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jié)的故事(推薦)
端午節(jié)的故事 篇1
據《禮記》載,端午源于周代蓄蘭沐浴。古人五月采摘蘭草,盛行以蘭草湯沐浴、除毒之俗。《大戴禮記·夏小正》:“五月,……煮梅,為豆實也,蓄蘭為沐浴也!鼻毒鸥琛ぴ浦芯罚骸霸√m湯兮沐芳,華采衣兮若英!蹦铣喝俗阢痢肚G楚歲時記》云:“五月五日謂之浴蘭節(jié)!贝怂琢鱾髦撂扑螘r代,又稱端午為浴蘭之月。
關于端午節(jié)故事短篇:紀念介子推說
據東漢時期蔡邕《琴操》中載,端午節(jié)系為紀念先賢介子推。
關于端午節(jié)故事短篇:源于勾踐操練水軍說
宋代高承《事物紀源》刊文,端午源于春秋時期越王勾踐于是日操練水軍。
端午節(jié)的故事 篇2
端午節(jié)的第二個傳說,在江浙一帶流傳很廣,是紀念春秋時期的伍子胥。伍子胥,楚國人,父兄都被楚王所殺,后來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zhàn)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廬死后,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zhàn)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
伍子胥本為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后,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隊伍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體裝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jié)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
端午節(jié)的`故事 篇3
。1)吃粽子
是因屈原投江,民眾怕屈原的尸體被魚、蝦吃掉,所以用竹筒裝好米食投入江中,后來演變成用竹籜、竹葉包好投入江里喂魚、蝦。
。2 )佩香囊
端午節(jié)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于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朱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
(3)喝雄黃酒
因端午節(jié)后各種蟲類,開始活躍起來,瘟疫漸多,雄黃具有消除疫病的功用;也是因白蛇傳的故事,白蛇喝了雄黃酒之后,差點現(xiàn)出蛇形,所以民眾則起而彷效,希望收到去邪的功能。
端午節(jié)的故事諾貝爾的故事讀后感關于母親節(jié)的故事的.作文500字
端午節(jié)的故事 篇4
母親的針線笸籮,直徑尺余、半尺見深,用藤條編織而成,鐵紅的油漆,把笸籮漆得油光發(fā)亮。給人一種質感和美感。當盧溝橋的槍炮隆隆作響時,我的母親也在一聲聲鞭炮中和父親拜了天地,那年她20歲。她的陪嫁品除了一桌一柜和兩把椅子外,還有的就是這個舊時婦女盛針線、布頭用的笸籮,伴她一生的針線笸籮。母親是那個時代少有的識文斷字的人。她的女工尤其在三鄉(xiāng)五里出了名。她把畢生精力,精妙的技藝和對子女永恒的愛一針針縫制在我們姊妹六人的衣服、鞋子密密的線縫里。
母親生下小妹后落下了嚴重的心臟病。多病的母親不能下地干活,就幫鄉(xiāng)鄰們紡花織布。鄉(xiāng)親們不忍心一個多病的人白白操勞,常常會給一定的報酬,實在拿不出錢的,會送過來幾斤糧食。我們兄妹幾個也不閑著。二姐坐在老式織布機上縱橫交織著她心中的夢,我把彈好的棉花撕成一塊塊,二哥用小搟杖把成片的棉花搓成指頭粗細的棉花卷,放在母親的針線笸籮里,母親則架起紡車紡棉花。她一只手搖動紡車,另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捏著花卷,手臂慢慢舒展,輕輕抬起,在嗡嗡嚶嚶的聲響里,一股細流從母親的'指頭間緩緩瀉出,落在紡錠上,聚成一潭銀水。針線笸籮里的棉花卷增多著,減少著,最后變成一個個肥碩的線穗。
沒有活計的時候,針線笸籮里就變成了花花綠綠的世界。母親有時幫別人趕嫁妝,有時幫鄉(xiāng)親做壽衣。端午節(jié),母親針線笸籮里就有了數不清的香布袋。幾乎所有的女孩子這天都會得到母親的禮物。我最喜歡母親縫的繡球、抱腳娃娃、看瓜老頭等。彩線和布頭是幫人做活時的下腳料。做這些活,母親從來不收一分錢。盡管家里有一群嗷嗷待哺的孩子。
年底是母親最忙的時候。日子再艱難,過年時母親也會把我們打扮得風風光光的。那盞昏暗的煤油燈,陪伴母親熬過多少不眠之夜?不知道。那個鐵紅的針線笸籮,裝載著母親多少愁思?不知道。只知道每年的大年初一,母親便靜靜地躺在床上,大姐和二姐則輪流守候在她的病榻前。
端午節(jié)的故事 篇5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就要來了,我們都知道,在端午節(jié)這天孩子們都要系五彩線,你們知道這是為什么嗎?下面就讓我來給你講一講吧!
從前,有一個惡魔,叫艾米麗,他有一個嗜好,就是吃小孩!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他總來村子里索要小孩,如果不給,那么嘿嘿嘿,這個村子就要倒霉了!洪澇啊、旱災啊、臺風啊,應有盡有,讓你們吃不了兜著走!
村子里特伯利家是一個幸福溫馨的大家庭,爸爸媽媽養(yǎng)育了四個聰明可愛的.孩子,每天晚上一家人都圍坐在爐火前講故事。不巧,這天晚上,惡魔艾米麗敲響了這家的門。爸爸特伯利驚得心砰砰跳,他真的不知道該怎樣抉擇:是送出去一個孩子,還是把孩子們都藏起來?哎,怎么能藏住呢?只能是引火上身,最后全村都倒霉!于是經過苦苦的掙扎之后,他決定將最小的兒子送出去。
就在送出孩子之后,他整個人就變了,不吃不喝,不哭不笑!故事?早就隨著他的心一起死了!哀莫大于心死!在經歷了內心的不斷拷問后,他決定出走,去尋找自己的孩子。他知道艾米麗就住在村子東面的大山上,那山高聳巍峨,看上去很陡峭,而且荊棘叢生,沒有一個人敢攀上那座山,然而特伯利顧不了那么多,手腳劃出血了,衣服被荊棘勾破了,雙腿腫脹得像兩條大面包……一切的一切他都不在乎,他只要自己的兒子!
就在見到艾米麗的那一刻,他全部的悔恨、痛苦終于傾瀉出來,他左手操起樹枝,右手抓著一大把野花,準備開戰(zhàn)!然而,就在他揮舞手中的樹枝和花束準備沖鋒的時候,艾米麗卻自動敗下陣來逃走了!最終他找回自己的孩子,一家人團聚在一起。
端午節(jié)的故事 篇6
以臨近端午節(jié)前夕,孩子們聽到要過節(jié)都高興的發(fā)出了歡快的笑聲,幼小的孩子們都等著大人們包粽子,講故事。而我們也將人世塵俗拋擲腦后,投入到節(jié)日的歡樂中。
如今已是端午之節(jié),我很想念屈原前輩。屈原是誰你們可能不知道,我來給你們講一個故事吧!
楚王時期有一個人叫屈原,那時他懷著才高八斗的智慧,向楚王自薦,可卻一次次的遭到楚王的拒絕和抹殺,最后,楚王因不耐煩將他逐到邊疆,后來,屈原覺得自己才高八斗,竟不被重用,自己一心鐘愛國家可沒人知道,一怒之下投入了汨羅江。那個地方的人覺得他很偉大,為了紀念他,他們不想讓屈原的尸體被江里的.魚吃掉,就投了很多粽子,意思是魚吃粽子別吃屈原的尸體,后來稱這一天為端午節(jié)。這一天便有了吃粽子的習俗,你們聽了故事一定很感動吧!其實我也感動的一塌糊涂呢!
可是聽了這個故事,我雖然敬佩他,但我覺得,他不應該就這么結束自己,是個人就會有不足之點,他肯定也會有不足之點,他應該繼續(xù)學習和改正他的不足之點,從而改變的更好,而不應該因為一點挫折就當懦夫。如果屈原能明白這點而不去投江的話,他將是我心目中最偉大的英雄。
說道端午,不得不把故事放到一邊了,還是講講我家鄉(xiāng)的習俗吧!
我家鄉(xiāng)的習俗你可能還不知道,每當端午過節(jié),我們家鄉(xiāng)就要蕩秋千,我也不例外。今天,我也蕩了秋千,其實他的寓意是蕩掉所有的怨恨和煩惱。
最后還是要給大家說一聲“祝大家節(jié)日快樂!”
端午節(jié)作文:圣誕樹下的粽子
就像所有的河流歷經不同的風景之后都要匯入海洋一樣,不同的文化在穿越了歷史的蒼茫之后開始碰撞,開始融合。從某程度上來說這是一種必然,然而有些中國人,面對來勢洶涌的西方文化卻茫然了。
端午節(jié)節(jié)日作文:有趣的傳統(tǒng)佳節(jié)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甭牭竭@首兒歌,就讓我想起了端午節(jié)。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要插艾枝,懸艾虎。
我家的端午節(jié)作文:又聞粽香
離端午節(jié)還有一段時日,各式各樣的粽子便隨著初夏的腳步迫不及待地閃亮登場了。其實,粽子現(xiàn)在隨時都可以吃到,而且不局限于紅棗的一種,八寶、豆沙、肉、胡蘿卜等各種陷的粽子,纏了不同顏色的絲線,躺在超市的冰柜里,或定點的被溫熱著...
20xx年以端午節(jié)為話題的作文:鄉(xiāng)村端午節(jié)300字
記得往日農村里的端午節(jié),我是感覺到很新鮮的,不僅要包粽子,外婆還會從哪兒摘來一些菖蒲還是什么藥草,折成一把劍的樣子(我感覺很像劍),掛在大門前兩個門神上。我也不知道是做什么用,聽說是可以驅邪避諱的。
端午節(jié)的粽子
早晨,我一起床就聞到一股清香,我就連忙跑到廚房,一看原來是媽媽在包粽子。我很想體會體會這種氣氛,便向媽媽要求,讓她教我怎樣包粽子。媽媽告訴我包粽子,首先要把棕葉洗干凈,在熱水中泡軟。
端午節(jié)的故事 篇7
端午節(jié)就要到了,每逢端午,人們總要賽龍舟,你們知道這是為什么嗎?下面就讓我來給大家說一個好聽的故事。
從前,大象長得圓滾滾的,短短的鼻子,絨球一樣的小尾巴,就像是一個碩大的圓球,而且它的力氣還很小。一天,一個叫“賽”的大象,出門到小河邊找水喝,可是它太粗心了,居然沒有發(fā)現(xiàn)潛藏在河里的.鱷魚,于是它剛把短鼻子伸進河水里,就被鱷魚給結結實實地咬住了。就在這時,一個村民看見了,連忙找來了一條形狀像龍一樣的船,又找來了一條長繩,一頭綁在船上,一頭綁在大象的短尾巴上,然后用力地劃呀劃,可是鱷魚還是沒有松開嘴巴,于是他決定召集人們來賽龍舟,看看誰劃得最快,然后就讓這個人來拉這頭大象。就這樣經過激烈的比賽,人們如愿以償,選出了劃得最快的人,讓他來拉大象,就這樣大象的鼻子終于掙脫了鱷魚的嘴巴,而且它的鼻子變長了,尾巴也變長了,而且它還變得力氣很大了!從此這頭大象一直保護人們的安全。
以后,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人們都要賽龍舟,慢慢的,它成為了端午節(jié)的習俗。
端午節(jié)的故事 篇8
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佳節(jié),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端午也稱端五,端陽。此外,端午佳節(jié)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jié)、重五節(jié),五月節(jié)、浴蘭節(jié)、女兒節(jié),天中節(jié)、地臘、詩人節(jié)、龍日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節(jié)的習俗還是同多于異的。
過端午佳節(jié),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tǒng)習慣,由于地域廣大,民族眾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說,于是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jié)名,而且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其內容主要有:女兒回娘家,掛鐘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葉符,懸掛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備牲醴,賽龍舟,比武,擊球,蕩秋千,給小孩涂雄黃,飲用雄黃酒、菖蒲酒,吃五毒餅、咸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動漸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傳中國各地及鄰近諸國。有些活動,如賽龍舟等,已得到新的發(fā)展,突破了時間、地域界線,成為了國際性的體育賽事。
關于端午佳節(jié)的由來,說法甚多,諸如: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 ;紀念曹娥說;起于三代夏至節(jié)說;惡月惡日驅避說,吳月民族圖騰祭說等等。以上各說,各本其源。據學者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的'百余條古籍記載及專家考古考證,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jié)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廣泛深入人心,故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因此,紀念屈原之說,影響最廣最深,占據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把端午佳節(jié)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都與紀念屈原聯(lián)系在一起。
時至今日,端午佳節(jié)仍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jié)日。
端午節(jié)的故事 篇9
在浙江紹興,端午節(jié)是為了紀念東漢孝女曹娥救父投江。傳說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于江中,數日不見尸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14歲,晝夜沿江號哭尋找父親。過了17天,在五月五日這一天她也投江而亡,五日后從江中抱出父親的尸體,就此傳為神話。據史料記載,自宋代以來,歷代帝王都曾對曹娥大事褒揚。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紹興,后傳曹娥碑為晉王義所書。后人為紀念曹娥的`孝節(jié),在曹娥投江之處興建曹娥廟,她所居住的村鎮(zhèn)改名為曹娥鎮(zhèn),曹娥殉父之處定名為曹娥江。
端午節(jié)的故事 篇10
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于江中,數日不見尸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傳為神話,繼而相傳至縣府知事,令度尚為之立碑,讓他的.弟子作辭頌揚
端午節(jié)的故事傳說故事
端午節(jié)的故事 篇11
又到了五月端午,又到了包粽子時候。
每到端午節(jié),家鄉(xiāng)人們都要包粽子。這個風俗起于何時我也說不清。聽大人們說,大約在兩千多年前,一個名叫屈原愛國詩人,在汨羅投江而死。人們?yōu)榱思o念他,就把包好粽子投進江里,以防魚呀什么之類東西把他尸體給吃了。就這樣,這個風俗一直沿襲至今,就成了家鄉(xiāng)一種傳統(tǒng)習俗。
包粽子要用箬葉,箬葉長在山上。端午前夕,山里村民們就背著竹筐到山上采摘回來,挑到市場上賣。人們就到市場上把箬葉買回家里。等到端午節(jié)前一天就把箬葉拿出來,放到水里浸濕、洗干凈,然后把粽子包好、煮熟,到了端午節(jié)那天就擺上桌,人們一邊喝著酒,一邊吃著粽子,那感覺就像過年一樣,熱熱鬧鬧,多么有意思。
說起包粽子,那可是一件最有趣事情。包粽子那天,每家每戶都端著個桌子,擺出幾張凳子,把洗好箬葉,浸好糯米一起放到院子里。那些村姑村婦們就坐在院子里一邊包著粽子,一邊聊著天,嘻嘻哈哈,顯得多么快活。她們手里拿著一片箬葉,中間對折成一個漏斗形,然后用手抓起一把糯米放進折好箬葉里,壓緊、按平,再把口子封住,成一個三角形樣,用草席捆好,十個十個為一提,包到百來十幾個時候就打住了。這時,她們提著包好粽子回到屋里燒水煮粽子了。
煮粽子是一件費時工夫。你必須坐在灶前,一邊看著火,一邊燒水煮。待柴燒完后,你得給它加柴;水燒干了,還要添水,一直等到粽子煮熟為止。這樣前后花費時間大約要一兩個小時。要是火力不足話,煮上個三五個小時也是常有事。
粽子形狀多種多樣,有棱形、四角形、金字塔形,最多還是三角形。粽子不但式樣多,而且品味也各有千秋,有用瘦肉做餡包煮,也有用青豆摻和包煮;有紅棗,也有花生米,總之多種多樣。粽子里面放些小蘇打或硼石之類防腐劑,煮出香味可濃了,吃一口又香又韌,味道好極了。
我最愛吃粽子。一口氣能吃它三五個還不夠癮。媽媽說我是個“粽子寶”,我才不管她說這么多呢。
又到了五月端午,又是到了包粽了時候。故鄉(xiāng)粽子啊,令我多么懷念。
端午節(jié)的故事 篇12
今天是端午節(jié),我和爸爸媽媽早早的起了床(其實我是想吃粽子),端午節(jié)的來歷,可是有一個美麗的故事:
屈原被放逐后,走到江邊,獨自一人披散著頭發(fā)沿著水邊邊走邊吟唱,臉色憔悴。一個漁夫看見就問他說:“您不是三閭大夫嗎?為什么來到這里”"
屈原說:“全世混濁卻只有我一人清白,大家都醉了卻只有我一人清醒,因此被放逐!睗O夫說:“聰明賢哲的人,不被事物所拘束,而能順隨世俗的變化。全世上都混濁,為什么不順著潮流推波助瀾?眾人都醉了,為什么不一同吃那酒糟喝那薄酒?為什么要保持高尚的節(jié)操志向,卻使自己被放逐呢?”
屈原說:“我聽說,剛洗過頭的.人一定要用手彈去冠上的灰塵,剛洗過澡的人一定抖掉衣服上的塵土。一個人,誰又能用清凈潔白的身體,去受臟物的污染呢?我寧愿跳入水中,葬身魚腹,又怎能用高尚純結的品德,去蒙受世上的塵垢呢?”于是寫下了《懷沙》賦,便抱著石頭,自己跳到汨羅江死了。
后來,人們?yōu)榱吮Wo屈原不會被魚蝦們吃掉,就定了一個日子,一到這一天就紛紛把粽子投到河下;為了屈原不受龍神傷害,就紛紛在船上敲鑼打鼓。后來,人們把這一天叫為‘端午節(jié)’,到這一天,人們就吃粽子、劃龍舟來紀念屈原。
端午節(jié)的故事 篇13
古代因為屈原投江而民眾競相劃船,為了救屈原,F(xiàn)代則為一種表現(xiàn)團隊精神的最佳活動,而且在全省各線市的主要河川,每年都舉辦劃龍船比賽,國內的無線電視臺都會轉播比賽盛況,近年來有逐漸發(fā)展成國際邀請賽的`情形。
龍船比賽會讓外國友人喜歡的原因:它是一種有別於國外盛行的獨木舟或八人式的劃船,而是一種需要更多默契的力與美的運動。各地的龍船賽大同小異,()值得一提的是:宜蘭縣二龍村的龍舟比賽,不因為他們的龍舟比其它地方長或漂亮而聞名,而是因為一項相傳有兩百年歷史,而且只有兩隊--上二龍村的淇武蘭和下二龍村的洲仔尾,他們各自擁有一條都繪有太極圖案的龍舟,只是淇武蘭以綠色為底,洲仔尾卻以紅色為底。比賽規(guī)則是兩村的居民都是選手,反覆在二龍溪比賽達數十次(從午后到黃昏),選手累了馬上換同村的人上場,最后以勝的次數多的隊伍為贏。
【端午節(jié)的故事】相關文章:
端午節(jié)的故事06-12
端午節(jié)故事05-26
端午節(jié)的故事(精選)07-11
端午節(jié)的傳說故事04-10
端午節(jié)屈原的故事06-12
端午節(jié)的故事(薦)07-06
端午節(jié)的故事(實用)07-04
端午節(jié)的故事優(yōu)秀06-13
端午節(jié)的故事(必備)07-11
端午節(jié)的故事[必備]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