畬族過年風俗
古老的畬族文化,源遠流長。今天小編為大家準備了畬族過年風俗,歡迎閱讀!
畬族過年風俗
農(nóng)歷正月初一至十五為春節(jié),是畬族人民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節(jié)日里家家帖紅,人人著新衣,到處鞭炮聲,相互串門道喜,備辦三牲厚禮祭祖。畬民十分重視過春節(jié),從農(nóng)歷十月開始,就準備糯米釀制“過年酒”,用糯米、灰堿水做年糕(糍粑)。吃糍粑是畬族人民過春節(jié)的特色之一。畬鄉(xiāng)流傳著這樣的一首詩句“糯米做糍圓又圓,香麻拌糍甜粘粘”。就是說,做糍粑,表達了畬民盼望春日時(糍)來運到,生活年年(粘粘)甜的美好心愿,還有合家團圓之意。除夕之夜,人們一般通宵不眠,前半夜走家串戶、互相祝賀;后半夜點燃香燭、鳴放鞭炮,迎接新年的到來。這時,一家男女老少圍在篝火旁,聚吃年飯,稱“隔歲”。小孩一邊烤火“守歲”,一邊學唱“盤古歌”,阿爸則蒸糯米飯做芝麻糍粑,做罷糍粑,還要一指碗口粗的耐燒的楮木,放在灶里燃燒,到一定火候時,用灰燼掩埋著,作為大年初一的火種,謂“隔年火種”。這個火種一定不能在第二天煮早飯前熄滅,不然會認為是不詳之兆。
初一凌晨,當雞鳴第一聲時,年輕人就打開大門,放鞭炮和“雙響”,有的跑到大門外,拿著竹響板(毛竹破開兩片,一頭聯(lián)結(jié)在一起),繞著房前房后“呱呱”地敲打,以示驅(qū)瘟神,除病災(zāi)。主婦們聞到爆竹聲,爭先恐后地趕到井邊取“新水”,回家煮線面做早點,預祝全家平安長壽。孩子們跑到竹林里“搖毛竹”,認為小孩搖了毛竹就會像竹筍一樣茁壯成長。農(nóng)歷正月初二開始,畬民要集體上山圍獵,過去還要舉行拜祭獵神活動。正月初五“開年駕”(送年),家長領(lǐng)著小孩到處打掃。打掃完后,全家喝糖茶,預祝年年有余。正月初八,是畬族祭始祖盤瓠的日子,屬于原始社會遺留下來的圖騰崇拜。這一天,同祖同姓的男女老少聚集祠堂舉行祭祖會。有的村落要在初一至初五于祠堂中祭祀祖先。
過年期間,男子搓草鞋,操勞家務(wù),以示對婦女的`尊重與慰問。姑娘們則忙于以各色鮮艷的絲線,編織成絢麗多彩的彩帶,準備送給自己的情人。節(jié)日里還舉行對歌、“打尺寸”、登山比賽和打秋千等文娛活動,充滿著節(jié)日的歡樂氣氛。等到十五過了元宵節(jié),春節(jié)活動乃告結(jié)束。
畬族春節(jié)禁忌甚多,如正月初一不能洗衣,不能動刀,不能打罵人,不能在井中打水,好讓井媽安靜休息一天。如果小孩失手打破碗碟,要說“歲歲(碎碎)平安”或“落地開花”“碗豁嘴大富貴”之類的吉語。這天小孩子特別高興,全身穿戴一新,聚在一起比劃著,敘說著各家的大人們?nèi)绾螢楹⒆訌埩_這全新的衣帽。吃年糕,放鞭炮,打鑼鼓,踢毽子,放風箏,吹氣球,比新衣服,數(shù)壓歲錢。
【畬族過年風俗】相關(guān)文章:
畬族傳統(tǒng)風俗習慣11-06
潮州過年風俗03-07
寧波過年風俗03-06
泰國過年風俗03-06
成都過年風俗03-06
菏澤過年風俗03-05
梧州過年風俗03-05
雷州過年風俗03-05
湘西過年風俗03-04
南昌過年風俗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