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有內字的四字成語
色厲內荏 暴內陵外 銘感五內 外寬內深
返觀內照 返視內照 五內如焚 外巧內嫉
內助之賢 六合之內 分內之事 外圓內方
包舉宇內 返觀內視 內圣外王 內省不疚
外厲內荏 安內攘外 外柔內剛 內憂外侮
內外夾攻 眉睫之內 外剛內柔 海內鼎沸
魚游釜內 外方內員 內顧之憂 深文周內
眼內無珠 內修外攘 反聽內視 外感內傷
外寬內忌 徹內徹外 海內無雙 外方內圓
直內方外 外簡內明 出內之吝 攘外安內
內視反聽 飲冰內熱 外寬內明 內憂外患
內外交困 五內俱崩 內柔外剛 內峻外和
內視反聽: 內視:向內看;反聽:聽外面的。指既能反省自己的言行,也能聽取別人的意見。
包舉宇內: 包舉:統(tǒng)括;宇內:天地之間,即天下。并吞天下,占有一切。
五內如焚: 五內:五臟;俱:都;焚:燒。五臟都象著了火一樣。形容象火燒得一樣。比喻非常焦急。
內顧之憂: 舊時形容沒有妻子,身在外又要顧慮家事,F(xiàn)形容有內部的.憂慮。
內修外攘: 對內整治國政,對外抵御敵人。修亦作“修”。
外寬內明: 指外表寬宏而內心明察。
出內之吝: 舍不得拿出去,出手小氣。同“出納之吝”。
飲冰內熱: 形容十分惶恐焦灼。
外圓內方: 比喻人表面隨和,內心嚴正。也指錢幣。
外簡內明: 指對人表面上簡易,而內心明察。
內峻外和: 內心嚴厲而外貌和藹。
外方內圓: 外方:外表有棱角,剛直;內圓:內心無棱角,圓滑。指人的外表正直,而內心圓滑。
返視內照: 原為佛教語。指用佛性對照檢查。后亦指自我反省。
外寬內深: 指外貌寬厚而實則城府很深。
外寬內忌: 指外表上看似寬宏,內心卻多忌刻。
安土重舊: 指留戀故土,不輕易改變舊俗。
深文周內: 歪曲或苛刻地援引法律條文,陷人以罪。
返觀內照: 原為佛教語。指用佛性對照檢查。后亦指自我反省。
外厲內荏: 表面強硬而內心虛弱。
外剛內柔: 外表剛強而內在柔弱。同“內柔外剛”。
內柔外剛: 內心柔弱,外表剛強。亦作“外剛內柔”。
安內攘外: 原就藥的療效而言。后多指安定內部,排除外患。
反聽內視: 內視:向內看;反聽:聽外面的。指既能反省自己的言行,也能聽取別人的意見。
內圣外王: 指一方面具有圣人的才德,一方面又能施行王道。這是道家的政治思想。
銘感五內: 比喻內心非常感激
外方內員: 指外表正直,內心圓滑。
蹺足而待: 踮起腳跟等待。形容短時間內便能見到事情的結果。
出納之吝: 舍不得拿出去,出手小氣。
暴內陵外: 暴:殘害;陵:同“凌”,侵犯,凌侮。對內殘害百姓,對外欺壓弱小。
魚游釜內: 魚在鍋里游。比喻處境十分危險,有行將滅亡之虞。
外巧內嫉: 外貌乖巧,內心刻忌。猶言口蜜腹劍。
直內方外: 形容內心正直、做事方正。
外柔內剛: 柔:柔弱;內:內心。外表柔和而內心剛正。
眼內無珠: 比喻不識貨或看不出好壞。
返觀內視: 原為佛教語。指用佛性對照檢查。后亦指自我反省。
徹內徹外: 指完完全全。
五內俱崩: 傷心得連內臟都破碎了。形容極度哀痛。
攘外安內: 攘:排除。原就藥的療效而言。后多指安定內部,排除外患。
內查外調: 指在單位內外調查事情的真實情況。
色厲內荏: 色:神色,樣子;厲:兇猛;荏:軟弱。外表強更,內心虛弱。
【帶有內字的四字成語】相關文章:
帶有忍的四字成語12-16
帶有歷的四字成語12-17
帶有松的經典四字成語01-19
帶有四字的成語有什么12-17
帶有比喻的四字成語造句、成語解析06-03
帶有世字的成語04-28
帶有余字的成語11-17
帶有頭字的成語04-18
帶有光字的成語04-09
帶有寸字的成語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