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讀西游記有感作文錦集七篇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西游記有感作文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讀西游記有感作文 篇1
當我第三次讀完這本重重的《西游記》時,心里有了不少的感觸。 第一次時,我覺得孫悟空很厲害,很會打架,會變許多樣子;唐僧很無能;豬八戒像一只懶“蟲”;而沙和尚則是一個可有可無的角色。
第二次,我就覺得孫悟空很可愛;唐僧非常的傻;豬八戒是一只傻呆呆的東西;而沙和尚則是一個忠心耿耿的徒弟吧。 而這一次,覺得孫悟空非常的機靈,且也非常的忠心(特別是對唐僧);唐僧非常的善良、樸實而又顯得仁慈;豬八戒傻得可愛;沙和尚則給人一種忠誠而又老實的印象。
這本書通過這些故事,體現出孫悟空不達目的不罷休的追求精神。這個故事深刻地告訴了我們正義是一定會戰(zhàn)勝邪惡的,因為真理永遠存在,做每一件事情都要不達目的不罷休,絕對不能氣餒,這種精神正是我們青少年所需要的。而且,好吃懶做也是不行的,只有機智靈敏、英勇果斷才能事半功倍。
我們在學習時,或者在生活中不應該遇到一點挫折和困難就放棄,挫折和困難是可以克服的,動動腦筋,努力一把,咬咬牙不就過去了嗎?一旦戰(zhàn)勝了困難和挫折,那勝利還會遠嗎?
讀西游記有感作文 篇2
《西游記》這本書的作者是:吳承恩,明代小說家,雖為商人卻喜歡研讀群籍六經渚子百家莫不觀覽,吳承恩自幼敏慧又好學習博朗群書年輕時即受到督學使者的贊揚。
在遙遠的古代,東勝神州海外傲來國海中有一座花果山,山上有一快仙石每天吸收日月精華不知市民時候那塊仙石化作了一只石猴,石猴誕生的那時就驚天動地,還跳入水簾洞當了美猴王。為了能長生不老,他遠離花果山去尋仙,他飄過西海,得菩提祖師收他為徒弟,起名孫悟空,教他七十二種變化和一個跟頭可翻十萬八千里的筋斗云。功夫學成,他需要一件稱手的武器,受人指點,到東海討得了東海的定海神針,重量一萬三千五百斤的如意金箍棒。不久又大鬧地府在生死簿上涂掉所有猴子的名字。東海龍王和閻王上奏玉帝請收服妖猴,玉帝笑納太白金星的建議,召孫悟空上天當了養(yǎng)馬的弼馬溫,后來他發(fā)現這是不入流的官職知道受到了愚弄,氣憤地回到花果山,樹立“齊天大圣”的旗幟。
讀了西游記我對孫悟空的了解很廣,我覺得孫悟空神通廣大、頑皮,唐僧是個窩囊的人,八戒憨厚老實、有力氣好占小便宜、好色,沙僧他是一個無個性、老實、善良、埋頭苦干、任勞任怨。
《西游記》是四大名著之一,我喜歡讀這本書,希望你們也喜歡!
讀西游記有感作文 篇3
《西游記》是由我國明代著名小說家吳承恩所著作品,是一部充滿了浪漫主義神話色彩的神魔小說,今天的一讀使我受益匪淺。
《西游記》一書主要講述了唐僧師徒四人一路歷盡艱險、排除萬難,最后到達西天成功取經的故事。讀《西游記》一書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唐僧的大徒弟孫悟空,他不僅會七十二變還會火眼金睛通過一眼便能辨別是人是妖。所以孫悟空善于降妖除魔,為西天取經立下汗馬功勞。但是,成功到達西天取經亦不是孫悟空一人之功勞,若沒有豬八戒、沙僧及其師傅唐僧等人的一同堅持努力光憑孫悟空一己之力是不可能成功的。正如古語有云:“人心齊,泰山移”“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笔刮疑羁堂靼琢耍喝松缆仿L總會遇到艱難困苦,僅憑一人之力難以突破的難關,每當這時便需要我們與身邊朋友一同克服、共同前進去攻克、戰(zhàn)勝它,進而取得成功!
那年學校運動會中拔河這一比賽項目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們班男女齊上,全都拿出九牛二虎之力與對手僵持了起來不相上下,最終我們班因為一個大意最終在第一場比賽上輸了。下場休息時,我們班同學連連嘆氣,就在這時班主任走了過來安慰我們道:“上一輪我們雖然輸了,但是同學們千萬不要灰心,接下來我們還有兩場比賽呢,只要盡自己的努力我們就一定會成功的!”老師的一番話語令我們頓時如撥開云霧般再次燃起了斗志。接著老師又給我們做出了調整后,同學們紛紛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全身都蓄滿了力氣。只等裁判一聲令下,緊張又激烈的拔河比賽又開始了,同學們不由而同的身體重心向后傾,一同喊著口號:“一二、一二、一二......”再用盡全身力氣奮力一拔最終我們贏得了第二局的勝利。于是趁著這股熱勁,我們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了第三局的勝利。同學們高興極了紛紛歡呼了起來,老師望著這一幕也露出了笑容......
讀《西游記》一書我深刻的體會到了通往成功之路荊棘叢生,正需要我們同書中的唐僧師徒四人一般齊心協(xié)力,不顧前路有多艱難與險阻,只要做到迎難而上,堅持不懈,那么成功的彼岸便離我們不遠!
讀西游記有感作文 篇4
寒假里,我讀了中國四大古典小說之一——《西游記》。這是一部我們中國人很喜歡的神話小說,書中寫了唐僧師徒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但他們沒有被困難嚇倒,一直向著目標前進。唐僧師徒就是憑著這種不怕困難的精神,最終到達西天取得了真經。我真佩服他們。
唐僧師徒在取經的路上,遇到了不少妖怪。有一次,唐僧被鯉魚精抓走了,他的徒弟就去救他。八戒和沙僧來到“水黿之地”,和妖怪大戰(zhàn)了四十五個回合。最后在觀音菩薩的幫助下,才制服了鯉魚精,取得了勝利。還有一次,唐僧師徒遇到了白骨精。白骨精設計把唐僧抓走了,還準備把唐僧吃掉。幸好孫悟空火眼金睛,機智勇敢,本領高強,把唐僧救了出來。他們一路上受盡了苦難,但他們始終沒有放棄去西天取經的目標。
和他們比比,我覺得很慚愧。記得有一次,我背《琵琶行》老是背不下來,就不想背了。外婆對我說:“唐僧師徒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最后才取得真經,你才遇到了那么一點困難就要放棄,那以后怎么辦?”聽了外婆的話,我覺得自己很不應該,不能這樣怕困難。最后,在外婆的幫助下,我終于把《琵琶行》全文背下來了。
我想,我以后要學習唐僧師徒的取經精神,像他們一樣不怕困難,勇于向前,努力戰(zhàn)勝困難,永遠向著心中的目標前進。
讀西游記有感作文 篇5
幼讀《西游記》,惟讀其人物神奇、情節(jié)曲折,尤喜各路妖精與師徒四人玩兒“不同的過程,永恒的結局”之游戲;少年時讀《西游記》,則愛悟空那支“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的棒子,恨三藏那看似兇狠實則無奈的咒語。叛逆時讀,嘿,大鬧天宮攪得九天不寧,何等爽快!歸隱時讀,嘻,猴頭再跳也跳不出如來手掌,有便是無,無即是有……吳承恩只消輕舞盈毫,便將這眾生之樂都游在了諸位心里。這西行路也便不再是一條取經路,而成了一趟心靈之旅。
一
曾經總弄不明白,神仙們本知道唐僧乃金蟬子轉世,何苦非要設他九九八十一難,待危機來時再來抬手相助呢?何不散經下去,佛也輕松,僧也輕松,豈不兩全其美?后來才懂得,那經,非要抱定一個信念,不怕任何阻礙一往無前方才取得回的!那是人生的功德圓滿,是人生的終極境界。它只能被放置在最高的臺階上,底下則全部是撒旦的領地。孫、豬、沙三人雖可“一步登天”,卻取不得經。只有唐僧,靠著忍耐、誠心、善心和毅力才得了真?zhèn)。人本平凡,有些已決然踏上了尋經長旅,有些卻仍行走在肉體間,世界因此而有了差別。
二
據說,上帝無聊才創(chuàng)造了人,人類為對付這種戲弄,便發(fā)明了規(guī)則以表明自己在認真活著,而不僅僅是玩具。突然一天,孫猴子出來了,他毫不留情地打碎了一切規(guī)則,于是被壓在五行山下,幡然悔悟,竟成了佛。
據說,人是猴子變的。
上帝,佛,悟空,猴子,人……誰是宇宙的真正主宰?
三
心生種種魔生,心滅種種魔滅。
一切妖邪,本是人自己。有殘忍的品格,就有殘忍的妖;有虛偽的品格,就有變化的妖;有好色的德性,就有美女蛇……戰(zhàn)勝妖邪,就是戰(zhàn)勝自己。人說戰(zhàn)勝自己容易,真的容易?你打得贏幾個白骨精?人說戰(zhàn)勝自己很難,真的很難?棒子、釘耙、鐵鏟,加上一顆勇敢的心……成敗,一念之間。
心生種種魔生,心滅種種魔滅……
讀西游記有感作文 篇6
我想他給讀者留下最深印象的應該是他法力的高強和他那張時刻保持笑容的'臉,如來佛的法力無疑是《西游記》中最強的。他只是略施法術就破了孫悟空的法術,還將他壓在五指山下五百年之久。他那張永遠保持笑容的臉使他變得溫和,而不象有些大仙一樣整天板著臉。他那張笑臉和別人的不一樣,他的臉上包含了熱情、關懷和鐵面無私。他關心眾生,關心一路拜佛求經的唐僧師徒。他的鐵面無私更是令我感到震憾,可以大義滅親地將自己的親娘舅打回原形。談完了人物塑造,又來說說《西游記》整體。我在前文中寫到,《西游記》本身是寄托了作者的某種愿望的,我覺的作者首先要告訴我們的就是自由。孫悟空就是這個愿望的具體體現。他為了自由,可以大鬧地府、龍宮、天宮,可以說整個神的世界被他鬧了個底朝天。孫悟空之所以這樣無法無天,這是因為他不想受別人的制約。而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卻常常被一些無關緊要的東西所束縛,卻自得其樂,還覺得這是一種十分美好的享受,是一種幸福。其實我們常常覺得累就是因為被一些東西束縛而造成的?茖W家累嗎?學者累嗎?軍人累嗎?肯定累,單他們的累只是肉體上的累,幾天就能恢復。而我們不能,因為我們的累是在精神上,是累在靈魂里。人類經過幾百萬年的發(fā)展,那種追求自由的精神已經被逐漸消磨了,人類變得麻木、無知、殘暴。我們應該找回人類祖先的偉大精神--追求自由的精神并且開拓進取,尋找更大的自由。一部《西游記》指出了做人的道理,指出了為官之道,指出了人類發(fā)展的道路:力量源于《西游記》,精神源于《西游記》,成功源于《西游記》。
讀西游記有感作文 篇7
《西游記》主要講了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保護唐僧取經,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的傳奇歷險故事,表現了懲惡揚善的古老主題。
讀了這本書,我不得不佩服吳承恩寫作技巧的高超和刻畫人物形象的精妙。在西游記中,吳承恩巧妙地塑造了四個鮮活的人物形象,武藝高超的孫悟空,敦厚可愛的豬八戒,忠厚老實的沙和尚,一心向佛的唐僧。這四個人物可謂是性格鮮明,并且各具特點,每一個人物形象都和其他三個人物形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除了寫作方法,師徒四人表現的不怕困難的精神也值得我們學習。在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在面對困難時,我們大多會選擇退縮或逃避。而師徒四人,在取經的途中遇到了不計其數的困難,但他們沒有退縮,而是勇敢地面對困難,最終克服了困難,取到了真經。
列別捷夫曾經說過:“平靜的湖面,練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環(huán)境,造不出時代的偉人!惫磐駚,有多少人克服了重重困難,最終取得了成功。萊特兄弟,制造飛機,履遭失敗,但他們沒有放棄,最終發(fā)明了第一架動力載人飛機。袁隆生,研究水稻,履遭質疑和挫折,但他沒有放棄,最終成功培育出雜交水稻。
《西游記》這本書深深地吸引了我,我從書中學到寫作方法和做人的道理,這本書不愧于四大名著之一這個稱號,它是一本永遠的名著。
【【精品】讀西游記有感作文錦集七篇】相關文章:
讀《西游記》有感 (15篇)04-05
讀《西游記》有感 集合15篇04-05
讀《西游記》有感 集錦15篇04-05
讀《飛鳥集》有感【熱】03-28
【熱門】讀《飛鳥集》有感03-28
讀《飛鳥集》有感【推薦】03-28
【推薦】讀《飛鳥集》有感03-28
【熱】讀《飛鳥集》有感03-28
讀《魯濱遜》有感04-06
讀《鯨》有感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