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過春節(jié)風(fēng)俗
導(dǎo)語:一年一度最重要的節(jié)日春節(jié)到來了,全國人民為歡歡喜喜過大年。那么北京人過春節(jié)風(fēng)俗是怎樣的呢?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年初一 滿街走
北京人在正月初一這天都要拜年,拜年一般從家里先開始,初一早晨,晚輩要先向長輩拜年,祝福長輩,健康長壽,萬事如意。長輩受拜后,要將事先準(zhǔn)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全家聚在一起吃素餡的接神餃子,又稱五更餃子。在家中長輩拜完年以后,還要出門去拜年走親戚,人們在街上遇到時也要笑容滿面的抱拳拱手,互祝吉祥,多說拜年話。左鄰右舍也要互相登門拜年。但是在過去出門拜年都是男人的事情,女人則要在破五過后才能出門拜年。大年初一女婿必須要到岳父家中拜年。
三十晚上 鬧一宿
臘月三十也叫除夕,在過去大多數(shù)北京人家都在這天供有佛龕、神像、祖宗牌位的這天要在供桌前擺上九堂大供;五堂蜜供,成堂套餅、成堂面鮮,成堂水果、成堂干果、花糕大小八件,年糕年飯,素餃子,素炒菜。家境一般的也要擺三堂或五堂供品。還要在供桌上供上敬神錢糧、紙元寶、千張等。在臘月三十下午就開始張燈結(jié)彩準(zhǔn)備過年,家家貼春聯(lián)貼福字、貼掛錢、貼窗花、貼抬頭見喜、貼出門見喜等,貼完后鞭炮齊鳴,好不熱鬧。除此之外還要在院子里鋪滿松枝、芝麻秸等,名為“踩歲”,取歲歲平安之寓意。
北京人過年講得就是吃喝玩樂,在過去的社會還是以吃為主。其實包括那些供品實際上也是為人準(zhǔn)備的。俗話說:“心到神知,上供人吃”!北京人除夕晚上的年夜飯也稱團(tuán)圓飯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全年最豐盛的一次家宴。除夕的年夜飯要有葷有素,有冷葷、大件與清口菜。冷葷有冷燉豬、燉羊肉、冷燉雞、鴨。大件有:紅燒肉、扣肉、米粉肉、紅白丸子,。清口菜一般有豆腐、青菜等。主食多以葷素水餃為主。供奉祖宗牌位的還要在供桌前供上一碗“年夜飯”,在飯上插上松枝,在松枝上掛上銅錢,小紙元寶等,宛如一棵搖錢樹。北京人在晚上吃年夜飯之前還要有一個祭祀祖先的儀式,首先由家中長輩燃燭焚香,后按家族輩分大小,男先女后的順序分別向祖宗牌位行三跪九叩大禮,行禮后由家中長輩宣讀祭祀表文,宣讀后將表文與錢糧、元寶、千張、茶葉、香粉等一起放入疏筒里到院中焚化。此時還要鞭炮齊鳴,焚化后男女才回到屋中開始吃團(tuán)圓飯。北京人在臘月三十與正月初一之交點時要吃餃子,取其“更歲交子之義”。餃子顧名思義是取交于子時的交子意思,正所謂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在包餃子時家家還要把餃子包成元寶形,在餃子中包進(jìn)糖、銅錢、花生等。如吃到糖的,意味著來年生活甜蜜幸福;吃到銅錢意味著來年財源廣進(jìn);吃到花生意味著來年健康長壽,因花生又名長生果。
子時一到,鞭炮齊鳴、焚香接神。家中長者手拿三柱高香去屋外院中按照五個方位接神。接神后北京人有的風(fēng)俗,守歲最早起源于晉代。守歲其意有二,年歲大的是在辭舊之際有珍惜時光之意。年青人守歲則有為父母延壽之意。所以凡是父母健在的'人都必須守歲。再搞些娛樂活動。年長的打麻將,婦女們打索胡斗紙牌,小孩們則點燈籠、放鞭炮,玩“升官圖”等游戲。第二天還要去拜年走親戚等活動!
臘月二十九 蒸饅頭
北京臘月二十九這天家家戶戶都要蒸饅頭,這是為了過年準(zhǔn)備主食,除了蒸饅頭以外還要蒸花卷、豆包、或者蒸一些小動物造型的豆包等,滿族人家還要蒸喜餅、蒸棗泥方糕、蒸子孫饅頭、蒸如意卷等。在蒸豆包的時候還要在豆包上面用胭脂點一個小紅點,以示喜慶吉祥。臘月二十九因為是除夕的前一天,所以也叫“小除夕”,這天家家置擺酒席一桌,以備晚輩前來給長輩辭歲、別歲。還要在屋外焚香,稱為“燒天香”,一直要持續(xù)到初一。
臘月二十八 把面發(fā)
北京過年在臘月二十八這天家家都要發(fā)一塊面,一是為了明天蒸饅頭做前期準(zhǔn)備工作,二是寓意來年能大發(fā)財源。臘月二十八這天還是接著前兩天繼續(xù)洗衣服、洗澡,有二十八洗邋遢的講究!
臘月二十七 宰公雞
北京人在臘月二十七這天有宰公雞的習(xí)俗,依舊是準(zhǔn)備過年的食物,通常要宰只雞、燉只雞,除了昨天燉肉今天燉雞以外,還要準(zhǔn)備更多的肉菜、素菜等以備過年時候享用。每天廚房里都是熱氣騰騰,香味撲鼻。外面冰天雪地北風(fēng)呼呼,一推門,就是各種香味兒與著熱氣撲面而來,還有滿屋子的笑語喧闐,屋外的鞭炮齊鳴。年,就這樣帶著形、聲、色、香、味,定格在記憶中。 北京過年在臘月二十七這天仍舊繼續(xù)昨天的工作洗衣服、洗澡,有臘月二十七洗疚疾,洗舊泥的習(xí)俗,傳說在這天沐浴可以洗去一年來的疾病,其實就是為了祈求來年能健健康康,無病無疾!
臘月二十六 燉大肉
臘月二十六。從這一天起,家家戶戶的主婦開始煎炒烹炸,準(zhǔn)備年夜飯。北京講究過年的幾天是不能動鐵器的,比如菜刀、剪子、針等,所以也不是做飯的,從臘月三十到正月初五所有的飯菜要在春節(jié)之前準(zhǔn)備完畢。
首先就是準(zhǔn)備燉肉,因為""在過去的人們眼里,是年夜飯的最高境界。從臘月二十六開始直到年三十前,幾乎每一天的活動都與"吃"有關(guān)。這反映出在物資匱乏的年代,人們對吃的極度重視。在北京臘月二十六還有一個習(xí)俗就是家家洗衣服、洗澡,洗去一年的塵土與晦氣以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所以在北京又有這樣的諺語:臘月二十六洗福祿,臘月二十七洗舊泥,臘月二十八洗邋遢的說法。
臘月二十五 磨豆腐
臘月二十五這天家家都要做豆腐、買豆腐、炸豆腐,為什么過年非得吃豆腐呢?其實這也是要來年取個好的彩頭,取錦衣玉食之意,北京人都希望自己的家庭是鐘鳴鼎食之家,錦衣玉食,不愁吃喝,年年有節(jié)余,也就是奔小康的意思。豆腐就代表錦衣玉食中的玉食之意,因玉為白色,豆腐也為白色,極其相象,所以家家都要磨豆子做豆腐,已備過年時享用。舊時民俗臘月二十五還有接玉皇的說法,傳說上天后,天上聽完的匯報后要于農(nóng)歷臘月二十五日親自下界,體察人間善惡,并定來年禍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為來年祈福迎祥,眾人這天起居、言行都要謹(jǐn)慎,爭取好的表現(xiàn),以博取玉皇歡心,來年降福與己。其實臘月二十五在民間說法很多還有一說法就是在這天要推糜黍、磨糜黍。“糜”就是糜子,“黍”就是黃米,是兩種糧食作物。干嗎要磨這兩種糧食作物呢?是因為這兩種作物有粘性,磨成面后稱為粘面,是為蒸年糕準(zhǔn)備原料。北京過年家家都要蒸年糕,南方也有此風(fēng)俗,不過南方多用江米與糯米做年糕,年糕年糕顧名思義就是過年時候吃的一種糕,也取來年,一年更比一年高之意。
臘月二十四 掃房子
北京過年最講究的就是辭舊迎新,臘月二十四日家家滌除污垢,打掃一年里落下的塵土。過去北京家家都是紙糊頂棚,一年來頂棚四周棚壁都堆積有很厚的塵垢,在新的一年將要來到時,必要打掃一下。掃完房頂后還要掃去房屋四壁的蛛網(wǎng)塵土等,把舊的年畫取下來換貼上新買來的年畫,更好的為過年做準(zhǔn)備。北京一到臘月二十日左右街上已經(jīng)開始有寫春聯(lián)的攤子了,一些文人墨客,都大顯身手,多半是不為賺錢,但是有的窮苦文人,希望用這幾日的辛苦書寫換來三十晚上的一頓餃子。這天家家將春聯(lián)、門神、福字、掛錢等準(zhǔn)備下,只等臘月三十下午將其分別貼好掛起來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了!
臘月二十三 祭 (糖瓜粘)又稱小年 各家有各樣祭灶儀式
在像前設(shè)供桌,香燭五供錢糧全份,供品有: 關(guān)東糖、糖瓜、南糖、清水一碗、秣草料豆一碟等。由家中男人主祭,女人不允許參加,(北京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說法) 先由家中男主人燃燭上香,上香后誦禱詞,然后將關(guān)東糖在灶王爺像口處一抹,表示將灶王爺口粘住或表示往灶王爺口中送些蜜物,以求灶王爺上天后向時好話多說,不好話少說。等香焚盡后,將灶王爺像與錢糧草料等一并焚化,再將一晚清水潑于地上,禮成。
【北京人過春節(jié)風(fēng)俗】相關(guān)文章:
滿族怎么過春節(jié)04-01
孔府該怎么過春節(jié)11-27
在古代春節(jié)怎么過01-08
過春節(jié)黑板報內(nèi)容01-09
過春節(jié)黑板報資料01-09
過春節(jié)臘八吃什么01-27
滿族人怎么過春節(jié)11-30
日本人怎么過春節(jié)11-28
熱鬧過春節(jié)黑板報內(nèi)容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