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讀昆蟲記有感作文七篇
讀完一本經(jīng)典名著后,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后感了。千萬不能認為讀后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昆蟲記有感作文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讀昆蟲記有感作文 篇1
一個人耗費一生的光陰來觀察、研究“蟲子”,已經(jīng)算是奇跡了;一個人一生專為“蟲子”寫出十卷大部頭的書,更不能不說是奇跡;而這些寫“蟲子”的書居然一版再版,先后被翻譯成五十多種文字,直到百年之后還會在讀書界一次又一次引起轟動,更是奇跡中的奇跡,而這些奇跡的創(chuàng)造者就是《昆蟲記》的作者——法布爾。
今天,我懷著激動的心情,讀了《昆蟲記》這本書。
《昆蟲記》共十卷,可直接譯為《昆蟲學的回憶》。每卷由若干章節(jié)組成,是法布爾對昆蟲最直接的研究記錄,真實地記錄著法布爾畢生研究昆蟲的成果。在法布爾哪個時代,,昆蟲學家主要是在實驗室里做解剖與分類的工作,研究的是死昆蟲。法布爾是第一個用田野實驗的方法研究活生生的昆蟲,研究昆蟲本能與習性的昆蟲學家,因此他成為了昆蟲行為學的開山祖,《昆蟲記》也因此在科學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法布爾書中所講的是昆蟲的生活,但我讀了卻比看那些無聊的戲劇小說更有趣味,更有意義。他不去做解剖和分類的工作,卻用了觀察與試驗的方法,實地記錄昆蟲的生活現(xiàn)象、本能和習性之不可思議的神妙和愚蒙。我們看了戲劇小說中所描寫的用類的命運,受得深切的銘感,現(xiàn)在見了昆蟲界的這些悲喜劇,正式這一種迫切的動心,令人想起種種事情來。
我一直哼害怕那些毛茸茸或長者多只足的昆蟲,但從來沒想過在《昆蟲記》中的昆蟲竟然會讓我覺得如此可愛。這本書中,螢火蟲、螞蟻、毛毛蟲、蜘蛛、老鼠……林林總總,一個個妙趣橫生的故事,一段段栩栩如生的昆蟲的景況,涵蓋了關(guān)于昆蟲的近視、保護自即、養(yǎng)育后代、勞作、狩獵及生死,幾乎所有的季節(jié)。我驚嘆,原來它們的世界時這么豐富而生動,法布爾將人類的感情融入其中,我的心也不禁隨著它們的生活而起伏,仿佛自己也變成一只小小的昆蟲,抖著翅膀加入了它們的大部隊。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薄独ハx記》是一本讓我愛不釋手的書,法布爾這個大科學家像哲學家一般的思考,美術(shù)家一般的觀察,文學家一般的敘述,伴著我度過了無數(shù)美好的時光。
讀昆蟲記有感作文 篇2
暑假我捧起了昆蟲學家法布爾寫的名著《昆蟲記》,細細品讀書中的每個故事。今天,我就給大家介紹一種在戰(zhàn)場上勇敢無比的昆蟲——悍蟻。
悍蟻的身體是紅色的,所以又叫紅螞蟻。悍蟻最大的特點就是堅強。假設它們要過河,隊伍前面的悍蟻淹死了,后面的悍蟻也不會改變路線,前面的死了,后面的又繼續(xù)沖上去,它們永遠不會后退。打了勝仗的悍蟻,凱旋歸來時走的路線和出發(fā)時的路線一模一樣。因為它們會在出發(fā)的路上撒下荷爾蒙,這樣回來的時候就不會迷路了。正是悍蟻頑強的精神和嚴明的紀律,所以它們會打仗,打勝仗。
雖然悍蟻很會打仗,但是他們對料理家務卻一無所知,所以每次打了勝仗,悍蟻總是搶一大批黑螞蟻的幼蟲回來,待他們長大后成為奴隸,每天為悍蟻做各種家務,等這批奴隸要老死了,悍蟻再搶一批來,就這樣反復循環(huán)。悍蟻攻打黑螞蟻,由于悍蟻的體型是黑螞蟻的幾倍,對付黑螞蟻是輕而易舉,不費吹灰之力就可以完成。但是,悍蟻不會殺掉黑螞蟻,精明的悍蟻要留著黑螞蟻繼續(xù)產(chǎn)卵,繼續(xù)為它們創(chuàng)造奴隸。那些被搶走的悲慘的黑螞蟻,終身都為奴隸,它們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悍蟻的監(jiān)視下完成,根本沒有機會逃跑。
每一種生物都有自己的生存規(guī)則,這才是有序的生態(tài)平衡。但是,我還是很同情那些黑螞蟻,我希望每只昆蟲都是平等自由的,我希望有一天和平的陽光可以射進黑暗的蟻穴,照亮蟻穴。
昆蟲的世界真奇妙!
讀昆蟲記有感作文 篇3
暑假到了,熾熱的陽光一直灼燒著大地,將我外出的機會全都燒沒了。一個人待在家里實在是無聊得難受,正準備找點什么事情做時,目光無意間落到了角落旁積著灰塵的一本書上。那是以前老師叫我買的《昆蟲記》,因為當時我覺得叫這種名字的書一定枯燥無味,隨便翻了翻就把它擱在一旁了。現(xiàn)在我懷著期待的心情又慢慢的翻開了這本書……
萬萬沒想到的是,這本書并沒有我想的那么無趣。它把我?guī)У搅艘粋美麗無比的小世界,這里春意盎然,涼風習習。和煦的風輕輕拂過湖面,蕩起了一圈圈的漣漪。這里有悅耳的蟲鳴,讓人陶醉在那淡淡的泥土香氣里。許許多多的昆蟲一起譜寫出了一曲美妙的樂章,讓人心曠神怡。
這本書的每一章都浸透著作者對大自然,對生命,對昆蟲的喜愛。作者法布爾刻苦鉆研了五十余年,犧牲了自己寶貴的私有世界去觀察各種各樣的昆蟲。他用盡了畢生的精力,對昆蟲進行了大量的觀察與實驗。認真細致的記錄了昆蟲們的生活習性。并把自己親自觀察來的第一手資料展現(xiàn)給人們。在讀的過程中,仿佛自己也置身在那個美麗的昆蟲世界一般……讓我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在沒有讀過這一本書之前,我完全不知道原來昆蟲也有這么可愛的一面!“楊柳天牛像個吝嗇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禮服;小甲蟲“為它的后代作出無私的奉獻,為兒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傷的小麻雀,也會“愉快地進食,如果我們喂食動作慢了,它甚至會像嬰兒般哭鬧!睆倪@里就可以看出,作者的觀察有多么的細致。他像一個孩子一樣,充滿了旺盛的好奇心,用優(yōu)美靈動而又不失幽默的語言記敘了昆蟲的各種生活習性,還把人類所不知道的昆蟲的另一面展現(xiàn)了出來。 《昆蟲記》這本書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跡,這是由昆蟲所譜寫出的美妙樂章。當然,如果沒有法布爾五十年的潛心研究,我們也不可能會了解這一個如此美麗的昆蟲世界。這本書到處都洋溢著作者對生命的敬畏與尊重——即使是像昆蟲那樣微小的生命。我們還應該學習作者法布爾那一種堅持不懈的毅力,為了自己的理想不斷的努力奮斗。認真讀讀這本書吧,你一定會收獲很多很多。
讀昆蟲記有感作文 篇4
從現(xiàn)今小學生寫的讀后感來看,很容易陷入模式化,比如總是先介紹一下讀該書的背景,接著介紹該書的主要內(nèi)容,最后談幾句讀書之后的感想。這樣的讀后感充其量不過是“主要內(nèi)容簡介”而已,從中,看不到閱讀者如何在閱讀中引發(fā)共鳴,如何在閱讀中生發(fā)感情,一句話,沒有引發(fā)對話。
首先,文化認同是兒童作文的對話立場。兒童生活在社會生活之中,經(jīng)歷著文化的熏陶與習染,兒童也在作文的過程中,與世界發(fā)生;中突、融合,因此,兒童是在與世界對話也就是作文的過程中建構(gòu)自我的文化身份,認同自我的這種文化身份,是兒童在習作對話中成長應當持有的立場。
在這篇讀后感中,一開始小作者就表明自己對于昆蟲并不怎么喜歡,但是通過閱讀《昆蟲記》之后,她卻能發(fā)自內(nèi)心地對昆蟲充滿敬意。這種態(tài)度轉(zhuǎn)變的原因是作者有了自己對昆蟲世界的一種感悟,那就是”天下蟲蟲都可憐”,具有獨特的打動人的力量。由此可見,作者是把昆蟲作為一種“生命”來看待,把昆蟲的生命與人類的生命放置于一個同等的文化地位上。這種對自我文化身份的認同正是法布爾在《昆蟲記》中持有的立場,從這個角度也可以說作者是真正進入了《昆蟲記》的世界。
其次,自我故事是兒童作文的對話起點。寫作作為一種對話,是需要寫作者敞開自我,與世界建立起“我一你”關(guān)系的。所以從本質(zhì)上講,任何人的真正的作文其實都是在講述自我故事,也只有講出了自己的故事,對話才有可能產(chǎn)生。因此,兒童作文應當學會從講述自我故事出發(fā)。
作者一開始就講述自己的故事,在故事中展現(xiàn)自己與昆蟲的故事。作者從小害怕昆蟲,“莫名的緊張”和“起一身雞皮疙瘩”點明了自己的害怕,同時,作者又說自己喜歡蠶,卻不喜歡蛾子,這又使得故事的講述很有戲劇性。
接下去,作者便把《昆蟲記》中令自己印象最深的一個故事轉(zhuǎn)述了一遍,這就突破一般讀書筆記的寫法。一般的讀書筆記會用“概述”的方式把全書的基本面貌展現(xiàn)給讀者,這樣的寫法有利于展現(xiàn)全書,但是可讀性不強,其原因就在于失去故事性。而本文作者則以書中一個故事作為講述的重點,既降低了寫作的難度,又使筆墨集中于一個故事,使文章的可讀性與感染力大為增強。
因此,好的故事是兒童作文的對話起點。
再次,心路歷程是兒童作文的對話呈現(xiàn)。作文需要袒露心跡,把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展現(xiàn)給讀者,但文章貴在含蓄,表達感情貴在曲折,所以在許多時候,這種心路歷程的表達需要蘊含于故事之中,并不是直接表白。而這種心路歷程,又恰恰是兒童作文與世界對話“成果”的一種呈現(xiàn)。
文章從一開始表達的對昆蟲的“厭惡”到讀到《昆蟲記》時感受到的“震撼與驚訝”以及最后作者的“敬佩”,均是對話成果的一種呈現(xiàn)。先說“厭惡”,兒童對于昆蟲的“厭惡”感,很有可能來自于生活體驗,例如蚊子會吸食人血,蜜蜂會蜇人,有的昆蟲有很怪的氣味等,這些生活體驗導致了作者對昆蟲的“厭惡“;當然也有可能來自于成人世界的影響,成人對昆蟲的態(tài)度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兒童的態(tài)度,這兩種情況恰恰是兒童與生活世界對話的結(jié)果;然而兒童與生活世界的對話畢竟不能深入到生活的內(nèi)部,直至作者讀到《昆蟲記》,這部基于研究的作品展現(xiàn)的昆蟲世界突破了兒童的已有經(jīng)驗,細致深入的描繪令兒童看到了超越經(jīng)驗的世界,因此,“震撼與驚訝”就產(chǎn)生了。而“敬佩”感的產(chǎn)生,則與兒童對昆蟲產(chǎn)生了新的理解有關(guān)。作者寫道:“它們來到這個世界多么不容易啊,它們的爸爸獻出了自己的生命!睆倪@句話中可以窺見,作者是以人類的親情的視角來看待昆蟲世界的現(xiàn)象,可以說,此時,對話已然形成,視界得以融合。
最后,建構(gòu)理想是兒童作文的對話指向。對話為何展開,何以需要有對話?實際上,對話都指向理想生活的建構(gòu),都基于對未來的理解與暢想。失去了理想的支撐的對話是無法想象的。對于兒童尤其如此,他們對未知充滿好奇,對未來充滿渴求,他們天然地具有“理想氣質(zhì)”。因此,真正的兒童作文會表現(xiàn)出兒童對理想的向往。在本篇中,最突出的讓文章具有“理想氣質(zhì)”的是作者從金步甲蟲的故事引發(fā)出對昆蟲的憐愛之情,從一個故事引申出對昆蟲的'愛,對于小動物的憐憫,這是一種由此及彼式的人文關(guān)懷的萌芽,這使得文章獲得更為廣大的境界。
讀昆蟲記有感作文 篇5
暑假,我懷著無比喜悅的心情,去閱讀法布爾寫的一部世界名著——《昆蟲記》。法布爾是法國杰出的昆蟲學家和文學家。他成功的重要標志是他根據(jù)自己近40年的仔細觀察和悉心研究所得,又花了30年才寫成了《昆蟲記》這部不朽的世界名著。法布爾用了這么長時間才把《昆蟲記》寫出來,真是太不容易了,要是我,絕對堅持不下來的。平時我做數(shù)學題都不認真,不刻苦,一遍做不出來,就不想動腦筋,有時還亂發(fā)脾氣。所以,我非常佩服法布爾。
《昆蟲記》這本書寫得很好,我很喜歡它。它向我們詳細講述了:蜘蛛、蜜蜂、螳螂、甲蟲、蟋蟀、蟬、蒼蠅等昆蟲的生活習性。其中,有一篇文章讓我知道了綠頭蠅原來是大自然的環(huán)衛(wèi)工人呢!因為只要有什么東西腐爛了,綠頭蠅總是第一個沖上去的,每次看到這種情景我都想嘔吐。但我們都錯了,綠頭蠅沖上去是為了把腐爛的東西給清理掉,看來,是我們誤解他了呀!自從我看了這篇文章,我就開始保護綠頭蠅,不讓它們受到傷害,它們可是大自然勤勤懇懇的“環(huán)衛(wèi)工人”呀!
讀了《昆蟲記》這本書,我的感受很深,也給了我很大的啟發(fā):在生活和學習中,我要學習法布爾勇于探索世界、勇于追求真理的勇氣和毅力,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像法布爾那樣,要有一種嚴謹?shù)目茖W精神,堅持“準確地記述觀察所得到的試試,即不添加什么,也不忽略什么!弊鋈魏问虑槎家獔猿植恍,要為了理想而不斷奮斗。
讀昆蟲記有感作文 篇6
一開始我看到這本書覺得好奇,昆蟲都包括些什么?對我們有什么幫助,又對我們有什么害處?于是帶著這些疑問,我粗略的瀏覽了這本書,可是,當我看的越深入就越有興趣。
這本書內(nèi)容是那么令我吃驚,里面作者用詞的準確和生動,令我感覺身臨其境,仿佛進了一個昆蟲的世界,它把各種小昆蟲的習性和特點描繪的淋漓盡致。
里面有粗心的蜘蛛媽媽,有不勞而獲的小螞蟻,有長著長長鼻子的象鼻蟲,可是我以前對這些動物的特性全然不知,原來這個世界上的生物是如此的豐富精彩,我想還有很多我不知道的秘密,我還是仔細的閱讀一下吧。
想到這里,我在想為什么我對這些生物的知識了解甚少,應該是我們對它們平時漠不關(guān)心吧?課余時間我們也不去了解這些動物,直到今天我才徹底的了解了這些生物,還有一部分需要我們以后生活中多多的仔細了解和觀察。
讀昆蟲記有感作文 篇7
《昆蟲記》這本書是法布爾足足花了大約花了30年的時間。30年,這是一個多么大的數(shù)目啊!發(fā)布而用自己畢生的心血寫出了這一本《昆蟲記》。
《昆蟲記》被譽為“昆蟲的史詩”,發(fā)布爾也因此獲得了“昆蟲學的荷馬”稱號!独ハx記》中肯定寫了許許多多的昆蟲。里面寫了昆蟲的習性、昆蟲的洞穴、昆蟲的外貌等。這里面寫的昆蟲有我認識的:蟬、螳螂、蜜蜂、螢、黃蜂、蟋蟀、甲蟲、蜘蛛、。也有我以前不了解的:舍腰蜂、紅螞蟻、被管蟲、蚱蜢、毛蟲、孔雀蛾。
這本《昆蟲記》讓我認識到了更多有趣、奇怪的昆蟲。就比如螳螂,母螳螂長大后會把公螳螂吃掉,真是六親不認啊,太殘忍了!發(fā)布而寫出了這一本《昆蟲記》,讓我們知道了更多的關(guān)于昆蟲的知識的。讓我們這些人也能真正的了解昆蟲。
我今后也要觀察那些在我們身邊的小昆蟲們。親自去體驗一下!
【實用的讀昆蟲記有感作文七篇】相關(guān)文章:
讀《昆蟲記》有感 (合集15篇)04-05
讀《昆蟲記》有感 (精選15篇)04-05
讀《昆蟲記》有感 通用15篇04-05
讀《昆蟲記》有感 集合15篇04-05
讀《自信》有感04-07
讀《魯濱遜》有感04-06
讀《鯨》有感04-03
讀《冬天》有感04-01
讀《自立》有感04-16
讀犧牲有感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