綠色茂盛的樹木,林子中央流淌著清澈的小河~~~
看完了恐龍化石又去看電影,開場了才知道是4D電影,還要戴特制的眼鏡呢。剛開始從屏幕里冒出一個海底生物,張開嘴在悠閑地吐泡泡。也不知為什么,我的左眼感覺被水沖了,涼涼的,原來是那海底生物吐的水泡泡。真不愧是4D電影,感覺就像真的一樣。當奔跑的恐龍掉進深坑時,我感到座位也“嘭”的掉了一大截,嚇了一大跳。后來我眼前出現(xiàn)了一只只飛舞的蝴蝶,我伸手去抓,明明抓在手上了,張開手卻——沒了。
東陽博物館真是讓我大開眼界!
參觀博物館的觀后感2
首都博物館的建筑設計理念是“以人為本,以文物為本,為社會服務”,強調(diào)“過去與未來、歷史與現(xiàn)代、藝術(shù)與自然的和諧統(tǒng)一”。首都博物館設計方案,經(jīng)過兩輪國際招標,從16家中外知名建筑設計機構(gòu)提交的22個設計方案中選出的。博物館建筑落成后,已得到國內(nèi)外各界人士一致稱贊。新館建筑用地2.48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63390平方米,建筑高度40米,地上五層、地下兩層。建筑本身是一座融古典美與現(xiàn)代美于一體的建筑藝術(shù)精品,既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又呈現(xiàn)鮮明的現(xiàn)代感。如:外觀外傾斜的青銅體破墻而出,懸挑的大屋頂繼承了中國傳統(tǒng)的出檐,青灰色磚墻模糊了古城墻與現(xiàn)代幕墻的界線。寬闊的廣場和大堂也取材于皇家宮殿高臺建筑的手法。在博物館中軸線上,大廳外地面鑲嵌清代丹陛,大廳內(nèi)有明代牌樓,體現(xiàn)中國傳統(tǒng)中心軸線特點。在建筑材質(zhì)上,青銅、木質(zhì)與磚石的大量運用更顯現(xiàn)一種歷史的久遠;鋼結(jié)構(gòu)棚頂、玻璃幕墻又表現(xiàn)出北京有力的時代步伐,高大的空間和通透的視覺效果更順應了當代建筑的國際流行趨勢。
新館建筑內(nèi)部分為三棟獨立的建筑,即:矩形展廳、橢圓形專題展廳、條形的辦公和科研樓。三者之間的空隙則為中央大廳和室內(nèi)竹林庭院。自然光的利用、古樸的中式牌樓、下沉式的翠竹庭院、潺潺的流水,營構(gòu)了一個兼具人文、自然的環(huán)境。
參觀博物館的觀后感3
四年級時,我們學校組織了一次春游活動,我們班被安排到博物館參觀。
一進博物館,我就發(fā)現(xiàn)周圍巨大的石雕,不由得使我仔細端詳起這些石雕來,這幅石雕上刻了一個巨人,他高舉著弓,似乎要把天上的太陽射下來;旁邊這
幅石雕是一位女子的模樣,真像當初補天的女媧娘娘啊;那幅石雕上出現(xiàn)的是一位白胡子的老爺爺,真的跟土地公公十分相似呢。
來到二樓,我第一眼就看到了“自然館”三個大字,我的腳剛邁進去,就看到一群同學尖叫著跑出來,我也糊里糊涂地被嚇得后退了一步,但好奇心又驅(qū)使我鼓起勇氣,我振作了精神,昂首挺胸地走了進去。走了一會兒,我突然見到了侏羅紀的恐龍霸主:霸王龍。只見它邁開大步,“咚咚咚”地向我們跑來,還不時地張開大嘴,露出它那令人生畏的利牙,仿佛要吞噬整個世界似的開始我還嚇得膽戰(zhàn)心驚,心“砰砰”地跳個不停,可后來我見那霸王龍一直在“原地踏步”,我就放心了,仔細一看,原來這都是人工控制的。接著,我又馬上看見了陰森的海底,還有那海中的霸王---鯊魚,我“啊”地大叫了起來,心還沒靜下來呢,又見著了一具“木乃伊”,“啊!”我的大嗓門派上用場了,一下子提高了五個八度,從大叫變成了尖叫,我嚇得轉(zhuǎn)身就往外跑?梢幌耄粚Π,怎么只有我一個人在叫呢?我有重新轉(zhuǎn)回身,從頭到腳仔仔細細地打量了一番,這恐怖的“木乃伊”原來是工作人員呀!嚇死我了,這博物館怎么成了現(xiàn)代版“午夜兇鈴”了呢。我心里想著,拿出水杯猛喝了一口水,這才鎮(zhèn)靜下來……
這次博物館之旅真是又刺激又驚險哪。
參觀博物館的觀后感4
研究歷史是我最大的愛好。每到假期我都會踏上探索歷史之旅,這個寒假也不例外,我參觀了位于玉皇山腳下的南宋官窯博物館。這里曾經(jīng)是南宋最重要的窯址之一,許多著名的瓷器作品都出自這里。
一進場館大門,我的目光就被一堆瓷器殘片吸引住了,這些昔日的御用瓷器原本可以成為我中華民族的瑰寶,但它們終究沒有經(jīng)受住金元的鐵蹄,而被毀于一旦。我們繼續(xù)參觀,看到有些青瓷殘片的命運要好得多,F(xiàn)代工匠們用靈巧的雙手,將它們重新拼粘在一起,恢復了它們往日的姿態(tài)。隨后我們欣賞到了真正的南宋官窯,領略了中國各大名窯的風采。在參觀中我還觀察到了一種現(xiàn)象,早期的唐代青瓷顏色偏黃,而南宋時期的官窯顏色掌握的就恰到好處。后來我才知道,瓷器的顏色與燒制的溫度也有關(guān),隨著科技的發(fā)展燒制的溫度就會更精確,瓷器的顏色也不會太過偏差。走出了青瓷的世界,我們又去欣賞了美麗的康雍時期的外銷青花瓷,這些瓷器可謂是中西合璧,但也各有特色?滴跚嗷ㄝ^為飽滿,而雍正青花更加生動。
走出了場館,我們進入了陶藝學習中心,開始自己制作陶器。制作陶器看似容易,其實卻困難重重,我做的滿身是泥,最終還無功而返,真是有些遺憾。
這次參觀讓我對歷史文物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讓我對歷史有了更濃厚的興趣,我要在下個假期繼續(xù)探索歷史,把整個歷史長河灌輸?shù)轿业哪X海中。
參觀博物館的觀后感5
今天,我參觀了包頭的博物館,心情興奮極了。
包頭博物館的外觀很宏偉,讓人感覺它是高高在上的;里面的裝修也很寬敞并且很明亮。
因為前幾天是“七·一”,博物館展覽了“井岡山紅色精神”。展廳里展出了那時紅軍穿的草鞋,蓑衣等,做工粗糙,草鞋上還有碎碎的草繩,穿上一定很難受,和我們現(xiàn)在穿的鞋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展出的還有那時的紅旗:三角紅旗雖破破爛爛,但卻無比鮮艷,看過后,讓人全身都充滿力氣。這當中還有一幅畫,畫中,毛主席穿著一身藍色軍裝,站在巖石上為戰(zhàn)士們講話,和藹極了!
參觀完后,我們又去了另一個展廳,展出的是佛教的唐卡,唐卡上有著豐富多彩的畫,每一個的筆跡都很細膩。有如來佛祖、四手觀音等,其中我最喜歡的有綠度母和白度母的畫像。綠度母全身呈翠綠色,很有特點。而白度母如同人間的絕色美人,白皙的皮膚,清秀的`面龐,非常美麗。
在我們內(nèi)蒙古出土的文物就更令我感興趣了。我最喜歡的有兩件,分別是“三素色熏爐“和”雙耳瓶“。三素色熏香爐的做工很精細,熏香爐像古代的房子,上面畫著似龍非龍、似蛇非蛇的淺綠色動物,旁邊纏繞著桃花樹枝,上面開滿了桃花,粉粉嫩嫩的,像小姑娘的臉蛋,特別可愛。
支撐爐子的是四個青綠色的柱子,柱子上雕刻著獅子頭,很是威武。雙耳瓶也很漂亮,青色的龍泉瓷上是密密麻麻的網(wǎng),好像摔碎了一般,其實,這是龍泉瓷的特點,也是它被人青睞之處。瓶子的兩端各有一個類似耳朵的東西,這就是瓶子的“雙耳”。怎么樣,好玩吧?
之后的美術(shù)館,真令我大開眼界。展出的書法、畫作和剪紙,各有各的美麗,各有各的亮點,讓人禁不住贊嘆:“真美啊!”。
這次參觀博物館,真是非常有意義!
參觀博物館的觀后感6
終于考完試了,媽媽帶我去博物館參觀。
一進門,就可以看到兩個特大號的壇子,媽媽告訴我那個叫“鼎”。左邊的是“鐵人魂”,右邊的是“大慶賦”
每個鼎能有一層樓高,它們代表著大慶精神。鼎真高呀,看來大慶精神真的很偉大!
樓上,是大慶地貌,有濕地、草原和森林。第一個地方是草原,他的代表動物是狼。第二個地方是森林,它的代表動物是東北虎。最后我們來到了濕地。大慶不僅有中國最有名最大的濕地,大慶的龍鳳濕地還是世界最有名最大的,它的代表動物是丹頂鶴。我還和丹頂鶴合影了呢。
來到恐龍區(qū),我害怕極了,但看看恐龍前面有意思的蝴蝶,我勉強往前走,一進來才發(fā)現(xiàn)沒有想象的可怕。終于過去了“大塊頭區(qū)”,來到蝴蝶區(qū)。這里的蝴蝶標本太多了,我都看不過來,更好玩的是激光仿真蝴蝶:在一個玻璃罩里,居然有兩三只蝴蝶在里面翩翩起舞,還不會逃跑,好奇得我把臉貼在玻璃上看。我發(fā)現(xiàn)下面有兩個電視一樣的東西,里面有幾只蝴蝶和上面的一模一樣,太高科技了,太神奇了!我猜里面的蝴蝶是激光做的,就叫它們激光仿真蝴蝶。
最后來到了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猛犸象化石面前。它們是世界上目前保存最好的象化石。還原的猛犸象的頭很象羅漢魚的頭。我奇怪化石上有象牙,地上也有象牙,難道一只象長四只象牙?原來真象牙太重了,化石托不動,只好安了個假牙。
這次的“游記”真有意思。當大慶人真自豪呀!
參觀博物館的觀后感7
今天,我有幸參觀蕪湖市博物館,這里有許許多多的古、現(xiàn)代文物。
首先,我們來到一樓,觀看了一些立體地圖,你也許會奇怪:立體地圖是什么呢?其實只是一種立體模型。這里有古代大宮殿、蜿蜒曲折的萬里長城、以及以前的弋磯山醫(yī)院。
接著,我們又來到一樓化石處,這里有像天上的星星一樣多的化石,有山羊的頭骨、中華乳齒象的骨頭,還有維氏原狒的骨頭。
之后,我們來到二樓,這里展示的是古代的陶器、青銅器和天然晶體,真讓我大開眼界,贊不絕口。有的陶器是白色的,有的是褐色的,青銅器有的像茶壺,有的像大水缸,有的像小型盾牌。來到天然晶體前,一堆亮閃閃的晶體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我以為是雌黃或雄黃,看過標牌之后我才恍然大悟:原來這就是水晶晶簇!
跟著,我們來到玩樂體驗館,這里主要是一些趣味小游戲,有踩魚、踩花、益智拼圖等。在踩魚游戲中,我用腳一踩,小魚就迅速地“溜”了,我又快速一踩、再一踩,哈哈,終于被我踩到了一條魚,真是有意思!
最后,我們來到博物館的三樓,這里向我們展示的主要是琴棋書畫:二胡、古箏、書法作品、絲綢畫、立體畫等等,品種繁多,目不暇接。
時間過得飛快,我們走出了博物館,我心里想:今天,我學到了許許多多知識,讓我受益匪淺!
參觀博物館的觀后感8
星期五,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步行到科技博物館參觀。那里的展品種類繁多,造型奇特,參觀以后真是讓我回味無窮。
一路上我們說說笑笑,歡歌笑語,不一會兒就到了科技博物館。那里的工作人員秩序井然地站著,正在等著我們呢。
我們走進博物館,不禁驚呆了,因為首先看見了宇宙里太陽系大行星的模型。這時解說員阿姨開口了:“同學們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解說員……”我一邊看著一邊聽著,手中還拿著筆寫著,真可謂“大忙人”。
在展覽柜前,我看見了真正的鉆石,白白的,亮晶晶的,非常漂亮。并且看見了三葉蟲化石,小小的好像一根草一樣。還看見了一個小恐龍蛋,那是我第一次看見恐龍蛋。上面還有一些小洞洞,旁邊寫明這是白堊紀的恐龍蛋。旁邊還有一只恐龍的化石,那只恐龍細細的、長長的,骨骼錯落有致。
再往右一看,解說員阿姨正在講著一種藍藍的巖石,我趕緊跑過去,一看上面寫的內(nèi)容,原來是星系中的老大木星。水星則是冒牌的火星,因為它離著太陽太近了,溫度幾乎和火星上一樣!
接著我們來到了石油的展廳,里面寫著我們勝利油田的歷史等有關(guān)知識。第一個展柜向我們展現(xiàn)了勝利油田最早的抽油機,也稱為“被拉的抽油機”。我又看見了現(xiàn)在通用的“磕頭機”……這次一日游,內(nèi)容太多了,我親眼見證了許多科技發(fā)明。
最后活動在歡聲笑語中結(jié)束了,同學們臉上都洋溢著快樂的笑容。我們收獲了很多知識,希望下次還能來這里參觀。
參觀博物館的觀后感9
“茶為國飲,杭為茶都”,是的,茶是我們中國的象征,杭州也是彌漫著陣陣茶香的。今天,我們前往茶葉博物館,了解中國茶史,體驗中國茶香。
車緩緩進入博物館,小路邊的田野中播種著茶種,一陣微風吹來,帶來了清新的泥土味兒和絲絲茶香。來到正門,一張清澈的水簾從天而降,透過簾幕,一個大大的“茶”字嵌在墻上,清晰可見。走進展廳,里面陳列著香味四溢的茶葉與中國五千年的茶文化。其實,茶誕生時并不像現(xiàn)在這樣可口。自神農(nóng)最初發(fā)現(xiàn)和利用茶以后,明朝始皇帝朱元璋下令改造茶,得到公眾的強力推贊,“今人惟取初萌之精者,汲泉置鼎,一瀹便啜,遂開千古茗飲之宗”,今人之所以能品上如此甘甜的茶,這不都是古人的造化嗎?
“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茶是中國人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與我們中華民族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在茶萃廳中,我們了解了茶祖——劉伯溫,茶父——神農(nóng)氏,還有各種香濃馥郁的陳茶。瞧,茶不僅有青翠欲滴的外表和醇厚的滋味,還富有古老的文明呢!
古往今來,茶之種、之制、之器、之藏、之飲、之用各有其術(shù),各有其道,各有其情!安钌标懹鹚珜懙慕(jīng)典著作《茶經(jīng)》充分表現(xiàn)出了“精行儉德”的茶道精神,所以自這本書問世以來,茶事方大行其道,受到許多茶迷的贊賞,可見中國人是多么重視,多么欽佩悠久的茶文明啊!
在今朝,茶能成為一種享譽世界的飲料,維系著每個中國人的品茶、賞茶之心和世界友人深厚的感情。
【參觀博物館的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博物館觀后感作文04-24
建川博物館觀后感03-30
首都博物館觀后感11篇04-13
首都博物館觀后感5篇03-22
首都博物館觀后感9篇03-14
參觀烈士陵園觀后感分享03-31
參觀科技館觀后感15篇04-14
參觀科技館觀后感合集15篇03-22
參觀科技館觀后感集錦15篇03-15
參觀科技館觀后感(合集15篇)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