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岳飛傳》讀后感 推薦度:
-
岳飛傳讀后感 推薦度:
-
岳飛傳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岳飛傳讀后感(精華)
當(dāng)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后感如何寫了哦。可能你現(xiàn)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岳飛傳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最近我讀完了《岳飛傳》,這本書主要講了在南宋時期岳飛率領(lǐng)岳家軍奮起抵抗,誓死保衛(wèi)國家,精忠報國的一生。在《岳飛傳》中,岳母刺字,牛頭山大戰(zhàn)等故事,讓我熱血澎湃,也深深感染了我,同時也了解了能打善戰(zhàn)的岳飛。
岳飛這個人我認為有兩個最大的特點,第一個就是孝順。岳飛剛出生不久就沒了父親,便和母親二人相依為命,岳飛從小就很懂事,也聽母親的話。岳飛小時候?qū)W習(xí)刻苦,可不太會寫字,母親將之前做針線活攢下來的全部積蓄,讓他買紙筆練字,岳飛不忍心將錢全花在紙筆上,就找來泥沙作紙,柳枝作筆,習(xí)文斷字,十分勤奮。
岳飛很孝敬母親。每次外出打仗前都會一再叮囑妻子:望娘子能代替我盡孝,侍奉母親。母親擔(dān)心岳飛被敵軍誘惑,做出不忠不孝之事,母親就在岳飛身上寫了“盡忠報國”四個字,用繡花針一點一點的刺上,又用醋墨涂上,岳飛痛也不叫,因為他知道母親的用心。真是:刺在兒身,痛在娘心。天下所有的父母都這樣吧,起早貪黑的身影,風(fēng)里雨里的背影。父母辛苦呀,我們都應(yīng)該聽母親的話,要懂事,孝敬父母。
第二個優(yōu)點是岳飛驍勇善戰(zhàn)。岳飛帶領(lǐng)岳家軍總是沖鋒前鎮(zhèn),奮起抵抗金兵。他帶領(lǐng)的岳家軍個個都是強兵強將。他的兒子岳云,在他的影響下,成了一名猛將,戰(zhàn)功赫赫。在多次戰(zhàn)役中最大快人心的是牛頭山之戰(zhàn),也是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抗金之戰(zhàn)。岳飛率岳家軍主力大敗金軍統(tǒng)帥金兀朮。金軍的十幾萬兵馬一路敗逃,只剩下幾百人,金兀朮被迫潰逃回金國。牛頭山戰(zhàn)役成就了岳 ……此處隱藏2719個字……的特點就是沒有一個人是被迫服從于自己,全是心甘情愿和岳飛干的。因為岳飛也曉得,一個人如果被迫服從于他,后期很有可能會偷偷逃走,或者在關(guān)鍵的時候造反。這樣的人,對于大元帥岳飛來說是堅決不能有的。在收何元慶時,岳飛的武功與何元慶不相上下,是一員猛將,就很想收服他。但何元慶怎么可能輕易認輸。于是,岳飛就用了諸葛亮“七擒孟獲”的方法,成功收復(fù)何元慶。
岳飛的一生都在抗金,保護祖國,在岳飛活著的時間里,金朝沒有侵入國土,沒有造成百姓的傷亡,作為一名元帥,他成功的完成了自己的使命,甚至做的更好。但岳飛為什么會被殺害呢,我認為是宋高宗的“猜忌”。岳飛掌握兵權(quán)常年在外,國內(nèi)難免有人在宋高宗背后議論岳飛的不好,甚至謠言岳飛想自己為王。再加上有次岳飛出兵抗金,宋高宗使用了“十二道金牌”,岳飛才回來,可事實是不是岳飛不愿意聽令,是因為當(dāng)時軍隊正在乘勝追擊,金軍落荒而逃,如果此時停下,功虧一簣而且金軍得以喘息,定會卷土重來。也正因為此事,宋高宗以為岳飛有背叛之意,加上秦檜的陰謀詭計,一代名將就這樣被殺害了。
但是我覺得岳飛這個人有一個缺點,太過于講信用。王佐請岳飛吃宴,想借此除掉岳飛,岳飛答應(yīng)后,也想到了這可能是個計謀,此去必是兇多吉少,但自己答應(yīng)了別人的邀請,就必須去做。去后發(fā)現(xiàn)果真如此,多虧有牛皋等忠臣的誓死相救,才得以脫身。
如果我是岳飛的話,我是不會去的。如果一件事的后果危及生命或者結(jié)果自己無法承受,就要停下來不去做,不能傷害到自己的性命,這種事情做不得。
岳飛的一生都為了報效祖國而奮斗著,配得上母親當(dāng)年在他脊背上刺的“精忠報國”四字,是一個偉大的軍杰。
【岳飛傳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讀《岳飛傳》心得05-22
岳飛傳讀書筆記 14篇07-26
《岳飛傳》讀后感10-08
岳飛傳讀后感07-12
岳飛傳讀后感09-10
《岳飛傳》讀后感12-21
岳飛傳讀后感09-03
《岳飛傳》的讀后感03-01
[合集]岳飛傳讀后感12-13
(通用)岳飛傳讀后感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