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刻意學習》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刻意學習》讀后感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何不寫一篇讀后感記錄下呢?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后感頭疼,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刻意學習》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刻意學習》讀后感1
刻意學習,學習什么?學習行動。
羅翔說人最大的痛苦就是無法跨越知道和做到的鴻溝。
韓寒在《后會無期》里說,知道很多道理,卻過不好這一生。
知道一個道理的成本是很低的,聽別人說,從書里看到,稍微用心,記到腦袋里就可以。但是會按照這個道理來做事么?未必,知道的事情,頭頭是道的'道理,也許是有悖人性的。熬夜刷手機的快感掩蓋了“作息規(guī)律”;簡單的日復一日肯定比“成長要跨出舒適圈”舒服得多。
行動是如此的難,更何況還要持續(xù)行動。
但是偏偏又有這么一群人,會一直行動。以本書作者為例,在持續(xù)寫作1000天以后,他獲得了什么呢?
第一,他的文章被人民日報、新華網(wǎng)轉(zhuǎn)載,也有出版社聯(lián)系他出書,這本《刻意學習》得以出版。
第二,他創(chuàng)建了一個有關(guān)成長的社群,經(jīng)過三年,人數(shù)、付費額度還不錯。
第三,正是因為在寫作和社群方面的突出,結(jié)識了更厲害的人。
第四,寫作能力大幅提升。
第五,時間節(jié)奏控制更張弛有度。
這本書其實多半還是他1000天公眾號上的一個文章集結(jié),所以各個章節(jié)直接聯(lián)系沒有那么強,但是針對一些單獨問題的思考,還是很值得反復看的。
個人推薦:
PART1:持續(xù)行動是精進的最大技巧
《力和系統(tǒng)的關(guān)系:構(gòu)建體系,支撐成長》
《學習系統(tǒng):如何才能每天進步?》
《行動系統(tǒng)和學習系統(tǒng)是成長的雙翼》
《“零基礎(chǔ)”,“感興趣”又有什么用?》
《我一直在堅持,怎么一直沒有進步?》
《不進步的背后必然有不到位的執(zhí)行》
《什么投資自己》
《投資自己是件穩(wěn)賺不賠的事情》
《大學生上課為什么一定要認真聽講》
如果不做點事,那么看完這本書沒有什么意義,所以,我也開始持續(xù)行動了。
《刻意學習》讀后感2
刻意學習,什么是刻意學習?我自己的理解的刻意學習就是有規(guī)劃,有較強的執(zhí)行能力,這樣便能順其自然的掌握我們所需要的知識點達到加強自身的效果。
第一次接觸這本書是我剛來項目的時候,剛開始接觸這本書的時候我其實是不屑的,在當今微博,微信推送火熱的情況下,漫天的快餐文,心靈雞湯,在這種模式下誕生一本好書是很難得的。簡介中有一句話是這么寫的:Scalers善于借用數(shù)理學科的概念工具去思考和破解個人成長的問題。這樣更讓人產(chǎn)生了誤解,不會又是跟公式相聲一樣的吧?現(xiàn)在的人想火真是無所不用其極。于是這本書就被我鎖在了柜子里。
偶然在整理資料的時候翻到了一頁,讓我產(chǎn)生看下去的念頭,作者寫作的觀點是:我寫我心,我寫我情,我寫我世界。對他而言寫作是用來整理自己的世界的,當你把自己梳理好以后,文章清晰了,對自己的`認知便也會更加清晰。那么我呢?帶著這個疑問我繼續(xù)看了下去。
書中有幾個觀點其實我是很有感觸的,因為自身的一些原因?qū)е挛以诖髮W前交際這一塊特別不自信,也很宅而且特別怕事,很怕作出一些背離同學的事情,怕別人說自己,因為思維慣性導致了我有很強的從眾心理,做事也是沒有自己的計劃,沒有目的像只無頭蒼蠅似的,本以為這輩子也就這樣子了,直到大學。
我記得剛進入大學的我?guī)е闷嫘谋煌瑢W一起起哄慫恿下去了話劇社面試,在緊張中完成了試題,一直到最后我通過了面試成為了一名話劇社成員,到自己第一次排練,第一次上臺,第一次演出,慢慢的我發(fā)現(xiàn)生活不需要刻意學習而改變自己。在改變中持續(xù)行動,這本身也是一種刻意學習,直到現(xiàn)在我都感覺自己的大學是幸運的。
一千個人有一千種不同的感悟,也有一千種不同的刻意學習,我們不是為誰而活的,而是為了自己,學習本不應該刻意,不是嗎?做事情只要知道這件事對我自己的價值和意義在哪里,別人的看法有那么重要嗎?并不是,我能做的,就是管好我自己的行為,并向你展示我自己的變化,當然這是一種良性變化,僅此而已。
【《刻意學習》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刻意學習》讀后感08-25
《刻意練習》讀后感11-07
刻意練習讀后感04-05
刻意練習讀后感(精選24篇)02-03
刻意練習讀后感(精選16篇)06-24
《刻意練習》讀后感(精選27篇)02-23
刻意練習讀后感12篇06-28
《刻意練習》讀后感(通用22篇)06-29
《學習的本質(zhì)》讀后感06-15
《語文主題學習》讀后感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