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集]《曾國藩家書》讀后感15篇
讀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如何寫讀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曾國藩家書》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曾國藩家書》讀后感1
曾國藩是中國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歷史人物,被稱為晚清“第一名臣”,后來者推崇其為“千古完人”、“官場楷!。他整肅政風、倡學西洋,開啟“同治中興”,使大廈將傾的清王朝又茍延了60年,其功業(yè)無人可以效仿,而他的著作和思想同樣影響深遠、澤被后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曾國藩是近代中國赫赫有名的大人物,是從清朝官吏到現(xiàn)代很多人都崇拜的主要偶像之一。青年時代的毛澤東就曾說過:“愚于近人,獨服曾文正!笨梢娫鴩绊懼。
作為中國近代史上地位顯赫而又最有爭議的一位人物,其所著的《曾國藩家書》是研究曾國藩其人及這一時期歷史的重要資料。曾氏家書行文從容鎮(zhèn)定,形式自由,隨想而至,揮筆自如,在平淡家常事中蘊含真知良言。盡管曾氏著作留傳下來的太少,但僅一部家書足以體現(xiàn)他的學識造詣和道德修養(yǎng),從而贏得“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稱譽,并使其成為中國封建社會最后一尊精神偶像。
曾國藩的家庭教育思想,主要體現(xiàn)在他寫給兒。紀澤、紀鴻以及諸弟的.家書中。曾國藩的家書,共有330多封,是歷史上家書保存下來最多的一個。全書分為治家類、修身類、勸學類、理財類、濟急類、交友類、用人類、行軍類、旅行類、雜務類,共10大類。曾氏家族,向來治家極嚴,也很有章法。曾國藩受家風熏陶,對。弟也要求極嚴,并諄諄加以教誨。他的家庭教育指導思想中,有許多可取之處。諸如在教。弟讀書、做學問、勤勞、儉樸、自立、有恒、修身、作官等方面,都繼承和發(fā)揚了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皬恼獙W曾國藩,經商要學胡雪巖!弊越詠碓鴩捅徽缛宋锓顬椤肮賵隹!薄K熳x中國歷史,對官場之道參深悟透,積淀了一整套官場絕學,用之于中國官場,攻無不克,戰(zhàn)無不勝。曾國藩是最好的兒。,能使父母寬心;是最好的哥哥,教導和照顧弟妹,體貼入微;曾國藩更是仁慈的父親,是兒女的好榜樣。他的家書講求人生理想、精神境界和道德修養(yǎng),在骨肉親情日漸淡漠、鄰里親戚形同陌路的現(xiàn)代社會里,確實有勸世化俗的價值,值得每個人一讀。大多數(shù)官宦之家,盛不過三代,而曾氏家族卻代代有英才,出現(xiàn)了像曾紀澤、曾廣均、曾約農、曾寶蓀、曾憲植等一批著名的外交家、詩人、教育家、科學家和高級干部。
曾國藩具有高深的學問素養(yǎng),是一個“辦事(干出事業(yè))兼?zhèn)鹘蹋粝滤枷雽W說)之人”(毛澤東)。他一生勤奮讀書,推崇儒家學說,講求經世致用的實用主義,成為繼孔。孟。朱熹之后又一個“儒學大師”;他革新桐城派的文學理論,其詩歌散文主持了道(光)、咸(豐)、同(治)三朝的文壇,可謂"道德文章冠冕一代"。
《曾國藩家書》讀后感2
作為清朝末年的一位封建王朝的衛(wèi)道者,出身農門的曾國藩憑著克己修身的毅力,從科舉落地變成國人之典范的大人物。曾國藩是當時文韜武略的代表人物,他以文人學士的身份,投筆從戎,組建了當時戰(zhàn)斗力最強的湘軍,窮追不舍十余年之久,硬是打敗了最令清朝頭疼的太平軍。
但是,攻克太平軍、活捉洪秀全兒子及眾多太平軍將領,并不足以讓后世之人敬仰曾國藩;反倒是他一字一字寫出來的、囊括了家事瑣事和國家大事的家書、日記等文字材料,讓后人贊嘆不已。古人都有立書著書,傳示后人的習慣,曾國藩的家書也有這方面的想法,因此它才能全面而精致地展示曾國藩。了解曾國藩,看他的家書自然是最合適不過了,在反復讀了曾氏家書后,更覺得曾國藩確有過人之處了。
在曾氏家書中“慎獨”和“自訟”是核心。君子慎獨,是儒家一以貫之的學問,一時一地慎獨并不難,難的是時時刻刻都能嚴于律己,秉承慎獨的處事態(tài)度。
曾國藩日記、家書與其說是給后人看的.,不如說是為了事無巨細地鞭策自己。
比如,在與人談話上,曾國藩在日記中寫到自己“好表現(xiàn),不是人”,其理由就是看人下棋,總喜歡在一旁指指點點,多嘴多舌。更可怕的是連在房里與自己的妻子開玩笑、耍嘴皮子的小事,都要寫出來,認為是“房闈不敬”。
由此可見,曾國藩的慎獨是近乎無情的,以至于跟曾國藩交情很深的左宗棠一直認為曾國藩做的這一切都是虛偽的,不是發(fā)自內心的。
其次是“明強”二字,這也是他寫給九弟曾國荃的勸告之語。曾國荃是個粗人,文化學識上并不高,甚至有些奏章都由曾國藩指點代勞。作為湘軍武將,曾國荃一直都是敢拼敢爭、不依人、不服輸,但卻也有著魯莽的一面,尤其是性子急起來,更是好歹不分,一味蠻干。
曾國藩是個打呆仗的行家,性子恰好相反,于是在給曾國荃的書信中勸說他要“明強”,所謂明強,并不是要讓曾國荃從此搖身一變,成為溫文爾雅的大儒;而是在肯定曾國荃忠勇的基礎上,明白要“強”必須從“明”做起,而明字則是做到對事情明白、知根知底,然后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曾國藩勸告說,如果你一味強橫蠻干,總會有人用至理來使你啞口無言,不得不屈服,這樣一來自然就損了威風,落得前強后弱的尷尬地步,到頭來不但不能讓人心服口服,還會背地里議論紛紛。
其實,從這里看來,曾國藩口中的明強的前提就是要自立自強,不落他人口實。
在子孫后代的教育上,曾國藩也是強調自強自立。曾國藩認為,教育子孫無非讓是他們獲得生存的能力,而生存歸根到底是要學會奮力進取的本領。
正因為如此,曾國藩并不看重家產的傳續(xù),他覺得如果把自己奮斗而來的家財萬貫直接傳給子孫,反倒是給子孫留下了貪圖享樂、不思進取的禍害,而這也是富不過三代的根源。
曾國藩的祖父是個農民,耕種了一輩子才攢起來不錯的家業(yè)。曾國藩的祖父從無到有之后悟出:自己動手賺來的勞動成果才最踏實、最值得自鳴得意,曾國藩對此也是深信不疑。
當然,曾氏家書并不只是這幾條,它有許多讓人頓然開朗的警句名言,也有許多值得我們借鑒的歷史教訓。無疑,曾氏家書是一座有著無窮寶藏的礦山,遠看之沒啥獨特,細細品味卻有挖之不盡之感。
《曾國藩家書》讀后感3
有句話說:“若覺中年無作為,勸君重識曾國藩!币艺f學知識不問年少,想知事故也不必等到中年。
尤記得第一次翻開《曾國藩家書》時,還是17年的一個盛夏,最近實在書荒,不由得再翻起這本收錄了半個圣人的書信故事,更得來了不一般的感受,再隨記一下在書中得來的感悟。
曾國藩說:“勿以小惡棄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其所述意思是不要因為別人所顯現(xiàn)出來的一些小缺點,而忽視了他身上其他更大的優(yōu)點,也不要因為與他人有了一些小過節(jié)就忽略了別人曾經幫助過你的大恩。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人只要做事就會犯錯。
這兩句話都是告誡我們,不要因為別人的一些小錯誤,一點道德或人事上的小瑕疵,與你產生了一點小恩怨以后,就全盤否定別人的好,忘記別人帶給你的恩惠。
《禮記》:“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
這句話我是深有體會的.,因為看重一個人于是發(fā)現(xiàn)了他身上更多的缺點,因為厭惡一個人最后反而發(fā)現(xiàn)了他身上不少的優(yōu)點。
所以說在與人相處的時候,一定不要憑第一感官去定義一個人。而是要深入了解以后客觀、公正地看待他的缺點和不足。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敗。”
從古至今,沒有什么成就的人唯一“懶”字罷,不管你學識多高,家境如何,懶惰的人,終成不了大事。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敗,天下有大才大識的人,最后失敗無非是因為一個“傲”字,這種人自認高人一等,不懂謙虛,最后曇花一現(xiàn),消失在歷史的滾滾車輪下。
劉邦有一次問韓信:“你說我最多能帶多少兵?”
“主帶兵無非十萬爾。”
劉邦又問那你帶兵能帶多少?
“多多益善!
不久后,韓信被殺。
不能否認韓信是有大才之人,后世也尊稱他為兵家四圣其一,但是落的個不能善終的下場,也并非就不是我上面所述之因。
很多名家評論說中國有四個半圣人。
孔孟朱王四大圣,唯曾國潘只占了半個,因為他沒有創(chuàng)立自己的理論,他所述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都是以前面四個圣人為標桿,自身奮進。
依我拙見,曾國潘一生勤,仁,義,知世故,懂進退,已是我們后生學習之典范,稱圣與不稱圣又如何。
圣人多半是被神話出來的,但是圣人能被稱圣,自然是他們的思想,言論,行為值得被后人所習,他們的精神,故事,形象能夠被立為標桿。
再次拜讀過曾國潘家書之后,更感慨還有太多修身立德的真理,為人處世的事故值得我們學習,此書在中華五千年凝聚文化下面也只是冰山一角,古代人講究修身,立業(yè),現(xiàn)代人都是立業(yè),修身,更何況太多人立業(yè)后不修身。
只是如今社會又有幾人能舍棄手中之物平靜下來與這些白皮黑字作伴呢?
如果你尚且年少,不如多花點時間讀點書吧,修好身再立業(yè),事半功倍!
《曾國藩家書》讀后感4
最近無意中在書架發(fā)現(xiàn)了一本《曾國藩家書》,好書!目前只看了十幾篇,內心頗為觸動。我覺得曾國藩家書就像是我的公眾號文章一樣,雖說是家書,但是表達了很多曾國藩對事物的看法,我的公眾號表達了我的見解。書里的信件是按時間序列排序,通過他寫給父母、兄弟的信,可以窺到他個人成長進步的軌跡。
我倒不是因為想在仕途干一番大事,是我認為牛人自有他牛之處,能學習到他為人處事的方式方法對一個人自我提升有很大幫助。像這種牛人,從入職翰林院當科員,十年內干到一把手,“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肯定有非常人之處。恰好他重視交流與記錄,且裝訂成冊,警示曾家后人的同時,也給了我們成長的機會。
從他的書信中,我最大的感觸就是古人對于孝的重視,像我們寫信頂多加個“尊敬的”或“親愛的”,但是他呈祖父母、父母的,都是“男國藩跪稟父母親大人萬福金安”。我們只有在逢年過節(jié)才會出現(xiàn)此類的祝福語,但是他是融入到平時生活點點滴滴的,非常虔誠?赡苡腥藭f形式主義,杠精請繞道而行,生活就是需要儀式感,有時連形式都懶得走,更別提更深層次的了。
他還提了一點關于婆媳關系的事情,“又聞四妹起最晏,往往其姑反服事他,此反常之事,最足折福。天下未有不孝之婦而可得好處者,諸弟必須時勸導之,曉之以大義”,引發(fā)了我對于婆媳關系的思考。的確若是以長輩示之,必恭敬之,還是要扭轉一下自己的待人方式?赐赀@句第二天我特意早起煮了一頓早餐,略略表達了心意,就沒有然后了。
第二就是他對兄弟姊妹的關心,從我看到的第一篇信時他就是已婚狀態(tài),作為長子,他對于兄弟們的課業(yè)關心程度趕得上父母了,還時不時寄給弟弟們學費。他認為自己年長,父親傾盡心血培養(yǎng)他,他汗顏不能把父親所教授傳給弟弟們。很有趣的'是,在開始幾篇信中,他批評弟弟們,不要這樣,不要那樣,當時我也覺得他說得有道理,但是我想作為他的弟弟們估計不會開心。
果不其然,后面弟弟們回信“月月書信,徒以空言責弟輩,卻又不能實有好消息,令堂上閱兄之書,疑弟輩粗俗庸碌,使弟輩無地自容”。
曾及時開導“為人子者,若使父母見得我好些,謂諸兄弟俱不及我,這便是不孝;若使族黨稱道我好些,謂諸兄弟俱不如我,這便是不悌。何也?蓋使父母心中有賢愚之分,使族黨口中有賢愚之分,則必其平日有討好意思,暗用機計,使自己得好名聲,而使兄弟得壞名聲,必其后日之嫌隙由此而生也。但愿兄弟五人,各各明白這道理,彼此互相原諒。兄以弟得壞名為憂,弟以兄得好名為快......”。
從他的信中可以看出他是一個非常開明,可以很快接受批評和自我批評的人,他們兄弟之間也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這來來往往的過程,也是對于事情、彼此認識加深的過程,所以說他們家族、他的成功不是說一蹴而就,是有根源的。
最后一點就是關于健康。他本人有些耳鳴頭疼的毛病,看多書,思慮過度就身體吃不消了,在跟父母、弟弟們寫信時,他時不時提到要“保身謹遵大人手諭:節(jié)欲,節(jié)勞,節(jié)飲食”、“夜不出門曠功疲神,切戒切戒”。意思跟我們的“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是一樣的。由于我對于健康非常重視,基本上每一篇他都會提到“保身”,所以無比贊賞他這一點。
看人信件是不道德的,不過好在他的信也不涉及隱私。家書都是對親朋好友說的掏心窩子的話,他說“無不可對人言之事,氣藏丹田”。通過他的家書,我覺得這個人很形象具體,就像是我們周圍的人一樣,非常生活化,有血有肉。推薦大家讀一讀,肯定比我更有感觸。
《曾國藩家書》讀后感5
曾國藩是晚清一位極具爭議的人物,既有“中興第一名臣”的美稱,又有“賣國賊”的惡名。近百年來對他的評價毀譽參半、褒貶不一。但是無論是欣賞他的人還是鄙視他的人,都對他所撰寫的《曾國藩家書》推崇備至。時至今日,民間還流傳著“為官要學曾國藩,經商要學胡雪巖”的說法。而《曾國藩家書》也不僅僅是一部記錄家常的書信集,還是一部蘊含著為人處世、持家教子的人生智慧書。書里的一封封家信,上自祖父母至父輩,中對諸弟,下及兒輩,無論長短,字里行間無不流露出他對親朋好友的掛念、關心、關懷,充滿了中華民族優(yōu)良的傳統(tǒng)道德。字里行間蘊含的是對祖父母、父母、兄弟、妻兒、親朋好友的濃濃的掛念、敬重、關懷、關心之情,每一封家書都洋溢著濃郁親情。
如今我們生活的`時代,物質生活豐富,人們往往感到迷惘、彷徨、困惑,誘惑太多,都忙于追名逐利,人與人之間的親情和友情在逐漸的變得淡薄,維持人們之間的感情紐帶越來越脆弱,感情的表達往往是靠短信、微信、微博等網(wǎng)絡所傳遞,電子通訊技術徹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現(xiàn)代人可以說已經告別了原始的信紙、信封。但是,無論如何方便快捷,總覺得少了一點感覺。讀著《曾國藩家書》,不由自主的就想起了二十幾年前自己寫信讀信的情景。那一封封透著墨香和紙香味的信,讀起來,感覺特親切特溫馨,信中的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活靈活現(xiàn),都栩栩如生,仿佛寄信者就坐在自己身旁。讀著親朋好友的來信,感受到的是寄信者那份濃濃的親情友情。如今,無論是接電話還是看短信,總覺得少了一點韻味和感覺。
《曾國藩家書》所涉及的內容極為廣泛,是曾國藩一生的主要活動和其治政、治家、治學之道的生動反映!对鴩視沸问阶杂,隨想而到,揮筆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蘊育真知良言,具有極強的說服力和感召力。家書讀來平平淡淡,背后卻蘊育著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大智慧,這些思想精髓對當今人們的生活、工作、學習同樣大有裨益。
今天,經濟發(fā)展迅速,更激發(fā)了現(xiàn)代人的雄心壯志,卻也引發(fā)了人們的浮躁之氣,在許多事情往往追求短期效應,不是在基礎工作上下功夫,而是追求“一鳴驚人”。這本書值得人們去好好閱讀,好好深思,在追求自己向往目標的時候,首先要正視自己,真正的認識和了解自己,先從修身開始,再去治家,最后平天下,或者說叫創(chuàng)造自己的一份事業(yè)。
《曾國藩家書》讀后感6
我看過《曾國藩家書》和《曾國藩傳》,都是不可多得的好書,好書,特別值得去看,并且是細看。仔細地品,絕對會對你的人生有幫助先說一下曾國藩這個人的功績,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千古一完人。
曾國潘,晚清四大中興名臣,在清末列強入侵,內憂外患之際,硬是憑借自己的鐵血手段,與左宗棠等人,剿滅太平天國,將積弊的清王朝的氣運延續(xù)五十多年。
曾國潘一生鎮(zhèn)壓太平天國,提倡“經世致用”,希望用實業(yè)興國。他的才能,功在當時,利在萬代。因其極具前瞻性的眼光,促進了中國的近現(xiàn)代化建設。在他建議指導下,中國建造了第一艘輪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學堂,印刷翻譯了第一批西方書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學生。也由此,曾國潘被后世人稱為“中國近代化建設的開拓者”。他是中國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戰(zhàn)略家、理學家、文學家,湘軍的創(chuàng)立者和統(tǒng)帥。
曾國藩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集大成者。曾國藩確實繼承了中國以儒學的綱常名教為核心的傳統(tǒng)文化。曾國藩完全按照儒學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做人之路,走完了自己的一生。他恪守“三綱五!敝,認為“君雖不仁,臣不可不忠,父雖不慈,子不可不孝,夫雖不賢,妻不可以不順!彼旧淼摹耙远Y自治,以禮治人”,“執(zhí)兩用中”,“持盈保泰”,“剛柔相濟”,“勤、儉、謹、信”的自我修養(yǎng),其家訓的“八本”、“八字”、“四條”、“四敗”等等,這些都在《曾國藩家書》中都有所體現(xiàn)。
曾國藩是洋務運動的首領,是中國近代化的開創(chuàng)者。曾國藩將魏源的“師夷之長技”思想付諸實踐,率先造船制炮,興辦近代軍工及科學技術。魏源明確說:“節(jié)取其技能,禁傳其學術”。而曾國藩的“智”則既包涵了“堅船利炮”的技能,也包涵了“制器之器”以及與此相關的科學文化或其他先進的文化,乃至包括魏源要禁傳的學術的某些部分。曾國藩不僅有此思想,而且付諸實際行動,可見曾國藩比魏源眼光更遠,勇氣更大,思想更開放。曾國藩用“師夷智”作為學習西方文化的行動綱領,比其同輩也要高明。
至于我自己通過觀看《曾國藩家書》的感受來評價曾國藩是個怎樣的人呢?
那就是大器晚成,屢敗屢戰(zhàn)!
《曾國藩家書》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當屬他多次提到的黃子濤,這個人是個奇才。
黃子濤天賦極高,有大想法,喜好買書,買了很多書,腦中有大古董。
學習六年便能破題,做《選將論》七千字,轟動京師。
黃子濤最擅長的,莫過于融合前人古籍,匯成自己的思路,寫成自己的書。《選將論》更是古來奇書,于兵法一道有獨解!
從這里看黃子濤,估計許多人都是非常羨慕的,羨慕他的'天賦,羨慕他的才華。甚至覺得,不停地買書去寫書,這也未嘗不是一種學習的方式。
但是,曾國藩卻不讓自己的弟弟們學他。
而是腳踏實地學習,就如同他一樣。
曾國藩終其一生,僅僅是賜“同進士”出身,不是進士。
他的進士之路,看起來都是那么晚!三十多歲才考中功名。
但是,晚并不可怕,只要你肯努力,再晚也不過就是大器晚成!
曾國藩是大器晚成的典范,做到了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那可真的是人生的巔峰!
毛澤東曾經這樣評價曾國潘:“愚意所謂本源者,倡學而已矣。博學如基礎,今人無學,故基礎不厚,進懼傾記。愚于近人,獨服曾文正,觀其收拾洪楊一役,完滿無缺。使以今人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滿乎?”
雖然黃子濤那樣高的天賦奇才,人生后期也創(chuàng)辦學校,教育不知道多少人才,能將古今知識吸收變成自己的教人。地位卻依然比不上曾國藩。
只有曾國藩做到了人臣的極致。
曾國藩組建湘君,與太平天國打仗,一開始總是失敗,更甚者被石達開一把火燒光了戰(zhàn)艦,曾國藩差點跳河自殺,是被左右救下的。卻最終堅持了下來。
梁啟超曾經說過,一個人想要做成一件事情,就必須要很強的意志力。
文官出生不是武將的曾國藩能做成自己想要的事業(yè),肯定有比平常人還要厲害的意志力。別人都是屢戰(zhàn)屢敗,他改成屢敗屢戰(zhàn)。
看《曾國藩家書》,能夠到各種積極的人生處事觀點。
《曾國藩家書》行文從容鎮(zhèn)定,形式自由,隨想而至,揮筆自如,在平淡家常事中蘊含真知良言,極具說服力和感召力,從中可以感知其修身、教子、持家、交友、用人、處世、理財、治學、治軍、為政等各個方面,真實而又細密,平常而又深入,可謂字字良言,句句妙語。盡管曾氏著作留傳下來的太少,但僅一部家書足以體現(xiàn)他的學識造詣和道德修養(yǎng),從而贏得“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稱譽,并使其成為中國封建社會最后一尊精神偶像。
曾國藩的家庭教育思想,主要體現(xiàn)在他寫給兒子紀澤、紀鴻以及諸弟的家書中。曾國藩的家書,共有330多封,是歷史上家書保存下來最多的一個。全書分為治家類、修身類、勸學類、理財類、濟急類、交友類、用人類、行軍類、旅行類、雜務類,共10大類。
《曾國藩家書》涉及的內容十分廣泛,諸如:修身、齊家、為學、治軍、政事、處世、用人、交友、理財、養(yǎng)生等各個領域,是其一生治政、治家、治學、治軍的主要思想的反應。本書分為修身篇、勸學篇、治家篇、理財篇、交友篇、為政篇及用人篇。透過曾國藩寫給家人的書信,我們可以得知其對事物的獨到見解,及其面臨家事、人事、軍事、國事等大小問題時所采取的處理方法。在很多的書信中都有記載,曾國藩更是總結了自己的得意與失落,用自己的經驗教育諸兄弟,特別是曾國藩對于子女的品格教育,直至今日,仍足以作為現(xiàn)代父母教導子女、樹立良好家教的絕佳典范。
《曾國藩家書》中對弟子的教育是從生活行為入手,著眼道德培養(yǎng)。而我們今天的教育卻是一味地讓孩子學技能,導致了很多孩子不懂得“孝”是“仁”的基礎,不懂得要去敬愛自己的父母。
所以,越是今天現(xiàn)代社會,我們越應該學習《曾國藩家書》體現(xiàn)的思想價值。
希望現(xiàn)代人多讀《曾國藩家書》。
《曾國藩家書》讀后感7
古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生理想,細讀《曾國藩家書》,讓我感受到這句話其中的深意,仿佛是在與一位滿腹經綸的長者對話,書中一行行細膩的文字,一封封深情的信件,讓我感受到了曾國藩為人處世的智慧和人格魅力。
對于自身,他注重講德,講求誠心、正意、修身、齊家的道理,努力做到不負父母生養(yǎng)之德。他終其一生都在嚴格要求自己,體察人才,一直都心存善念。從他的家書中,不難看出他不斷完善自己的品德,每天都要用小冊子記錄自己的想法和失敗教訓,以便及時克服。他“吾日三省吾身”,在自省中謹言慎行、孝順父母、疼愛兄弟,成為后人學習的典范。我們時常懶散,在一件事情上即使是有了去實現(xiàn)的想法,最終卻做不到知行合一。因此,我們要用高標準要求自己,講德行、講孝心,嚴于律己、寬以待人。
對于工作,他盡心盡力。欲成大事者,一定要有大格局、大氣魄。做一件事情,要心思縝密、注重細節(jié)、全神貫注,自始至終不松懈。人沒有恒心,做任何事都不會有成就。作為一名法律工作者,我們的工作是神圣的,我們要不斷提升自身素質,在工作中遵規(guī)守紀、安分守己、踏實做人、干凈干事。對當事人負責到底,心中時刻記得群眾,耐心傾聽群眾的訴求和心聲,幫助人民群眾解決好各種法律問題。時刻講職業(yè)道德、家庭美德、社會公德,做有品位、有品質、有品德的人。
對于學習,曾國藩在《致諸弟》中提到讀書的'重要性和讀書的方法。關于讀書與修身養(yǎng)性,他教育兒子和兄弟子侄讀書要勤勉,安于居家苦學,堅持早起,擁有恒心。他勉勵兄弟自立課程,還為他們設立了課程表,從早到晚,從讀書到寫字再到修身養(yǎng)性,詳細至極。作為青年干警,我們始終要注重增強理論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強化系統(tǒng)性、條理性,不斷提高自身思想文化素質。在學習書本上知識的同時,更要運用到實踐中,和同事討論學習,互幫互助,努力做到學有所思,學有所悟,學有所用。同時對照標準要求,針對自身存在的問題進行認真剖析,做到從心靈深處查找自己認識上的不足,從工作態(tài)度中查找工作落實上的不足,從生活態(tài)度中查找在自身要求上的不足。
《曾國藩家書》中處處洋溢著德行、慎獨、親情、友情,這就是我們所缺失的東西,學習這本書中的內容,我們也會少幾分浮躁和狂熱,多一些寧靜與安逸。
《曾國藩家書》讀后感8
我對于曾國藩這一歷史人物的了解并不是很多,他在中國近代史上的給人的評論也是很有爭議的,通過閱讀了《曾國藩家書》,我意識到這本書不僅字里行間表達了他的真知良言,另外更是可以作為研究曾國藩這個人物及這一時期的重要歷史資料。
曾國藩創(chuàng)辦了中國最早的洋務軍工企業(yè)安慶內軍械所,是洋務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但他也做了一些引人謾罵他的事情。然而,在我看來,對于歷史人物的`評價,不能脫離當時的歷史背景等條件,特別是曾國藩這樣的學識很高的人物,決不能片面的下評價。
《曾國藩家書》涉及的內容十分廣泛,有修身、齊家、勸學、養(yǎng)生、教子等領域,是他在治政、治家、治學等的主要思想的反應。全書分為勵志篇、勸學篇、修身篇、齊家篇、敦親篇、教子篇、做人篇、養(yǎng)生篇、師友篇、人才篇、居室篇、軍事片以及為政篇。通過閱讀曾國藩寫給其弟的書信中,我知道他對很多事情都有獨到的見解,另外他經常勉勵弟弟們要“用功譬如掘井,與其多掘數(shù)井皆不及泉,何若老守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乎?”“蓋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恒……”這對我們現(xiàn)在的學生來講仍是非常實用的,F(xiàn)如今隨著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很多東西或者文化都變成了“快餐”式的了,即“快餐文化”,很多人沒能夠持之有恒,不然就是過眼就忘,只是稍稍看個大概,并無法深入了解其中的精髓。再者,讀了這本書不難聯(lián)想到,經濟的發(fā)展與物質文化的發(fā)展仍無法取得一致的步伐,很多家庭的經濟水平上升了,也為孩子的教育花費了大量的精力和金錢,但是卻只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并沒有投入及時的道德教育、安全教育、為人處世等方面的教育知識,造成了很多人格方面的缺失。這是我們現(xiàn)代人應該檢討的地方,試著努力了解曾國藩的其思想,學習其治國治家治政的精髓,改正現(xiàn)今不正確的教育孩子的出發(fā)點的方面。
《曾國藩家書》里面讓我看到的是一個好兒子,好哥哥,好父親,他講求人生理想、道德修養(yǎng)、為人處事態(tài)度。他說:“凡人皆望子孫為大官,余不愿為大官,但愿為讀書明理的君子”。這也折射出我們教育的問題來,我們的教育似乎太過重視“才”,忽視了“德”的教育。我們的道德教育大都停留在空談、口號的層面,未能落實到實處,F(xiàn)在的青年應該是“有理想、有道德、有紀律、有文化”的“四有”青年,不僅要有才,更要有德。
《曾國藩家書》讀后感9
作為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一,曾國藩不可不謂有治國之才,堅忍不拔之志。他在我的印象中活得單薄又直觀,他的光環(huán)在歷史書中,在知識點里,他與湘軍,與洋務運動,與太平天國……他是封建地主階級,也是先進中國人,如果問我曾國藩是個什么樣的人,之前的我會這樣回答。
現(xiàn)在的我又會怎樣去說呢,我不過是看來他寫的家書罷了,大概能了解的,也只是他想為家人子孫后代留下的,他自己呢?除了他再沒有人能說清。
從他那一封封懇切家書里,滿是對子孫親眷的殷殷教誨,他說“吾家子侄,人人需以勤儉二字自勉,庶幾長保盛矣”;他反反復復又復復反反地提醒女眷不可奢靡;他督導戰(zhàn)事,每一次的用兵如神都是長久的深謀遠慮;他反省,他說他愧對江西紳士;他痛心,又一位摯友兄弟戰(zhàn)死沙場;他迷茫,這個國家究竟何去何從。而從那些家書的細枝末節(jié)里,又透露出他一身病痛,以致久病成醫(yī);他也想“躺平”,說“大局日壞引退未嘗非!薄拔ㄓ凶鲆蝗蘸蜕凶惨蝗甄姟薄
他生于國家大廈將傾之際,他沒有超于常人的天賦,他“比賊笨”的故事廣為流傳,他甚至科舉考試都不名列前茅,但就是這樣的他實現(xiàn)了十年躍七級,一步步成為晚清的中流砥柱,欲力挽狂瀾于大廈將傾。
在那一封封的家書里,有家長里短,亦有時局險惡,更有他作為當時時代的一個先進人物的迷茫。他曾在信中坦言“洋人電氣線之說斷不宜信,目光非他物可比。所惡于智者,為其鑿也”又在后期著手于洋務運動的開展,學習西方先進技術,這樣的轉變反而更讓人看出他在世界變幻莫測的發(fā)展中選擇相信進步,決定改變。懷著一顆傳統(tǒng)的心對新事物提出質疑,又懷著一顆救國的心對新事物提出學習,敢于承認自己當初的淺薄,敢于改正自己的舉措,可謂赤誠了。
作為曾家的家長,他對子孫提出“不忮不求”的要求。忮者,嫉賢害能,妒功爭寵,所謂怠者不能修,忌者畏人修之類也。求者,貪利貪名,懷土懷惠,所謂未得患得,既得患失之類也。忮不去,滿懷皆是荊棘;求不去,滿腔曰即卑污。他身處高位,已然識得高處不勝寒,在那個黑暗又泥濘的朝堂,他見慣了奸佞謀害忠良,也見慣了官場上追名逐利到最終一場竹籃打水。他在其中,就已經要“堅守初心”了,可換句話說,“堅守初心”不就是初心難以堅守嗎?他承認守心之難,便更要教導子孫“不忮不求”,當你滿心被權利與欲望填滿,在沒有去處給你的真心一個得以喘息的空間時,人便同于行尸走肉,站在這青天白日下也無法感覺到自己存在的意義,而在朝堂中,這便相當于將自己的弱點暴露出來,招致滿門禍患。
他像是沒有退隱的陶淵明,在臟污的'朝堂上戰(zhàn)戰(zhàn)兢兢又坦坦蕩蕩地守著自己的方寸之地,若能再為他的國家做些什么,那便再好不過。
他的家書留給子孫,也留給我們,我們能夠以此窺見那個時代,也能以此稍稍窺探他的內心,“余生平亦頗以勤字自勵,而實不能勤。平生亦好以儉字教人,而自問實不能儉”“余右目久盲,左目日蒙,作字非常之苦。所開方涼藥太多,余不敢服,恐蹈郝醫(yī)之覆轍也。不治則左目不久必壞,殊為焦灼”。他一點一滴地反思自己,也在一絲一縷地憂患自己,怕自己事業(yè)未成而中道崩殂,怕自己家國未救而有心無力。他知曉自己的身體狀況,可就像左宗棠選擇抬著自己的棺材也要去收復新疆,他就算拖著殘破的病軀也要為這個茍延殘喘的帝國做些什么,不然這樣青黃不接的時候,也實在是無人可用。
人有各自的信仰,各為其主也是值得敬佩的。我們站在現(xiàn)在的角度看過去的曾國藩,他服務于晚清,剿殺太平天國,他看著國家衰落,對外戰(zhàn)爭幾乎屢戰(zhàn)屢敗,他逝世于1872,一個不高不低的時間,沒看到帝國最后的破敗,沒看到瓜分帝國的狂潮,同樣也看不到先進中國人不屈不撓的斗爭,看不到可歌可泣的浴血奮戰(zhàn),看不到新中國的成立,中國人民最終站起來。他逝世于一個破敗的王朝,即使當時看起來一切還好,太平天國被鎮(zhèn)壓了,洋務運動也正如火如荼,他很幸運,離開的時候,正是他想象的向好的樣子,不像曹雪芹,非得把那萬紫千紅紙醉金迷看遍,還要經歷那一番門前冷落鞍馬稀。這也算是曾國藩的幸與不幸之處了。
“盛時常作衰時想,上場當念下場時”這句話曾國藩堅守了始終,也當是我們的處事之道,沒有什么是一直長久的,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本身,我們不可能讓時光倒流,現(xiàn)在過的每一天都是余生中最年輕的一天,我們回顧曾國藩的家書也并不全是為了窺探時代窺探他的內心,更是要從中汲取一些我們平時沒有注意到的細節(jié)與處事方式,于他人的經歷中摸索出自己的處世方法,以那個時代反照當今的現(xiàn)實并著手著眼于未來,當今青年應當做的大概也是如此了。
《曾國藩家書》讀后感10
讀完《曾國藩》意猶未盡,讀到后面戀戀不舍,不舍把他讀完,這本書唐浩明寫的《曾國藩》是本很值得讀的書,接下來淺顯總結一下本書和對自身的思索。
曾國藩終其一生都在不斷嚴格要求自己,體察人才,知人善用,注重修身一直以來都心存善念,當敗太平軍時很多人勸他反他首先想到的繼續(xù)的戰(zhàn)爭帶來的殺戮,一心想結束戰(zhàn)爭還百姓安寧。但為湘軍統(tǒng)帥和游走于官場中的他卻又心狠手辣,為達到某種目的'不惜殺害無辜之人。
但還是理解這位一代偉人,因為時勢造英雄而不是英雄造時勢,我們要站在當時的時代背景及大環(huán)境下去作出思考,說到底曾國藩也是凡人,正所謂“慈不掌兵,情不立事,義不理財,善不為官。心不狠不足矣做湘君統(tǒng)帥,不虛偽,沒有心機城府不足矣在腐敗的官場立足。而他卻沒有停止修正自己的'行為,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目前的我要學習,反省,要不斷的思索自身、思索世界以史為鑒、以銅為鏡,要有自知有能力,認識自己的不足并作出改變,不斷地完善自己,使自己更加優(yōu)秀。
《曾國藩家書》讀后感11
閑暇之余,總會拾起《曾國藩家書》,品讀中,得以仰望“修、齊、治、平”的心靈世界,得以感悟為人、治學、處事的智慧哲學。而曾國藩的集大成也是對自身經歷堅持“自省”的積淀。說到此,便想到朋友一篇文章中所寫“人生的每段經歷都不會是浪費,都有它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它會讓你看到許多不同的風景,會增加許多色彩斑斕的記憶”。此時,便不由回首自己四年有余的成長經歷,更是讓我感觸頗深。從懷揣夢想執(zhí)劍走天涯的恰同學少年到踏實崗位書寫青春的紀檢人,更是讓我收獲了太多的成長和厚重的財富。于我而言,何其有幸。
有志有識有恒的感悟,教我在不同崗位如何成長。成長亦如讀書。然,“蓋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恒。有志,則斷不甘為下流;有識,則知學問無盡;有恒,則斷無不成之事”。正是對有志的感悟,才會在四年經歷過村、鎮(zhèn)、縣、市4個層級8個崗位之間,仍能始終保持內心的平和與篤定,更好地在品味“莫問收獲,但問耕耘”中,踏實地在每個崗位上學習如何求知、如何干事、如何做人、如何與人共處,從而更好地汲取成長所必須的養(yǎng)分。正是對有識的感悟,才能始終在每個崗位每次成長中,始終保持初次接觸時的忐忑和興奮激動,“多方取益”。尤其是在重新打開記錄成長的筆記,回看那些孜孜以求的點滴和筆記本上每個知識落筆的痕跡,感受最多的是生怕錯漏任何一個積累激發(fā)青春旋律的小心。彈指一揮四年有余,無論是求知過程中的那份渴望,還是領導和同事們的倍加關懷,還是群眾的包容支持,也正是對有恒的感悟和堅守,才讓青澀的我在經歷成長的煩惱和快樂之后,慢慢褪卻了陌生和受挫之下的無助與失落,讓如今的自己越來越“篤實剛毅”,在駕輕就熟之間使得積累的.青春旋律歡快躍動。
“君子之道”的諄教,闡述我以追求和責任!熬又溃灾鼮榈谝灰獎铡。正是對“君子就是要做一個有信仰且能堅守信仰的人”的理解,才更加清醒自身的追求和責任,這正如水滴與大海的價值定位。水滴雖無法決定自身的形態(tài)和大小,但它始終清楚只有注入江海才不會干涸,這也正是江海的寬廣賦予水滴存在的空間和意義。這恰如,對待事業(yè)的態(tài)度,更是對信仰忠誠和堅守的一種折射。我們雖然無法選擇崗位,但可以決定對待崗位的態(tài)度,這便是紀檢事業(yè)賦予每個紀檢人的價值和意義。對于青春的我們而言,未來很長的路上,都會時刻胸懷夢想、充滿朝氣,而組織這個溫暖的家又總能在我們需要的時候為我們提供實現(xiàn)夢想的機會和釋放朝氣的力量。再回望一路走來的四年,獲得成長之后的得心應手,這無異于是在準確定位之下實現(xiàn)個人價值與事業(yè)價值最大化的最佳展現(xiàn)。正如,水滴的價值終能在江海的洶涌澎湃中找尋到更多的存在感,我也始終相信個人的成長終能在紀檢事業(yè)的發(fā)展進步中獲得更多的成就感。對于每位紀檢干部尤其是正值青春年華的紀檢干部而言,青春賦予我們的總是充滿希望和活力的朝氣與銳氣。也正如此,我們只有置身于孝賢忠誠、敬業(yè)奉獻、為民服務的堅守與擔當之中,才能真正理解并踐行知責思為、知任圖進、知德守正,才能用經歷之后的成長激發(fā)出屬于我們的青春旋律,才能讓我們不忘初心始終以嶄新的姿態(tài)奮力作為。
《曾國藩家書》讀后感12
自己接觸《曾國藩家書》這本書是有故事的,在自己初中畢業(yè)那年去到自己姑姑家中才了解到姑父是曾國藩的后裔,家中自有《曾國藩家書》,也正是聽姑父的推薦,自己才對于該書有了一定的了解與興趣,當時并未完成閱讀,這個學期上了方老師的課后,不經意見到方老師的書單中有這么一本書,于是在這個學期完成了閱讀。曾國藩的一生正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真實寫照!都視芬话惴譃槠叽笃葱奚、勸學、治家、理財、交友、為政、用人。幾乎涵蓋了一個人的方方面面,對于自己的啟迪也是巨大的。
修身是曾國藩家書的核心靈魂。古往今來,凡能成大事者,無不在“修身”上有獨到之處。曾子說過:“每日當三省吾身!痹谕砬逯T位名人之中,曾國藩就是其中一個成功的范例。他在個人修養(yǎng)上最為嚴格,他每日靜坐,反思己過,數(shù)十年如一日潛心修為。他立志于圣賢之道,無論是早年治學,還是后來投筆從戎,畢生追求的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他在給弟弟曾國荃的信中說:“凡人作一事,便須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見異思遷,坐這山望那山。人而無恒,終身一事無成!辈⒅t虛地舉例自己在當翰林時、讀理性書時和在外帶兵的“不恒”,結果“坐是垂老而百無一成”。他的“持身敬肅、靜坐養(yǎng)性、早早起床、讀書專一、閱讀史書、說活謹慎、保養(yǎng)真氣、愛護身體、每天都應獲知新學問、每月不可荒廢舊技能、寫字、夜晚不出屋門”的修身十二法影響廣泛,對現(xiàn)代人還很有教益。
治家則是《曾國藩家書》中給我印象最深的一部分,曾國藩十分注重對家人尤其是弟弟們的品行教育,特別是要求弟弟們戒除“傲”氣。我初步估算了一下,在《家書》修身篇中共有37封書信,其中專門提出要弟弟們注意戒除“傲”氣的就有10封書信。在《勸弟勿夜郎自大》一篇中,曾國藩對六弟的虎頭蛇尾的行為頗有微辭,說“大抵第一要除驕傲氣習,中無所有,而夜郎自大,此最壞事。四弟九弟雖不長進,亦不自滿,求大人教六弟,總期不自滿足為要!薄秳竦芮形鹗巡虐廖铩菲,曾國藩生恐弟弟們“平日皆恂恂退讓,第累年小試不售,恐因憤激之久,致生驕惰之氣”,特意來信述說自己如何“力除傲氣,力戒自滿”。在《言兇德有二端》一篇中曾國藩更將“傲”視為敗家之端,認為“凡激之凌物,不必定以言語加人,有以神氣凌之者矣,有以面色凌之者矣!币馑际欠矊侔翚馄哿栉锸,不必一定是言語傷人,有的.是那股子傲氣欺人,有的是臉色難看而欺人。甚至在曾國藩打仗行軍的時候,也不忘記詢問“諸子侄無傲氣否?傲為兇德,惰為衰氣,二者皆敗家之道。戒惰莫如早起,戒傲莫如多走路,少坐轎。望弟留心儆戒,如聞我又傲惰之處,亦寫信來規(guī)勸。”從勸弟戒傲這一點上,就可以窺見曾國藩對于“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落實,永遠是先要求到自己做到,然后再要求自己的家人做到,最后才會去要求自己的軍隊做到,這種“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在任何一個時代都是有用的。單從“傲”這一點,放眼清華,我覺得這正是清華學生的通病,很多學生在心里有一種“天生”的優(yōu)越感,帶著這種優(yōu)越感總覺得自己可以凌駕于別人之上,完全不顧及身邊人的感受,我覺得很多時候如果能夠沉下心來,仔細悟一悟曾國藩家書的道理,看到的不僅是曾國藩的書信表面上的東西,更能看到曾國藩在寫這些書信時的心境,那樣,對于這些道理才會有更深的體會。
雖然曾國藩在歷史上是一個極具爭議性的人物,但只從《家書》的閱讀方面來看,曾國藩在為人處世上的很多地方是值得我們學習的,至于他的很多人生性的選擇留給大家去評判,畢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讀這本書應該放下他的一些爭議,從書本自身的角度去欣賞它。在今天,經濟發(fā)展迅速,激發(fā)了現(xiàn)代人的雄心壯志,卻也引發(fā)了浮躁之氣。很多事情追求短期的效應,做事情不是在基礎工作上下功夫,而是沉浸在“一飛沖天,一鳴驚人”。這部家書值得每個人好好閱讀,在追求很多東西的時候應該重新認識自己,從修身開始,再去治家,最后才應該去“平天下”,或者說叫去創(chuàng)造一份自己的事業(yè)。讀罷,才理解青年毛澤東為什么會說出“愚于近人,獨服曾文正”的話語。
《曾國藩家書》讀后感13
修身之道
“慎獨則心安”,慎獨心里自然會平靜,從而達到養(yǎng)心,以此來提升自我修養(yǎng),這就是我們很多人很難做到內心安靜,所以你一定要找到解決方法;“內而專靜統(tǒng)一,外而整齊嚴肅”,內心做到專一純靜,外貌整齊嚴肅,每日出門就像去見貴賓,這是敬的氣象,想想自己每次出門有沒有做到嚴肅,還是邋里邋遢。你身邊外在嚴肅的人是不是屬于比較成功那一類,這都是有原因的;“古來言兇德致敗者約有二。涸婚L傲,曰多言”,曾國藩這里非常直接指出導致失敗的通病,一個是驕傲,一個是話多,想必我不解釋大家心里也很明白,這兩點要始終引以為戒。
勸學之道
曾國藩始終強調,讀書要有志、有識、有恒,不應滿腹牢騷,“蓋無故而怨天,則天不許;無故而尤人,則人必不服”,無緣無故向老天抱怨,老天也不會答應,去責怪別人,他人也很難信服。所以遇到問題,一定要反思自己,而不是到處抱怨;另外也指出“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惰字致敗;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敗”,普通人失敗原因只有一個——懶惰,有才的人失敗原因只有一個——驕傲,想想你是哪一種。
持家理財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這點大家應該都深有體會。也給我們指出,“無論治世亂世,凡一家之中能勤能敬,未有不興者,不勤不敬,未有不敗者”無論在亂世還是盛世,如果這一家勤快沒有不興旺的,反之,沒有家庭不敗落的。如果你現(xiàn)在是有家之人,可以對照自己是屬于前者,還是后者,大概心里就明白了;同時,也總結了不同層次的家庭后代興旺的情況,“凡天下官宦之家,多只一代享用便盡,商賈之家,勤儉者能延三四代;耕讀之家,謹樸者能延五六代;孝友之家,則可綿延十代八代”,如果你現(xiàn)在只屬于普通一代人,那么后代的興旺可以從你開始;如果你是官宦之家,那么你就要開始警惕了。
交友之道
曾國藩認為交友是件非常重要的事,“擇交是第一要事,須擇志向遠大者”,選擇交朋友是首要的事,而且一定要選擇有遠大志向的人,“一生之成敗,皆關于朋友之賢否,不可不懼也”因為好的朋友也關乎著自己的一生成敗,不能不掉以輕心;“求友不專,則博愛而不親”,另外交友的原則是要專一,要不然時間久了也會不親近,
處世之道
首先,“情緣人占我的便益,斷不肯我占人的便益。不可輕取人財”,這些至今還在流通的道理,曾國藩早已將人性琢磨透了,這點我們一定要謹記;其次,“凡畏人,不敢妄議論者,謙謹者也,凡好譏評人短者,驕傲者也”,一般敬畏別人的人都不會私自評論他人,這些謙虛謹慎的人;而那些喜歡譏笑評價別人短處的.人,都是些傲嬌之人。所以一定要管好自己的嘴巴,閉卻是非之口。最后,“所貴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人無完人,難能可貴在與人交往中,你喜歡一個人的時候,也要知道他壞的地方;你討厭一個人的時候,也要知道他好的地方,這兩種人在我們生活中太常見了,不能喜歡他他就是什么都對的,不能討厭他他什么都是錯的。
《曾國藩家書》讀后感14
讀一本書,書中有智慧,更有方法。近日來,我翻閱了《曾國藩家書》,被內容吸引的同時,更是被他的一些人生理念所震撼,傲,恒,誠,惰四個字正是書中的精華,這正是給我們每一個人提醒,修身,方能齊家,從傲恒誠惰出發(fā),真正提升自身修養(yǎng),方能迎接新時代的挑戰(zhàn),方能迎接高速路工作的新方向,真正貢獻我們的力量。
談及修身,曾國藩恪守儒家禮教,終生有志向、有膽識、有恒心,這也是正是給我們帶來新的方向和目標。曾國藩的家書如同一面鏡子,折射出新時代賦予我們的新任務。
修身方能齊家,不能驕傲,要肯干實干。作為年輕人,平日處事中,不能驕傲,用真誠與踏實與同事相處,用肯干實干做好本職工作,這不僅僅是一種責任,更多的是一種主動作為。在這個大家庭里,我們平日相處時間很多,如何打造好屬于我們高速路的家園文化,真正讓同事們之間和諧、融洽相處與工作,需要我們每一個人做到“誠懇”在心,真正做好“主人”的責任。真正的工作中,不需要驕傲,需要的正是腳踏實地。
修身方能齊家,需要我們以“誠”待人,有膽有識。我想,這是對每一名工作人員提出的要求。在我們這個小家庭里,我們或許有繁忙的`工作,也或許會遇到一些難題,但是只有以誠待人,營造好氛圍,一切難題都可以迎刃而解。作為一名青年人,雖然年輕,或許生活經驗沒有那么豐富,但是善待大家、用真心與暖心陪伴身邊人,這是我力所能及做到的,更是我對待工作的態(tài)度。我相信,只有營造好一個充滿“家園文化”的氛圍,我們才能提高我們的工作積極性,這是一個相互的過程,更是一個充滿正能量的氛圍。
修身方能齊家,需要我們不斷學習、持之以恒。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作為一名青年工作者,我知道,我需要學習的地方還有太多。未來,我將進一步加強自身學習,從學習高速路知識入手,我們在學習之余,更要牢記解放思想、創(chuàng)新突破,真正將學習和工作,當做持之以恒的任務,時刻以高標準要求自己。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率先作為,起到一名青年工作者的先鋒模范作用;要求別人不做的,更要嚴格要求自己、為人垂范,方能贏得認可。當然,學習之余,更不要忘了持之以恒,用恒心擊破難題,用恒心改變困境,這是我們年輕人應該堅持的原則,恒心之后,定可以迎來屬于我們的小成績。
讀書使人明智,學習使人進步。一本好書可以捧讀一時,更可以受益一生,甚至改變人的命運。當然,我們高速路在發(fā)展的同時,同樣迎接挑戰(zhàn)和機遇,這就為我們青年人提出更高要求。今天,站在這里,我也曾經經歷過很多困難和磨煉,我也曾受遇到過很多挑戰(zhàn)和機遇,正如曾國藩家書帶給我們的震撼,修身齊家,方能迎難而上,未來,我已經做好準備,用家書來指導自己,在未來的新征程上,蓄勢待發(fā),勇敢前行!
《曾國藩家書》讀后感15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話著實不假。通過讀書能夠輕松了解到不同時代背景下作者的一生,看到作者的思想,文字是作者的心血。說實話,我對目前的狀態(tài)很滿意。
我很喜歡曾國藩,尤其喜歡他在給諸弟寫信時的諄諄教導,在信中他總要提及諸弟的學問,他殷切希望弟弟們用功讀書,把心思花在讀書上。時常以自己舉例。讀起來有股讀書人的傲氣和修養(yǎng)迎面撲來,然后將我包圍,化作一種沉重氣壓罩住我的全身,使我無端地感動,無端地喟嘆。他愛好讀書,他每一天都堅持讀書,追求上進刻苦努力的,他堅持寫作,他尊重才學。他不經意寫的家書,成就了流傳千古經典文學《曾國藩家書》,是的,何其有幸能拜讀讀過他的書,給弟弟們寫的一封封信,每每讀來,宛如有個深愛我的長輩在耳提面命,教我為人做事,使我無端的感動和溫暖,他嚴于律己,寬于待人,把做學問當做一生的必修課在做,幾十年如一日。他每日都讀書,給自己定計劃!每天都堅持不斷讀書,每每因故未能及時完成做學問的“任務”,也會懊惱的說幾句“牢騷話”,然后一定找時間趕上“進度”。亦時常反思檢視自身。
《曾國藩家書》里給弟弟們寫的.信中曾提到過:在人之上,要把別人當人;在人之下,要把自己當人。生為庸人,應當以勤補拙;生為才人,應當謙虛穩(wěn)重。強調讀書的重要性,時常和弟弟們講能否考的上科舉功名在于天,但正因為如此,做學問更應該安分耐煩,寂處里閭,挺然特立,方有一絲機會作一等人物。還提到他從來沒有看見過哪個學業(yè)好的會沒有衣食,應該擔心的是學業(yè)是否精進!書信中往往都是在提別人的優(yōu)點,分享的也多數(shù)是生活中美好的一面,對弟弟們的成績總會給予鼓勵和肯定,再以哥哥的身份寄以殷切希望和督促,教導家弟增進德行,求學要虛心,精進學業(yè)!在家庭關系中他懂事,也是少見大孝子,他常常知足與感恩,他看的很通透,他講了很多人為人處世的東西,待人和氣。
【《曾國藩家書》讀后感】相關文章:
讀《曾國藩家書》心得07-18
曾國藩家書讀書筆記03-02
曾國藩家書心得體會01-07
曾國藩家訓家書名言(精選140句)04-19
曾國藩家書讀書筆記12篇03-13
曾國藩家書讀后感09-29
《曾國藩家書》讀后感12-10
曾國藩家書讀后感11-17
讀曾國藩家書有感06-30
曾國藩家書讀書心得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