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可以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那么如何寫心得體會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師讀書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分享。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1
書,一道彩虹。既明亮,又多彩。讀書,如涓涓清流沁人心脾,又似熊熊烈火促我激情。讀完書,帶給我更多的思考:
教師的教學技能對于教師自身素質的提高起著重要的作用,作為一名年輕教師還需不斷學習,潛心鉆研,勇于探索創(chuàng)新,不斷提高專業(yè)素養(yǎng)和教育教學水平。
對有效的教學而言,學科的課程并非是包羅萬象的百科全書,所以教師要做的是不僅要了解起學科課程,而且要能夠將知識傳達給學生,因為傳達知識的能力絕非簡單地了解知識,這就是為什么許多大學教授盡管在自己所從事的領域里才華橫溢、知識淵博,但教起學生來卻捉襟見肘,條理紊亂而詞不達意。所以掌握教學技能對一個教師來說便成為關鍵所在。故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年齡、教學目標以及其他因素的差異性來完成教學任務:激勵學生、管理課堂紀律、評估先前知識、有效地表達觀點、考慮學習者的各種特性、評估學習結果,以及復習等,許多事實證明了這些任務完成的多寡,直接決定了教學質量的好壞,亦即決定了“好”與“壞”的關鍵。
人們常說:“要讓學生得到一杯水,教師先得有一桶水!倍@桶水永遠都裝滿鮮活可口的圣水。我崇拜竇桂梅老師,記得在一書中曾寫道竇老師在平時工作之余大量閱讀有關教育的書籍,并做好讀書筆記,幾年來記的筆記有xx萬字之多,多篇發(fā)表。正是在她不斷的'學習、符號學中,自身修養(yǎng)日益提高,才能在工作中高屋建瓴地指導實踐。
這使我想起了宋代學者朱熹的一句詩“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源頭活水不正是我們發(fā)展提高的最關鍵所在嗎?“得天下英才而教之,其樂無窮;得大道恩師而學之,樂在其中!蔽覀兦嗄杲處熓嵌皇兰o教壇的主力,繼往開來是我們使命。用我們的不懈的追求、堅定的信念、永恒的執(zhí)著去不斷學習、探索教育教學的規(guī)律,才能實現我們的遠大理想,實現自身的人生價值,才會無愧于自己的一生。
我們不僅僅要學習教育方面的知識,在知識爆炸的今天,我們要掌握的東西太多了,如英語、計算機等等。樂在學中,樂在超越自我之中。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2
作為一名一線的中學數學教師,在11年的教學生涯中,讓我逐漸體會到了作為一名教師的崇高,也讓我領悟到了作為教師的肩上的重擔,當前我國正在進行新一輪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此次伍爾夫讀書隨筆改革是建國以來規(guī)模、涉及內容面的一次課程改革。它對廣大教師提出了全高中話題作文范文新的挑戰(zhàn),從中體會到了課程改革對課堂、對教師、對學生的沖擊,同時也存在一定的困惑。暑假,我有幸拜讀了范梅南先生的力作《教學機智——教育智慧的意蘊》。書中用了很多的事例和體會,把枯燥的教育學、心理學的基本觀點闡述得生動、明白,讀來令人倍感親切、深受啟發(fā)。那些關于教育的真知灼見,值得我們一遍又一遍地閱讀、品味。人說:讀書足以移情,足以喝彩,足以長才。使人開茅塞,除鄙見,得新知,養(yǎng)性靈。因為書中高中英語范文背誦有著廣闊的世界,書中有著永世不朽的精神。雖然滄海桑田,物換星移,但書籍永遠是新的。這句話說得一點也不假,書籍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就是一次與大師的對話,與智者的交流,是一次難得的精神之旅,同時也會讓人收獲非淺。范梅南先生說,機智是“智慧的化身”。因此,教師要做到“機智”地處理教學中的偶發(fā)事件,必須具備諸多素質和條件。我以為,以下幾方面是不可或缺的:
首先,要有一顆熱愛學生的心,涵養(yǎng)師愛,以情促教。育人之道,愛心為先。臺灣教育家高震東說:“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神!苯逃旧砭鸵馕吨阂豢脴鋼u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如果教育未能觸及人的靈魂,為能喚起人的靈魂深處的變革,它就不成其為教育。要實現真正意義的教育,愛幾乎是惟一的力量。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的:“在什么條件下知識才能觸動學生個人的精神世界,才能成為一個人所珍視的智力財富和道德財富呢?只有在這樣的財富下——用形象的話來說,就是在知識的活的身體里要有情感的血液在暢流!庇浀糜腥苏f過這樣一句話:你想把自己的孩子交給怎樣的老師來培育,你自己就做這樣的老師吧!是的,老師,請把美好的笑容帶到學校,把對人與對世界的良好期盼帶到同事們和孩子們面前,像孩子一樣瞪著好奇的眼睛清點知識;把游戲這一人類最古老的快樂的方式引入課堂;把那些用了好些年的訓詞換成贊美,換成幽默;把那些塵封在角落里的各種各樣的表情豐富在臉上,用你的腳尖輕盈地點地,聽腳步聲在走廊里擊起快樂的回響。那些特別的孩子孩子正是通過犯各種各樣的錯誤來學習正確的;我們永遠都不要絕望,是因為只要我們充滿期待,他們或許很有希望!薄罢樟翆W校的將永遠不是升學率或者其他名和利的東西,而是圣潔瑰麗的師道精神,是一種對孩子的不染一絲塵埃的博大的'愛,和對每個孩子作為無辜生命的深深的悲憫。懷著愛與悲憫,我們不放棄,絕不放棄。讓我們專著的神情告訴所有人,我們沒有放棄!睆倪@些話中我深深地感受到用愛心去開啟學生心靈的窗戶,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成為他們的良師益友的重要性。其實后進生同優(yōu)秀生一樣他們都是祖國的希望。對于那些尚未開放的花朵,我們就應該傾注更多的耐心,傾注更多的溫暖,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他們,百花齊放才能迎來滿園的春色!
其次,要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尊重人格,嚴慈相濟!稊祵W課程標準》“基本理念”中的高中隨筆范文第一條說:“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應突出體現基礎性、普及性和發(fā)展性,使數學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薄稊祵W課程標準》中的必須“面向全體學生”的表述是貫穿于新課程標準的一條紅線。教師要“目中有人”切實關懷每個學生,開發(fā)每個學生的潛能,為每個學生的成才提供機會。人性中最寶貴的是受到別人的尊重和賞識,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體驗人生的價值,并提升這種價值,這才是真正的教育、成功的教育。要讓孩子感到你是一棵大樹,把綠陰覆蓋在他們身上;讓體罰和變相體罰遠離文明的場所。當然,作為教書育人者,也不能對學生的不良現象放任自流,寬嚴有度才是愛,做到嚴慈相濟。
第三、要有豐富的學識。有句話: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就要有一桶水,我覺得不對,在信息爆炸的時代,一桶水遠遠不夠,要開鑿一眼泉,有了源頭活水才能勝任今天的教學。”開鑿一眼泉,就是教師要終身學習。在當今信息化時代,知識的更新程度是驚人的。在教育教學中涉獵的范圍不能局限于課本上的知識,還要走出課本,善于拓展相關的知識,用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融匯到教育教學活動中,保護學生愛問為什么的好習慣,讓自己的課堂更充實、更豐富。如果教師能做到精通專業(yè),又上知天文、下曉地理,并善于運用心理學的知識和原理,就能信手拈來,馳騁自如,找到偶發(fā)事件與教學任務之間的聯系,迅速地切入正題。
讀書的生活是精彩的、高尚的、幸福的,教師更要把讀書當成生活的一部分并學以致用,時時用全新的教學理念來支撐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讀了本書,給了我很大的影響,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還需不斷地學習以充實、以發(fā)展。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3
——淺談數學課中如何促進“動態(tài)生成”
常言道:“茶亦醉人何必酒,書能香我不需花。"我們渴望讀書,渴望獲得知識,但是我們卻常常會有這樣的疑惑:我們應該如何讀書?自古以來,人們獲取知識的途徑多種多樣,而讀書作為其中一種既普通又直接但卻非常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作為教師,從書本中獲取知識就顯得尤其重要。人類創(chuàng)造的知識財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為我們教師需要加強各方面的修養(yǎng)來提高自己。所以我們理應多讀書,用書來凈化心靈,用書中的知識充實自己。
最近讀了關于“動態(tài)生成”的兩篇文章,《動態(tài)生成式教學的實踐與反思》和《構建生成課堂,打造生命教育》,這兩篇文章使我受益匪淺,下面結合教學談談我的體會:
“動態(tài)生成”是新課程改革的理念之一,它要求從生命的高度,用動態(tài)生成的觀點看待課堂教學。許多教師十分關注課堂的“動態(tài)生成”,因為“動態(tài)生成”的理念正是追求了課堂的真實性,它告訴我們,教學過程是不生動可變的,教師應充分關注“學生”這個資源的重要提供者,根據學生的真實需要隨時作出調整,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師生互動,相互啟迪,共同研究與成長,唯有如此課堂才會始終充滿真實和活力。
一、在自主提問中促進“動態(tài)生成”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能否創(chuàng)設條件啟發(fā)學生自主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又是實現學生發(fā)展自我、學會學習、學會創(chuàng)新的關鍵。因此在教學中,我們盡可能創(chuàng)設活動情境、創(chuàng)造探究條件,啟發(fā)學生去發(fā)現問題,自動為學習任務定向,讓動態(tài)生成于學習活動之中。
如“長方體的表面積”一課,我在教學中并未遵循課本上的教學流程,先教面積定義,再研究表面積的算法,而是整體入手,大膽改革教材原有的框架,立足于“學生最近發(fā)展區(qū)”設計教學過程。即直接讓學生根據測量自己所做的長方體的長、寬、高這三條信息思考探究:根據這些測量所給的`信息你能想到什么?或是解決什么問題?以此統領全課,不斷地動態(tài)生成學習目標,并不斷地達成學習目標。學生在獨立思考、分組研討之中,提出了很有價值的學習問題:長方體上面的面積是多少?長方體12條棱的總長是多少?長方體的6個面的面積總和是多少?長方體的體積是多少?……學生在提問的同時也思考著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因此如果說學生自主提問是動態(tài)生成過程,那么學生在充分研討、在大組充分展示和教師適時參與誘導的過程也就是目標動態(tài)達成的過程。
二、在動手操作中促進“動態(tài)生成”
對小學生來講,真正的知識開始于客體的操作活動之中。因此,實際操作既是學生認識概念、理解法則的一種重要途徑,又是促進學生動態(tài)生成的一種重要的方法和手段。學生的思想應該在學生自己的頭腦里產生,我們教師的作用在于系統地給學生發(fā)現事物的機會。在實際操作時,要向學生說明操作的目的、方法、步驟,給學生的操作思維以導向,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親自去體會,去發(fā)現。
如教學“圓面積”時,教師讓學生拿出準備好的圓紙片和剪刀,要求學生去操作。抓住如何利用已學過的圖形面積計算公式來幫助我們解決圓面積計算公式這一思路組織教學,并啟發(fā)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把圓剪拼成一個近似長方形。在教學的啟發(fā)下,學生剪拼出近似于長方形、平行四邊形、梯形、三角形等幾個圖形。通過實際操作,學生自己得出了圓面積計算公式。這一操作不僅僅是使學生獲得知識的結果,學到了圓面積的計算公式,而且是經歷了知識發(fā)生、發(fā)展的過程,使學生看到了圓面積計算公式怎樣由已有知識探究出來的思維程序和方法,同時也促進了學生“動態(tài)生成”。
三、在合作學習中,促進“動態(tài)生成”
轉變學習方式是本次課程改革的顯著特征之一。小組合作學習作為新課程倡導的三大學習方式之一,已在廣大教師的課堂教學中得到運用。但是,仔細觀察就會發(fā)現,在部分教師的課堂上,小組合作學習只是一種形式,缺乏實質性的合作。學生小組討論的時候,教師不是等待,不是觀望,教師應成為小組討論的一員,參與其中,并對小組學習的過程做必要的指導。教師在巡視過程中,同時要關注討論的進程,了解各組討論的情況,做到心中有數,以使及時點撥,適時調控。動態(tài)生成的教學追求真實自然,敢于“暴露”意料之外的情況,課堂再現的是師生“原汁原味”的生活情景。
如:我在教學“年、月、日”一課時,學生對有關年、月、日這些時間單位的知識在課堂上進行了充分的討論交流。這時學生提問“為什么有閏年和平年之分?”本來這個問題不屬于本學科的知識,我完全可以找個理由推脫過去,但看著學生渴望的眼神,我馬上在教室里的電腦里搜索出了有關閏年、平年的知識,帶著學生研究了為何公歷規(guī)定有平年、閏年之分,結合地球繞太陽公轉研究了為何有“四年一閏,百年不閏,四百年又閏”這些較深奧的知識。雖然學生的問題打亂了原定的教學程序,但學生滿足的神情不正說明了課堂教學的豐富性正是源于這些不斷出現的“生成因素”。教師必須有動態(tài)生成的觀點、強烈的課程意識,把各種有意的素材性課程資源引進教學中來,讓學生感受到時代的氣息,生活的脈搏,體驗到學習的樂趣。關注人的發(fā)展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數學教學要體現對生命存在及其發(fā)展的整體關懷。
四、在師生互動中,促進“動態(tài)生成”
從建構主義的角度來看,數學學習是學生自己建構數學知識的活動,在數學活動過程中,學生與教材及教師產生交互作用,形成了數學知識、技能和能力,發(fā)展了情感態(tài)度和思維品質。因此,教師的教學設計不能僅僅考慮自己教得方便、教得精彩、教得舒暢,而應更多地思考學生如何“學”,突出學生自己鉆研、領悟和感受的過程。
在“角的初步認識”教學中,我注意綜合把握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學生呈現的信息,并即時做出判斷、歸納、引導,使學生的學習隨機動態(tài)生成。如對學生知道的角,引導歸納為圖形的角、物體的角、動物的角等;學生第一次畫角后,引導他們發(fā)現角的一些特點;學生第二次畫角后,請他們發(fā)表各自的見解,學生既有共同的看法:兩條線的一端要碰在一起,也有爭議:兩條線是否要一樣長?張口處要不要再畫一條線?這時投影書本上規(guī)范的角,請學生談新的認識,學生不僅對爭議問題有了清楚統一的認識,還發(fā)表了很有價值的觀點:角的邊是很直的,角可以朝不同的方向等。在這個教學過程中,我始終以學生的求知為主線,面對知識和學生共同探討,平等對話,對課堂中生成的問題和探究給予積極的肯定和鼓勵,使每個學生對角在認知上產生矛盾的沖突,在沖突中逐步建構角的概念。這時,學生對數學角的認識不再是簡單的接受記憶、練習強化,而是通過自己的思考探索主動建構完成的。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教學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每一節(jié)課都是不可重復的激情與智慧的綜合生成過程。教師應不斷追求課堂教學的動態(tài)生成,促進學生全面、持續(xù)、和諧地發(fā)展。
常言道: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有人說,教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應該有一桶水。這話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盡的時候。我以為,教師不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來水"、"長流水"。"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是讀書心得體會教然后知困,學然后知不足也"。因此,在學習中,書本是無言的老師,讀書是我學習中最大的樂趣。我很慶幸自己是一名教師,我也希望與我的同仁共勉:在讀書中自我提高,走近學生,我們都將是人生舞臺中最重要的主角!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4
《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這本書直面教師的內心世界,同時也向我們展示了共同體的無限魅力。在這個共同體中,誰是主體呢?既非教師和學生,也非學科或關于它們的課本、解釋它們的理論,而是求知者永遠聚集其周圍的“偉大事物”。那么,怎么來解釋這個偉大事物呢?作者做了如下的例舉:
“我所指的是生物學的基因和生態(tài)系統、哲學和神學的隱喻和參照系、文學素材中背叛與寬恕以及愛與失的原型。我所指的是人類學的人為現象和族裔,工程學的原料的限制和潛能,管理學的系統邏輯,音樂和藝術的形狀和顏色,歷史學的奇特和模式,以及法學領域里難以捉摸的正義觀等!
這個“偉大事物”也許難以定義,但通過這么多的例舉我們應該都能理解。當我們都關注于這個“偉大事物”,為這個“偉大事物”深深吸引和著迷時,教育的共同體就會處于、的狀態(tài)。比如,圍繞“偉大事物”而產生多元的觀點;對一些現象采用多重含義的解釋;歡迎有創(chuàng)見性的爭論,沒有憤怒和偏見;彼此間真誠相待;體驗謙卑,心存敬畏,等等。
就我的理解,教育共同體中的“偉大事物”,其實也造就了所有卷入者的`共同愿景和目標,大家專注于“偉大事物”這一主體,彼此尊重,坦誠相對,教師既不是絕對的權威,學生也不會永遠不犯錯誤。為了說明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共同體,作者為我們描述了這樣一個場景:一位優(yōu)秀的教師與一群五歲的小孩圍坐在地板上,一齊讀一個關于大象的故事。透過那些孩子的眼睛,幾乎可以看見圓圈的中央真的有一只大象!而且以那件偉大事物作為媒介工具,其他的偉大事物也進入房間,例如語言和傳達意義的符號。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5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書名是《做一個幸福的教師》。什么是幸福?幸福是人生的主題,只有感到幸福的人其人生才是快樂和陽光的,追求幸福是每個人的畢生所求所愿。世界上每一個人都想自己有所成就,每天都在尋求幸福的人生,但是,并非人人都能在追求中得到幸福。原因是對幸福缺乏認識、感悟和理解,還記得小時候的語文課本中就有對幸福的闡述,它非常生動而具體地告訴人們:幸福是夏日的井水;
是雨后的朝陽;
是雪中送炭;
是為他人忘了自己;
是給別人帶來快樂?勺鳛橐幻胀ǖ慕處-幸福在哪里?
教師職業(yè)的勞心勞力、社會地位、勞動報酬確實很難輕言幸福,特別是每天面對一群可愛的孩子有時也感覺不到幸福,但這并不意味著就沒有了教師的職業(yè)幸福感,事實上很多教師在享受著教育、體驗著幸福,他們以多元、多姿、多態(tài)的`幸福觀詮釋著什么是教師的幸福,怎樣才能在平凡、清貧、煩瑣中不斷汲取幸福和快樂的元素。其實對于教師來說,是否能時時處處感到幸福是很重要的,因為這不僅僅影響著其人生是否快樂,更影響著學生,只有教師幸福,學生才會感到幸福,特別是我們這群缺少幸福的孩子。那么教師如何去感受幸福呢?
其實,教師的職業(yè)幸福是一種心態(tài)和狀態(tài),也是信念與追求的體現。教師是精神的“傳道士”,必須擁有好的心態(tài)面對工作和社會,這與我們的幸!棒~水情深”。心態(tài)決定狀態(tài),有了好心態(tài)就有了好心情,心情是可以傳遞的,教師是愛的事業(yè),有了好心情,就能笑對生活,就能愛每一個學生,同他們“打成一片”,非常專一的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就能通過言傳身教讓學生陶醉,接受情感的洗禮、引導和激勵。況且,有了好心態(tài),就會少些煩惱多些快樂,少些狹隘多些豁達,就會視教師為一種藝術,在忙碌之中、創(chuàng)造之中收獲更多的幸福,樂此不疲雖苦猶甜。我認為,當我們教師的勞動被他人、社會認可時,必然會帶來無比的快樂,會被幸福緊緊“包裹”。
我想,教師的職業(yè)幸福就是來源于平凡、忙碌而又充實的每一天。這也許正是所謂天長地久的幸福吧!那么,我也會說我愛教師這個職業(yè),我也會為教師這個光榮的職業(yè)貢獻畢生的精力。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6
最近幼兒園組織我們學習了一些關于幼師方面的書籍與法律法規(guī)文獻。這些天的讀書讓我切切實實的感受到讀書帶來的好處,使我深切地感受到多讀書,可以變聰明,變得有智慧去戰(zhàn)勝對手。我們變得更聰明,才可以勇敢地面對困難,用自己的方法來解決問題。這樣,就又向自己的人生道路上邁出了一步。多讀書,也能使自己的心情變得快樂。在書的海洋里遨游也是一種無限快樂的事情。用讀書來為自己放松心情也是一種十分明智的
閱讀中,我系統的了解了關于幼兒教師的一些專業(yè)性知識,其中《做一個專業(yè)的幼兒教師》一書中,不僅有一些理論性的專業(yè)知識,更是列舉了一些老教師多年經驗的`實際案例,對于我們經常遇到的一些小麻煩小事情的處理技巧等有很大的幫助。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有
抓傷
事件,一起簡單的抓傷事件,由于兩個老師的不同態(tài)度以及說話的技巧,事情也經過了兩三個轉折,這就告訴我們說話之前要先考慮好該怎樣說,組織好語言,不然出口之后往往會收到不一樣的效果,同時也告誡我們老師這一職業(yè)的嚴謹性,應為我們要面對的家長是各行各業(yè)的人,他們不是單一的從事一個職業(yè)的,面對不同的人也要有不同的處事技巧,學會了這個才能給我們的工作帶來便利,自己也能在工作中有所收獲。
另外,我們無論是面對面對家長和孩子,都要用心,無論什么事情,只要用心就能做到。尤其是對我們的孩子,畢竟跟跟我們朝夕相處的還是孩子,我們用心對待孩子,家長也會感覺得到,對于我們的工作,他們自然而然的就會給與支持與鼓勵,這些都是相關聯的另外,雖然工作中會遇到很多不順心的事情,但我們盡量不要表現出來,我們最應該做的事就是盡量把煩惱留給自己,把快樂帶給別人。這就要求我們要有寬廣的胸襟,要有海納百川的氣度。
我感覺如果用幾句話來形容我們的職業(yè)的話,最合適的莫過于微笑面對每一天,真誠對待每一位家長,愛心呵護每一個孩子。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7
如何使教師能更好的發(fā)展自己,使自己更貼合新課程對教師專業(yè)知識層次的需求,《教師專業(yè)化的理論與實踐》一書中已指出教師是“個人成為教學專業(yè)的成員并且在教學中具有越來越成熟的作用這樣一個轉變過程”,小學。終身學習是提高教師素質的重要保證。教師專業(yè)化是現代教育發(fā)展的歷史要求。此刻越來越提倡學習化社會。學習成為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會學習尤為重要。要有競爭力、應變力,首先要有學習力。我認為教師的職責是使學生由學會知識轉向學會學習!皩W校”就是作為學習者的學生和作為學習者的教師同時存在的場所。21世紀的教師已不是就時間好處而言,更多的是就教師身上所體現的新世紀人的素質而言,教師應當首先改變心智模式,意識到教育者再也不可能居于對教育的壟斷性地位,他本身需要終身學習,才能夠以引導者的身份進行教育,也才能夠實現教育者和學習者的平等性合作地位。
教師專業(yè)化是現代教育發(fā)展的要求和必然趨勢,不斷提高教師專業(yè)化水平也是實施科教興國戰(zhàn)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yè)的現實需要。當前,隨著教育整體水平的提高,個性是隨著基礎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我國的教師質量與全國實施素質要求的差距明顯表現出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我國的初步建立、加入WTO以及人才市場競爭局面的出現。只有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意識的教師,才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潛力;
只有教師自身具備不斷學習提高的潛力,才能教會學生如何學習.教師的創(chuàng)新潛力需要終生培養(yǎng),教師的創(chuàng)新動機需要終生激勵,而無論是創(chuàng)新潛力還是創(chuàng)新動機都來源于教師的終身學習。
從教師職業(yè)特點的角度看也要求教師要終身學習。教師迫切需要不斷更新教育理念,適應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新概念;
提高將知識轉化為智慧、將理論轉化為方法的潛力,適應綜合性教學、研究性教學、實踐性教學的新要求;
提高將學科知識、教育理論和現代信息技術有機整合的潛力;
增強理解學生和促進學生道德、學識和個性的`全面發(fā)展的綜合水平,學會從哲學的角度思考,我們會發(fā)現――盡管每種人生千差萬別,但從邏輯上存在著一個普遍的發(fā)展模式,即:“認識自我――實現自我――超越自我”。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所說:“沒有思考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誠然,人生修養(yǎng)是一項極為復雜、艱難的工程,而一個樂于高度自我超越的教師是永不停止學習的人,我愿意進行終身的學習,構成完整的人格,實現自我超越,影響我的學生。
教師的專業(yè)成熟是一個長期的發(fā)展過程,需要經歷一系列的發(fā)展階段。教師的勞動不同于一般的勞動,教師的專業(yè)實際上包含兩個專業(yè):一個是學科專業(yè),一個是教育專業(yè)。教師的工作要求教育工作者既是學科知識的專家,又是學科教學和教育知識方面的專家。優(yōu)秀的教師既需要有深厚的學術根底,廣闊的學術視野,不斷更新知識,追逐學術前沿的意識,又需要把握教育的真諦,了解青少年發(fā)展的規(guī)律,懂得教什么和怎樣教,掌握現代信息技術,以及熱愛學生、關心學生、對學生認真負責的品質。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fā)揮教師的職能,發(fā)展學生的潛力,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培養(yǎng)學生健全的人格。
總之,教師的繼續(xù)學習是教師專業(yè)不斷發(fā)展的歷程,是教師不斷理解新知識,增長專業(yè)潛力的過程。教師要成為一個成熟的專業(yè)人員,需要透過不斷的學習與探究歷程來拓展其專業(yè)內涵,提高專業(yè)水平,從而到達專業(yè)成熟的境界。加強教師專業(yè)化學習是新課程的需要,是時代發(fā)展的需要。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8
一個學校是否有發(fā)展后勁,其關鍵就在于是否有一支學習型的隊伍,是否形成了一種讀書學習的氣氛,讓讀書成習慣,做學習型教師。仰天湖教育集團青園小學作為一所新生學校,一所充滿希望的學校,從學校的行政管理到教師到學生都重視讀書,熱愛讀書,讀書成了青園人生活的一部分,成了青園人的一種良好習慣。
每周星期三下午是青園學校教師讀書交流的時間,是教師在閱讀中提升,凈化心靈,享受心的寧靜的教師讀書沙龍。在第九周的教師讀書沙龍里,大家暢所欲言,自由交流了最近的讀書心得。其中一部分老師談到了創(chuàng)業(yè)的艱辛,工作的繁忙,可是大家在書本中找到了工作的動力,決定要注重細節(jié),贏在執(zhí)行,一部分老師給大家介紹了新近閱讀的教育教學的'文章,有的要讓愛心在學生中流淌,賞識我們的孩子,有的看了課例,與于永正等一流名教師進行對話,直接指導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還有的老師在快樂的工作,同時注重生活品質,要優(yōu)雅的生活,隨著這些老師介紹的散文游記,我們神游在祖國的名山大川,品味優(yōu)美風光。有的老師則在平凡繁瑣的生活中仍不忘記閱讀思索,在思考著人生的意義,讓我們知道了人活著有希望,有事做,能愛人,那么我們的人生就算是平凡,我們的生活就算是平淡,我們一樣是幸福的人。
閱讀是一種品位,一種境界,最后,劉校長誠懇地談到:參加教師的讀書沙龍,讓她更近距離的觸摸到了老師的靈魂,讓她為有這么一支勤勉上進,熱愛學習的隊伍而感動。最后劉校長還指出閱讀有三種境界,可以是消遣,是享受,是人生的指引。閱讀不但可以陶冶情操,提升修養(yǎng),更能塑造人生,我們天心區(qū)教育局局長翁開明同志就是一個受益于讀書的典范。
教育的本質決定了我們教育工作者必須是職業(yè)的學習者,職業(yè)的讀書人,讀書吧,讓我們讀有所思,在閱讀中升華,讓我們老師開卷有益,陪著我們的孩子在書香校園里共同享受美麗人生!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9
假期中找到了一本好書《如何說,孩子才肯學》,這是一本在教育過程中起導航作用的書,它既適用于教育學生,又適用于教育孩子。結合書中的實例我對照了自己多年的教育實踐,反思總結如下:
一、教育過程中要讓孩子愿意與你溝通。
“親其師,信其道”,很多教師總喜歡讓學生聽自己的,但不善于與孩子溝通,喜歡做個指揮者,在這本書中,這樣的例子也有很多,但是處理方式各種各樣,里面有與我觀點相同的,也有完全不同的,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我覺得教師一定要善于與學生溝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問題、分析問題,這樣才能更好的解決問題。
二、教師要善于走進孩子的世界看問題。
在書中提到了接納孩子的情緒這一觀點:
1.不要否定學生的情緒(當情緒被否定的時候,學生容易失去勇氣)
2. 不要隨意批評和忠告(老師出于好意,但學生在批評的環(huán)境中很難去考慮問題并承擔責任)
3. 不要概括和解釋(當孩子情緒低落的時候,你的解釋他很難聽進去,也就很難奏效)
4. 不要忽視學生的情緒,即便制止不能接受的行為時,也要先接納學生的情緒、 愿望并作出反應。
在生活中,我遇到過類似的例子,我的兒子在考上了大學后,因為感覺所選學校和專業(yè)都很不理想,所以決定退學復讀。當時我很郁悶,也許是因為自己的參考偏離了孩子的初衷,導致報考志愿失敗,于是我嘗試走進孩子的世界去看這個問題,做法跟書中的差不多,首先,我跟孩子溝通,電話、短信不斷,讓孩子知道他的不滿情緒我能理解和接受。然后,我沒有批評孩子,而是給孩子分析退學復讀的利與弊,建議孩子自己拿主意。最后,告訴孩子不管最后的結果如何,媽媽永遠支持孩子的決定,結果孩子接受了我的建議,他給我的最后一條短信是這樣寫的:“老媽,這應該是你醒來的第一條短信,對不起,我不該那么武斷,既然在來報名之前我就已經決定不后悔,現在我堅持我的選擇,我想繼續(xù)留在這里,這段時間又讓你們操心了,我會好好努力的.,我把今年當成高三,一定給你們考個好成績回家,不用再為我擔心了,轉告爸爸。”接到短信的那一瞬間,我哭了,然后給孩子回了一條短信:“兒子,做出這樣的決定我知道你很痛苦,但人生就是如此,適合的就是最好的,所以在做決定之前不妨想一想,我所選擇的是最適合我的嗎。兒子,媽媽冷靜下來想想,覺得現在的大學真的挺適合你的,你的表現你的發(fā)展我看在眼里樂在心里,退學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我之所以支持你退學,是因為當初報考志愿時給我留下的遺憾,我認為你大了也許更應該尊重你的決定,而你爸爸的態(tài)度開始讓我清醒,他的堅決反對讓我從另一個角度來審視這個問題,不管結果如何我都應該替你冷靜思考到一些問題,我是一個愛你的笨媽媽,兒子,你做的決定讓媽媽很欣慰,我感覺我的小不點兒子終于長大了.......”因為擔心兒子,我跟他爸爸又坐車去看了看孩子,孩子狀態(tài)不錯,我們也就放心了。當家長如此,當老師也一樣,師者父母心!
三、溝通交流一定要講究方式方法。
書中說的: “無論孩子什么地方做的不好或者不對,甚至有侵犯性的行為,他的行為我們可以制止,但他的情緒,或者說感情需要被接納。但我們接納的只是他的情緒,并非他的行為!边@一觀點我印象很深刻。因為在我自己教育學生的過程中我常常不顧及他們的感受,劈頭蓋臉的就是批評。表面看效果不錯,但隱患很多,這是一個治標不治本的做法。孩子畢竟是孩子,單方面的批評很難引導孩子自我反省。只有孩子自己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問題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我們要設身處地的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一想,去聽一聽,去安撫他們的情緒,這樣孩子才能真正感受到你對他的關心而不僅僅只是冰冷的命令。所以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一定要多從孩子的角度接納他們的情感,這樣才能引發(fā)孩子的共鳴。獲得更加有效的教育效果。
教書育人意義重大,孩子的一言一行都需要教師的辛苦付出,善于溝通就能開啟學生的心靈之門,讓學生樂于接受你的教育,只有你真正走進了孩子的心里,他才能反饋他的喜怒哀樂,才能讓你找到教育的契機,才能更好的教育好孩子,有一首主題曲這樣唱道“為愛放手,讓心自由,每個生命都有自己的美麗哀愁。”讓我們也放開手,做好心靈的溝通,讓每一個自由的生命都能綻放他的美麗人生吧!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10
新教師成長的途徑有許多,可以觀摩和分析優(yōu)秀教師的教學活動,在觀摩中學到優(yōu)秀的教學方法和巧妙的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還可以通過微格教學,記錄自己的教學過程。更可以通過專門的培訓以及教學反思來促使教師的成長。通過學習取得進步的'方法有許多,但必須通過轉化實踐,才能使這些理論和方法為自己所用。如何更加高效地將別人的優(yōu)點轉化為自身擁有的技能呢?今天我在讀于永正老師的《重在“轉化”》中找到了答案。
于老師在和一位校長談話時,發(fā)現了這樣一種情況:學校的老師幾乎“輪訓”遍了,有些骨干教師不止一次參加過“國培班”。但有些教師進步很大,效果顯著,有些老師去依舊故我,重復昨天的自己。他不由地思考起這些問題。再根據自身經驗以及和其弟子交談的過程中,他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轉化有兩種,一種是把理念轉化為行為,它需要創(chuàng)造,要付出相當的腦力、精力和體力;另一種是把別人的經驗轉化為自己的教學行為,只要愿意做,很容易取得成功。
對于第一種轉化,他提到了他讀葉圣陶先生關于“下水文”的論什么,于是便運用到自己的作文教學中,在備作文指導課的時候,先寫一篇“下水文”,等待學生寫好了,師生共同分享文章,這種“師生同寫”的方法,既能夠提高學生的興趣,也起到了為人師表的作用,真是一舉兩得,這使我想起了我的師傅李賀老師,她才華橫溢,對教學很有自己的見解,其所寫的博客也十分精彩。她也常常與學生在習作課上共同寫文章,我相信在老師的帶領下,學生的寫作興趣會更高漲。雖然我所教的是三年級,作文剛剛起步,我覺得這種方法同樣可以去嘗試,讓學生也能在我的帶動下愛上作文,體會到作文中的樂趣。
對于第二種方法,于老師強調教師在學習一節(jié)課一個理論或者一種方法時就是重在實踐,先模仿,再在實施的過程中經過觀察,調整從而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但前提是自己必須先踏出那一步,如果沒有轉化的意識,新的東西永遠不會被接納。
我們在培訓的過程中會得到一把好箭,而握在手里不能為自己用的箭就不能成為好的箭。我們要把得到的箭射出去,物盡其用,而我們需要的就是射箭的本領——轉化。要有轉化的意識,這樣教學就會有所收獲,要有轉化的實踐,這樣的教學才能如活泉一般,永遠充滿生機。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11
《愛的教育》一書講述了安利柯在老師、父母、同學的引導和幫助下變成了聰明善良、富有同情心的陽光男孩。讓我們體會到愛的力量是無窮無盡的。
世界上的愛如空氣,遍布著每個角落,無論在哪里都能感受到愛的情意。比如說安利柯的.老師不對學生發(fā)脾氣是因為他太愛安利柯他們,想讓他們在學習中感受到像在家里一樣的溫馨與和諧。
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這一切的情與愛,讓我感覺到充滿情與愛的世界是幸福、友好的。在別人愛你的同時,可別忘記關愛別人喲!讓我們珍惜這難得的機會,在這愛意盈盈的環(huán)境里再多制造些愛的芬芳!
愛,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愛,是開啟心靈的金鑰匙;愛,是一本教育我終生的書!看了這本風行全世界的書,那如春風般的故事,我的心被震撼了,仿拂受了一次又一次的洗禮。
這是其中的一個故事:安利柯的朋友一不小心把一位老人打傷了,那位朋友在老師和同學的支持和鼓勵下去向老人道歉,并把自己最心愛的郵票冊送給了他,過了幾天老人的病好了后,他不僅親自去學?丛覀约旱娜,還把郵冊還給了他。
這就是愛,是愛使他勇敢承認錯誤,是愛使老師同學給予他鼓勵,是愛使老人原諒了他。沒有愛就沒有這一切。這一霎那,我忽然覺得愛深不可測,高尚無比,似乎“愛”這個字的每一筆劃都是一個愛的哲理,她們也像一個拉環(huán)把每一個人的距離拉近,讓他們相互愛護;愛讓世界更精彩。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12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讓人聰慧博學,讓人善于思考,它豐富著人的精神世界。讓孩子愛上讀書,與書為伴是教師的期望。可是,剛上一年級的孩子識字量少,有意注意時間也短,而且,外面的世界那么豐富多彩,以其更加生動的形式吸引著孩子的眼球,更是難得讓他們靜下心來愛上讀書,養(yǎng)成讀書的習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好習慣將使人終身受益。為了使一年級的孩子擁有高漲的讀書熱情和良好的讀書習慣,筆者進行了以下有效嘗試:
一、“以講代讀”,激發(fā)興趣
皮亞杰說:“兒童是個有主動性的人,他們的活動受興趣和需要的支配,一切有效的活動須以某種興趣為先決條件!笔茄,要讓孩子自覺自愿地讀書,持之以恒地愛讀書,就一定要培養(yǎng)他們對讀書的興趣。只有有了興趣,他們才會主動走近書。當他們愛上讀書時,讀書就會成為他們生活的需要,使他們對讀書產生更大的動力。
剛上一年級的孩子,不識幾個字,連拼音也拼不起來,怎樣培養(yǎng)他們讀書的興趣呢?通過調查發(fā)現,在幼兒園時,多數孩子都很喜歡聽故事。因此,為了引導孩子們,在一年級新學期進行拼音教學的時候,筆者就沿用幼兒園的方法――“以講代讀”,來進行引導!耙灾v代讀”,就是以教師講書代替孩子自己讀,讓孩子用這種方式接觸書上精彩的內容。每天一有空,筆者就從《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寓言故事》等書中優(yōu)選幾篇,讀給孩子們聽。每當筆者手中捧著書,邊讀邊走在孩子們中間時,他們都會集中精力,個個挺直身子,隨著筆者的聲音進入書的世界。此外,要讓書成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還要注重家校結合。于是,筆者就請求家長配合,每天在臨睡前給孩子講一兩個故事。
漸漸地,聽書成為了孩子們每天學習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只要習慣和興趣同時生成,就走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二、拼音讀本,交換閱讀
在孩子們養(yǎng)成聽書的興趣和習慣后,要將這轉變成他們讀書的興趣和習慣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因為“聽”對于孩子來說比較容易,只要求他們做到耳到、心到;而對于“讀”,認識生字較少的孩子需要自己利用拼音看、讀、想,這和聽故事相比,是一種質的飛躍。
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孩子自己剛剛進行“蹣跚學步”式的閱讀時,決不能讓他們產生畏難情緒。于是,筆者給孩子們推薦了系列拼音讀本。在這些書中,每一本書只講一個故事,且頁數不多;每一頁只有幾行注音文字,其余的則是精美的插圖。由于開始讀拼音看書時是很辛苦的,而孩子們的理解能力也比較弱,這樣通過讀幾句話,再結合圖畫加以理解,孩子們就娛樂了身心,并得到了休息,容易產生比較濃厚的興趣。在這樣的'讀書活動中,孩子們都會感到輕松愉快! 要讓孩子把這種興趣、習慣保持下去,就一定要舍得給孩子充分的時間去閱讀。每周開設兩堂晨讀課,閱讀課;每天午間、回家后,都要保證30分鐘以上的閱讀時間;睡覺之前再讀10分鐘書……總之,見縫插針,要求孩子們一有時間就看書。
此外,孩子們讀完自己的小圖書后,還可以與同學進行交換閱讀。筆者經常引導孩子:交換一本書,可以學到兩本書的知識;交換閱讀的次數越多,所學的知識就越多。慢慢的,班級交換小書閱讀蔚然成風。
三、展示成果,樹立自信
為了激勵孩子們持之以恒地讀書,筆者在班級的一面墻上設立了“采蜜樂園”,孩子們每讀一本小書,就可以得到一個“知識之果”貼在自己的名字后面,這樣就激發(fā)了孩子們讀書的熱情,使之主動投入到讀書中。
與此同時,筆者還在班級中舉辦“故事會”,讓孩子把自己最喜歡讀的故事講給大家聽。一時間,人人都參與到這個活動中,他們利用空余時間把自己從書上看到的故事講著練著,回家后還請家長們指導!逗5呐畠骸、《丑小鴨》、《小蝌蚪找媽媽》……這些廣為流傳的好故事在孩子動情的講述下,仿佛把大家?guī)肓斯适虑榫爸小0駱拥牧α渴菬o窮的:如果一個故事受到孩子們的歡迎,他們就會想辦法找到這本書,自己再細細閱讀一番,從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結合“采蜜樂園”的成果數量和“故事會”的表現,筆者評定出了“愛讀書的小蜜蜂”的金、銀、銅獎,且人人參與,人人有獎,讓孩子深切地感受到:要在讀書中獲得成功并不難!孩子們自信滿滿,讀書的熱情高漲,將讀書作為了自己學習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四、建立書庫,豐富閱讀
漸漸的,孩子們的閱讀速度快了,知識面也廣了,一本小圖書用十幾分鐘就能讀完了。在一年級的第二學期過半以后,筆者發(fā)現,他們在課外閱讀的活動中積累了大量的生字詞的知識,有效地促進了學習。班上一部分孩子已經拿著厚一些的書了,甚至有孩子在讀厚厚的少兒版《中國通史》、《上下五千年》,這讓筆者大為驚嘆。
此外,也有一些家長問到,接下來應該讓孩子們讀什么書呢?由于家長選擇書的能力參差不一,于是,筆者提議:請家長配合,成立班級書庫,選擇適合低年級孩子閱讀的書。筆者的提議得到了所有家長的認同,很快,班級書庫的經費就已經到位。筆者和幾位家長到書店,選取了如下幾個系列的圖書:《十萬個為什么》、《成長故事系列》、《上下五千年》、《成語、寓言系列》、《世界著名童話系列》、《小學生讀世界名著系列》……這些書多是拼音讀物,有厚有薄,內容有深有淺,適合不同能力的孩子閱讀。為了了解孩子的閱讀興趣,在每一本書的封面內,筆者都貼了一張班級學生名冊,在孩子們讀了這本書后,就根據自己閱讀的喜愛程度選擇打上一顆至五顆星,由此,筆者就了解了孩子們的閱讀傾向,以后書庫添書時,就可以更有針對性。
如今,孩子們人人都有書,書包里有,床頭有書,且個個課間捧著書,午間拿著書。他們都對讀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并樂于享受其中。筆者認為,讀書的熱情、良好的習慣將會使他們終身受益,書籍將成為他們忠實的朋友、良好的老師、可愛的伴侶,溫情的安慰者!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13
居里夫人,一個感動了全世界的名字。她樸實的身影,深深地被一代又一代的人們所銘記;她激人奮進的故事,也被人們一遍又一遍地傳頌。那天在我們學習了《跨越百年的美麗》這篇課文以后,我讓學生去讀《居里夫人傳》這本書,看到孩子們都把這本書拿到了學校里,我也情不自禁地讀了起來,讀著讀著就被居里夫人的生命歷程所震撼。
童年的居里夫人是不幸的,也是幸福的。居里夫人出生時,她的祖國波蘭正遭受沙俄鐵蹄的蹂躪。知識分子的家庭背景,賦予了她良好的修養(yǎng)和強烈的民族責任感,當然也將知識精英的聰慧和堅韌毫無保留地遺傳給了她。開明和藹的雙親和五個孩子組成了一個其樂融融的大家庭。他們的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很值得我們今人借鑒。他們從未對孩子進行過什么“啟蒙”,而是放開手腳,讓他們玩耍,去盡情地擁抱大自然。居里夫人一生熱愛自然、親近自然,想必就是在孩提時代埋下的種子。父親雖然是一名頗有才華的理科教師,卻從未刻意引導過孩子的興趣,他甚至不讓居里的小妹小瑪妮雅過早地接觸理科書籍,好讓她在上學后能夠全面地涉獵知識,從而逐漸找到志趣所向。當然,他對于孩子們的學業(yè)還是非常關心,并且要求也是很嚴格的。至于母親,則作出了巨大的犧牲,放棄了女校長的職務,全心全意地相夫教子。在身患重病、家境窘迫的情況下,她仍舊若無其事地操持家務,不遺余力地為孩子們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家庭氛圍,不讓年幼的他們過早地承受心理負擔。由此,我深切體會到了家庭的意義所在,它不僅是每個人成長的搖籃,更是一個塑造人的大熔爐。
居里夫人的青年時期是屈辱而期盼的。當時由于沙皇俄國的統治,波蘭人民民不聊生,尤其是在知識分子的家庭,強烈的愛國心只能深掩于表面的逆來順受。六歲時居里夫人失去了母親,大姐又由于疾病過早地離開,只有年邁的父親、哥哥、二姐陪伴在她的身旁。貧窮的生活像一個夢魘,纏繞著他們。還好,他們兄妹三個一個比一個爭氣,最后都拿著獎學金來到了夢寐以求的巴黎——當時的科學文化中心。而在這中間,瑪麗居里為了能夠讓二姐順利完成學業(yè),當了近五年的家教——一種跟女傭人差不多的待遇生活,旣愖罱K堅持住了自己的信條:最重要的是不要讓別人打倒你,也不要讓事情打倒你。
整本書中,對我觸動最大、也最具現實意義的是居里夫人在巴黎求學的那章。她當時經濟拮據,為了避免干擾,便從姐姐家搬到了一個陰冷的小閣樓上。每天七點起床,學習到凌晨三點方才就寢。冬日的巴黎寒風刺骨,一床薄被哪敵嚴寒。于是,她只能將所有的衣服都蓋在被子上,甚至將椅背壓在上面,以此來增加重量和溫暖感。她正是穿著打補丁的衣裙和墊著硬紙板的破皮鞋度過了在索爾本大學的求學生涯的。天道酬勤,瑪麗,這個波蘭血統的女孩,在起初基礎并不牢固的情況下,經過自己的不懈努力,終于在畢業(yè)的時候以全班第一的成績被授予了物理學學士學位。但瑪麗并沒有就此止步。她很快又投入到了攻讀碩士學位的備戰(zhàn)狀態(tài)。而且在此期間,遇見了影響她一生的、最終成為她終身伴侶的丈夫——皮埃爾居里。在短暫的十一年的婚姻生活中,他們始終相濡以沫,在極端艱苦的條件下,發(fā)現并提煉了釙和鐳,雙雙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成就了科學史上的一段佳話。不僅如此,居里夫婦的結合更是兩顆高尚心靈的碰撞。這碰撞迸發(fā)出耀眼的人性光輝。在這對純粹的學者心目中,科學是最神圣的,是屬于全人類的。因此,他們無償地將鐳的提煉方法公諸于世。在生活上,他們幾乎毫無要求。對待科學研究卻是異常嚴謹,鍥而不舍,孜孜不倦!皹s譽”和“財富”在他們面前顯得如此渺小而又微不足道。居里夫婦為那些有志于做學問的年輕人作出了最好的榜樣!
作為偉人,瑪麗的人生是艱辛而輝煌的。就在他們全身心的投入到放射性的偉大研究中時,飛來橫禍——皮埃爾出事了,一個在他鄉(xiāng)的異國女子獨自承擔起所有的責任。她接過丈夫的`工作,又用她那堅毅而頑強的精神,強忍著悲痛,繼續(xù)著他們兩人的共同事業(yè)。黃天不負有心人,1911年,這個令人敬仰的女性,以自己頑強的品格和超人的才華,再一次向世人證明了自己的實力——她第二次獲得了諾貝爾獎,她成功的收獲了自己的人生。當鮮花和掌聲,榮譽和地位向她撲面而來的時候,她依然保持著自己一貫的作風,依然過著一杯羹,一匙湯的清貧生活。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中,瑪麗居里是唯一沒有被盛名寵壞的人!彼恰拌D之母”,自己竟沒有一克的鐳!在戰(zhàn)爭中,她還義無反顧地主動組建醫(yī)療隊,救治傷病員。她身在巴黎,卻依然為祖國的獨立和科技的發(fā)展事業(yè)而殫精竭慮。
居里夫人是偉大的,她將自己的一生獻給了科學事業(yè)。即使在其彌留之際,她也不忘記陪伴自己一生的實驗室?粗郎系牟璞,她用夢幻般低的聲音說:“用鐳,還是用釷制作?”居里夫人是安靜的,她生前榮譽纏身,而用一句“不用了??讓我安靜點吧??”來作為自己一生的終結。
居里夫人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她的工作成果對人類做出了巨大貢獻。在今天我讀完這本書后令我觸動最大的是,她不謀取個人利益,將提煉出來的鐳毫無保留地貢獻出來,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值得我們敬仰,正是因為她這種崇高的品德、優(yōu)秀的人格令她受到人們的尊敬。雖然居里夫人已經永遠地離開了我們,但是她那種對科學事業(yè)的執(zhí)著追求、勇于獻身的精神美、淡泊名利的人格美,卻如太陽一樣永遠在人類歷史上閃耀著熠熠的光芒!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14
一、面對新課標三個目標”的思考
在《小學數學新課程教學法》緒論中有這樣一段話:“小學數學學科教學的基本出發(fā)點是促進學生全面、持續(xù)、和諧的發(fā)展,最終目的是為學生的終身可持續(xù)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實現三個目標——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我是一名數學教師,深知數學是小學階段的一門重要課程。對于這段話,我反反復復思考了很久。怎樣才能實現三個目標呢?
首先,要讓學生認識到學習數學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比如:在學習100以內加、減法時,應舉一個生活中的事例——商場購物,媽媽帶了100元買了18元的糖,37元一箱的牛奶,一共花了多少錢?還剩多少錢?結合現實生活中的事例,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沒有數學知識、數學能力是不行的。
其次,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成功。一個人的十個手指還不一樣長呢,更何況來自不同家庭的幾十個學生,他們之間必定會存在各種各樣的差異。因此,我們教師應創(chuàng)造各種機會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喜悅,體驗到成功的快樂。比如課堂提出的問題要有不同層次,好、中、差學生都要考慮到,好學生回答難度較大的問題,中下等生回答較容易的問題,每次回答都會得到老師的肯定與表揚,這樣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才會保持,學習才會不斷取得進步。
再次,教師必須有新的學生觀。過去,衡量學生好壞之依據成績的高低。現在我們的教學應面向全體學生,要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只要是學生認真、努力的學習了,并且在原來的基礎上有了進步了(可能成績還不夠優(yōu)秀),我們都要認定該學生是個好學生。
二、有感于“拓展學習空間,學習就是生活”
在《小學數學新課程教學法》一書的'第二章,作者闡述了“拓展學習空間,學習就是生活”這一觀點。在講述教學方式的綜合化拓展時,作者談到的“教活教材,用教材來教”的觀點我非常贊同。
我從事教育教學工作已經多年,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不適應當今的素質教育了,教材編排的內容也已經跟不上時代的步伐了。就教材而言,其知識、技能的覆蓋面是有限的,但是,如果用創(chuàng)新的觀念和手段來對待教材,教材的外延可以說相當廣泛。圍繞教材,我們可以做數學史、數學信息、先進教學手段乃至其他學科方面的知識準備,在課堂上做到信手拈來,旁征博引,是教材由死變活,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只有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把教材的每個章節(jié)當作一個系統,每到立體看作一個課題,每一個定理、原理看作是蘊含哲理的智慧結晶,才能使“減負”落到實處,才能使數學教學變成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的天地。思想匯報專題教材是知識與思維的載體,它蘊含著大量可供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的素材,因此,作為教師必須好好把握并靈活運用它。這不正是葉圣陶先生所說的“教才只能作為新課的依據,要做得好,使學生受到實益,還要靠教師的善于運用”嗎?
三、談“重視興趣、重視應用、重視過程是數學教學走出困境的法寶”
我感覺很多學生都覺得數學課枯燥乏味,不如語文課生動、有趣。因此,課堂教學中對數學真正感興趣的學生并不多,學生之所以還要強打精神,甚至十分努力的學習數學實在是為了好的分數,教師的教學無疑也已經離開了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15
《優(yōu)秀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明白的7件事》這本書很適合一線教師閱讀,它是竇桂梅教師自身專業(yè)成長的寫照,是她思維方式、思想、心靈的物化。不僅僅充滿智慧,更以流暢的文筆、詩意的語言,在不經意間詮釋了自我對語文、對小學語文教學、對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理解,更詳細列舉了一線小學語文教師應讀書目,闡明了讀書的不一樣境界。
其中“讀書——我們必須的生活”,在竇桂梅教師說的七件事中,這件事我覺得最重要。作為一名語文教師,要帶領孩子們學習祖國的語言文字,感受我們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自我沒有豐厚的文化底蘊,應對學生何來侃侃而談的底氣?又如何能引領學生暢游書海?曾看到過一篇文章,說的是:如今好多學校都要求學生很多進行課外閱讀,這是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要求,對學生各方面素質的提高及終身發(fā)展都有好處,可是在我們對學生提出了這樣要求的同時,我們的教師讀了多少書?
說真的,當時應對這三個問題,我覺得慚愧。我是語文教師,我問自我:我讀了多少書?雖說有時也看看,專業(yè)的,人文的,休閑的,都會涉獵一點點。但細想想,卻從來沒有過讀書計劃,想看時就翻翻;也不成系統,全憑自我的喜好;更不能堅持,有時間就看了,沒時間就作罷,如此這般,總覺得沒什么收獲!白x書,是的精神美容”“和學生一道在閱讀中呼吸”“讀書,我們必須的生活”,這本書中,竇桂梅教師從我們自身的角度,從學生的角度,闡述了語文教師讀書的重要性,我很贊同她的觀點。掩卷沉思,自我要靜下心來,認真讀書了,感覺自我讀書存在的問題是不能堅持,記讀書筆記還很欠缺。
“讀書,然后才有育人的底氣”、“人胸中久不用古今澆灌,則塵俗生其間。照鏡覺面目可憎,對人亦語言無味!薄肮べY再低也要買書,交情再淺也要送書,屋子再小也要藏書!弊x書,我們必須的生活。僅有經過讀書,才能找到自我的精神家園。同意竇教師那種“擠一點兒,占一點兒,搶一點兒。”的讀書方法。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教師的讀書的心得體會02-28
教師讀書的心得體會03-24
關于教師讀書的心得體會04-11
《讀書是教師最好的修行》心得體會03-20
小學教師讀書的心得體會12-12
教師讀書優(yōu)秀心得體會最新03-25
教師讀書筆記心得體會07-23
教師讀書活動心得體會03-11
教師讀書個人心得體會07-25
教師讀書交流心得體會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