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的過年風俗
宜昌,歷史悠久,是一個文化積淀豐厚、文化個性鮮明的城市。在這里,古代巴族、楚族共存一域,兩種文化相互交融而成的巴楚文化,絢麗多姿。如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宜昌過年風俗,希望對大家有所作用。
除夕
團年和吉祥菜
大年三十,全家圍一大桌歡聚一堂。團年飯自然是一年中難得的豐盛晚宴,桌面上少不了幾種圖吉利的菜,比如下湯菜的多是“三丸子”,即肉丸子或魚丸子、藕丸子和豆腐丸子,呼其為“元寶”;黃花菜配筍絲烹飪,謂之“金銀絲”;將筍子燴以肉絲,謂之“節(jié)節(jié)高”;將臘魚蒸熟撕片,謂之“富貴有余”。
春聯(lián)
春聯(lián)是四處有售,在解放前,宜昌城里寫春聯(lián)的多半是學高才博的老先生,但大都是家境不甚寬裕的斯文人,靠此聊補家用的。
守歲
“守歲”,守歲守歲,一夜不睡,舊時,堂屋正中一盆木炭火,火越旺越好,象征來年的日子更火紅。農家的火籠要放一個粗大的樹兜做“火柱”,也有叫“火主”、“火豬”的,從大年三十燒到正月十五,徹底不熄,預示來年的興旺,留未燼柴頭,送至菜園,園中蔬菜就不生蟲子了。
舊時宜昌城,除夕夜的戶外十分熱鬧,擊鼓鳴鑼曰鬧年。這一夜大街小巷燈火通明。賣發(fā)糕的小販“發(fā)糕、發(fā)糕,越發(fā)越高”的叫聲此起彼伏,通宵不斷。購糕者接連不斷,構成宜昌城獨有風景。
三十送燈
年三十晚上,宜昌許多縣市區(qū)都有給亡人送燈的習俗。吃過年夜飯,一大幫子子孫孫呼啦啦地帶著鞭炮、紙錢、蠟燭去上墳。早年送燈用的是油燈,怕被風吹滅了,所以要用皮紙糊成燈籠。送燈人在天快黑時把燈送到墳頭,邊點亮油燈,邊喃喃而語:某某大人,今兒是大年三十,孩兒們給您送燈來了,請您保佑我們百事順遂。點亮油燈后,靜觀幾分鐘,見一切正常,送燈人就會踏著夜色回家去守歲。講究的人家初一早上還會把油燈取回來,晚上再送去,如是三天才告結束,F(xiàn)今人們送燈不再送油燈,一般送蠟燭。時間一般都是中午一家人吃過團年飯后,就去送燈。
祭祖讓新年更是充滿了希望,這樣一個流傳了千百年的儀式,在活著的人們心里是一種寄托,一種希望,一種滿足,一種安慰。只有在這個時候,墳塋才不會是一個傷心的地方。
三天年 出天行
大年初一是新的一年開始。凌晨,人們換上了新衣裳,打開大門,讓那塊靠在門上的“金塊財”倒向門內來。向神位祭拜以后,再放一掛長鞭表示“開門進財、新年邁進門”。此時屋外似亮非亮,家人們在鞭炮聲中走到戶外,觀天看星,稱其為“出天星”或為“出天行”;氐轿堇锿磔呄蜷L輩拜年,接著“出行”,說是“出行大吉”。在五峰漁洋關,正月初一,清晨出門,都必須帶柴進屋,喻為開門大吉,招財進寶。給人家拜年時,進門要喊“送恭賀啊——拜年哪”,也需把柴帶進門。
拜年作揖賀鄉(xiāng)親
初一到初三,人們滿面喜色,笑逐顏開,到處都是“拜年”聲。宜昌有“初一拜父母,初二拜丈母”之說。在家下輩給上輩拜年,出門親戚朋友、左鄰右舍互相拜年。隨去拜年小孩可得到“打發(fā)錢”。這三天內婦女要守在屋里,招待上門拜年的客人。用麻葉、米花和紅棗制成的一種甜茶,名叫“元寶茶”,麻葉色黃謂之“散金”,米花色白謂之“碎銀”,說是“散金碎銀得元寶”。
正月十五 吃元宵
農歷正月十五,名曰“上元日”,俗稱元宵節(jié)。這天,家家戶戶都要吃“元宵”。20世紀30年代前后,正月十五的“元宵”皆由各家自做,用糯米磨成漿,濾干后做成一個個包有或紅糖、或白糖、或桂花、或玫瑰、或豆沙、或糖拌芝麻、或糖拌核桃的小圓團,煮熟,全家老小都要吃上一頓“元宵”。
燈會、鬧花燈、猜燈謎
民諺曰:“三十的火,十五的燈”。故元宵節(jié)又稱“燈節(jié)”。在燈節(jié)里,宜昌城里大街小巷各戶人家在大門掛有各式彩燈。各走馬燈上的圖畫五彩繽紛,常見的圖畫除有花鳥魚蟲、山川景色外,更有令人喜于駐足觀賞的民間傳說故事——哪吒鬧海、大鬧天空、大戰(zhàn)長坂坡、八仙過海、嫦娥奔月、劉?抽、天仙配、白蛇傳等。
正月十五的燈謎會,不同于街頭的熱鬧場面,這是一種別開生面的文雅活動。
春節(jié)期間,宜昌各縣市區(qū)也會有相關的燈會活動。
舞龍舞獅
舞龍燈是元宵節(jié)的花燈會里最重要的一項。先訂做好龍頭龍尾,正月十三到彩扎店鳴鞭取回龍燈,謂之“迎頭”。龍身少則9節(jié),長龍有多至19節(jié)者。由舞龍頭者帶領,“龍燈沒有巧,只要龍頭玩得好”,龍身龍尾隨著龍頭上下飛舞,蔚為壯觀。龍舞演畢后,東道主賞丈余長大紅布,系于龍頭上。觀看龍燈舞的人常常擁擠到水泄不通的程度,時常有婦人抱小兒在龍燈身下穿閃而過,以祈求免疫避災,是宜昌龍燈舞的特有現(xiàn)象。
其他資料:宜昌春節(jié)風俗還有哪些?
過小年/忙年
小年開始就要“忙年”了,為過大年做好準備。從臘月二十三起開始除穢打“堂塵”,其實就是把家里打掃干凈,撣掉所有房內的灰塵,洗曬衣服、被褥,清洗桌椅板凳、炊具;做甜酒、熬麻糖、打豆腐、炒米子;置辦菜肴、果品、糕點。
趕老鼠
這天也是老鼠嫁女的日子,禁止灑掃,特別不準用剪刀,否則來年鼠害無窮!摆s老鼠”是農民為祈禱減少鼠害的活動,天剛麻麻亮,大人們就會慫恿家中的小孩們快快起床,赤膊條條,小孩一只腳穿上草鞋,另一只腳系上鞋帶把鞋拖著,左手拿著簸箕,右手拿著木錘或木棍,然后到房間每一個角落,邊敲打簸箕口里邊念道:“簸箕刮兩刮,草鞋拖兩拖,老鼠子下兒十二窩,窩窩梭(流產)!薄岸,拍簸箕,老鼠子下兒不成器……”這是人們對老鼠的詛咒,實現(xiàn)糧倉無損的愿望。
祭灶神
舊時,差不多家家灶間都設有“灶王爺”神位。傳說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負責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為一家的保護神而受到崇拜。有的神像只畫灶王爺一人,有的則有男女兩人,女神被稱為“灶王奶奶”。通常和藹可親,都是模仿人間夫婦的形象。
宜昌大部分地區(qū)農歷臘月二十四是小年。小年的主要習俗是“祭灶神”,都是由家庭婦女操辦。把寫有“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之類的小紅對聯(lián)貼在灶門兩邊。在鍋里、水缸里、盆里分別點上蠟燭。一切準備停當,各家婦女們分別梳頭抹粉,一番打扮后,便在灶前擺上供品,焚香燒紙,灑上白酒,然后跪拜磕頭施禮,讓灶神“一醉方休”,這樣上天后盡說人間好話。此日正逢經期的婦女禁忌祭灶神,否則會沖撞灶神。據(jù)說這一天,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報告這一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祭灶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爺?shù)淖焐,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面前說壞話,這些灶糖小孩子們特別喜歡吃。
忐忑的團年飯
舊時在宜昌,過小年時,在外人員都回家小聚,家有傭人的,主雇共聚一堂。東家叫賬房先生、長工、短工舉杯喝酒吃肉,相互客套一番。酒足飯飽之后,東家叫賬房先生取來賬本,給打工人員發(fā)放當年薪酬,發(fā)放單右側為領款人姓名、金額,左下側寫有來年共同發(fā)財,受雇人則心中高興不已,因為來年又有錢可掙。若左下側寫有來年另路發(fā)財?shù)淖謽,受雇人猶如一股涼風從頭吹到腳,愁來年無事可做。所以,長工、短工這頓團年飯是既好吃又不好吃。
年寶和春聯(lián)
現(xiàn)在已很少見到“年寶”,“年寶”是宜昌特有的吉祥物,用大紅紙包裹幾束青翠的柏樹枝懸于堂屋正中處,以表示新年吉慶、百事順遂。春聯(lián)倒是四處有售,在解放前,宜昌城里寫春聯(lián)的多半是學高才博的老先生,但大都是家境不甚寬裕的斯文人,靠此聊補家用的。
【宜昌的過年風俗】相關文章:
宜昌的過年風俗05-16
宜昌的過年風俗(精)05-17
關于宜昌過年的風俗10-09
宜昌的過年風俗11篇(經典)05-16
宜昌的過年風俗實用[11篇]05-17
宜昌的過年風俗11篇[優(yōu)秀]05-16
湖北宜昌春節(jié)風俗06-09
過年的風俗02-12
美國過年的風俗08-15
青島過年的風俗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