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爾彌德讀后感
看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后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后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卡爾彌德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卡爾彌德讀后感1
對于《卡爾彌德》里所討論的“明智”,我未看懂究竟蘇格拉底對明智下了什么定義……
你又能否假設,有一種“聽”,它聽不見任何聲音,卻聽見它自己和其他的“聽”,并且聽見“不聽”。答案是不能!
你又能否假設,有一種“看”,它看不見任何顏色,卻看見它自己和其他的“看”,并且看見“不看”。答案是不能!
如果“聽”聽見它自己,那只能在有聲音的條件下,因為否則它就聽不見。
如果“看”看見了顏色,那只能在有顏色的'條件下,因為“看”根本看不見無色的東西。
故明智不能只為做自己。
待我正想一探究竟,蘇格拉底究竟會為明知尋找到何種答案時,他卻說:現(xiàn)在我們徹底失敗了,我們發(fā)現(xiàn)不了造字之人把明智這個詞用在什么上。然而我們提出了很多假設,都是道理所不能認可的。
為此我只能想道莊子的無用之用。首先它本質(zhì)上沒有任何作用,其次我們卻又不能沒有它。
明智這門學問本身并不能讓我們直接受益什么,它不會像醫(yī)學令我們健康,不會像法學使我們平安,更不想各門技術(shù)帶給我們直接的利益與享受。但我們卻憑借著這明智看到什么是好,什么是壞,什么是真,什么是假, 什么是可為,什么是不可為。
老實說,我倒覺得我們的國學更加豁達,更顯人之本性,看到這里我便想到了孔子的語句話:能行五者于天下為仁矣!曰:恭、寬、信、敏、惠!還是老祖宗的話更加令我受益匪淺啊!!!
我反倒發(fā)覺西方人或西方哲學對待問題,就如同他們的醫(yī)學一樣,習慣放到手術(shù)臺上用手術(shù)刀將其解刨,一一分析,透徹的分析。他們需要明確的了解,任何一個觀點,一門學問究竟為人類帶來何種直接受益的好處。論事探討“虔誠”“倫理”“義務”“明智”,蘇格拉底皆有一個問題,它帶給人類什么好處!。本想試著在網(wǎng)絡上尋找答案,也未能找到。
卡爾彌德讀后感2
最近,我讀了一篇叫《魯濱孫漂流記》的長篇小說。故事中的主人公魯濱孫不畏艱險、正視現(xiàn)實、樂觀向上、頑強生存的精神令我深深的折服,且頗有感悟。
有一個好冒險的人名叫魯濱孫。他在一次航海冒險中遇上了大風,船翻了,只有他孤身一人存活了下來,漂流到了一座荒無人煙的小島上。他并沒有緊張,戰(zhàn)勝了重重困難,在孤島上生活了二十八年。天賜良機,魯濱孫終于獲救,回到了英國。
魯濱孫的形象在我的腦海里日益高大起來,因為我覺得,自己的性格和膽量實在與他相差太多了。
我清楚地記得,那是星期四的晚上,爸爸出去工作,媽媽出去洗頭,把我一個人留在家里。電視看的正起勁時,門外突然傳來了一陣“咚咚”聲,我心想:一定是媽媽回來了,急忙跑去開門。透過貓眼一看,竟然是一個高大、兇神惡煞的中年男子,還打扮成一副小偷的樣子。我慌了,馬上把門鎖了,用吃奶的速度跑到床鋪上,把棉被蓋在身上。我被嚇出了一身冷汗,連動都不敢動。
記憶最猶新的還是那次爬上。暑假,我與爸爸去爬黃山。剛到半山腰,就累的上氣不接下氣,最后還是讓爸爸背上去的呢!
困難像彈簧,你強它就弱,你弱它就強。我們都應該像魯濱孫那樣對生活充滿希望,追求自由,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完成夢想。
【卡爾彌德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愛彌兒讀后感15篇04-19
艾德·伍德電影傳記10-02
《對話比利·懷爾德》01-03
澳洲阿德萊德大學會計與金融碩士的申請條件08-29
做人德為先,做事勤為先05-12
郭德綱自傳《過得剛好》02-09
西太后:薇薇安·威斯特伍德12-28
德字男孩要怎么起名03-05
郭德綱搞笑語錄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