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偷書賊》有感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后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后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讀《偷書賊》有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偷書賊》有感1
在上海南京路,我買了一本書,名叫《偷書賊》。就是這個故事,能改變一個人的一生,能撼動死神。
你聽說過死神講故事嗎?他首度開口,理智、冷靜卻幽默,甚至還帶著一點溫暖,娓娓道來一個與他相遇三次小女孩的故事1939年的德國,9歲的莉賽爾梅明格和弟弟被萬不得已的媽媽送往慕尼黑遠郊莫爾欽鎮(zhèn)漢密爾街的寄養(yǎng)家庭。6歲的弟弟不幸死在了路途中。在清冷的葬禮后,莉賽爾意外得到了她的第一本書《掘墓人手冊》。她的父親被打上共產主義者的烙印,被納粹帶走了,母親隨后也失蹤了。在彈奏手風琴的養(yǎng)父幫助下,她學會閱讀。盡管生活艱苦,但是她發(fā)現了比什么都吸引她的東西——書。她忍不住開始偷書,她擁有了14本書。莉賽爾,這個被死神稱為偷書賊的可憐女孩,在戰(zhàn)亂的德國努力地生活著。可一枚炮彈毀滅了她的小鎮(zhèn),養(yǎng)父養(yǎng)母以及周圍所有的人都死去,只有她因為在地下室如饑似渴地讀書而逃過一劫。
這個故事,撼動了死神。作家是澳大利亞的馬克斯蘇薩克,譯者是孫張靜。馬克斯蘇薩克寫這個故事源自父母講述的情節(jié),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時,他的父母親眼看見許多悲劇和慘狀。這個故事里,莉賽爾梅明格與朋友們的友誼是最真誠的;與養(yǎng)父養(yǎng)母的真情是最感人的;她曾經的經歷是最令人痛苦的。
在莉賽爾身上,我學到了許多東西——面對前所未有的不幸事情時,要樂觀向上,想辦法去探討它,學會快樂地面對一切。珍惜每一秒時間,珍惜曾經快樂的時光,珍惜別人對你的.信任,珍惜給予過你的,送過愛心的人?吹絼e人的閃光點。要充滿愛心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要充滿純真去發(fā)現生活中的快樂;要充滿自信挑戰(zhàn)自己;更要充滿熱情迎接那美好光明的世界!莉賽爾懂得去發(fā)現生活中的小細節(jié),在無意中發(fā)現了第一本書,從而愛上了書。書救了莉賽爾梅明格一命。不求這一切,你喜愛讀書嗎?你讀了多少書?莉賽爾梅明格所擁有的14本書給她帶來無限撫慰,她在這豐富多彩的書中看到流星劃過一條弧線,墜入湖中,從書中她遠遠不止看到這些東西。那簌簌的雪花飄落下來,覆蓋了莫爾欽鎮(zhèn)。在小屋子里,莉賽爾梅明格的家里傳來朗朗的讀書聲,那是養(yǎng)父和她在閱讀書籍呢,這聲音,穿過靜謐的大街小巷,瞧!這場面多么溫馨
《偷書賊》這本書,讓我懂得了,書給我們帶來的無窮力量。
讀《偷書賊》有感2
“透露一點真相:人會死!
《偷書賊》就是以這種冰冷的語氣來開頭的。這是由一個澳大利亞作家寫的有關納粹德國的小說,是一個關于死神、人性、愛與戰(zhàn)爭的故事。
故事發(fā)生在戰(zhàn)火紛飛的德國。9歲女孩莉塞爾的父親被蓋世太保劃為“共產主義分子”而被捕,不堪生活上和政治上雙重重負的生母被迫將她和已經罹患重病的弟弟送往慕尼黑遠郊的一個寄養(yǎng)家庭。就在途中,可憐的弟弟被死神帶走了,不久生母也失蹤了。于是,呼嘯的火車、清冷的墓地、母親哀傷的臉成了小莉塞爾終身揮之不去的夢魘。
跟《悲慘世界》中的珂賽特一樣,莉賽爾是個命運多舛的小女孩。當讀到這個九歲的小女孩在火車上看著小弟弟死去,看到她和媽媽在凄冷的小站下車,在大雪中靜靜地將弟弟埋葬,看到那場以寒冬為背景的分離……我的心便有了一種徹骨的寒冷和徹骨的悲傷:人怎么能被命運蹂躪到如此地步呢?
莉賽爾寄養(yǎng)的家庭位于慕尼黑一個名為“天堂”的街區(qū),聽上去很美,可實際上是一個凋敝的貧民區(qū)。莉賽爾每夜抱著《掘墓人手冊》入睡,噩夢連連。養(yǎng)父雖然沒有冉阿讓那樣強健完美,但是也不乏慈愛。為了助小女孩安眠,他每晚給莉賽爾朗誦講解這本手冊,并開始教她識字。夜深人靜的時候,父女二人坐在斗室里,養(yǎng)父說,將來我死之后,你要用這本書教授的正確方法把我埋葬。小女孩嚴肅地點了點頭。這些細節(jié)讓我在寒冷的季節(jié)里讀到了冉冉升起的人性之光,最悲慘的道具也能給心存溫暖的人作扶手。這個世界沒有什么能絕望得了不想絕望的人!
莉賽爾沒有學會埋藏尸首,但在暴虐的命運面前,她變成了無情世界的掘墓人。盡管生活艱難,缺衣少食,但她找到了比食物更珍貴的.東西——文字,并由此癡迷上了文字的載體——書。她開始偷書。文字助莉賽爾超越了苦難,不僅如此,還把慰藉散布開去。她給躲在地下室的猶太人朗讀,為躲避空襲的鄰居講故事,讓一顆顆惶恐不安的心得到撫慰,讓他們粗鄙的性情得以改變。這個走在寒冬里的女孩,不但給自己制造著春天,還給他人、給這個世界制造著春天。
在納粹德國殘忍而荒謬的時代氛圍中,能表現出對善的堅持,對忠誠、道義等等所有美好品質的堅持,《偷書賊》讓最悲慘的時刻也充溢了脈脈溫情,這種無處不在的溫情讓我熱淚盈眶。我不禁想到了另一部獲得奧斯卡獎的影片《美麗人生》,那場奇異而溫暖的游戲也是那個殘酷年代里盛開的最美的花。我突然明白了為什么諾貝爾文學獎頒獎辭中常常會有一句這樣的話:微笑地面對慘淡人生。
我相信溫情可以抵抗世界的殘酷,心的柔韌可以戰(zhàn)勝一切外在的強硬。死亡雖有一個冰涼的名字,但愛讓生命充滿了溫暖與力量。
讀《偷書賊》有感3
《偷書賊》作者馬克斯·蘇薩克以死神為第一人稱向我們訴說了二戰(zhàn)期間發(fā)生在德國漢密爾街一系列事情,從1939年偷書賊被送往休伯曼一家開始到1943炸彈轟炸了漢密爾街,講述了二戰(zhàn)納粹治下的德國底層民眾和猶太人的悲慘生活。講述了主人公莉賽爾從弟弟去世被漢斯·休伯曼一家收養(yǎng),開始攫取文字的生活,書中講了她對書的珍惜與愛護,知道戰(zhàn)爭摧毀了一切。
戰(zhàn)爭永遠伴隨著尖叫和鮮血、痛苦和傷痕、絕望和死亡。無論是發(fā)動戰(zhàn)爭的國家還被動參戰(zhàn)的國家,底層人民都是最苦的。書中漢密爾街的德國人民就過著忍饑挨餓、整天喝著綠豆湯的日子,書中的孩子們,包括偷書賊莉賽爾,一塊糖都得分成好幾次吃,為了果腹不得不去偷東西,大一點的去參軍。更慘的是猶太人,書中猶太人馬克斯被迫在地下住了兩年,整天不見陽光,遭遇種族歧視,挨鞭子乃至被屠殺。
當然,《偷書賊》主要講述的是一個愛好文字的女孩,一個攫取文字的人,一個善于偷書的人,因為愛看書,所以才偷書。我們在她身上可以看見文字(書籍)力量,也是因為文字,她和漢斯·休伯曼也就是她的爸爸成為了好朋友,和鎮(zhèn)長夫人關系更緊密,還有與那個猶太人馬克斯之間的故事。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防空洞里,在人心惶惶的每個白天或深夜,一雙雙發(fā)抖的手、一陣陣嬰兒的哭鬧、一顆顆備受摧殘的心,在莉賽爾用平靜的語調朗誦著書籍之下一一被撫平。
還有漢斯·休伯曼,一個幸運的從死神手里逃脫兩次的'人,他是個信守承諾的人,沒有因為危險而逃避,他沒有將猶太人當作是敵人,沒有像當時的大多數德國人一樣踐踏拋棄他們,而是收藏猶太人。我們從漢斯·休伯曼身上也可以看出反對戰(zhàn)爭、愛好和平、沒有種族歧視的德國人的另一面。
有此可知,和平是多么的美好,我們要珍惜當下來之不易的生活。
此書需要耐心細致地去讀、去體會,適合大人和孩子一起閱讀。
【讀《偷書賊》有感】相關文章:
讀《偷書賊》有感5篇11-02
讀《偷書賊》有感(5篇)11-02
《偷書賊》讀后感08-20
偷書賊讀后感01-22
真正的賊讀后感02-14
偷時間的賊讀后感11-27
偷莎士比亞的賊的讀后感07-08
《偷莎士比亞的賊》讀后感01-23
真正的賊讀后感600字06-20
真正的賊讀后感15篇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