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虎年的成語故事 推薦度:
- 《成語故事》讀后感 推薦度:
- 100個歷史典故成語故事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一發(fā)千鈞成語故事
一發(fā)千鈞成語故事1
釋義
鈞:古代的重量單位,合30斤。一根頭發(fā)吊著千鈞重物。比喻極其危險或形勢非常危急。
出處
漢·班固《漢書·枚乘傳》。
故事
公元前151年,漢景帝劉啟即位。第三年,吳王劉濞因不滿中央政權(quán)削減諸侯王封地的措施,便聯(lián)合吳、楚、趙、膠東、膠西、濟南、淄州等諸侯王起兵叛亂。這就是歷史上的“八王之亂”。
當時在吳王劉濞宮廷里任郎中的枚乘反對劉濞叛亂,曾進行過勸阻,呈上《諫吳王書》,書中采取比喻的方法暗示劉濞不要冒險。他說:“形勢危急就像一根細線在高空中懸掛著千鈞的重物,下垂的地方又是深潭,非常危險。在這生死存亡的緊急關(guān)頭,您如果能傾聽忠言相勸,國家就可以轉(zhuǎn)危為安了。”
可是劉濞根本聽不進去,終于聯(lián)合其他諸侯反叛了。事實正像枚乘所預計的,“八王之亂”很快被平定了。他對吳王勸諫的比喻,成為“一發(fā)千鈞”的成語,這個成語也可作“千鈞一發(fā)”。
一發(fā)千鈞成語故事2
西漢時期有個著名的文學家名叫枚乘,他擅長寫辭賦。一開始,他在吳王劉濞(bì)那里做郎中,沒想到劉濞是個有陰謀的人,他一直策劃著要反叛朝廷。枚乘知道以后,就寫了一封名叫《諫吳王書》的信給劉濞,很嚴厲地勸阻吳王說:“夫以一縷之任,系千鈞之重,上懸無極之高,下垂不測之淵,雖甚愚之人,猶知哀其將絕也。”那意思是說,你要做的事,就像是在一縷頭發(fā)上,系上千鈞重的東西,上面懸在沒有盡頭的高處,下邊是無底的深淵,這種情形,就是再愚蠢的人也知道是極其危險的。如果是上邊斷了,那是接不上的;如果墜入深淵,也就再不能取上來了。而大王你反叛漢朝,就如這縷頭發(fā)一樣危險!
可惜的是,枚乘的忠告并沒有被劉濞所采納,他只好離開吳國,去梁國做了梁孝王的門客。
到了漢景帝時,吳王糾合其他六個諸侯國謀反,史稱“七王之亂”,結(jié)果很快就被平定了。吳王的野心最終也沒有得逞。
后來,人們將《諫吳王書》中的“以一縷之任,系千鈞之重”縮略變化為成語“一發(fā)千鈞”或“千鈞一發(fā)”。發(fā),指頭發(fā);鈞,古代重量單位,一鈞合三十斤,千鈞就是三千斤。把三千斤的`重量吊在一縷頭發(fā)上,比喻形勢非常危急或極其危險。
一發(fā)千鈞成語故事3
1 一發(fā)千鈞的成語故事
韓愈,字退之,唐朝鄧州南陽人,是當時的大文豪,主張文以載道之說,以復古為革命,用散文代替駢文,影響當時及后代非常大,所以有文起八代之衰之功勞,他很反對佛教,唐憲宗派使者要去迎接佛骨入朝,他上表諫阻,得罪了皇帝,被貶到潮州去當刺史的官,他在潮州結(jié)識了一個老和尚,這位和尚聰明達理,和韓愈很談得來,而韓愈在潮州又很少朋友,所以和這位和尚往來比較密切,因而外間的人都傳說韓愈也相信佛教了。
他的朋友孟郊(幾道),當時做著尚書,是最信奉佛教的。也為了得罪憲宗皇帝被貶謫到吉州去。到了吉州后,他也聽到人們的傳說,說韓愈已經(jīng)信起佛來,他有點疑惑,因為他知道韓愈是反對信仰最力的人,為此,他特地寫了一封信去問韓愈。
韓愈接到孟幾道的信后,知道他與和尚往來,才引起別人發(fā)生了誤會,馬上回信向孟幾道加以解釋。而且,韓愈對當時在朝的一班大臣們,信奉佛教,不守儒道,一味拿迷信來蠱惑皇帝,大大加以評擊。他對皇帝疏遠賢人,使儒道墜落,頗為憤慨。信中有這樣的話:“百孔千瘡,隨亂隨失,共危如一發(fā)引千鈞……”
這是比喻一件事情,到了極危險的地步,好像一根頭發(fā),系著一千斤重的東西,F(xiàn)在一般人凡是遇到最危險的事情,往往就拿這句話來形容。
這則成語見韓愈給孟尚書書,有:“共危如一發(fā)引千鈞,綿綿延延,洼以微滅!敝。
2 一發(fā)千鈞的成語故事材料
【注音】yī fà qiān jūn
【解釋】危險得好像千鈞重量吊在一根頭發(fā)上。比喻情況萬分危急。
【出處】《漢書·枚乘傳》:“夫以一縷之任;系千鈞之重;上懸無極之高;下垂不測之淵;雖甚愚之人;猶知哀其將絕也!
【用法】作謂語、定語
【近義詞】危于累卵 燃眉之急
3 一發(fā)千鈞的成語故事點評
唐憲宗派使者要去迎接佛骨入朝,韓愈勸阻,便被貶到潮州去當刺史的官,一幫大臣信奉佛教,不守儒道,一味拿迷信來蠱惑皇帝,只有韓愈敢于說真話,敢于為儒家發(fā)聲,韓愈對于皇帝疏遠賢人,使儒道墜落,頗為憤慨。韓愈憂國憂民,卻沒有得到重用,非?上。
一發(fā)千鈞的成語故事講的是韓愈非常反對佛教,而當初唐憲宗派使者要去迎接佛骨入朝,他上表諫阻,得罪了皇帝,就被貶到潮州去當刺史的官,而孟郊以為韓愈也信佛教,便寫信詢問,原來韓愈沒有信佛教,對佛教還是一樣的抨擊。
一發(fā)千鈞成語故事4
【出處】
《漢書·枚乘傳》:“夫以一縷之任,系千鈞之重,上懸無極之高,下垂不測之淵,雖甚愚之人,猶知哀其將絕也!碧啤ろn愈《與孟尚書書》:“其危如一發(fā)引千鈞!
【成語故事】
韓愈,字退之,唐朝鄧州南陽人,是當時的大文豪,主張文以載道之說,以復古為革命,用散文代替駢文,影響當時及后代非常大,所以有文起八代之衰之功勞,他很反對佛教,唐憲宗派使者要去迎接佛骨入朝,他上表諫阻,得罪了皇帝,被貶到潮州去當刺史的官,他在潮州結(jié)識了一個老和尚,這位和尚聰明達理,和韓愈很談得來,而韓愈在潮州又很少朋友,所以和這位和尚往來比較密切,因而外間的人都傳說韓愈也相信佛教了。
他的朋友孟郊(幾道),當時做著尚書,是最信奉佛教的。也為了得罪憲宗皇帝被貶謫到吉州去。到了吉州后,他也聽到人們的傳說,說韓愈已經(jīng)信起佛來,他有點疑惑,因為他知道韓愈是反對信仰最力的人,為此,他特地寫了一封信去問韓愈。
韓愈接到孟幾道的信后,知道他與和尚往來,才引起別人發(fā)生了誤會,馬上回信向孟幾道加以解釋。而且,韓愈對當時在朝的一班大臣們,信奉佛教,不守儒道,一味拿迷信來蠱惑皇帝,大大加以評擊。他對皇帝疏遠賢人,使儒道墜落,頗為憤慨。信中有這樣的話:“百孔千瘡,隨亂隨失,共危如一發(fā)引千鈞……”
這是比喻一件事情,到了極危險的地步,好像一根頭發(fā),系著一千斤重的東西,F(xiàn)在一般人凡是遇到最危險的事情,往往就拿這句話來形容。
這則成語見韓愈給孟尚書書,有:“共危如一發(fā)引千鈞,綿綿延延,洼以微滅!敝洹
【造句】
1 在這千鈞一發(fā)的時刻,爸爸一個箭步跨過來,把我推在一邊,自己卻被那幾塊石頭刺傷了臉。
2 在這千鈞一發(fā)之際,我想起了跆拳道中的上胳擋,我的手習慣性地遮住了臉。
3 正在千鈞一發(fā)的時刻,一位不知名的解放軍戰(zhàn)士奮不顧身跳進冰冷的河水中,救起了落水兒童。
4 有他們的印象中,過去三年,德國曾盡可能地多次抵制援救措施,而卻在這千鈞一發(fā)時刻,做出了妥協(xié)。
5 一不小心被一塊石頭勾倒,結(jié)果他跟一個皮球似地一骨碌滾到了草叢里,眼看就要撞到了大樹了,千鈞一發(fā)之際丁丁來了個急剎車。
6 正在這千鈞一發(fā)的時候老班開會回來了。
7 就在這千鈞一發(fā)的關(guān)頭時,媽媽跑了過來,伸出手來抓住了我,并把我拉了上來。這時,我已嚇得魂不附體了。
8 會議紀要稱,這是個"千鈞一發(fā)"的時刻。
9 如果夢想不曾墜落懸崖,千鈞一發(fā),又曾會懂得執(zhí)著的人擁有隱形翅膀。把眼淚裝在心上,會開出勇敢的花,可以在疲憊的時光,閉上眼睛聞到一陣芬芳。
10 千鈞一發(fā):就在要撞車的千鈞一發(fā)的時候,司機緊急剎住了汽車。
一發(fā)千鈞成語故事5
【注音】yī fà qiān jūn
【典故】夫以一縷之任,系千鈞之重,上懸無極之高,下垂不測之淵,雖甚愚之人,猶知哀其將絕也。 《漢書·枚乘傳》其危如一發(fā)引千鈞。 唐·韓愈《與孟尚書書》
【解釋】發(fā):頭發(fā);鈞:古代的重量單位,合三十斤。危險得好像千鈞重量吊在一根頭發(fā)上。比喻情況萬分危急。
【用法】作謂語、定語;比喻情況萬分危急
【結(jié)構(gòu)】主謂式
【相近詞】危如累卵、危在旦夕、燃眉之急
【相反詞】穩(wěn)如泰山
【同韻詞】管鮑分金、豺狐之心、改過自新、土偶蒙金、大匠運斤、上下同心、疏不閑親、蕙質(zhì)蘭心、抱火寢薪、越古超今、......
【年代】古代
【成語故事】西漢時期著名文學家枚乘,他擅長辭賦,他在吳王劉濞手下作郎中,劉濞想反叛朝廷,枚乘勸阻他說:用一縷頭發(fā)系上千鈞重的東西,上面懸在沒有盡頭的高處,下邊是無底的深淵,這種情景就是再愚蠢的人都知道是極其危險的。
【示例】際茲一發(fā)千鈞,全國國民宜各立所志,各盡所能,各抒己見。 魯迅《二心集·沉滓的泛起》
【其它使用】
◎ 人們常用的數(shù)字很多,譬如有關(guān)一字的成語,就有三四十條,如'一發(fā)千鈞'、'一衣帶水'、'一鼓作氣'、'一曝十寒'……關(guān)于'三''九'的成語也不少,并不是人們特別鐘愛七數(shù)。"
【一發(fā)千鈞成語故事】相關(guān)文章:
壽陵失步成語故事11-01
美輪美奐成語故事10-29
懲羹吹齏成語故事10-22
肝腦涂地成語故事10-22
以卵擊石成語故事10-11
弄巧成拙成語故事10-10
如泣如訴成語故事10-10
廢寢忘食成語故事10-09
隨遇而安成語故事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