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在线观看视频免费,国产第2页,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婷婷,精品伊人久久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小學教學研究報告

時間:2023-07-07 17:25:15 麗華 其他報告 我要投稿

小學教學研究報告(精選19篇)

  隨著社會一步步向前發(fā)展,越來越多人會去使用報告,報告中涉及到專業(yè)性術語要解釋清楚。那么,報告到底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教學研究報告,歡迎大

小學教學研究報告(精選19篇)

  小學教學研究報告 1

  一、問題的提出及課題的研究現(xiàn)狀

  近年來,隨著課改的深入進行,語文教學的改革對教師和學生都是一種巨大的挑戰(zhàn),翻閱我們學生的習作不難發(fā)現(xiàn),無論是從選材上,還是文筆上,作文水平一般,有的還有跑題現(xiàn)象。由此看來,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培養(yǎng)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要一環(huán)。通過作文教學研究對學生進行提高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研究。

  二、課題界定及其研究目標

 。ㄒ唬┱n題界定: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研究

 。ǘ┱n題研究的目標

  培養(yǎng)學生觀察生活,認識生活的能力。教學生在貌似不變的學習生活中,做個有心人,找到需要表達的內容,認識生活的精彩紛呈!

  提高學生從生活中調查研究、收集資料、整合有利信息,以及分析整改的能力。能充分運用這些信息。提高寫作能力,以寫作呈現(xiàn)生活。學生通過對生活的充分認識,做到有話可說,有文可寫,并且能夠寫的精彩。

  三、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jù)

 。ㄒ唬┱n題研究的理論依據(jù)

  1、理論意義

  《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chuàng)造性表述的過程。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xiàn)!币虼,寫作是促進學生發(fā)展的重要渠道,是走向社會的“介紹信”,寫作是更好擁有生活的需要。

  總之,《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內涵和建構主義理論是開展小學作文教學研究的理論基礎。

  2、實踐意義

  通過開展此項課題研究,進一步更新作文教學觀念,轉變教與學的方式,改革作文課堂教學方法,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構,提高作文課堂教學效果。同時,激發(fā)學生寫作文的興趣,使作文成為學生學習和生活的需要,改變學生作文存在“抄、套、編,假、大、空”現(xiàn)象,引導學生在作文中說真話,說實話,說心理話,表達自己真實的看法,抒發(fā)自己真實的情感。

  四、研究內容

  1、語文學習是與生活分不開的,因此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入手,探索研究如何將作文訓練內容向生活延伸。

  2、如何在指導學生作文時創(chuàng)設寬松環(huán)境,激發(fā)興趣。

  3、如何在講評作文時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異;如何在批改作文時實施多元化評價,讓學生品嘗習作樂趣,使學生真正成為寫作的主人。

  4、如何引導學生留心觀察身邊事物,對生活的獨特視角和見解,有個性地表達。如何讓學生真正做到說真話,寫真話,表真情。

  五、課題研究的策略

 。ㄒ唬、加強理論學習,更新觀念

  扎實有效地進行理論學習,使研究的參與者樹立正確的觀念是開展課題研究的基礎與前提。因此,我們始終把更新教學理念作為首要任務來抓。

  1、自主學習,深化理論素養(yǎng)

  課題組要求每一位課題成員訂閱一份教學雜志,不斷充實、更新實驗教師的教育教學理念,使其在交流中不斷吸取“營養(yǎng)”提高自己的業(yè)務水平,為更好地進行有效的作文教學研究奠定了基礎。并定期做好閱讀摘抄。

  2、專題培訓,奠定課題研究基礎

  每兩周開展一次課題研討活動;做到有計劃、有過程、有分析、有總結。通過學習培訓,使課題組教師對“作文教學研究”的意義有了更深一步的認識,明確了作文教學就是讓學生能“我手寫我心、我口表我意”,自主地寫作,寫真實的文章,寫有創(chuàng)意的文章。實驗教師的認識不斷提高,為深入課題研究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ǘ﹪@課堂教學,深入研究

  開展本課題以來,我們致力于作文教學方法的探尋,以自主作文的基本方式進行教學。每學期開展兩次課題研究課的設計、教學實施、反思活動,促進課題實驗的'開展。

 。ㄈ(yōu)化教學過程,促進發(fā)展

  開展課題研究,貴在探索,重在實踐。為此,實驗教師把開展作文課堂教學作為有效的作文教學的突破口,致力于引導學生說真話、抒真情、表真感、述真意,努力寫出有真實內容、有獨特感受、有個性思想的文章。

  六、課題研究的不足

  本次課題研究極大地提高了教師研究教學的積極性,雖是“摸著石頭過河”,但通過課題研究增強了教師的自信心。課題研究組成員在課題的研究中得到了成長。然而,對于我們偏遠的農村孩子來說,寫作文往往成為他們的難題。

  1、學生的作文內容空洞,語言匱乏

  農村的師資配置不夠,很少有體育和音樂教師,還有資金的短缺,所以,校內活動也很少開展。生活的單一,見識面的狹窄,加上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沒有做到讀寫結合,不注意引導學生大量地閱讀和背誦。大部分學校又沒有圖書室,學生閱讀面狹窄,語言能力缺乏,不能充分表達內心感受。

  2、作文題材雷同,千篇一律

  農村大多遠離城市,村里人們生活很單一,見識較少。學生在學校里每天都是在上課、下課的循環(huán)中度過。課外及節(jié)假日也只能在孩子們的嬉鬧中打發(fā)。加上鄉(xiāng)村一些教師把學生習作定位在一些優(yōu)秀作文選上,一上作文指導課就讀范文,或者不厭其煩地指導,甚至如何開頭,怎樣結尾,中間又怎樣寫具體都反復強調,學生的思維被限定得死死的。本來學生就沒多少內容可寫,教師這么一限制,寫出的文章理所當然雷同甚至千篇一律。總之,我們將在這一階段的基礎上,圍繞新課題改革的實際,緊密聯(lián)系實際汲取成功經(jīng)驗,克服研究中的不足,必須利用現(xiàn)有的條件,把握住有利的時機,認真琢磨科學的指導方法,給學生營造起適合其樂于表達的作文平臺,讓他們以正常的心態(tài),愉悅的情感,足夠的勇氣與信心,步入人生書面作文表達的第一道門檻,使研究工作再上新臺階,讓我校教師在課題研究工作上再上一個新的臺階!

  小學教學研究報告 2

  一、選題價值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三、四年級學生的閱讀量不少于40萬字!睖厝迕艚淌谝蔡岢龊A块喿x,讓學生連滾帶爬地進行課外閱讀。小學生課外閱讀是閱讀教學的起點和基礎,不僅有利于擴大學生視野,而且也能提高學生的閱讀品味和閱讀能力。但縱觀目前的農村小學中年級課外閱讀的現(xiàn)狀卻不容樂觀,且處于一種嚴重缺失的狀態(tài)。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部分家長觀念比較陳舊,學生考試分數(shù)的高低才是他們真正關注的問題,有些甚至還認為讀課外書那是“不務正業(yè)”;有的家長雖重視孩子閱讀,但總苦于無從下手。

  2.相當部分教師本身缺乏對課外閱讀問題的研究,所以對于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還缺少指導經(jīng)驗。

  3.多數(shù)學生還沒有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他們往往對閱讀沒有持久的熱情。

  4.學生閱讀書籍經(jīng)典較少,魚龍混雜。

  5.學生閱讀能力亟待提高。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yè)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币胱寣W生在有限的學習時間內,獲取更多的知識信息,僅靠有限的課堂教學是不能奏效的,必須尋求更廣闊的教育途徑,致力于大知識、大智力背景的開拓。因此,為了有效解決該問題,我在平時教學中,進行農村小學中年級語文拓展閱讀課例研究。

  二、過程質量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強調教師要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課外閱讀興趣。課外閱讀一方面可以有效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認知和文化底蘊,另一方面對于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與寫作等方面能力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但對于遠離城市的農村小學而言,長期以來的經(jīng)濟落后,使得學生的閱讀資源嚴重缺乏,閱讀渠道狹窄,孩子們手中的課外書籍都以考試類、輔導類書籍為主,接觸其他的閱讀材料少,語言積累比較困難,無法感受到豐富多彩的課外閱讀給他們帶來的快樂,更加難以形成課外閱讀的良好習慣。由此可見,拓寬學生課外閱讀渠道,讓學生以書為友,是培養(yǎng)學生課外閱讀習慣的重要途徑。

  (一)農村小學中年級學生課外閱讀的價值功能

  1.滿足農村小學中年級學生的求知欲望

  目前我國大多數(shù)農村小學的信息資源比較落后,而處于中年級學生年齡一般在9~11歲,處于該年齡段的學生往往對外面的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且對知識有著強烈的求知欲,課外閱讀正好能夠滿足他們對知識的渴望,可以讓他們通過閱讀了解自然、了解社會及世界。

  2.有助于陶冶農村小學中年級學生情操

  農村小學中年級的學生正處于少年時期的黃金階段,由于他們大多數(shù)人的父母長期在外打工,對他們缺乏有效的人生引導。因此,拓展學生課外閱讀渠道,能讓處于該年齡段通過閱讀一些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獲得思想上啟發(fā)、情感上熏陶和思想價值觀的引導,對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和道德觀的形成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二)拓展農村小學中年級學生課外閱讀渠道的措施

  農村小學中年級學生正處于積累知識和人生價值形成的重要階段,課外閱讀在小學中年級學生的學習與日常生活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尤其是農村小學中年級學生對外面世界的渴望,更需要我們在教學中大力拓展學生的課外閱讀渠道,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機會與空間進行閱讀,從而讓學生能夠真正沉浸在課外閱讀中,去思考、去體驗和去享受。

  1.加強班級圖書角建設,合理利用資源。

  班級不應該只是知識的灌輸?shù),更應是一個經(jīng)典圖書的匯聚場。班級圖書角能為學生的課外閱讀提供豐富的閱讀資料。目前由于農村經(jīng)濟的落后,農村小學圖書館的建設缺乏社會關注和資金,因此因地制宜建立班級圖書角對于農村孩子是一件幸福的事。

  收集圖書是最考驗班主任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僅憑我們班主任微薄的工資不足以撐起這個圖書角,所以要嘗試借力經(jīng)營。我從以下幾個方面收集圖書,建立圖書角。

  ①發(fā)動學生自愿捐借

  發(fā)動孩子自愿每月借出或者捐出自己已經(jīng)閱讀過的書籍,放在班級圖書角供同學們交換閱讀。這種大多數(shù)家庭都容易接受的方式,很容易使班級小小圖書角擁有足夠流通的圖書數(shù)量。

 、趧訂T家長自愿捐贈

  如果能夠獲得經(jīng)濟條件較好的家長的捐贈,也可以解決圖書角建設之初的燃眉之急。我在班級圖書角走上正軌后,通過班級微信群動員部分家長捐書。這樣班級圖書角的書豐富了,可以滿足學生讀書的需要。

 、酃膭罾蠋熥栽纲浰

  作為圖書角的創(chuàng)建人,作為班主任的我捐贈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從家中挑選一些適合學生的書帶頭捐贈給班級,能夠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同時,也鼓勵班級科任老師捐贈。

  班級圖書角建立之后,我讓學生自主管理班級圖書角,讓學生充分利用好班級圖書角,從而為學生提供更為寬泛的閱讀資源。

  2.結合語文教學,拓展相關閱讀資料。

  當代改革教育家李希貴說過:長期以來,以數(shù)理化的方式來進行語文教學,已經(jīng)嚴重違背了語文學習的規(guī)律,訓練代替不了積累,沒有大量的誦讀、涵詠、感悟和體會,語文水平不可能提高。因此課題組老師必須重新審視自己的課堂,切實提高課堂的有效性。

  如果閱讀教學的指導思想不變,教學只是死死盯住幾篇課文不放;如果閱讀教學的過程不變,老是繁瑣分析,繁瑣提問,繁瑣練習;如果閱讀教學的方法不變,課內教學不能舉一反三,拓展課外閱讀也只是一句空話。

  改革閱讀教學,要從繁瑣的形式主義中解放出來,教課文要力求突出重點,簡潔明了;蚓o扣一詞,教活一篇;或抓住一句,串聯(lián)整篇;或精導一段,撥通全文或突破一點,舉一反三。

  針對農村小學生閱讀資源缺乏這一現(xiàn)狀,我充分結合語文課堂教學內容,通過精心挑選,拓展相關閱讀資料,這樣不僅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還能為學生的`閱讀帶來更多便捷。如我校第二屆“母語文化節(jié)”的“最美教研”,我執(zhí)教《黃河的主人》利用網(wǎng)絡資源拓展羊皮筏知識,學生對羊皮筏的了解,加深了對艄公沉著、冷靜以及高超的技術理解。在課堂要結束時我總結:你們動情的朗讀就是對艄公最好的褒獎。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是我們的母親河,中華文女傳承了黃河的精神,他們像艄公一樣憑借著勇敢、智慧、鎮(zhèn)靜、機敏,成為黃河的主人,時代的英雄!生活中,我們也許會遇到風浪,讓我們像艄公一樣,不懼險阻,成為生活的主人!請同學們課后閱讀《大森林的主人》,思考并與同伴交流:誰是大森林的主人?怎樣才能成為大森林的主人?作者是怎樣展現(xiàn)獵人的智慧和勇敢的?

  (三)開展閱讀活動,推動學生閱讀積極性

  小學中年級學社的課外閱讀主要呈現(xiàn)反復性、趣味性和選擇性等特點,且對很多事物缺乏堅持的恒心。為此,老師可以結合學校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如,在班級我利用課前五分鐘時間,讓學生輪流展示自己的閱讀成果,或精彩的段落,或名言警句,或好詩好詞,或閱讀心得,這樣既可以滿足學生的閱讀心理,也能拓寬學生的閱讀渠道,讓學生能夠吸收更多的知識。同時,我還開展班級讀書手抄報活動、閱讀筆記評比活動,評比讀書小明星活動,這樣可以促使學生以更高熱情投入課外閱讀中去。

  三、成果形式

  通過一年實踐探索,開展學生課外閱讀拓展,可喜的發(fā)現(xiàn)學生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讀書熱情越來越高漲。知識面拓寬,理解能力、寫作能力提高。在學業(yè)水平測試中,我班學生語文成績高于全鎮(zhèn)均分。

  另外,我的閱讀教學理念改變,開展多彩的課外活動,跟學生一起共同進步。在這一年里我上了一節(jié)海安市公開課——四年級語文《黃河的主人》一課,獲得與會老師一致好評!一篇《農村小學中年級拓寬課外閱讀渠道研究》論文發(fā)表在《小學生作文輔導》20xx年第12期上。

  小學教學研究報告 3

  人類是群居生物,每個人都免不了與他人的人際交往,一個人可以沒有什么工作技巧,但卻不能不會交際,而人際交往技巧往往體現(xiàn)在小學語文的教育中,良好的小學口語教育會給孩子將來與他人的交流技巧打下基礎,因此需要在小學階段的教育中加強此方面的工作,從小培養(yǎng)出孩子的交際能力,這對孩子的終身發(fā)展都有莫大的好處,在以后孩子們長大成人踏入社會后這些技巧都會成為他們的敲門磚。

  一、口語交際教學的意義

  1、我國國情的需求:

  我國人才市場目前處于供大于求的尷尬局面,許多家庭和學校大多都只注重將學生的理論課成績提高卻忽略了他們實踐能力的提升,這就導致許多求職者在面臨求職或者已經(jīng)在職的工作者往往有著大量的專業(yè)知識卻無法表述出來,從而無法創(chuàng)造自己該有的社會價值,因此必須加強在這方面的培養(yǎng)與思想教育工作。

  2、日常生活的需求:

  人們互相表述信息用的方式大多是用說話來實現(xiàn)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都免不了要接觸到各種形式的口語交際,而與他人的交流成功與否決定了我們的人際交往圈的大小,在小學階段就開始這方面的培養(yǎng)可以說已經(jīng)是刻不容緩的決策。

  3、從國外的口語教學科學地看待口語訓練:

  在英美德等西方國家都對自己國家的學生口語水平方面的`教育十分重視,各國母語教學的重點工作都逐步加重了口語訓練的比例,比如:

  在美國的一些心理生理專家曾搜集了大量信息進行統(tǒng)計分析,表明了人類腦部管理預言天賦的部分是在左腦,左腦同時也管理著邏輯能力,并且一般人們都不會在小時候注重此方面的發(fā)展,因此左腦的發(fā)展是滿于右腦的,在高效提高孩子口語水平需要從科學的角度來分析并制定左腦開發(fā)工作,腦部發(fā)育一般在小學階段是最快的。

  神經(jīng)學家也通過大量研究發(fā)現(xiàn)孩子在小學階段能夠穩(wěn)定地說出話時就開始完善自己的獨特語法庫,而這個完善的過程大多都在十年左右,在孩子十歲前后是口語發(fā)展的最佳階段。低年級的某些口語教育很可能決定孩子一生中對語法的理解。

  二、口語技巧的訓練

  1、日常生活中的練習:

  孩子在完善自己的語法庫的時候借鑒的經(jīng)驗大多來自于自己生活中接觸到的人,比如父母朋友和老師等,因此父母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多和孩子進行交流,比如給孩子講一些童話故事,然后和孩子一起念,教他們應該怎么正確地念出每一句話,然后再由童話故事引入生活,在生活中如果孩子的某句話說錯了也要及時糾正過來,并且在隔一段時間后繼續(xù)問這一句話的念法,直到真正改過來。孩童時期的教育是一個持續(xù)不斷的過程,家長要以身作則,自己也不能經(jīng)常說方言式口語,從而潛移默化地影響到孩子的口語技巧。

  2、教師的積極引導

 。1)活躍課堂氣氛,增加互動內容:口語的訓練不僅在國語課可以進行,在所有課中都可以加入互動內容,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在開心的心情下更容易學習知識,并且還能在對于問題的討論過程中加深對說話技巧的熟悉度,在無時無刻的練習中真正地理解自己母語的說話技巧。比如:

  在數(shù)學課上老師教同學們加減法的時候可以將學生叫起來朗讀題目,然后逐字分析其中的已知條件,而數(shù)學題目中有許多條件是隱含在字里行間需要讓學生自行揣摩的,因此數(shù)學老師也是非常需要教導學生學習口語知識的,例如在:“( )除以6=20……( )這個算式中要使得余數(shù)最大,被除數(shù)是( )?余數(shù)是( )”這道算術題中為什么問的是被除數(shù)而不是除數(shù),應該如何從題目中提取正確的信息,省略不必要的多余條件,還有各種詞匯的理解都需要口語訓練的加強才可以讓學生理解。

 。2)分析人物心理活動:口語是一門深奧的學問,它不僅是指說話的技巧,還是指個體與個體之間的信息交互,是一個多元化的交流過程,尤其漢語博大精深,在說一句話的時候還可能隱含了許多隱性含義,因此在我國的口語訓練中應該包含語言、心理以及文化內涵等多個方面。比如:

  《小苗與大叔的對話》一文,其中有許多口語對話都可以仔細分析人物的心理活動并給學生們講解,比如季羨林說:“桌上擺的,都是正課!币约啊翱刹皇亲屇阋惶毂诚聛韱选!边@兩句時候為什么會笑,還有苗苗在采訪的過程中問季羨林的問題的順序是不是有什么規(guī)律,具體是什么?如果更改的話整個采訪的過程會不會有什么變化等等問題。從對這些文章的分析來解析人物心理,從而真正讓孩子們掌握口語技巧,達到正確的、高效的口語訓練效果。

  3、孩子本身的性格:

  語言的訓練從來都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尤其是漢語這樣博大精深的語言,更是晦澀難懂其中的含義,這就需要學習者十年如一日的練習,語言的學習并非需要什么天賦,而是積累的過程,而練習的程度往往決定于孩子與他人的交流,如果孩子性格開朗,可以多與他人交流就可以達到訓練的效果,但如果孩子是個性格內向的人,那么可能一天也跟別人沒說幾句話,進而口語水平低下,從而一開口就鬧笑話然后更加不敢開口,這樣將會造成惡性循環(huán)。因此家長與教師應該在孩子生活中積極引導他們主動自主地與他人交流從而達到訓練口語和開朗性格的雙重效果。

  口語教學作為小學階段新課改的重要內容,也是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其能力的培養(yǎng)不僅是語言水平的提高,因為語言是代表了一個國家的文化底蘊,語言是歷史前輩傳承給我們的巨大財富,因此口語能力的提升也是對自己國家的了解逐漸加深的過程,所以口語的推廣也是對于國家文化的傳播和繼承,承載了巨大的責任,因此教師和家長在孩子的口語學習過程中必須做好應有的監(jiān)督工作,引導孩子積極主動地學習和訓練,從而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同時做好口語交際的學習工作,學生們將在學習的過程中健康快樂的成長。

  小學教學研究報告 4

  一、提出問題的背景

  作文是學生認識水平和語言文字表達能力的體現(xiàn),作文教學將為學生進入社會時具備足以適應社會生活的寫作水平,打下堅實的基礎。小學作文教學效果如何,將直接影響到以后寫作能力的發(fā)展,但當前的小學作文教學普遍存在費時、費勁、低效的問題,許多學生怕寫作文,寫作文時常是敲額頭,皺眉頭,咬筆頭,好半天也開不了頭。

  究其原因,主要表現(xiàn)為:作文教學隨意性大,序列性不強;脫離訓練空談作文知識寫作方法;指導方法缺乏針對性,不夠多樣化;寫作量偏少;個別化學習和輔導難以開展;作文教學不能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欲望,不少學生視寫作為畏途。產(chǎn)生這些問題的原因很多,重要原因之一是:“教”仍然是一個低技術的勞動密集型產(chǎn)業(yè),整個教育都是一個手工操作方式的、勞動密度大而且效益甚微的產(chǎn)業(yè)。

  基于上述理論和實踐的多方面考慮,我校在上級教育科研部門的指導下,根據(jù)學校的實際條件,于一九九七年十二月開展了小學作文TV教學實驗,力求借鑒電視散文和MTV的特點,以其動態(tài)可視的優(yōu)點, 給學生提供豐富的生活素材、直觀的視聽感受,以達到改善學習情境,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開發(fā)學生自身學習的潛能,達到作文教學整體效率的最優(yōu)效果。

  二、研究理論依據(jù)

 。ㄒ唬├碚摷僭O

  本研究以“小學作文TV教學”為主題,其基本假設是:通過設計制作系列“作文TV”課件,并根據(jù)“作文TV”課件及相關理論的要求設計課型,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幫助學生有效地掌握作文的基本技能,迅速提高寫作水平。設計制作一系列“作文TV”課件,并根據(jù)“作文TV”課件及相關理論的要求設計新型作文課是我們假定的原因變量,即自變量;實驗學生對作文的興趣明顯提高,能關心周圍事物,注意觀察生活,積累寫作素材,基本了解各類文體的寫作方式,掌握不同的寫作表達手法,能敘述、說明一般事物,發(fā)表簡短議論,會寫日常應用文,做到有內容、有中心、有條理,語句通暢,不寫錯別字,養(yǎng)成觀察──思考──寫作──修改──定型的習慣,是假定的結果變量,即因變量。假設這二者之間的因果關系,需要經(jīng)過實驗加以驗證。

 。ǘ├碚撘罁(jù)

  1.語文教學大綱所規(guī)定的培養(yǎng)目標

  語文教學大綱指出:“語文是基礎工具”學科, “語文這門學科,它的重要特點是思想教育和語文教學的辯證統(tǒng)一。” 作為語文學科重要組成部分的作文教學,既要培養(yǎng)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又要培養(yǎng)學生認識事物、觀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也就是要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

  2.建構主義理論

  建構主義認為,知識不是通過傳授得到,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它(包括教師或學習伙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獲得。

  3.認識規(guī)律

 。1)由內容到形式

  堅持從構思內容入手,先解決“寫什么”的問題, 再考慮形式,解決“怎樣寫”的問題。

 。2)由寫句、寫段到寫篇,實驗遵循由易到難的原則,先指導學生寫句、寫段,再指導學生寫篇,放緩作文的坡度。

 。3)由注意到興趣

  小學生受心理、生理年齡特征影響,好奇心強,對新鮮事物非常敏感,特別是直觀、具體的事物或形式新穎、色彩鮮艷的對象,最能引起他們的注意,由注意從而產(chǎn)生興趣。

 。4)由模仿到創(chuàng)作

  堅持讀寫結合,范文引路,通過模仿,過渡到學生獨立創(chuàng)作、自由想象。

  4.教學規(guī)律

 。1)提高學生認識水平與培養(yǎng)學生表達能力緊密結合。

 。2)口頭語言訓練與書面語言訓練緊密結合。

 。3)由易到難,循序漸進。

 。4)勤寫多練。

  三、研究目標

  研究的目標是:設計制作系列“作文TV”課件,探索一條大面積提高小學生作文水平的新思路。

  教給學生觀察事物、分析事物的方法,養(yǎng)成觀察事物、分析事物的習慣;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思想方法,健康的審美觀和高尚的思想情操,塑造美好的心靈;發(fā)展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學生的語言,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

  四、研究過程與管理

 。ㄒ唬┭芯糠椒

  本實驗研究主要采用自然實驗法和行動研究法,并輔之以現(xiàn)場觀察法、問卷法等方法,整體實驗是教學常態(tài)下的單組實驗,不打亂原有的學校班級組織,校內不設對比班和實驗班。

 。ǘ┭芯克悸

  研究工作的基本思路是:先開展“作文TV”課件攝制及制作,再進行課堂教學實驗運用。在保持實驗教師相對穩(wěn)定的情況下,先對各年級依據(jù)教學大綱要求及學生的作文現(xiàn)狀分段要求,分類指導,分層實施,制訂各年段各單元的拍攝計劃、作文寫作要求、寫作指導、范文、評點等書面資料,然后將制作的'“作文TV”課件運用于教學實踐。分批完成實驗方案中的各項任務。

 。ㄈ┭芯坎襟E

  研究的基本步驟是1997年10月──1998年3月為研究的第一階段,主要工作是購置各種硬件設施,制訂完善實驗方案,申請立項開題;1998年4月──1999年8月為實驗的第二階段,主要工作是制作“作文TV”系列課件,舉行全市小學同行的公開課,展示作文教學的各類課型,廣泛征求意見;1999年9月──20xx年12月為實驗的第三階段, 主要工作是召開專家、學者、同行的討論會,作歸因分析,總結實驗的全過程,驗證實驗目標。

 。ㄋ模┭芯窟^程管理

  為保障實驗順利進行,我們從如下幾個方面加強了實驗的管理:

  1.科研意識,形成“改革作文教學現(xiàn)狀”的共識。

  一支科研意識濃厚,教改積極性高漲的教師隊伍,是教學改革的活水源頭。為了保證實驗的順利進行,我們組織教師學習《小學語文教學大綱》、《小學生心理學》、《楊老師家教》等系列理論、經(jīng)驗,使教師強烈地意識到當前作文教學的弊端,并愿意為小學作文教學改革盡一份努力,作一份貢獻,解放“作文難寫”的苦惱的小學生。

  2.培訓師資,提高教師思想素質和科研水平。

  提高教師的素質是開展實驗的根本保證,承擔實驗任務,對教師來說,無疑是增加了工作量,加重了教師負擔,因而要求教師首先要有奉獻精神。為此,我們一方面強化教師職業(yè)道德,一方面不斷完善激勵機制,鼓勵教師敬業(yè)愛崗。許多實驗教師利用節(jié)假日,加班加點工作,使實驗按進度如期完成。

  承擔實驗任務,既要有敬業(yè)奉獻精神,還要具備過硬的業(yè)務水平和較高的實驗能力,為此,我們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狠抓教師基本功訓練,主要內容是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一節(jié)優(yōu)質作文課,一篇優(yōu)秀文章,會微機操作和軟件制作。訓練方法是請校外有專長的教師輔導與老師的鉆研相結合。

  二是請進來,為提高實驗教師的理論水平,我們每期都要請專家教授來校作輔導報告,提高教師科研水平。

  三是走出去,全國各地有影響的作文教研活動或培訓班,我校都克服經(jīng)濟困難,盡力去參加。

  四是堅持崗位培訓,走內涵發(fā)展的道路,我們規(guī)定每周半天科研活動,每期每位教師讀一本教育專著,每周記不少于20xx字的讀書筆記,寫2篇實驗心得等,使教師在實驗中學會實驗, 在實驗中提高自身素質。

  3.三位一體,加強聯(lián)系,保證實驗教師操作符合要求。

  4.加強領導,建章立制,規(guī)范實驗過程管理。

  小學教學研究報告 5

  一.研究背景

  1.深遠的社會背景。邁入信息時代的今天,享受著物質文明的當代人同時對物質需求激發(fā)了不盡的欲望,大大滋長了急功近利的“市場性格”;在文化同時受到商業(yè)化、時尚化的影響下,精神層面的生活遭遇了不應該有的困頓和壓制。物極必反,人們終于意識到,面臨新的挑戰(zhàn),我們必須呼喚生命意識的回歸,呼喚生活中詩性的回歸!應當說,在新課程引導下的語文教學對詩情的渴望和詩意的追尋,正是時代之光的一種投射。

  2.語文教學的現(xiàn)狀。從語文教學的歷史積疾來考察,在應試教育魔棒的指揮下,我們的語文教學過分強調了思想性,文本中彌漫著的人性、詩性的光輝熟視無睹。在應試教育的羈絆中,教師的工作受束縛,貼標簽似的說教、支離破碎的分析,陳陳相因的教學模式屢見不鮮,導致學生課堂沒有吸引力。教育的人文價值,精神內涵卻被消解、異化了。應試教育將樹人、育人的基礎教育淪為一種高度工具化、技術化的訓練,充滿人性之美,富有情性之趣的語文變成了枯燥乏味的技藝之學、知識之學,乃至應試之學,這種畸變在一個曾經(jīng)有千年“詩教”歷程的國度里,是一道“尷尬的風景”。在科學和人文之間尋求平衡,在理性和感性之間尋求歸路,這就是“詩意語文”存在的最大理由,也是“詩意語文”在今天課改中呈現(xiàn)的最大價值。

  3.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新的課程標準特別強調對作品的審美意識、審美情趣、審美感受和審美創(chuàng)造的把握,把創(chuàng)設審美意境、讓課堂充滿詩情畫意放在了一個突出的位置。實質上是努力讓學生在課堂上接受美的熏陶,而這種熏陶不僅有利于學習本身,還有利于學生心靈與人格的健康發(fā)展。因此,語文課應該給人以美的愉悅、美的享受。而且新教材的選文及其文本語言突顯了人文性這一特點,詩意人生與詩化語言成為課堂教學中師生共同感受和體悟的主體,教與學就是在對人生的詩意感悟和對文本的詩化語言的解讀體味中,得到情感的共鳴、感應與升華。

  4.孩子天性的召喚。好說、好動、好問、好想、好表現(xiàn),是小學生的天性。如果走近學生,蹲下身子,走進學生的心靈,就會看到一個又一個奇異精彩的世界。這世界里,充滿著生命的活力,彌漫著詩意的光輝。置身于這般詩意的世界中,你也會情不自禁地要說、要動、要問、要想、要表現(xiàn)。然而,某些課堂上,學生的天性被無情地泯滅了。無聊的“啟發(fā)”、變味的“多練”、癡情的“多媒體”搶走了學生的時間和空間,剝奪了學生的說、動、問、想的權利,實在是對學生天性的泯滅。

  5.教師專業(yè)化成長的需求。現(xiàn)在的社會有一種浮躁,浮躁之氣開始向校園擴散。浮躁實際上是一種功利,也是一種膚淺。當今有些語文教師也在縮減為看教輔材料和“快餐讀物”,把學習縮減為看電視,把思考縮減為一次報告會的考試,把教學設計縮減為教學案例的組合。總之,豐富的過程簡單化,精神價值被縮減成了實用價值,于是,有些把精神追求異化成官能享受。這樣,理想和追求在旋渦中被沖走了,流逝了。我們的語文教師應該內心涌動著精神的訴求和理想追求的激情,與縮減的旋渦抗爭,應時時勉勵自己,嚴格要求自己擁有豐富的文化底蘊,高超的教育智慧,遠大的職業(yè)境界,要有摯著的追求和期盼,這樣,才能師生共同“詩意地棲居”在語文這片土地上。

  6.課例研究與新課程同行。早在19世紀70年代,課例開始被運用于哈佛法學院。1986年開始,課例研究被卡耐基工作組推崇為教師教育的核心,成為“聯(lián)結理論與實踐,揭示教師在復雜的認知活動中如何運用高層次決策技能的有效途徑”。在國內,課例研究是與第8次課程教材改革一起盛行起來的。新課程體現(xiàn)了教育的轉型,也包含了教師應當以“研究”的觀點來看待自己的教學生活,并采取相應的態(tài)度和行為方式。案例研究作為一種教育世界觀,不僅影響著教師的價值取向,而且影響著老師的行動方式。以敘寫有問題情境的課例,記述自己的教學生活并作出教學的思考,無疑是最適合教師的工作要求和言說方式的研究方法。這是一種選擇,也是一種責任。課例記下的不僅是詩情的奔流,它同時也是困惑中的歷練,思索后的蛻變;反思中的體驗,博采后的驚羨。

  語文教學應該是詩意盎然的。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為了每位學生的發(fā)展,我們掙脫應試教育的繩索、枷鎖和鐐銬,跨上素質教育的軌道,與時俱進,昂首闊步走進新課程!缎W語文詩意閱讀課例研究》順應了學生的天性,構建了綠色的學習環(huán)境,拓展了課堂的空間,主要通過設計、收集、整理一個個充滿詩意的案例,促使教師盡快的走進新課程。通過實驗我們驚奇地發(fā)現(xiàn),展示在面前的語文課堂,是一個活力四射、詩意盎然的嶄新天地,是一個鮮活生動、五彩斑斕的全新世界!

  二、語文詩意閱讀課例研究的策略

  第一、創(chuàng)設詩意校園環(huán)境,營造詩性文化氛圍。

  開題伊始,由校長劉大兵同志創(chuàng)意,我校努力為構建“處處是教育之地,人人是教育之師;人育環(huán)境,環(huán)境育人”的詩意環(huán)境而默默耕耘!皶阋u人,點亮詩意人生”的教育理念特別引人注目,“讓詩意棲息校園,讓閱讀成為習慣”巨幅彩噴字畫,無聲地召喚著楊小的每一位學生,每一位教師,每一位家長都來為此而努力!《一日常規(guī)三字歌》里的每一句溫馨提示宛若一個個跳動的音符,串編成了一首朗朗上口的歌謠,深入到每一個學生的心中,嚴格規(guī)范一言一行。學校精心設計,規(guī)劃建設,將詩歌中的名人事跡、名句哲理制成版面,懸掛墻上;將校園圍墻畫用詩歌中的故事做成宣傳畫,制作詩歌長廊,將古代詩歌、現(xiàn)代詩歌及師生創(chuàng)作詩歌隨時展示,讓校園內每一面墻壁都會說話、每一個角落都是風景、一草一木都教育資源、一磚一瓦都體現(xiàn)引導和熏陶,形成一道道亮麗的風景。

  第二、夯實文化底蘊,培養(yǎng)詩意教師。

  “詩意語文課堂”呼喚富有詩意的語文教師,鼓勵教師用詩樣唯美的語言演繹課堂。這就要求教師有深厚的文化底蘊,為此,學校通知邀請專家作講座,開設教師論壇、推薦書目閱讀等形式,讓教師夯實自己的文化底蘊,同時,還聘請播音員等朗誦水平高的專家來給老師培訓,提高教師語言感受的能力以及朗讀的技巧。并要求教師讀書活動要做到“四個結合”,即:讀書與教育教學結合,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讀書與教學反思結合,讀后要撰寫讀書心得;讀書與新課改結合,提高自身文化素養(yǎng);讀書與校本培訓結合,提高教師專業(yè)水平。

  第三、開發(fā)校本教材,拓寬課程資源

  “詩意的課堂”需要有文化的積淀,而古詩文是我們民族文化的精華。俗話說“少時讀經(jīng),受益終身”,為此,我校緊扣學校的地域特點和文化傳承,依據(jù)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特點,以適合背誦和理解的《詩經(jīng)》、《唐詩三百首》、《宋詩一百首》、《千家詩》等經(jīng)典為基本內容,精心編輯了《小學生必背古詩詞》校本教材。校本課程集中體現(xiàn)了“三確!薄叭匦浴,即確保“有教師、有課時、有效果“,突出“層次性,連續(xù)性,承接性”。在每日早晨7:30—7:50的經(jīng)典誦讀課上,師生共讀欣賞,讓學生們既可在詩文中受到熏陶與感染,又可以了解多方面的知識,把握時代脈搏,體悟自然風光,人間真情。

  第四、活動紛呈,領略詩性文化風采。

  1、抓好常規(guī)工作,搭建詩意的舞臺。

  每日“兩個一”(每日早上安排20分鐘作為“讀書時間”,每日午間播放名篇詩文名段欣賞)活動,讓學生受到詩性文化的浸潤;每周“兩個一”(每周一次紅領巾廣播站詩歌朗誦會,每周一次的“古詩文背誦擂臺賽”)活動,為學生提供厚積薄發(fā)的平臺,激發(fā)學生讀書和創(chuàng)作激情,豐富了詩性教育的特色;每月“兩個一”活動:每月開展一次主題讀書活動,采取集中的時間,豐富的形式,掀起師生讀書高潮。通過故事會、朗誦會等形式,檢閱學生讀書效果,增強學生讀書的樂趣。如 “好書我推薦”,學生用富有激情的演講形式,把自己喜好的書目推薦給同學們,幫助同學選好書,讀好書。每月一次的“詩意校園活動展示會”更是豐富多彩:畫詩,吟詩,唱詩,演詩,舞詩……學生,家長,教師紛紛閃亮登場。整個校園以及校園中的每一個人都沉浸在濃濃的詩情畫意之中。

  2、班級詩性文化建設,享受閱讀的快樂。班級詩性文化建設是校園詩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形成班集體凝聚力和良好班風的必備條件。學校的班級詩性文化建設做到“三結合”:把課前古詩吟唱與“詩文小秀才”評比相結合;把“開放閱覽室”與“讀書我最愛”展示活動相結合;把“大閱讀”與建立“班級詩歌小組協(xié)會”相結合!叭Y合”的做法讓學生親近書籍,讓班級飄揚書香,讓學校溢滿詩意。走進每一個教室,每一個角落都體現(xiàn)出獨具匠心和文化氣息,每一寸空間都充溢著濃烈的讀書求學氛圍。每節(jié)課前,每個教室傳來的是朗朗誦詩聲,富有節(jié)奏,富有美感,富有人文氣息的詩意已經(jīng)漸漸棲息于校園的每個角落了。

  第五、構建詩意語文課堂,推動課題的深入研究。

  語文課堂,應該是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發(fā)展樂園。在課題研究中,我校語文教師用富有詩意的語言與學生攜手漫游語文天地,共享語文樂趣,給學生語言文字的魅力熏陶,給學生詩情畫意的審美啟迪,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獲得語言的積淀、語感的培養(yǎng)和文化品位的提升。

  一、導入語激趣——未成曲調先有情

  導入語貴在引趣,指向,有經(jīng)驗的老師常反復推敲開頭語,好像演奏小提琴曲,弓子一上弦,就要發(fā)出動聽的音符,導入也是如此,激情的導語,從老師的嘴唇傾瀉出來,就流向每個學生的心田。

  在教《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一詞時,我們設計了這樣的導語:“古典詩詞是中華民族文化長河的一朵藝術奇葩,唐詩與宋詞平分秋色,使我國古典文化彌漫著清雅與芬芳。我們曾經(jīng)領略過唐詩的靈動風采,感受過它的博大精深,體會過它難以言傳的神韻,品味它只可意會的意境。今天我們將采擷宋詞中的一朵美麗素雅的小花,它的名字叫: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這段導入語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們個個欲一睹“西江月”為快。

  教學《和時間賽跑》時,我校盧艷教師即興從眼前之景導入:“早晨,我路過辦公室門前的池塘,發(fā)現(xiàn)那曾經(jīng)碧綠的荷葉已枯敗了,當時我就感嘆‘時光匆匆,歲月無情’哪。逝去的時光我們再也不可能找回來了。就像現(xiàn)在,我站在講臺上向大家傾訴,這樣的情景,這樣的時刻,過去了,我們都無法再找回,所以,我就想呀,我們一定得學會和時間賽跑!眲忧榈脑捳f到了學生的心坎上。學生們情不自禁地打開了課本。

  二、過渡語延情——為課堂串上詩意的珍珠

  過渡語貴在銜接,一方面使課堂結構融為一體,另一方面,有效的延續(xù)感情。教學《負荊請罪》一文時,為引導學生對韓勃進行評議,我說:“廉頗、藺相如形象豐滿,雖然令人難忘,可如果沒有平凡人物的襯托,他們的形象也會黯然失色,誰是這樣一位襯托‘紅花’的‘綠葉’呢?”學生們自然把目光聚焦在韓勃身上;再如,在講授《雨中登泰山》時我們這樣導引過渡的:

  作者啟程登泰山了,教師問:“你們看到雨中的泰山是怎樣一幅景色?過岱宗坊后首次映入眼簾的又是怎樣的一幅奇景?”學生通過閱讀把虎山水庫奇景盡情欣賞一番后,教師又往前推進“盡管黃錦、白紗的奇景美不勝收,但‘雨大起來了,不得不拐進王母廟后的七真祠,’為什么叫七真祠呢?詞中最傳神之作是什么呢?怎樣傳神?”……最后“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苯^頂又是怎樣的風光呢?讓我們帶著勝利的喜悅,來欣賞這仙境般的美景。當于漪老師用這一系列富有情趣的設問語言把學生安然地從一個波峰送到另一個波峰上,一節(jié)課就不知不覺地過去了。引用經(jīng)典詩文進行過渡既能讓學生更好地感悟文中的情感,又能使學生積累語言素材。在教《梅花魂》時,當品讀完外公因想念家鄉(xiāng)而三度落淚后,我們引用詩句“悠悠天宇曠,切切故鄉(xiāng)情”作為過渡,使學生既能提高語文素養(yǎng)又能體會外公當時的'心情。

  三、引導語點撥——詩意與理性渾然交融

  “一粒沙里見世界”,雖然教學中的引導與點撥僅僅是課堂里的一些小小片段,卻熔鑄了教師的智慧,凝聚了教師的心血,體現(xiàn)了教師的素養(yǎng)。如教學《草船借箭》時,老師如此點撥:“我覺得這篇課文挺有意思,我發(fā)現(xiàn)這篇課文寫諸葛亮說的地方一共有十一處,但是我發(fā)現(xiàn),只有這個地方在諸葛亮說的前面加了一個“笑”字,諸葛亮笑著說。……你們研究研究看,你們覺得諸葛亮他在笑誰?”生自由讀后回答:生1:我覺得諸葛亮是在笑曹操,因為霧這么大,笑曹操不敢出來迎戰(zhàn)。生2:我覺得他是在笑他自己的神機妙算,笑他自己有這么大的本領,對所有人都了如指掌。生3:他還在笑魯肅,魯肅前面吃驚地問諸葛亮說:“曹兵出來怎么辦?”諸葛亮后面回答了魯肅!

  “諸葛亮在笑誰呢?”學生在前面的探究學習已經(jīng)基本明白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的基礎上之后,老師進一步抓住諸葛亮的神秘一“笑”這個關鍵點,適時、適度地以問題來進行點撥,引導學生感悟隱藏其中的深刻內涵和多種信息,使學生更透徹地理解課文內容,更準確地把握諸葛亮這一“神機妙算”形象,大大深化了探究的內容,也使學生進一步探究的興趣和信心不斷增強。老師的此處點撥令人稱快!---這一探究中的點撥一石激起千層浪,激發(fā)了學生要進一步探究、獲取知識的樂趣!

  四、描述語動情——美麗的語言化為美麗的風景。

  描述語貴在具體、生動、形象。在教學《黃果樹瀑布》,“銀雨灑金街”一景時,我描述道:“大家知道為什么叫‘銀雨灑金街’嗎?原來這是云貴高原獨特的地理氣候造成的。白天,云蒸霞蔚,云霧縹緲,水汽被大量蒸發(fā)上天;而到晚上,氣溫驟降,水汽便大量凝結降下蒙蒙的細雨,如煙如絲,飄飄灑灑地降落在大街上,這條街便由此而得名了!

  此時此刻,情與景遇,景與情匯,學生心動神移,達到了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美妙境界。

  五、結束語升華——將“詩意”棲居到底

  結束語貴在升華認識,拓展思維空間,提升精神境界。從而達到領悟事理、陶冶情操的目的。在教學《村居》時,以這樣的話語結束:“一首雋永的小詩就是一幅美妙的畫,一道迷人的風景也是一首清新的詩,詩情畫意走進我們的課堂,是否融入了你的心靈。哲人說:‘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同學們,目之所及,心之所思,耳之所聞,皆可入詩入畫,看一看外面美好的大自然,你是否也能有感而發(fā)。”結果,在課間休息十分鐘里,盧紅杰同學竟然寫下了一首充滿童真童趣的打油詩:“新春一片盎然,二月牛仔嘴饞,牧人臉上開花,因春去而復返!蹦隳苷f這不是詩意棲居的課堂的碩果嗎?教學《難忘的小學生活》在總結延伸時,老師深情地說:“親愛的同學們,我還清楚地記得,6年前,你們帶著稚氣,懷著童心,邁進學校的大門。6年的時光,教室里;厥幹銈兊默槵槙;花壇旁,曾撒下你們的串串笑語;操場上,活躍著你們可愛的身影,如今,這一切就要化為美好的記憶保留心中了。作者把他對母校、老師、同學的眷戀之情傾注在文章的字里行間。你呢?打算用什么方式來表達你的惜別之情?”許多同學拿起了筆,有的寫下了臨別贈言,有的畫下了精彩瞬間,有的抒發(fā)了師生之情,有的歌唱了朋友之誼,還有一些同學將千言萬語濃縮在小詩里。

  詩意,可以慷慨激昂,可以低沉幽怨;可以清雅含蓄,可以婉約動人;可以空靈蘊藉,可以熱烈奔放……我們楊小全體語文教師用愛心和智慧,挖掘教材的文化內涵,利用教材內在的文化因子,引導學生求真、求善、求美、求智慧,探索出一條適合傳承民族文化的“導引—誦讀—探究—拓展”的語文課堂教學新模式,探索出了“營造情場、感受詩情——涵詠吟味、啟迪詩思——品味生活、感悟詩理——言語實踐、形成詩語”的語文詩意閱讀教學模式,構建了詩意棲居的語文課堂!給學生以更多的語言文字的熏陶感染,給學生以更多詩意的陶冶與智慧的啟迪,讓學生詩意地棲居在課堂上,讓學生理性地徜徉于樂園中,從而令學生的語言素養(yǎng)得到全面的發(fā)展與提升。

  三、本課題研究的成果

  近兩年來,我們課題組圍繞學!拔幕I,內涵發(fā)展”的工作思路,不斷凝練"書香襲人,點亮詩意人生"的辦學理念。本課題的實踐研究,堅持理論與實踐探索相結合,實證與個案相結合,探索語文教學“以詩意育情,以詩意育趣,以詩意育才,以詩意育人”之路,著力營造濃厚的詩性文化氛圍。在推進新課程改革、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方面,具有很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營造了書香校園,構建了育人文化,提高了教育質量,彰顯了學校的辦學特色,提升了辦學品位。

  (一)顯性成果

  從課題申報、立項,到研究的整個過程,包括準備階段、實驗階段和總結階段,形成了如研究方案、各階段實驗計劃、階段總結、評價方案、活動記錄、調查問卷、反饋信息、結題報告等各種材料,留下了我們研究走過的每一個堅實足跡,見證了我們研究灑下的每一滴辛勤汗水。

  1、“小學語文詩意閱讀課例研究”結題研究報告

  2、“小學語文詩意閱讀課例研究”過程集《追尋詩意的語文》

  3、 “小學語文詩意閱讀課例研究”論文集《牽手詩意的人生》

  4、 “小學語文詩意閱讀課例研究”的個案課例集《流淌詩意的課堂》

  5、“小學語文詩意閱讀課例研究”師生詩文集《綻放詩意的花朵》

  (二)隱性成果

  我們覺得,本課題的研究不僅給我們的學生帶來了學習方式的變革,帶來人文知識的滋養(yǎng),也給廣大教師以心靈上的觸動和行動上的提升。

  1、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教師的教科研能力得到提高。課題組成員在積極參與課題研究過程中,不斷學習,不斷實踐,教師的教學觀念發(fā)生很大的變化,教學與科研能力得到提高。課題組朱紅和盧艷老師在公安縣語文教學比武活動中均獲一等獎;鄒先菊、劉立瓊教師經(jīng)常在鎮(zhèn)內上語文觀摩課,引領全鎮(zhèn)教師走上詩意語文研討之路;組內多位教師在校賽課、各級論文評比活動中獲獎。

  2、對詩意語文教學的有效策略進行了探索,展開詩意語文課堂教學研究。在閱讀教學、作文教學、綜合實踐活動等方面探索出了“營造情場、感受詩情——涵詠吟味、啟迪詩思——品味生活、感悟詩理——言語實踐、形成詩語”這一小學詩意語文教學的有效策略和途徑,讓學生在詩意文化的熏陶下,涵養(yǎng)詩情、發(fā)展詩思、感悟詩理、積淀詩語,促進了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和諧發(fā)展。

  3、讓學生在濃濃的詩意課堂中受到了教育和感染,并在潛移默化中提高了他們的文化品味,審美情趣和學習興趣。在研究的三個階段,我們都對學生們進行了問卷調查。從調查情況來看,學生的學習興趣變得濃厚了,學習能力增強了,學習方式發(fā)生了變化。從實際效果來看,參與實驗的各個班級語文成績穩(wěn)步提高,在各級組織的語文知識競賽、征文比賽等語文類活動中成績突出、屢獲大獎。

  四、問題與探討

  1、課題組成員的教科研理論水平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在課題研究中盡管組員們大多參與的熱情都很高,并取得了諸多的實踐成果,但是,若要將實踐的素材進一步上升到理論層面并推廣開去,則仍需要參研教師以后繼續(xù)自覺提高科研意識,不斷提升自己的教科研理論素養(yǎng)和實際操作水平。

  2、今后還要就如何進一步追求語文課堂“詩意閱讀”的上層境界——“平中見奇,含而不露”下功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操作、方法等方面繼續(xù)加強研究并進一步上升到理論層面。

  我們的展望:

  語文詩意閱讀課例研究,我們是對自己教學經(jīng)驗的反思,這是更高的教學智慧,勇敢的否定自己。課堂是心與心之間的交流,因為我們追求的是語文的詩意,詩意的語文。盡管本課題即將結題,但我們對語文詩意閱讀課例的研究將不會停止,我們將在學習中反思、在教學中研究、在研究中成長, 在“實踐+研究”的過程中不斷提升自我,力爭讓我們的課堂意趣盎然、詩情洋溢,閃現(xiàn)出教育教學藝術的光輝。以課題的研究打造一支高素質的師資隊伍,以課題的研究為學生的持續(xù)發(fā)展奠基!

  小學教學研究報告 6

  一、存在的問題及分析

  1.分管教學的領導專業(yè)能力不太硬,對教師專業(yè)能力的指導不有效,不能以實力贏得教師的認可,同時,工作安于現(xiàn)狀,對教學日常工作的監(jiān)督檢查不到位;缺乏創(chuàng)新,尤其是提高教師專業(yè)能力和教學質量的方法不實用,措施不多;

  2.系統(tǒng)不全面或不符合學校實際情況,實施不可操作,方向不明確;同時,一些制度比較全面,但實施不夠扎實,尤其是發(fā)現(xiàn)的問題,主管領導不能或不敢直接面對教師,人性化嚴重,影響了教師的成長和發(fā)展

  3.在對教師的管理上,只注重管理,忽視理性。同時,領導本身不注重學習,只忙于事務,缺乏對教師的思想指導和方法指導;

  4、缺乏工作領導藝術,不注意在工作中形成積極的導向。領導工作大多停留在多安排,少監(jiān)督檢查,更談不上總結反饋。所以,做得好和做得差是一樣的,做得多和做得少也是一樣的,扼殺了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不能調動所有教師對好的、優(yōu)秀的、優(yōu)秀的學習的積極性。所以建議每一項工作都要安排好,落實好,檢查好,總結好,獎罰分明,讓老師把心思都集中在工作上。

  5.師資隊伍結構呈現(xiàn)三多三少的局面:從民辦轉入的教師較多,非師范院校畢業(yè)生較多,中學師生較多,中青年骨干教師較少(基本沒有名師、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而且由于地處偏遠,師資流動較大。每當經(jīng)過多年訓練可以當教學骨干的時候,就從學區(qū)調過來。近幾年從學區(qū)調過來20多人。但是上級部門不能及時補充,或者調退的人多,補充的人少,導致師資力量不足。有些學校沒有專職的音、美、字母教育教師,其他學科的教師無法保證音、美、字母教育的課程,導致所有人員的工作量都很大。因此,學習提高自身能力的時間和空間明顯不足,中老年教師數(shù)量太多,尤其是小學,老齡化嚴重,跟不上現(xiàn)代化教學工作的快速步伐和新要求。另外,從這部分教師的思想上分析,生活在城市的教師大多是青年教師。大部分老師不能扎根農村教書,而是磨礪頭腦,讓人想辦法進城;住在當?shù)剞r村的老師大多是年紀較大的老師,大多得過且過,吃舊書,不超前思考,不求發(fā)展;仍然有一些教師的實際教學能力達不到素質教育的要求。一些教師教育觀念陳舊,知識陳舊,教學方法落后,缺乏掌握課堂、從事教育教學所必需的新的教育觀念、新的技能。

  6.教師自身素質欠缺,上課沒有激情,職業(yè)倦怠明顯,對學生沒有愛心、耐心和責任感,在教學中表現(xiàn)出明顯的盲目性和隨意性。教師課堂觀念落后,課堂教學能力缺乏強有力的理論支撐,學生對教師講解不感興趣。

  7.教育觀念落后,教學目的不明確。我們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學習,掌握學習方法和技能,并更好地應用于實踐。在教學中,教師沒有很好地履行領導、組織者和指導者的職責,經(jīng)常以單一的問答方式居高臨下地講解知識,嚴重忽視了學生學習知識的過程,抹殺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失去了學習方法的培養(yǎng),導致學生學習效率低,教學質量低。

  8.不重視學習,完成任務滿足檢查和完成教學工作。備課時對課程標準要求不明確,教材不能吃透。如何運用巧妙、多變、實用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讓學生學會學習,沒有好的思路。而是更多的利用抄教案備課,上課抄課本。教學方法呆板、落后、單一,違背了新教材的要求;同時,教案省事,一根粉筆和一本課本應付教學任務的完成。教學方法單一,不能充分利用現(xiàn)有的多媒體設備,使學生聽課沒有新鮮感,經(jīng)常產(chǎn)生厭煩心理,對學習沒有興趣,無法激活學習動機。

  9.班內無激勵或激勵評價功能使用不當。水不激不跳,人不激不醒。但是很多老師上課都是一樣的,不能很好的利用教學評價的激勵功能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促進學生的積極思維。學生的積極性不能很好地調動起來。有時候學生答錯了。老師不鼓勵不引導,一味批判。課堂氣氛沉悶,老師教的辛苦,學生學的很累。

  10.學校的教研氛圍并不強,只是例行聽課和評課,甚至只聽課。教學工作缺乏主動反思和扎實溝通,課題研究等一系列專家教研工作缺乏長期有力的指導,老虎無從下手。

  11.大量優(yōu)秀學生流失,留守兒童越來越多。奶奶們只吃不穿,不管學習;家里家長忙于謀生或受讀書無用論的影響,忽視學生學習的現(xiàn)象極其嚴重,導致農村教師只重視教學,不重視學生教育的現(xiàn)象,這也是制約學校質量提高的重要因素。

  教師層面的問題可分為以下幾類:

  1、專業(yè)不精

  原因:

  (1)專業(yè)不對。我的專業(yè)沒能起到教學的作用,因為學校工作需要,改教其他科目。

  (2)教學經(jīng)驗較少。教學時間短,對教材不熟悉,對教材理解差,重點難點把握不準,缺乏系統(tǒng)的學科知識?刂普n堂的能力不強,不能適應隨機變化,預設有余,生成不足。

  (3)專業(yè)基礎不足。因為大部分老師都是普通班的,專業(yè)知識差,基礎薄弱,缺乏過硬的教學技能,他們自己一桶水的容量很小,學生一杯水的容量很小。

  (4)不能適應新課程改革。一些老教師對新教材、新教法持懷疑態(tài)度,拒絕接受新的教育理念,不愿意及時充電。到現(xiàn)在,素質教育還是各行其是,形成了一個資質差的新群體。

  2、缺乏素質

  原因:

  (1)先天因素。有的`老師自身素質有些問題,比如:語言啰嗦;說話太快或太慢;動作慢,反應慢,工作效率低;缺乏嚴謹?shù)墓ぷ鲬B(tài)度,對問題考慮不全面,拖延;沒有時間感,沒有目標,沒有方向。

  (2)后天因素。不注重學習專業(yè)知識;不注重思想道德素質的培養(yǎng)和提升,對成年學生不夠尊重;不能面對一切,尤其是后進生,缺乏耐心、關心和愛;教學方法陳舊,課堂氣氛沉悶;處理問題的方法簡單粗暴;教師的職業(yè)道德不能用來約束自己的行為,影響教師形象。

  3、安于現(xiàn)狀

  原因:

  (1)沒有進步。安于現(xiàn)狀,工作不積極,不上進,拖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沒有真正把學校當成自己的家,沒有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缺乏責任心,只是以工作為生。

  (2)未來無望。感覺年紀大了上不了優(yōu)質課,上不了公開課,學校也無法在自己面前評價和選擇,心灰意冷,甚至覺得無聊,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

  (3)自以為是。雖然我自己的教育教學存在問題,但我拒絕正視,甚至誤解了領導、老師和學生的意見和建議。我覺得無論我做什么,學校都不能對我怎么樣,走自己的路。

  4、忙著應付

  原因:教師有好幾個工作,很多臨時工作,影響教師工作的自主性。很多老師考試很累,缺乏個性和深入思考的時間,整天盲目被動地聽從上級的指揮棒,身心疲憊,影響工作效果。

  二、整改措施及建議:

  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以下整改措施和建議:

  (1)加強教師招聘,在眾多人才中擇優(yōu)錄取;其次,制定并頒布了《教師流動管理辦法》,讓所有教師都知道自己至少應該在這個地方服務多少年,可以去哪里,這樣才能穩(wěn)定下來,投身教育教學。

  (2)加強培訓。針對各級領導和教師的業(yè)務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存在的問題,通過全員培訓、紀律培訓、專項培訓等方式,實行持證上崗制度。從而有效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規(guī)范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

  (3)開放式課堂。教室隨時開放,學生家長和領導推門上課。教師有認真?zhèn)湔n的緊迫感和動力,可以在輿論監(jiān)督下規(guī)范自己的舉止行為。中央教研組競賽教學采用限時備課講課的方式,探討正常教學的水平。鼓勵老師互相觀摩課,每學期不少于25節(jié)課。要求有全面的講課記錄,期末寫講課報告,從老師和教師兩個層面進行總結和反思,共同改進,達到雙贏。

  (4)加強學習和交流。努力,不如帶路;用耳朵聽一千遍,不如用眼睛看一遍,真正感受一下。進一步加強與名師名校的溝通,開展系列活動,尋找學校之間的差異,將差異作為推動學校發(fā)展的資源和動力。加大對交流教師的激勵,激發(fā)其積極的一面,在學年結束時對優(yōu)秀的交流教師進行評價。

  (5)改革課堂教學。課堂教學應注重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教學模式。要根據(jù)學生的學習規(guī)律和現(xiàn)有的學習水平,整合教學內容,安排教學程序,選擇教學方法,選擇教學組織形式。要堅決執(zhí)行教師課堂教學的限時規(guī)定,努力解決教學與實踐、教學與學習、知識轉移與能力發(fā)展、導師制推廣與方法整合的關系,確保課堂教學的高效率。我們要敢于突破教育教學的傳統(tǒng),正確處理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改革與繼承的關系,按照建構-實踐-反思的思路構建自己的教學模式。

  (6)建立教學資源庫。教學資源庫的主要內容包括教學設計、教案編寫、課堂記錄、實訓測試、經(jīng)典試題、教學反思、教材解讀、課程標準學習、教學交流、教育理論等。教學資源庫中的數(shù)據(jù)來源可以是教師的原始資料,也可以是著名教育家的精選資料。教學資源庫的建立可以先以學校為單位,再以學區(qū)為單位,最終實現(xiàn)學區(qū)全覆蓋。

  (7)在均衡教育的前提下,要解決高素質學生不外流的問題。但鑒于農村學生放學后無人看管,建議實行城鄉(xiāng)差別化管理,鼓勵農村學校延長學生上課時間,以緩解學生不完成作業(yè)或不按時完成作業(yè)的現(xiàn)象。

  小學教學研究報告 7

  “陶笛”是我國民族樂器的一種,歷史悠久,價格便宜,便攜輕巧、方便易學,又具備一定的藝術表現(xiàn)力。用“陶笛”來輔助音樂課教學,能夠激發(fā)小學生音樂課學習興趣,促使學生掌握必須的樂理知識和音樂技能,提高學生“視唱”即讀譜、識譜、唱譜的能力,提升小學生的綜合音樂表現(xiàn)力。

  一、課題背景及界定

  (一)根據(jù)新課程標準要求,音樂課學習要掌握音樂基本要素,具備識譜、演唱等基本知識,在音樂聽覺感知的基礎上識讀樂譜,在音樂實踐活動中運用樂譜。

 。ǘ┙Y合目前我省實施的“體育、藝術2+1項目”,即通過學校組織的課內外體育、藝術教育活動,讓每一個學生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能夠掌握二項體育和一項藝術特長,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理論依據(jù)及意義

 。ㄒ唬┮魳氛n中關于讀譜視唱訓練的必要性:視唱是學習音樂的基礎學科之一,屬于識譜技能訓練,能夠調動學生獨立運用視覺、聽覺、感覺進行積極思維活動。通過視唱訓練逐步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感受音樂和理解音樂的能力。

  (二)高新一小,在全校開展“陶笛”進課堂活動,教研室藝體教研員組織高新一小音樂組教師,以此項音樂實踐活動為載體開展課題研究,探索“陶笛”輔助音樂教學對學生視唱能力和音樂素養(yǎng)發(fā)展的促進作用。

  三、研究的目標、內容、方法、步驟及過程

 。ㄒ唬┭芯磕繕

  用“陶笛”輔助音樂課教學:

  1.增進學生對民族樂器的'了解,提高學生音樂課的學習興趣;

  2.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音高概念,提高學生視唱水平,能夠唱好旋律的音高、節(jié)奏等基本音樂要素。

  3.提高學生在節(jié)奏、音準、識譜、歌唱和樂器表演方面綜合的音樂表現(xiàn)力。

 。ǘ┭芯康木唧w內容

  1.研究“陶笛”應用于音樂課堂教學。提高學生興趣增加課堂參與率,把全體學生普遍參與和發(fā)展不同個性有機結合起來,為學生發(fā)展音樂才能提供空間。

  2.根據(jù)新課程標準。通過“陶笛”輔助音樂課教學,有針對性的制定訓練方案,把視唱教學融入音樂課堂,促使學生視唱能力顯著提高。

 。ㄈ┭芯糠椒

  1.問卷調查法。座談交流、問卷調查、課堂觀察等數(shù)據(jù)分析。

  2.行動研究法。把研究與教學相結合,在相應年級暗設對比班;組織課堂實踐,通過音樂視聽實踐幫助學生提高視唱水平;課題參研教師指導實驗學校學生,在課堂應用“陶笛”幫助識譜、唱譜。

 。ㄋ模┭芯坎襟E

  1.研究措施。

  1)確定課題組成員,圍繞實驗,組織音樂教改活動。

  2)采取實踐→學習→總結→實踐→再總結的研究實踐過程。

  3)認真做好與課題相關的教研工作,完成各階段總結。

  2.實施步驟。

  1)準備階段:提出研究設想,規(guī)劃時間和具體步驟,制定研究方案。

  2)實驗階段:

  ①分解任務,實施研究計劃。課題組成員分工,制定研究計劃、階段實施目標、組織研討活動。

 、谌鎸嵤,召開開題會、階段總結、研究探討、分析論證。

  3)總結階段:完成結題作品,課題研究成果報告及論文。

  四、研究結果與成效

 。ㄒ唬┮魳氛n堂“陶笛”輔助視唱練習常態(tài)化的突破

  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借助“陶笛”注重視唱體驗,充分激發(fā)小學生的音樂興趣,發(fā)揮其活潑、好動、想象力豐富的特點,讓學生在音樂實踐中,感受音樂,理解音樂,喜歡音樂。

 。ǘ┬W生對視唱練習的興趣顯著增強。音樂基礎知識增加、視唱技能進一步提高

  課堂觀察:通過歷時一年的小課題研究和課堂教學實踐,高新一小、高新三小的學生在小樂器“陶笛”的輔助下識譜能力大幅度提高。在音樂課堂觀察中發(fā)現(xiàn)能識譜、會唱譜的學生達到90%以上,這是課題研究的可喜成果,令人欣慰。課堂教學中學生能夠自如的使用“陶笛”來吹奏課本歌曲,能夠在有效的時間內流利的演唱歌譜,兩所學校學生的音樂基礎知識掌握的比較好,學生對音樂課的學習和視唱興趣顯著增強。

 。ㄈ┩ㄟ^梳理總結形成“‘陶笛’輔助音樂教學提高小學生視唱能力的研究”的報告文集

  1.課題實驗的調查表兩冊(教師、學生各一)。在兩所學校對教師和學生分別做了問卷調查,將問卷的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后梳理成冊。數(shù)據(jù)顯示:教師對“陶笛”輔助教學的認可度達到95%;學生對陶笛的喜愛程度達到99%(其中有個別信息不清的問卷按照統(tǒng)計);陶笛輔助教學促進學生對音樂課的喜愛。

  2.各類過程性資料及報告(課堂觀察報告、實驗報告)。幾位參研教師的優(yōu)秀教學設計,遴選出共二十份,集結成冊。在教學設計中突出了“陶笛”對課堂教學的輔助使用辦法;突出了學生識譜的教學策略;突出了課堂教學的反思,反思中重點總結“陶笛”輔助下學生識譜能力的提高。

  3.編輯了課堂教學案例圖文集。包含課堂教學實錄、藝術實踐實況的視頻、學生在陶笛的輔助下演唱歌譜表演活動的照片。有“陶笛”輔助教學的課堂教學實錄,學生識譜、唱譜的實踐活動和表演小視頻,將其刻錄成光盤,作為研究資料;活動資料的影像照片集。

  4.課題研究結題報告。編寫了“十課”小學生課堂視唱訓練的簡易教材,為進一步研究打下基礎(具體資料見附件光盤。

  五、存在問題及改進

  (一)存在問題

  1.小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基礎參差不齊,視唱學習能力不強,特別是對高年級學生的視唱的興趣和主動性培養(yǎng)需提高。

  2.音樂教師課堂教學任務繁重,教學研究能力很有限,知識體系概念方法模糊不清,需要在實踐與研究過程中不斷學習和提高。

  (二)改進設想

  1.繼續(xù)采取多種多樣的小樂器進課堂來激發(fā)學生對視唱學習的興趣,通過長期堅持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2.加強對課題實驗教師的學習和訓練,提高他們在課堂教學中邊實踐邊研究的能力,以便更好的引導學生對視唱的學習。

  總之,通過近一年的認真研究,課題組成員深刻認識到:學校音樂教學探索之路還很長,我們要做研究型、學者型的音樂教師。把我們的課題研究成果深化活化,繼續(xù)積累研究材料并進行量化分析,讓“陶笛”“豎笛”“小木琴”等更多的小樂器進課堂輔助教學,提高學生視唱能力,并對教學方法進行系統(tǒng)總結。課題組將在引領區(qū)域音樂教學研究,嘗試推廣成果等方面做出積極探索,為進一步深化中小學音樂教學改革積累更多的經(jīng)驗和資料。

  小學教學研究報告 8

  為了深入了解小學的教學研究情況,不斷探索教學規(guī)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扎扎實實地開展有效的教學工作,我們一行八人于3月5日至4日對所有鄉(xiāng)鎮(zhèn)中心小學進行了有效的教學指導,現(xiàn)簡要報道如下。

  一、基本信息

  本次教學檢查指導調查共8所學校,分別是xx鎮(zhèn)中心小學和xx鄉(xiāng)中心小學。我參加了三次講座,對講座教師的備課、聽課、評課、布置作業(yè)、批改等進行了全覆蓋的'調查和指導。在各個學校,我都是單獨和老師交流,和學生互動,參加集體討論。

  二、結果

  一般來說,所有的教師都能體現(xiàn)出一定的新理念,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等教學方法。

  三、主要問題

  1,教學資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

  雖然現(xiàn)在農村小學條件不錯,配備了一些多媒體視聽設備,但是課堂教學利用率不高。大多數(shù)教師基本上只用錄音機、磁帶、卡片進行課堂教學,有的甚至錄音機不進課堂,給學生沒有直接的體驗,浪費教學資源。

  2.教學理念還是不夠

  雖然教師學歷不低,但大多是新人,教學經(jīng)驗不足。有些教師不能準確把握課程標準,有效備課(準備課程標準,準備教材,準備學生,準備教學方法,準備資源整合,努力準備深入的教材,準備學生透徹,準備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準備教學資源,形成完整的教學設計和教案)。雖然課堂教學中有小組討論和合作學習活動,但大多是形式上的,對課堂教學的理解還停留在,也就是說,教材還在教,而不是在用教材。

  3.課堂教學效率差

  通過聽課發(fā)現(xiàn),很多英語老師仍然采用一粉筆一張嘴一黑板一節(jié)課的教學模式。新課程標準要求以學生為主體,以訓練為主線。但是我們有些老師上課還是說的多,讓學生練的少,課堂氣氛沉悶。本次調查的課后抽查結果證明,這種教學模式下的教學效果并不理想。

  小學教學研究報告 9

  一、課例研究背景

  語言的方式,語言文字的學習,是語文學習的最根本,所有的一切都應該是為了學習語言而設計,讓同學們可以運用現(xiàn)在的知識可以充分體會到文字的魅力。眾所周知閱讀教學不僅是重點,更是難點。課堂上文章的剖析,即使教師把文本分析得再細,再清楚,練習題還是有學生不會寫;還有的學生即便會說了,可是寫在作業(yè)本上卻又是另外的一番情形。有時,同樣的回答,你換一種說法,有不少學生又不會了。同樣的主題文章,換一篇來練習,不少學生又不會了,教師還得重新解析文本內涵。所以平時教學中進行閱讀教學時,似乎總有講不完的內容,除了把課文解析完,還要解析練習冊上的閱讀,否則學生做出的題不盡如意。

  閱讀課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學生通過閱讀課,學習識字寫字、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思想感情、學習寫作方法、提高思維能力、想象能力、表達能力。在閱讀和理解文本的時候,如果能采用合適的方法,創(chuàng)設一定的學習情境,學生在學習中肯定會更有積極性,學習的效率也會更高。

  二、課例教學內容

  (一)課例選擇:《木蘭從軍》

  (二)教學目標:

  1.通過朗讀、評價等方式,理解課文內容,理解人物心理活動。

  2.了解文章的描寫方法

  (三)教學重點:體會木蘭從軍前后的心理活動,感悟木蘭對家人深厚的情感。

  (四)教學難點:理解文章寫作手法,目標明確,重難點醒目,能抓住教材,拓展延伸,以點帶面,感悟人生。

  三、教學方法

  1.朗讀法

  通過朗讀內化了的語言,培養(yǎng)同學們的語感,通過朗讀讓學生體會情感,通過朗讀培養(yǎng)學生審美和朗讀能力。

  2.自主、合作、探究法

  新課程標準積極倡導這種學習方法,這也是創(chuàng)新的主要途徑,在品味木蘭心理活動的句子時,在交流學完此文的感受時,充分運用此種學習方法。

  四、課例教案設計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認識2個多音字,認識1個偏旁,復習部首檢字法,能熟悉應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2.感悟課文內容,能抓住具體事例中的關鍵詞語、句子、段落,體會花木蘭深深的愛國精神以及愛家精神,并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應用。

  3.感情朗讀,并背誦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

  (二)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感悟花木蘭愛國也愛家的優(yōu)秀品質,說說花木蘭是如何說服家人的,并用幾句話寫下來。

  (三)教學安排

  第一課時:

  首先引入主題,以歷史上的愛國愛家英雄事例展開,如岳飛,戚繼光等,然后突出巾幗英雄的事例,開篇引入花木蘭這位女英雄。學生小組討論有關花木蘭的資料,互相補充,擴大知識面,然后根據(jù)自己所了解的資料,說說花木蘭的形象。了解之后,教師展示出課題,第一節(jié)課時與教師一起,初讀課文,走進課文,了解這位巾幗英雄。

  1.借助拼音,把文章讀通讀順。

  2.老師根據(jù)學生情況選擇不同的學生,指名分段朗讀課文,檢測學生生字掌握情況并及時糾正讀音。

  3.默讀課文,思考文中主要描寫了花木蘭的什么事件。

  4.此時,花木蘭的形象在你心目中是什么樣的。

  5.文中是如何描寫花木蘭的,找出對應的語段并標注。

  第二課時

  1.復習檢查,指名讀生字詞

  2、分小節(jié)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流利。同學們注意聽他們讀得怎么樣?讀后師生評議。

  3.精讀課文二段。請同學們輕聲讀一讀課文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想花木蘭為什么會女扮男裝去從軍,找出有關的句子多讀幾遍。并討論:花木蘭為什么會女扮男裝去從軍呢?那時候,北方經(jīng)常發(fā)生戰(zhàn)爭。(板書:戰(zhàn)事不斷)北方經(jīng)常發(fā)生戰(zhàn)爭,會有什么樣的后果呢?邊防將士死傷無數(shù),邊疆百姓流離失所。 木蘭看到文書上有父親的名字焦急萬分,什么叫“焦急萬分”?引導學生體會木蘭內心焦急擔憂的情感。木蘭想到了自己,她想到自己什么?引導學生體會木蘭愛國愛家的情感。木蘭的家人會同意她從軍嗎?不同意,交流木蘭會是怎樣說服他們的呢?學生分角色扮演木蘭的爸爸、媽媽以及弟弟,他們又會如何勸阻木蘭呢?

  4.學習第三段

  教師朗誦第三段,學生邊聽邊畫出表示動作的詞語,然后進行交流:在這些動作中,你體會到了什么?他英勇善戰(zhàn),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觀察圖,說說你想象中的花木蘭的形象,威武、威風凜凜、英姿颯爽等;咎m在多年的征戰(zhàn)中為國家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大家再來讀一讀這段話,好好體會一下花將軍躍馬橫槍、英勇善戰(zhàn)的颯爽英姿。

  5.學習第四段

  過渡,這樣英勇善戰(zhàn),英姿颯爽的女英雄勝利回鄉(xiāng)后的樣子?同學們想象一下她回鄉(xiāng)后變回女兒身的樣子,看課本中第二幅插圖,說說將士們得知昔日英勇善戰(zhàn)的花木蘭原來是一位“文靜俊美的姑娘時”,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同學之間討論,大家是更喜歡這位女英雄英勇善戰(zhàn)的.一面還是文靜俊美的一面?花木蘭這樣的女性,美的不僅僅是外表,更有一種內在的英雄氣魄的美感。

  (四)教學總結

  小學語文教學,呼喚語文本位的復歸,主張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這就肯定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在課堂上不僅是受教育者,更是實踐者,是學習活動的主人。學生在教學課程中的認識和實踐教師無法代替的。教師不再是課堂的主宰,而是一名引導者、組織者。在課堂教學中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發(fā)掘他們的內在潛能,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造精神。我認為教師要大膽留給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讓每一個人都積極地、自主地參與到學習當中,成為課堂上真正的主人。

  這一輪授課總體上來說還比較成功,整個教學過程圍繞主題開展得比較扎實,尤其是解決了閱讀的重點問題,而且,學生參與很積極,在交流環(huán)節(jié)表現(xiàn)良好。自主解決問題的部分,真正把讀書的權利給學生,在自由讀的過程中形成問題的雛形,在議答過程中形成問題的實質,基本上能自主解決。

  閱讀課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學生通過閱讀課,學習識字寫字、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思想感情、學習寫作方法、提高思維能力、想象能力、表達能力。在閱讀和理解文本的時候,如果能采用合適的方法,創(chuàng)設一定的學習情境,學生在學習中肯定會更有積極性,學習的效率也會更高。

  五、課例研究結果

  通過本次課例研究,明確了小學閱讀教學的任務,即通過閱讀教學,讓學生掌握一定的方法來讀懂一篇文章,閱讀教學中,一定要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最大限度地保證學生閱讀、討論交流,培養(yǎng)他們的求知欲、養(yǎng)成自主閱讀的習慣,學會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并在這過程中培養(yǎng)能力。當前閱讀教學需要把握住兩大任務:一是要通過閱讀教學,讓學生掌握讀懂別人寫文章時所運用的方法,提高閱讀鑒賞能力;二是要通過閱讀教學,領悟文章的謀篇布局,借鑒他人好的寫作方法,嘗試靈活應用于自己的文章中,從而不斷提高自己書面語言的表達能力。小學生的模仿能力是非常強的,如果在閱讀的過程中忽略了對寫作方法的關注,再靠單純的習作指導去彌補是很困難的。因此,閱讀中需要留心積累。

  其次,在閱讀教學中,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一定要有所體現(xiàn),最大限度地保證學生閱讀、討論交流、動手實踐,培養(yǎng)他們的求知欲、養(yǎng)成自主閱讀的習慣,允許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提出不同的見解,有不同的體驗和感受,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問題、有豐富大膽的想象,用于開拓創(chuàng)新。

  小學教學研究報告 10

  課題立項以來,我們緊抓學習、培訓不松手,正確把握課題究的方向,統(tǒng)一和深化對課題的認識,集中開展了各種形式的教育理論培訓工作。如:大量閱讀相關的書籍和材料。認真上好每一節(jié)研究課,根據(jù)課題方案分步實施,精心設計,反復修改,不斷完善研究方案。強化理論學習,努力在課題研究的同時,提高課題組成員的理論與業(yè)務水平。結合教學工作,使課題研究有了正確的理論指導,教師具備了課題研究的教學技能,課題列入了學校工作計劃,本課題有市教研室和我校教導處的支持,由課題組具體實施,保證了課題的有序展開。

  一、研究過程

  1、把課題研究和教研活動緊密結合起來,使二者相輔相成,互相促進。

  每學期,我圍繞研究課題,確定自己的實驗課課題,并把實驗課和優(yōu)質課、示范課結合起來,把教研活動和課題研究有機聯(lián)系起來。

  2、對照課題方案,改革教學指導過程,認真上好實驗課。實驗課就是在課題方案的指導下所進行的嘗試。為了使課題研究落到實處,我都能圍繞課題方案,大膽改革傳統(tǒng)的教學指導過程。能做到落實主體地位,改革教學過程的結構,優(yōu)化教學方法和手段。

  二、研究方法本課題研究主要采用調查研究、理論研究、行動研究、經(jīng)驗總結研究等研究方法

  三、研究重點與策略

  整合是確保學生身心愉悅和提高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它提高了學生綜合審美能力,開闊了學生的藝術文化視野,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拓寬了學生體驗音樂的渠道。以此為基礎的音樂課,不再單純是一種藝術形式,而是多種藝術形式并存,但都發(fā)揮各自的優(yōu)勢,都為一條主線服務。讓學生對音樂課產(chǎn)生真正意義上的興趣,同時通過音樂的學習,從另一層面也希望其提高文化課的學習效率。

  1、更新教師的觀念

  圍繞本課題的指導思想,結合課題理論學習的動機,我大力宣揚三種觀念的轉變。

  (1)轉變角色

  新課程背景下平等、民主、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是促進學生個性與創(chuàng)造性發(fā)展的必需,也是實施本課題研究的.基礎。因此,我們要求教師,堅持平等互動,構建和諧的教學氛圍。特別要求教師從權威席上走下來,到學生中去,傾聽學生的意見以及他們的感想,注意多鼓勵,教師做到了這些,才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滿懷熱情地走進音樂教學課堂。

 。2)尊重學生的體驗

  在音樂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和體驗,鼓勵學生多角度、有創(chuàng)意地回答問題,充分發(fā)揮自己已有的經(jīng)驗、感受和想法。因此,作為教師,必須積極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積極、大膽地回答問題,同時給學生留有充分的獨立理解和獨特感受的空間,尊重學生個性化發(fā)展。特別是,由于學生自我經(jīng)驗的局限性,其中自己的感受有些難免有荒謬之處。同時,我們又知道,音樂是具有模糊性的,所以對于學生的這些體驗,作為教師,都不要輕易地去否定,要多一些尊重,多一些理解和鼓勵。

  2、分類分層、因材施教

 。1)感性入手,欣賞領先。在教學中加大聽的力度,多給學生介紹國內外優(yōu)秀音樂作品,影視卡通歌曲欣賞,健康的流行音樂,開闊學生視野。多給學生講一些音樂家的故事。在欣賞音樂的同時,啟發(fā)學生多感受,多想象,多思考,多表述。

 。2)演唱結合,注重表演。對音準差、嗓音不好而又活潑好動學生,鼓勵他們參與律動、歌表演或音樂游戲。通過表演提高音樂感受能力、節(jié)奏感和身體協(xié)調性。

 。3)唱奏結合,以奏為主。對節(jié)奏感好但音準差,又不善于表演,嗓子又不好的同學,鼓勵他們在器樂方面發(fā)展。

 。4)加強“雙基”練習。新課程實施加以來,很多教師淡化了“雙基”訓練。事實上,每節(jié)課都設計一些視唱練耳和發(fā)聲練習,循序漸進,會提高學生的音樂基礎知識水平的。

 。5)充分利用班級音樂骨干,和學困生結對子,組成“一幫一,一對一,共進步!钡膸头鲂〗M。

 。6)鼓勵音樂學困生積極投入到音樂實踐活動中,培養(yǎng)他們的參與能力,讓他們在實踐活動中體驗合作交流的快樂。

  四、研究成效分析

  我緊密依據(jù)既定的課題實施方案,結合課題組學期工作計劃,積極探索音樂教育的新途徑,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現(xiàn)總結如下:

  1、教師方面

 。1)作為實驗教師,我從根本上轉變了教學觀念,通過實驗,我再一次深深地領悟學習并運用了音樂新課程理念。尤其是在音樂審美教育教學中,堅持從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興趣出發(fā),面向全體學生,設計豐富多彩、活潑生動的教學活動,吸新學生參與。使每一個學生的音樂潛能都得到開發(fā),鼓勵他們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去學習音樂、享受音樂,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

  (2)、開展整合課題實驗,造就了一支優(yōu)良的教師隊伍我都能夠從本學科的教育原理入手,各自尋找適合自己教學的教學內容平臺。通過上好每一節(jié)研究課,自己的發(fā)掘、整合,使整堂課豐富多彩,受到了許多聽課老師的好評。

  2、學生方面

 。1)、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課題實施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去表現(xiàn)自己,同時,學生還利用課中學到的形式,在學校的藝術節(jié)和英語節(jié)中,用音詩畫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體性和個別化得到較大的體現(xiàn),培養(yǎng)了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問題解決能力。

 。2)、培養(yǎng)了學生參與音樂實踐活動的積極性

  現(xiàn)在的小學生見多識廣,在教學中,首先在培養(yǎng)學生興趣的基礎上,教師采用多種的學習方式,盡量給學生以最大的空間,如在欣賞《黃河大合唱》,老師不僅引導學生認真聆聽音樂,還組織學生收集有關《黃河大合唱》的文字資料,討論《黃河大合唱》的社會價值及藝術價值,討論冼星海對中國音樂事業(yè)所作出的偉大貢獻等。這種“以學生為主體、師生互動、學生主動探索研究”的新型教學模式,得到了學生的認可。

  我們相信,在上級教科研部門的指導下,有學校領導的全力支持,有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課題組全體成員有信心也有能力,把這一課題研究不斷深化,最終取得豐碩成果。

  小學教學研究報告 11

  一、研究背

  1、課堂現(xiàn)狀:在新課程理念下,課堂即時評價已經(jīng)成為教師教育智慧與能力的一種表現(xiàn)。在課程改革浪潮中,新的課堂評價理念春風已經(jīng)刮遍神州大地,“以人為本、承認差異、激勵為主、多元評價”等新的發(fā)展性評價觀已經(jīng)駐扎在了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心里。課堂評價語言也不斷地得到了更新,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人文精神。但在實踐中,仍存在評價形式單一、評價語言單調和評價過分重于形式等問題。如:在一些公開課中,“好!”、“你真棒!”、“你太聰明了!”等贊美之詞不絕于耳; “五角星”、“小紅花”以及各類卡通形象作為獎勵漫天飛舞;在教師“引導”下,整齊劃一的學生掌聲和“嗨,嗨,你真棒!” “表揚他,頂呱呱!”的口號聲在課堂上此起彼伏。課堂上老師如果總是用那種簡單、模糊、籠統(tǒng)、“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浮泛空洞的語言來評價學生,久而久之,帶給學生的將是麻木和索然寡味,使學生無法看清努力的方向和前進的目標,而且不利于學生的學習,也許還會使學生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2、理論依據(j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明確指出,應“改變課程評價過分強調甄別與選拔的功能,發(fā)揮評價促進學生發(fā)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給新課程的教育評價改革指明了方向。新課程需要新的教育評價,其根本目的是促進學生的發(fā)展,發(fā)展的不僅僅是學生的“知識與技能”,還包括“過程與分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這三維一體的目標。新的教育評價觀應該突顯教育評價的發(fā)展性功能,強調評價主體的互動化,評價內容與方式的多元化以及評價過程的動態(tài)化!敖⒋龠M學生全面發(fā)展的評價體系。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yè)成績,而且要發(fā)現(xiàn)和發(fā)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了解學生發(fā)展中的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發(fā)揮評價的教育功能,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的發(fā)展!币虼,應重視和加強課堂教學評價的診斷、導向、激勵、教學等功 能,樹立新的課堂教學評價觀,把課堂教學的重心從教師完成教學任務轉移到正視學生的基礎,促進學生的發(fā)展上來。

  二、小課題研究對象、內容及目標

  研究對象:大觀鎮(zhèn)小學二年級學生。研究內容:小學課堂教學評價語言的研究

  1、老師如何正確評價學生?

  2、老師如何引導學生適時并恰當?shù)剡M行評價?

  3、學生如何在互評與自評中進步?

  4、如何進行有效的評價? 研究目標:

  1、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提高師生的評價能力,提高教師的內在知識素養(yǎng)、評價意識和評價能力,促使教師改進和調整教學策略和方法,同時使學生在學習中形成主體性的評價意識與能力,促使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與情感體驗,讓教師的課堂評價語言煥發(fā)出生命的魅力。

  2、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提高學生的交往能力。課堂上有效的評價,能夠激勵學生奮發(fā)向上,從而促使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合作與交往,得到和諧的發(fā)展。

  3、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通過優(yōu)化課堂教學評價,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動腦,動口,動手去學習。課堂上評價意見的交流活躍整個課堂教學氣氛,還能有效地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大大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三、小課題研究方法

  1.調查分析法:對本年段課堂教學評價現(xiàn)狀進行調查研究和分析,了解學生眼中的課堂評價,學生期待什么樣評價。

  2.文獻資料法:加強理論學習,通過查閱資料和閱讀書籍,不斷更新教學觀念,尋找適合自己的教學途徑。

  3.行動研究法:對本年級語文,數(shù)學進行課堂觀察。以課堂教學為研究主體,通過同伴互助、反思、總結,再實驗、反思、總結,去蕪存精,取得預期成果。

  4.經(jīng)驗總結法:在課題研究過程中注重積累第一手資料,不斷進行概括和歸納,最終提煉出切實可行的研究成果。

  四、小課題研究的'過程或步驟。

  本課題研究的時間為20xx年1月至20xx年5月,歷時一年半,分三大階段。準備階段(20xx年1月——20xx年5月)

  1、確立課題,學習理論,確立實驗對象,做好課題實施方案并開題。

  2、依據(jù)課題研究目標設計調查問卷,進行調查分析,形成調查報告。實驗階段(20xx年6月——20xx年3月)

  1、學習有關理論,分析當前課堂教學評價現(xiàn)狀,摸索課堂教學的有效評價語言,撰寫教學反思及論文。

  2.開展好課堂教學案例研究,并不斷完善教師的課堂評價語言?偨Y升華階段。(20xx年4月——20xx年5月)

 。1)、搜集和整理材料,對課題進行全面的總結,形成具有特色的教學評價模式,撰寫結題報告。

  (2)、整理優(yōu)秀教學設計、課例、案例系列,做好實驗的教研論文成果匯編。

 。3)、形成實驗研究報告。

 。4)、交流、推廣研究報告。

  五、預期研究成果

  課題研究通過階段性的實踐,預計會取得以下成果:

  1、構建新的評價模式,完善了課堂評價體系。

  “三位一體”的新評價模式是我們構建的新的評價模式:即:

  教師

  課堂

  學生

  真實打動學生

  “豐富而靈動的”“精彩的”

  學習的快樂 真情感動學生

  “激勵性評價”“真正的”

  成功的喜悅

  真誠引導學生

  “師生互動的”“創(chuàng)新型”

  和諧的發(fā)展

  2、師生的評價語言豐富多彩,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興趣越來越濃厚。

  3、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讓教師在實驗中學習、成長。

  4、完善好本課題的實驗資料,以便于有效的進行推言廣。

  小學教學研究報告 12

  為了深入了解小學的教學研究情況,不斷探索教學規(guī)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扎扎實實地開展有效的教學工作,我們一行八人于3月5日至4日對所有鄉(xiāng)鎮(zhèn)中心小學進行了有效的教學指導,現(xiàn)簡要報道如下。

  一、基本信息

  本次教學檢查指導調查共8所學校,分別是xx鎮(zhèn)中心小學和xx鄉(xiāng)中心小學。我參加了三次講座,對講座教師的備課、聽課、評課、布置作業(yè)、批改等進行了全覆蓋的調查和指導。在各個學校,我都是單獨和老師交流,和學生互動,參加集體討論。

  二、結果

  一般來說,所有的教師都能體現(xiàn)出一定的新理念,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等教學方法。

  三、主要問題

  1,教學資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

  雖然現(xiàn)在農村小學條件不錯,配備了一些多媒體視聽設備,但是課堂教學利用率不高。大多數(shù)教師基本上只用錄音機、磁帶、卡片進行課堂教學,有的甚至錄音機不進課堂,給學生沒有直接的體驗,浪費教學資源。

  2.教學理念還是不夠

  雖然教師學歷不低,但大多是新人,教學經(jīng)驗不足。有些教師不能準確把握課程標準,有效備課(準備課程標準,準備教材,準備學生,準備教學方法,準備資源整合,努力準備深入的教材,準備學生透徹,準備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準備教學資源,形成完整的教學設計和教案)。雖然課堂教學中有小組討論和合作學習活動,但大多是形式上的',對課堂教學的理解還停留在,也就是說,教材還在教,而不是在用教材。

  3.課堂教學效率差

  通過聽課發(fā)現(xiàn),很多英語老師仍然采用一粉筆一張嘴一黑板一節(jié)課的教學模式。新課程標準要求以學生為主體,以訓練為主線。但是我們有些老師上課還是說的多,讓學生練的少,課堂氣氛沉悶。本次調查的課后抽查結果證明,這種教學模式下的教學效果并不理想。

  小學教學研究報告 13

  一、成立了課題組并加強學習、以此轉變教師思想、提高素質。

  通過一系列的調查研究,結合我校實際確立了《小學課堂教學有效評價語言的研究》這一小課題。要使研究工作能順利進行,必須要有一支素質過硬的教師隊伍,為此我校特別注重教師的學習培訓及提高,先后組織教師學習或自學了《課程改革與研究》、《數(shù)學課程標準》等書籍刊物有關理論知識。多次派教師參加上級組織的各種學習和研討,并將學到的知識及時回校作匯報和交流,為科研提供理論支持。

  二、完成了學生對語文、數(shù)學課堂教學激勵性口頭評價的調查。

  通過調查,學生從內心講是愿意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采用激勵性評價語言,有90%以上的學生喜歡教師激勵性評價,而實際課堂上能得到教師激勵性評價的不到30%。主要原因在于受傳統(tǒng)的評價觀念的影響,教師關注的只是學生的學習成果,因此只有精彩的回答,教師才會采用激勵性的語言去評價我們的學生。教師極少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與方法和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針對現(xiàn)狀我們決定采取的措施是:努力營造寬松、民主的評價氛圍;積極使用準確、規(guī)范的激勵性語言;適時發(fā)現(xiàn)、捉學生的閃光點;恰當?shù)剡\用延緩性評價手段。

  三、豐富了師生的評價語言,培養(yǎng)了學生參與的興趣。

  愛因斯塔曾說過:“如果把學生的熱情激發(fā)起來,那學校所規(guī)定的功課,會被當作一種禮物來接受!迸d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興趣能有效地誘發(fā)學習動機,強化學習動力。在教學中,我們老師經(jīng)常采用實物演示、小品表演,課堂游戲等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以這些直觀形象的手段,創(chuàng)設情景,并對學生的表現(xiàn)給予有針對性的評價,這樣就充分地調動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學生不在是被動的接受者,而是參與者,表現(xiàn)者。學生初步學會了評價自己和別人。例如:一位同學評價他的同桌的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筆算豎式,說:“你的計算結果是正確的,如果你能夠把數(shù)位對齊就更好了。”有的`同學這樣評價自己:“我今天的字寫得很端正,老師,我可以獲得一顆作業(yè)星吧”。

  學生變得自信,個性得到了張揚。

  四、改變了教師的評價觀念。

  由過于注重數(shù)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評價,轉向注重學生學習過程、學習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評價;由過于注重口頭評價的單向傳遞,轉向評價的多向互動;由過于注重口頭評價的隨意性,轉向注重口頭評價的激勵功能。

  五、改變了師生關系。

  以往學生處于被動局面,事實表明,傳統(tǒng)的評價只能使教學陷于脫離實際、毫無生機的陳腐狀態(tài)的深淵中,使學生與教師的對立情緒越來越大,不利于培養(yǎng)社會主義合格的人才。在學生數(shù)學學習的過程中,通過師生互評、生生互評、學生自評,改變了師生之間對立關系,創(chuàng)設了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

  六、課題研究中值得思考的問題:

  1、如何營造寬松、民主的評價氛圍?如何恰當?shù)厥褂眉钚钥陬^評價語言?總之,我們的小課題《小學課堂教學有效評價語言研究》中期的工作基本取得了預期的目標,同時也存在著不足之處,個別教師還停留在評價就是表揚的層面上,語言缺少針對性和實效性,到了高年級,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沒有因此而提高。有時為了激勵學生,教師不敢輕易說學生錯了。教師只是含糊其辭地讓學生坐了下來,沒有通過讓學生自主探討或者教師指導的方式讓學生知道答案。個別教師對學生評價主要強調陳述性知識的回憶,而對于思維、技能、品質、情感態(tài)度等方面的評價極少,只有24%的教師能夠經(jīng)常抓住契機,肯定學生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給與全班同學的指向性評價。

  2、反思:明確評價目標

  我們應明確有效性口頭評價的三個必須:

 。ǎ保┍仨氁屑钚浴Tu價能夠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提高學習能力,對于不痛不癢的或者重復羅嗦的評價是要杜絕的。

(2)必須要有針對性。即時口頭評價更重要的關注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新變化,不應該是同一個標準,同一形式,而應該具體化,有針對性。多一把評價的尺子,就會給學生多一次成功的機會。

 。3)必須要有全面性。教師的評價的內容要豐富,關注學生的面要廣。從促進學生發(fā)展出發(fā),重在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特別關注學生在學習中所表現(xiàn)的態(tài)度、習慣、能力、情感等。

  七、總結反思,撰寫課題研究報告和經(jīng)驗論文。

  為了從理論實踐上總結我們的教學經(jīng)驗,探討實驗中遇到的問題,我們在研討課后盡量做好教學反思,記錄自己的教學所得、所失。讓我們從中學會如何結合課題研究更有目的地聽課、評課。

  總之,我們將在以后的研究中進一步完善,爭取研究取得更加圓滿成功。

  小學教學研究報告 14

  人類是群居生物,每個人都免不了與他人的人際交往,一個人可以沒有什么工作技巧,但卻不能不會交際,而人際交往技巧往往體現(xiàn)在小學語文的教育中,良好的小學口語教育會給孩子將來與他人的交流技巧打下基礎,因此需要在小學階段的教育中加強此方面的工作,從小培養(yǎng)出孩子的交際能力,這對孩子的終身發(fā)展都有莫大的好處,在以后孩子們長大成人踏入社會后這些技巧都會成為他們的敲門磚。

  一、口語交際教學的意義

  1、我國國情的需求:

  我國人才市場目前處于供大于求的尷尬局面,許多家庭和學校大多都只注重將學生的理論課成績提高卻忽略了他們實踐能力的提升,這就導致許多求職者在面臨求職或者已經(jīng)在職的工作者往往有著大量的專業(yè)知識卻無法表述出來,從而無法創(chuàng)造自己該有的社會價值,因此必須加強在這方面的培養(yǎng)與思想教育工作。

  2、日常生活的需求:

  人們互相表述信息用的方式大多是用說話來實現(xiàn)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都免不了要接觸到各種形式的口語交際,而與他人的交流成功與否決定了我們的人際交往圈的大小,在小學階段就開始這方面的培養(yǎng)可以說已經(jīng)是刻不容緩的決策。

  3、從國外的口語教學科學地看待口語訓練:

  在英美德等西方國家都對自己國家的學生口語水平方面的教育十分重視,各國母語教學的重點工作都逐步加重了口語訓練的比例,比如:

  在美國的一些心理生理專家曾搜集了大量信息進行統(tǒng)計分析,表明了人類腦部管理預言天賦的部分是在左腦,左腦同時也管理著邏輯能力,并且一般人們都不會在小時候注重此方面的發(fā)展,因此左腦的發(fā)展是滿于右腦的,在高效提高孩子口語水平需要從科學的角度來分析并制定左腦開發(fā)工作,腦部發(fā)育一般在小學階段是最快的。

  神經(jīng)學家也通過大量研究發(fā)現(xiàn)孩子在小學階段能夠穩(wěn)定地說出話時就開始完善自己的獨特語法庫,而這個完善的過程大多都在十年左右,在孩子十歲前后是口語發(fā)展的最佳階段。低年級的某些口語教育很可能決定孩子一生中對語法的理解。

  二、口語技巧的訓練

  1、日常生活中的練習:

  孩子在完善自己的語法庫的時候借鑒的經(jīng)驗大多來自于自己生活中接觸到的人,比如父母朋友和老師等,因此父母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多和孩子進行交流,比如給孩子講一些童話故事,然后和孩子一起念,教他們應該怎么正確地念出每一句話,然后再由童話故事引入生活,在生活中如果孩子的某句話說錯了也要及時糾正過來,并且在隔一段時間后繼續(xù)問這一句話的念法,直到真正改過來。孩童時期的教育是一個持續(xù)不斷的過程,家長要以身作則,自己也不能經(jīng)常說方言式口語,從而潛移默化地影響到孩子的口語技巧。

  2、教師的積極引導

  (1)活躍課堂氣氛,增加互動內容:口語的訓練不僅在國語課可以進行,在所有課中都可以加入互動內容,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在開心的心情下更容易學習知識,并且還能在對于問題的討論過程中加深對說話技巧的熟悉度,在無時無刻的練習中真正地理解自己母語的說話技巧。比如:

  在數(shù)學課上老師教同學們加減法的時候可以將學生叫起來朗讀題目,然后逐字分析其中的已知條件,而數(shù)學題目中有許多條件是隱含在字里行間需要讓學生自行揣摩的,因此數(shù)學老師也是非常需要教導學生學習口語知識的,例如在:“( )除以6=20……( )這個算式中要使得余數(shù)最大,被除數(shù)是( )?余數(shù)是( )”這道算術題中為什么問的是被除數(shù)而不是除數(shù),應該如何從題目中提取正確的信息,省略不必要的多余條件,還有各種詞匯的理解都需要口語訓練的加強才可以讓學生理解。

 。2)分析人物心理活動:口語是一門深奧的學問,它不僅是指說話的技巧,還是指個體與個體之間的信息交互,是一個多元化的交流過程,尤其漢語博大精深,在說一句話的時候還可能隱含了許多隱性含義,因此在我國的口語訓練中應該包含語言、心理以及文化內涵等多個方面。比如:

  《小苗與大叔的對話》一文,其中有許多口語對話都可以仔細分析人物的心理活動并給學生們講解,比如季羨林說:“桌上擺的,都是正課!币约啊翱刹皇亲屇阋惶毂诚聛韱。”這兩句時候為什么會笑,還有苗苗在采訪的過程中問季羨林的問題的順序是不是有什么規(guī)律,具體是什么?如果更改的話整個采訪的`過程會不會有什么變化等等問題。從對這些文章的分析來解析人物心理,從而真正讓孩子們掌握口語技巧,達到正確的、高效的口語訓練效果。

  3、孩子本身的性格:

  語言的訓練從來都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尤其是漢語這樣博大精深的語言,更是晦澀難懂其中的含義,這就需要學習者十年如一日的練習,語言的學習并非需要什么天賦,而是積累的過程,而練習的程度往往決定于孩子與他人的交流,如果孩子性格開朗,可以多與他人交流就可以達到訓練的效果,但如果孩子是個性格內向的人,那么可能一天也跟別人沒說幾句話,進而口語水平低下,從而一開口就鬧笑話然后更加不敢開口,這樣將會造成惡性循環(huán)。因此家長與教師應該在孩子生活中積極引導他們主動自主地與他人交流從而達到訓練口語和開朗性格的雙重效果。

  口語教學作為小學階段新課改的重要內容,也是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其能力的培養(yǎng)不僅是語言水平的提高,因為語言是代表了一個國家的文化底蘊,語言是歷史前輩傳承給我們的巨大財富,因此口語能力的提升也是對自己國家的了解逐漸加深的過程,所以口語的推廣也是對于國家文化的傳播和繼承,承載了巨大的責任,因此教師和家長在孩子的口語學習過程中必須做好應有的監(jiān)督工作,引導孩子積極主動地學習和訓練,從而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同時做好口語交際的學習工作,學生們將在學習的過程中健康快樂的成長。

  小學教學研究報告 15

  一、課題提出的背景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以“教”為主、以“考”為主。

  文章被異化為考試升學的“敲門磚”,偏重寫作理論的講授,忽視學生的主動體驗和創(chuàng)新表達,忽視學生自主寫作意識和能力的培養(yǎng)。只顧從考試出發(fā)照本宣科、按綱施教,而把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和學生鮮活的體驗拒之門外;只顧操練“文字編織術”,而把陶冶學生心靈的宗旨列在教學目標之外;只顧引導學生在寫作中求“穩(wěn)妥”、求“保險”,而把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的教育宗旨置于腦后。一言以蔽之,“作文”與“做人”被割裂開來,學生主體地位嚴重失落。許多學生在“八股文”式的訓練中呻吟,作文充斥著假話、套話、空話和廢話。這種作文教學模式還造成了不少學生寫作心理障礙,如懼怕心理——視作文為畏途,平時說話很流利的學生一寫作文就“大腦短路,筆頭卡殼”;應付心理——缺乏興趣、熱情,只是為了完成教師的訓練任務,敷衍成篇;速成心理——希望借助各類寫作輔導書,尋找“速成”的捷徑。更為可怕的是,許多學生變得對生活麻木、思想淺薄、認識偏頗,對豐富多彩的生活不能“心動”、對自己的思考和體驗不會“筆動”,對美德善行更不想去“行動”。作文教學自身存在的諸多弊病嚴重制約著語文教學改革的深化,已經(jīng)到了非改不行的地步。新一輪課程改革的一個重點就是:改變陳舊的教學模式和評價方式,建立以學生為主體,師生共同成長、發(fā)展的教學模式和促進學生發(fā)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為目標的評價方式。新課程標準強調: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以學為主”作文教學改革切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是語文教學適應時代的發(fā)展的必然選擇。

  在名目繁多的語文課題實驗中,省教研室張偉忠老師主持的“初中語文以學為主教學改革實驗”,是一個與新課標、新形勢完全吻合的全新課題,有著廣闊的研究前景。20xx年我們承擔該課題的子課題——“‘以學為主’作文教學改革實驗”,想借“以學為主”這一課題研究,深入探討作文教學的新路子,促進我縣初中語文質量的整體提高。

  二、課題實驗的目的及指導思想。

  本課題屬于學科教學實驗研究,側重于實踐應用。旨在樹立“大語文”作文教學觀,探索一條作文能力、語文素養(yǎng)和人的整體和諧發(fā)展的途徑。課題實驗積極體現(xiàn)語文教育對人的終極關懷的新理念,把學生視為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建立起師生共同發(fā)展的教學模式、科學民主的評價機制和自主、合作、探究為主導的新型學習方式。通過創(chuàng)設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引導學生到社會這個大環(huán)境中去認識生活、體驗生活,用語言表達生活。讓他們主動地去探索、發(fā)現(xiàn)和體驗,開闊視野,豐富體驗,陶冶情感,磨礪思維,歷練能力,全面提高思維能力、表達能力、品德修養(yǎng)和審美情趣,使作文與做人一起進步。

  三、本課題研究所依據(jù)的基本理念

 。ㄒ唬┟嫦蛉w學生,把學生作為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發(fā)揮師生雙方的主動性。

 。ǘ┤嫣岣邔W生語文素養(yǎng),處理好知識能力、過程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關系。

 。ㄈ┱_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和學習的規(guī)律,體現(xiàn)語文的實踐性和綜合性。

 。ㄋ模┨岢灾、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需求。

 。ㄎ澹⿵V泛開發(fā)、利用各種語文課程資源,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

 。┘訌娦纬尚栽u價,重視定性評價。

  四、本課題研究的意義本。

  課題的研究、實驗具有重大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從理論上說,本課題以當前的課程改革為背景,結合現(xiàn)代科學教育理論和傳統(tǒng)語文教育中的有效做法,有極強的理論包容性和豐厚的學術內涵,是一個開放性、生成性的課題。從實踐上說,本課題的著力點放在教學實踐上,操作性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通過課題實驗和研究,可以進一步轉變廣大語文教師的作文教學觀念和教學行為,改革落后的教學和評價模式,帶動初中語文教學質量的整體提高。

  五、課題研究方法

  本課題采用的研究方法是“邊實驗,邊總結,邊提高,邊推廣”。要求教師認真學習新課程理論,改變傳統(tǒng)作文教學理念,制定科學周密的實驗計劃,積極發(fā)動學生,提高學生參與、配合改革實驗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及時總結實驗中的經(jīng)驗和教訓,定期進行交流研討,實現(xiàn)資源共享、優(yōu)勢互補。對一些確有成效的經(jīng)驗積極推廣,組織全縣初中語文教師觀摩研討。及時將實驗體會形成文字材料,向報刊投寄,并參與論文交流和評選,不斷提高自身理論素養(yǎng)。接受同事、學生和家長的反饋意見,不斷修訂實驗計劃和內容。

  六、課題的具體實施

 。ㄒ唬⒋_立以人為本的作文教學目標。

  “以學為主”作文教學改革理念的核心就是“以人為本”,其教學目標應該滿足學生學習的需要和發(fā)展的需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身心特點,具體說來應該具備以下特點。

  1、多元性!耙詫W為主”作文教學目標包括文字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多種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人文情感的張揚三方面內容。我們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整合教學目標,確立出有利于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多維目標,讓學生既學作文、又學做人,既培養(yǎng)能力,又習得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全面提高語文素養(yǎng)。

  2、內驅性!耙詫W為主”作文教學提倡讓作文成為學生生活的需要,倡導“我手寫我口”、“我手寫我心”。教學目標的確立應該讓學生從內心產(chǎn)生寫作的內驅力,變被動為主動,變“要我寫”為“我要寫”,最終達到“我會寫”。

  3、選擇性。課程現(xiàn)代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是“重視個別差異”,因材施教;《課程標準》要求“遵循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語文學習規(guī)律,選擇教學策略”!耙詫W為主”作文教學避免了傳統(tǒng)作文教學忽視個體差異的一刀切的做法,充分考慮學生的基礎、興趣等個性差異,針對學生特點靈活地制訂教學目標,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提高和發(fā)展。

  4、開放性。“以學為主”作文教學強調寫作與學生生活、與社會發(fā)展的聯(lián)系,教學過程要體現(xiàn)民主性和尊重個性發(fā)展的原則,提倡教學活動的多樣性,教學時間和空間的開放性,學習方式的自主選擇,評價標準的差異性和評價主體的多元性。

  5、發(fā)展性。寫作教學應主動適應社會需求,根據(jù)現(xiàn)代科學及學科發(fā)展的'新變化,組合、選擇、增加新內容,如隨著人才推向市場,求職信、自薦信等應用文文體的寫作越來越受到重視,應增加這方面的訓練。另外要重視教學手段的更新,積極運用新的教育技術。

  (二)、引導學生自主體驗和積累,豐富寫作儲備。

  學生寫作中遇到的最大難題是無話可說,勉強去寫,往往也是隨意編造,敷衍成篇。因此,我們注意指導學生加強自主體驗和積累,解決“無米下鍋”的問題。

  1、自主閱讀,以讀促寫!白x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閱讀是作文的基礎,通過讀書可以了解前人積累起來的重要知識和寶貴的生活經(jīng)驗,可以領略前人磨練成熟的思想作風和符合規(guī)律的思維方法,能夠學習到前人來自生活的經(jīng)過加工的語言精華和純熟的富有成效的表達技巧。袁枚說:“萬卷山積,一篇吟成!痹潭硕Y也說:“讀書如銷銅,作文如鑄器,銅既銷矣,隨模鑄器,一冶即成。所謂勞于讀書,逸于作文者此也!币虼,指導學生搞好課外閱讀是彌補學生直接經(jīng)驗不足、豐富學生素材儲備的好方法。引導學生多看適合他們年齡、社會閱歷的各種書籍,無論是詩歌、寓言、童話還是小說,無論是古代的,還是現(xiàn)代的,無論是文學讀物,還是科普讀物,也無論是中國作品,還是外國作品,越廣泛越好。我們還注意加強閱讀指導,如怎樣選擇讀物、怎樣讀懂文章內容、怎樣培養(yǎng)好的讀書習慣、怎樣提高讀書速度等。進行讀書指導,不僅要講道理,而且要教一些具體方法。如要求他們認真看準字詞句段,做到邊讀邊想,細心體會字句的意思,要多問幾個為什么等;可以引導他們先通篇粗讀,后重點細讀、不大理解的要反復讀、反復想;可以輔導他們先了解文章大意,后體會文章中心等。并教育學生做好讀書筆記,積累寫作素材。

  2、開放課堂,走進生活。課堂只是小天地,天地乃為大課堂。葉圣陶先生說:“天地閱覽室,萬物皆書卷”,魯迅先生說:“用自己的眼睛去讀世間這一部活書。”因此,我們帶領學生到自然、社會的大課堂中觀察、調查、感受、體驗,如組織春游,開展社會調查,參觀博物館,組織收看“新聞聯(lián)播”“焦點訪談”等欄目,讓他們領略美妙的自然,感受火熱的生活,觸摸時代的脈搏,獲得鮮活的素材和寫作的靈感。

 。ㄈ、開放寫作內容和形式,鼓勵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表達。

  1、開放寫作內容,引入生活活水!耙詫W為主”作文教學改革重視對學生“生活世界”的關照,強調寫作內容密切聯(lián)系學生的經(jīng)驗世界和想象世界,把學生的目光引向自然生活、學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教學中,我們開放作文的內容主題,保證學生寫作的自主性,引導學生把自己的認識和體驗“原汁原味”地表現(xiàn)出來,不說空話、套話,特別是不強加給學生高于生活的有“深刻立意”的價值傾向,讓學生成為自己思想感情的主人,既可謳歌生活中的真善美,也可批判生活中的假惡丑,既可寫真實的生活,也可寫合理的想像。

  2、開放寫作形式,鼓勵創(chuàng)新表達。如果把各種鮮活的思想和內容套在千人一面的形式里,必然帶來思想的僵化、天性的壓抑、個性的湮沒!耙詫W為主”作文教學強調開放習作形式,讓學生們自由選擇記敘、議論、抒情或綜合等表達方法和詩歌、劇本、廣告詞等體裁,讓他們自由展示個性。如我們進行了“活動作文”教學,開展各種各樣的活動或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讓學生通過參與各項活動,獲得一定的生活體驗,使作文成為在教師指導下學生主動傾吐情感的過程。如“信息技術作文”,即利用現(xiàn)代多媒體網(wǎng)絡技術的交互、集成和資源共享等功能,開展作文教學。其一,運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優(yōu)美的習作氛圍,努力營造喚起學生作文意識的良好氛圍;其二再現(xiàn)生活情境,激發(fā)學生身臨其境之感;其三可以虛擬現(xiàn)實的環(huán)境,多媒體可以精確、生動而安全地虛擬一些事物、現(xiàn)象、情景,讓學生獲得真切體驗。此外,我們還指導學生進行模仿性練筆、想像式練筆、改寫縮寫式練筆、感受式練筆等形式的訓練,使他們養(yǎng)成善于動筆的好習慣,學生基本上做到了精彩的文章讀了寫,優(yōu)秀的影視觀后寫,生動的敘述聽了寫,感人的事件見了寫。

 。ㄋ模嵭卸嘣u改,幫助學生體驗成功。

  “以學為主”作文教學改革的評價機制強調評價主體和評價形式的開放,徹底改變傳統(tǒng)的作文批改和講評教師唱“獨角戲”的做法。一是評價主體多元化,評價的主體不僅僅是教師,還應包括學生本人、同學和家長,使評價更加全面、公正。二是評價方式多樣化。應改變以往單一的終結性評價體系,注重多種評價方式的運用,尤其要加強形成性評價,加強對學生發(fā)展過程的評價。以鼓勵、表揚等積極性的評價為主,多做正面引導。評價時,還要有育人觀念,使評價從智力因素向非智力因素延伸,促使學生全面發(fā)展。

  1、實行多元化評改。

  ①自我評改葉圣陶先生曾說過,修改作文的權利首先應屬于本人。教師應引導學生運用誦讀法、推敲法,邊讀邊思,進行增、刪、換、改。在修改過程中授予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指導學生學會修改、學會評價,能用自己的獨特的眼光去看待事物。

 、诤献髟u改。學生有了自評自改的基礎,我們還引導學生互評互改。采用自找伙伴互相評改,按相同內容或按相同表達形式為小組互相評改,要求學生在評改時寫下修改意見,在虛心地汲取被評改作文的優(yōu)點的同時,又認真負責地指出不足之處,大到全篇布局、思想認識的問題,小到一個詞、一個符號。學生既是“作者”又是“讀者”,角色不斷轉換,互相溝通,互相啟發(fā),共同提高。

  ③集體評改。評改的重點是“二類文”,這些文章基本成功但在某些方面有問題,而且這些問題帶有普遍性。將這些作文印發(fā)給學生,集體進行“病文會診”,讓學生做“大夫”,集體診斷治療。學生在評改中加深了對寫作要求的感性認識,比起老師“空對空”的大而化之的傳統(tǒng)講評,學生得到了更多的實際收獲。

 、芗议L評改。家長也是孩子的老師,請家長評改孩子的作文,有利于家長和孩子的溝通,可以形成教育的合力。特別是有些寫家庭生活的文章,家長比老師更有發(fā)言權。

  2、幫助學生體驗成功學生的習作是他們辛勤勞動的成果。

  我們充分發(fā)揮作文成果的激勵作用,讓學生從中體會成功的快樂,“讓成功激勵成功”。

 、倬帉懽魑募9P者認為讓學生匯編自己及班級的優(yōu)秀作文集,再配上學生自己用電腦繪制出的封面,加上家長或老師寫的序言,不僅能夠展示每位學生的才華,而且能進一步激發(fā)全體學生的創(chuàng)作欲望,讓每一位學生都興趣盎然地參加寫作活動。

 、谙蚋骷壙锿陡。為鼓勵學生投稿,老師可專門印發(fā)省內外小學生報刊、雜志的郵編、地址,供學生選擇,使投稿有針對性。學生作品一旦發(fā)表,應立即向學生表示祝賀,讓學生充分感受成功的喜悅,從而更積極地做出行動。

  ③開辟習作發(fā)表園地。在班級的板報、墻報上開辟習作園地,并在一旁附有師生的小評議。

  七、實驗的成果開展課題實驗三年多來,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1、學生養(yǎng)成了良好的寫作品質和寫作習慣!耙詫W為主”作文教學改革把學生放在寫作的主體位置,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作文由“怕”變成了“愛”,學生逐漸想寫、敢寫、樂寫、善寫。學生的思維品質得到改善,養(yǎng)成了認真觀察、廣泛閱讀、積極思考、樂于表達的良好習慣。

  2、學生的寫作能力有較大提高。學生能熟練使用多種表達方式抒發(fā)情感、表達認識。三年來,學生發(fā)表和獲獎文章達110多篇,成立了“青未了”“雛鷹”文學社,在全縣統(tǒng)一調研考試和中考中,學生的語文成績在全縣名列前茅。

  3、學生的思想覺悟和認識水平得到明顯提高。“以學為主”作文教學改革強調寫作與學生生活和社會生活的聯(lián)系,把寫作的過程變成學生自我教育的過程,因此,學生的思維品質得到提高,逐漸學會深刻、辨證地認識事物,同時,學生在實踐、感悟和習作中得到情感的熏陶,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和正確的價值觀。

  4、教師的理論素養(yǎng)、教學和科研水平得到提高。本課題的開展更新了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增強了教師的科研意識,提高了教學和教研的能力。課題組成員樂于實踐、勤于反思,三年來,上作文公開課12節(jié),撰寫論文50余篇,發(fā)表30余篇。苗貴旭、李梅英老師被評為市教學能手,我被評為“山東省教育科研先進工作者”。

  總之,“以學為主”作文教學改革讓學生回歸到寫作的主人位置上來,給了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自由寬松的空間和張揚個性的環(huán)境,學生逐漸學會以自己的眼光去觀察豐富多彩的現(xiàn)實,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大千世界和百味人生,用自己的頭腦去分析思考,用自己的筆記錄下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思,歷練和提高了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逐步走向抒發(fā)真情、張揚個性的寫作之路,取得了“作文”與“做人”的同步發(fā)展。

  小學教學研究報告 16

  一、課題研究工作匯報

  課題自立項研究以來,我本著“勤奮嚴謹、創(chuàng)新高效”的原則,先是對實驗班級的學生自主參與音樂學習的現(xiàn)狀進行細致的了解和研究分析,針對目前農村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存在的諸多弊端尋找相應對策,找準切入點進行實驗研究。由于該課題是在前沿理論和教學實踐的結合點上進行的,結合行動研究法的特征,本課題研究遵循“學習思考實踐探索反思總結驗證提升”的基本程序組織實施,扎扎實實地開展了一系列的實踐研究工作。

  1、學習思考,明確目標

  自課題立項以來我認真學習《音樂課程標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等教育教學理念,深刻領會課改對音樂教學的要求,切實轉變教育教學觀念。其次,我有選擇地學習有關的教育教學專著及關于音樂教學的系列文章。通過學習與思考,進一步明確課題研究的目標和方向。

  2、立足課堂,實踐探索行動研究,不能離開行動,而且必須在行動中研究。為此,我立足課堂,堅持結合教學實際,開展課題研究活動,在研究過程中,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研究問題,并尋找對策,逐步完善。首先確立形成學生自主參與音樂學習的操作方法,根據(jù)具體情況,扎實開展課題研究。課題立項以來,我圍繞“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設計中如何凸現(xiàn)學生自主參與方式的培養(yǎng)”、“如何提高學生自主參與學習的意識”等主題開展了一系列的教科研活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反思總結,形成風格通過學習思考、實踐探索,掌握了被自己肯定的教學方法,并逐步形成屬于自己的教學風格。在課題研究中,我把學生情況、工作情況和研究進展情況隨時記錄下來,其目的是把指導自己行動的理念當作自己思維的對象和內容,在自己的意識活動中自覺地返回自己,從而超越自己。如:對“了解學生的參與狀態(tài)”這件事進行反思,那么就要在時間、廣度、態(tài)度上考慮:學生參與活動的時間(包括思考、討論、實踐、交流)所占總課時比例是多少?參與人數(shù)與總人數(shù)比、參與活動感官種類(口、手、腦、眼、耳、四肢等)、課堂氣氛活躍程度是主動還是被動等等。總之,反思提供下一步行動以更確當?shù)腵指導。

  4、驗證提升,總結歸檔

  這是課題研究最關鍵的一個階段。在基本完成課題提出的研究目標后,我對一年來開展的各項活動和研究工作進行全面的分析、驗證和總結,對平時積累的資料進行認真梳理研討。主要解決兩個問題:

  一是驗證反思總結后的結論;

  二是使自己的教學技能趨于成熟。讓自己對實驗研究過程有個全面的認識與提高,并總結歸檔出大量的研究材料,總結出研究成果。

  二、課題研究工作體會

  為了做好課題研究,我對自己嚴格要求,做好三件事:

  一是爭取領導支持。我勤向領導匯報,使校領導了解課題,了解我所做的工作,了解取得的成績和遇到的困難,有些事務盡力邀請領導參加,征求他們的意見,這樣,他們對我的工作無論從精神上,還是物質上都給了我巨大的支持。

  二是勤奮學習。開題以來,我認真學習相關的教育理論專著、書刊,主動請教行家里手,咨詢求教;積極撰寫教學心得、研究論文;

  三是勇于實踐,開動腦筋,分析學生基礎、觀察學生特點、總結教學的得失,設計行之有效的實驗操作方法。成功了,繼續(xù)堅持;不成功,及時調整修改。

  毋庸置疑,我在課題研究中還存在很多問題和不足,比如知識經(jīng)驗和能力不足,研究手段、措施不夠先進,有些學生不完全適應等等。盡管如此,我覺得“農村小學生自主參與音樂教學策略”符合我們農村小學教學實際。通過課題研究,學校增添了科研活力,教師激發(fā)了學習鉆研熱情,學生獲得了富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教育。雖然有收獲,但我不因此而滿足,因課題有結題之日,而教學科研沒有終結之時。我將繼續(xù)實驗、研究、探索、總結,充分地將研究成果運用到教學實踐中,使之優(yōu)化,使之完善,使之更科學合理,為農村小學音樂教改作出自己的努力和貢獻。

  小學教學研究報告 17

  一、研究背景

  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改革音樂課堂教學的模式與方法勢在必行。讓學生在單學科中學到多學科知識是課堂教學的重大改革措施之一。怎樣在音樂課堂教學中進行多學科知識的教學,是我們一線音樂老師需要研究的課題之一。國家教育部的《音樂課程標準》中也明確指出:“音樂教學的綜合包括音樂教學的不同領域之間的綜合;音樂與舞蹈、戲劇、影視、美術等姊妹藝術的綜合;音樂與藝術之外的其他學科的綜合。

  二、概念的界定

  音樂綜合活動實踐課的教學內容是以音樂為主線、結合多學科知識,綜合而成。學生在音樂課課堂教與學的過程中,不但學習音樂(以學習音樂為主要目的),同時還應兼學到其它知識。以這樣的形式而進行的音樂課才是音樂綜合實踐課。它體現(xiàn)了現(xiàn)代教育的一種發(fā)展趨勢,這樣的“綜合”有益于改變人格的片面化生成,向人格的完整化、和諧化發(fā)展。它是以一種新的形式、新的姿態(tài)擠身于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行列中。音樂綜合活動實踐課是音樂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發(fā)展,體現(xiàn)了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基本精神。

  三、理論假設

  1、實踐證明學生接受音樂的途徑是多種多樣的,他們接受音樂教育的廣度與深度影響著其他素養(yǎng)的提高與音樂能力的發(fā)展,因此音樂教育必須具有廣闊的視野、開放的勢態(tài)。

  2、從學生的發(fā)展角度看,各藝術門類本是源于一家,是高度融合在一起的。這種固有的融合趨勢與人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也存在著某種同構關系。

  3、從學生的心理學角度看,綜合活動實踐課中存在的“通感”這一心理現(xiàn)象,使各學科或同藝術類學科之間的相互融合成為必要和可能。

  四、研究目的

  1、確立起素質教育的目標體系。摒棄傳統(tǒng)的音樂教學片面地追求音樂的“雙基”教學,實現(xiàn)音樂課程目標的設置的以“審美體驗、創(chuàng)造性發(fā)展、社會交往、文化傳承”的音樂教育價值。

  2、尊重了學生個體不同的音樂體驗方法和學習方式,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以期形成良好的人文素養(yǎng)。

  3、能夠滿足學生的精神文化需求。對音樂的感悟、表現(xiàn)和創(chuàng)造訓練,對學生進行人類基本素質和能力的培養(yǎng)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

  五、研究內容

  1、把包括感受與鑒賞、表現(xiàn)、創(chuàng)造、音樂文化等在內的音樂教學的各個方面結合起來進行教學。

  2、把音樂與包括舞蹈、戲劇、美術等在內的其他藝術形式結合起來進行教學。

  3、把音樂課程與包括語文、歷史等在內的或與音樂教學有關的非藝術課程適當結合起來進行教學。

  4、把音樂課堂教學有意識地與音樂課外活動結合起來。

  六、研究方法

  1、調查法:建立課題研究的第一手材料和數(shù)據(jù)。

  2、實驗研究法:所開設的實驗班在自然條件下進行,同時喑設對比班。

  3、文獻研究法:收集相關的文獻資料和研究成果進行比較、篩選、吸收、運用,并結合本研究加以創(chuàng)新。

  4、經(jīng)驗總結法:依據(jù)研究目的,把實踐獲得的結果,進行總結提高,最后上升為理論.

  小學教學研究報告 18

  一、調查目的

  新一輪課程改革倡導“立足過程,促進發(fā)展”的課程評價,這不僅僅是評價體系的變革,更重要的是評價理念、評價方法與手段以及評價實施過程的轉變。新課程強調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評價體系,在綜合評價的基礎上,更關注個體的進步和多方面的發(fā)展?jié)撃。在小學課程標準實施過程中,如何建構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評價體系,如何使教師的課堂教學評價更為有效,就成為非常有現(xiàn)實意義的研究課題。為了全面了解小學教師課堂教學評價狀況,我們進行此問卷調查。

  二、調查內容

  1、學生方面主要從以下幾個條目進行:

  (1)你覺得老師在課堂上對你或對同學的學習和自信心有激勵嗎?

  (2)你在課堂中的學習興趣怎樣?

  (3)當老師頻繁夸你和其他同學“你真棒”、“你真聰明”時,你的感覺怎樣?

  (4)當老師宣布完成某項任務后有小勘品時,你會怎么做?

  (5)當你課堂上獲得老師獎勵的“小紅星”“小紅旗”等小勘品時,你的心情怎樣?

  (6)老師在課堂上提出的簡單問題,如果學生回答錯了,老師們一般怎樣處置?

  (7)當老師的提問你回答錯誤時,你希望老師怎么做?

  (8)當老師的提問你回答正確時,你希望老師怎么做?

  (9)課堂上,當大家遇到共同的難題時,老師們采取的方法經(jīng)常是什么?

  (10)對你的答問或練習的評價你想用哪種方式?

  (11)學月測試后,你希望老師公布每人的分數(shù)嗎?

  (12)在完成一個單元的教學內容時,必須進行歸納和總結,形成知識體系,老師們經(jīng)常采取的方法是什么?

  2、教師方面主要從以下幾個條目進行:

  (1)課堂上,對于表揚語如“你真棒”“你真聰明”使用情況如何?

  (2)課堂上,對于表揚物品如“小紅星”、“小紅旗”等的使用情況如何?

  (3)當學生回答錯誤時,你怎樣處理?

  (4)對學生答問不夠準確時,你怎樣處理?

  (5)當課堂上學生不專心時,你常用的辦法是什么?

  (6)當學生因為上課不專心而導致回答不出老師的提問時,你是怎么做的?

  (7)當學生回答正確你的提問時,你是怎么做的?

  (8)學生回答問題的過程中,你是怎么做的?

  (9)課堂上發(fā)現(xiàn)學生課前準備不充分時,你怎么處理?

  (10)課堂練習中對學生做題后的情況評價?

  (11)學月測試后,你如何評講試卷?

  (12)學月測試后,你給學生念分數(shù)嗎?

  (13)課堂上,對學生的評價你經(jīng)常采用那種方式?

  (14)你對課堂教學評價有什么建議?

  三、調查時間、范圍、對象

  從20xx年4月中旬開始到5月上旬,調查了響水實小三、四年級共80名學生和全校20名教師。

  調查的重點是小學教師課堂教學評價情況。

  四、調查方法

  學生教師問卷法,分不同年級、班次,選擇不同程度的學生及一至六年級部分教師進行問卷調查。

  五、調查結果

  對80名學生進行的問卷調查,其統(tǒng)計結果如下:

  1、你覺得老師在課堂上對你或對同學的學習和自信心有激勵嗎?

  a、很有激勵(45人)

  b、激勵較大(26人)

  c、一般(9人)

  d、沒有激勵

  2、你在課堂中的學習興趣怎樣?

  a、很大(45人)

  b、較大(22人)

  c、一般(13人)

  d、沒有興趣

  3、當老師頻繁夸你和其他同學“你真棒”、“你真聰明”時,你的感覺如何?

  a、高興、興奮(64人)

  b、習以為常,沒有特別反應(16人)

  c、覺得不真實(2人)

  4、當老師宣布完成某項任務后有小勘品時,你的做法?

  a、很想得到,并努力想辦法完成任務(72人)

  b、想得到,但想不出辦法(6人)

  c、沒有興趣,懶得去想(2人)

  5、當你課堂上獲得老師獎勵的“小紅星”“小紅旗”等小勘品時,你的心情?

  a、高興、興奮(60人)

  b、一般(15人)

  c、不屑一顧,因為太容易得到了(5人)

  6、老師在課堂上提出的簡單問題,如果學生回答錯了,老師們一般怎樣處置?

  a、鼓勵(67人)

  b、諷刺(1人)

  c、置之不理(8人)

  d、罰站(4人)

  7、當老師的提問你回答錯誤時,你希望老師怎么做?

  a、給你明確指出(21人)

  b、給你提示,再思考并回答(53人)

  c、另外請同學回答(6人)

  d、老師給出答案

  8、當老師的提問你回答正確時,你希望老師怎么做?

  a、簡單肯定(15人)

  b、肯定并表揚(9人)

  c、表揚并指出努力方向(56人)

  9、課堂上,當大家遇到共同的難題時,老師們采取的方法經(jīng)常是什么?

  a、讓學生獨立思考(5人)

  b、讓同學們共同討論(68人)

  c、老師直接講解(6人)

  d、老師經(jīng)常會認為超出范圍,置之不理(1人)

  10、對你的答問或練習的評價你想用哪種方式?

  a、老師評價 (13人)

  b、學生評價 (5人)

  c、老師和學生共同評價 (44人)

  d、自己評價 (4人)

  e、靈活選用(14人)

  11、學月測試后,你希望老師公布每人的分數(shù)嗎?

  a、a、(45人) b、 (7人)

  c、說說整體情況,包括最高分、最低分、各分數(shù)段的人數(shù)(28人)

  12、在完成一個單元的教學內容時,必須進行歸納和總結,形成知識體系,老師們經(jīng)常采取的方法是什么?

  a、自己講(7人)

  b、讓學生講(9人)

  c、學生講老師修正(27人)

  d、從知識的結構、思維的方法和練習的類型中指導學生進行總結 (37人)

  對20名教師進行的問卷調查中,其統(tǒng)計結果如下:

  1、課堂上,對于表揚語如:“你真棒”“你真聰明”使用情況怎樣?

  2、課堂上,對于表揚物品如:小紅星、小紅旗,等的使用情況如何?

  3、當學生回答錯誤時,你怎樣處理?

  4、對學生答問不夠準確時,你怎樣處理?

 、僦苯恿碚垖W生回答,相互補充,使其完整(6)②老師直接給出答案

 、劾蠋熯m當提示,給予思考時間再回答(4) ④根據(jù)具體情況,幾種靈活選用(10)

  5、當課堂上學生不專心時,你常用的辦法是什么?

  6、當學生因為上課不專心而導致回答不出老師的提問時,你是怎么做的?

 、壅埶嘶卮穑屍鋸闹蓄I會此題的意思( 11) ④幾種都用過(3)

  7、當學生回答正確你的提問時,你是怎么做的

  8、學生回答問題的過程中,你是怎么做的?

 、賹V乜床⒙犎W生的回答(7) ②專著地聽但眼睛巡視全體學生(10) ③聽的同時去關注調皮學生(3)

  9、課堂上發(fā)現(xiàn)學生課前準備不充分時你怎么處理?

  10、課堂練習中對學生做題后的情況評價?

 、鄹鶕(jù)學生實際好、中、差做不同評價(12)(注:1人作答)

  11、學月測試后,你如何評講試卷?

 、巯劝l(fā)試卷,選其中錯誤率高的講,學生再選擇獨立或合作改錯(7) ④幾種都用(7)

  12、學月測試后,你給學生念分數(shù)嗎?

  ①不念(5) ②要念(3) ③只說各分數(shù)段的人數(shù)包括最高分、最低分(12)

  13、課堂上,對學生的評價你經(jīng)常采用那種方式?

 、賻熢u(1) ②師生評(3) ③生生互評④生自評⑤幾種都用(16)

  14、你對課堂評價有什么建議?(7人作答)

  六、結果分析及其對策

  1、學生回答問題錯誤時,66、3%的學生希望教師給以提示,再思考并回答,但教師中僅僅只有20%的人會采用這個辦法。當然課堂時間有限,所以30%的教師采用另請他人的辦法,50%的教師則靈活選用方法

  2、學生回答問題正確時,70%的學生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同時也希望老師給自己指出努力方向。但教師中20%的人只是給以簡單肯定,50%的教師選擇因情況而定。

  3、課堂上偶爾使用小勘品的教師占50%,沒使用過的'占50%,而學生中90%的人都想得到老師的獎勵并為之努力,75%的學生表示得到小勘品會非常高興。

  4、對于評價方式,學生中55%的人希望教師和學生共同評價,而教師中5%的人則只采用教師評價,15%的人采用師生共同評價,80%的人表示采用多種方式評價。當然,根據(jù)具體情況選用評價方式是必要的,但盡量讓學生參與評價。

  5、學月測試后,25%的教師都不念學生的分數(shù),60%的教師會說說全班考試的整體情況,包括平均分,各分數(shù)段的人數(shù),最高分、最低分等,15%的教師會念分數(shù)。而調查學生的結果卻出乎意料,56.3%的學生都希望念分數(shù),35%的學生希望只說整體情況。根據(jù)出現(xiàn)的這一情況,我們三位實驗教師又特地組織了30位程度不一的學生進行座談,他們的想法是想知道各個同學的分數(shù),尤其是自己平常對比的人的分數(shù),考差了就更加努力,考好了就更有信心。根據(jù)學生的心理需要,同時又不違背素質教育的要求,每次測試后,除了介紹基本情況外,高分數(shù)的人念一念,有進步的念一念,我們認為也是可以的。

  6、對于單元小酷,學生中33.8%的人希望學生講老師修正,46.3%的人希望從知識的結構、思維的方法和練習的類型中指導學生進行總結。而我們很多教師基本不做這項工作。現(xiàn)在的新教材很注重這項工作,每一單元的整理復習都要求教師先帶領學生整理本單元的內容,然后在各類練習中再指導學生總結。我們教師應認真做好這項工作,這既遵照教材的編排意圖,又符合學生的學習需求。

  7、認為教師在課堂上很有激勵的學生占56、3%,在課堂中感覺學習興趣很大的也只占56、3%。從這一數(shù)據(jù)看出,教師對學生的激勵不夠,課堂中只考慮授課內容是否能按時完成,并未更多的從學生實際出發(fā),從學生發(fā)展出發(fā)來實施教學。

  (二)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擬以下對策:

  1、評價要有針對性、技巧性、風格性。

  評價要有針對性,對學生的回答、表現(xiàn)、行為不能給予籠統(tǒng)的評價;評價要有技巧性,同樣的意思,不同的表達方式效果完全不一樣;評價要有風格性,評價來源于學生,要高于學生,語言要幽默精美、簡短利落,學生就樂于接受。簡短的評價語不僅是老師和學生的的心靈交流,也是老師文化底蘊的體現(xiàn),更是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的展示。

  2、評價形式要具有多樣性。

  救然評價的目的是為了激勵學生,激發(fā)學生向上的熱情,那在形式上一定不能簡單化。多樣的形式具有新鮮感,比如夸張的表情、不同的語調、肢體語言、親昵的動作、小小的獎品、一面紅旗……,都能讓孩子感受到你真誠的心,讓孩子在你的賞識的眼光中發(fā)揮他潛在的能力,課堂上的很多的超常發(fā)揮可能就是這樣生成的。

  3、評價要具有肯定性,并力求發(fā)展性。

  其實課堂中的評價就是在教育孩子怎樣做最好,肯定孩子的方法能力等等,所以一定要有肯定性,不能模棱兩可,否則這樣的評價孩子不知道該怎么取舍。對表現(xiàn)特佳的學生,教師的評價要充滿激情,大加贊賞,使學生收獲驚喜,不應吝嗇贊揚之詞。對表現(xiàn)一般的學生評價語要具體、合理,不能太過模糊。對表現(xiàn)欠佳的學生評價以啟發(fā)為主,引導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不可操之過急。用適度有效的表揚進行評價,讓課堂充滿熱烈;用委婉含蓄的批評進行評價,讓課堂洋溢溫情。盡量多鼓勵,少批評。肯定優(yōu)點就是放大優(yōu)點,讓缺點自動萎縮。每個人都有自身價值的追求,而外在因素的肯定更會帶給他無窮的力量,小學生尤其如此。因此,課堂教學中教師更應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為他們的后續(xù)學習提供動力。尤其面對班級中的“落后群體”,教師更應在他們的課堂表現(xiàn)中捕捉閃光點,及時給予表揚和激勵,以樹立其學習自信心,讓他們得到持續(xù)發(fā)展。

  4、關注課前評價,注重課堂評價,重視課后評價。

  通過課前評價,教師能在課上避輕就重,將功夫花在刀刃上,起到“磨刀不誤砍柴工”的作用。同時,在課前評價的基礎上,教師能制定出相應的評價標準,并進行評價手段的預設。

  課堂教學是提高教學評價質量的主陣地。通過課堂教學評價可以監(jiān)控學生的進步,即:可以評價學生朝預期的教學目標邁進的情況,并據(jù)此相應的調整自己的教學。貫穿于課堂教學的評價應圍繞“知識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展開,應注重過程性評價,F(xiàn)代課堂教學應面向每一個兒童,對每一個兒童的生存與發(fā)展都有益。因此在實施評價時,不同類型的學生應有不同的評價標準。如在數(shù)學練習課上,常會出現(xiàn)不和諧的一幕:當大家都在“埋頭苦干”時,幾個特優(yōu)秀的已無所事事;當大家都已抬頭聽講時,幾個學困生卻還在“埋頭苦干”。如何平衡這兩類極端的同學,讓大家的學習效益發(fā)揮到極致呢?這就在于評價標準的制定了,如對于特優(yōu)秀的學生,可要求他們用不同的方法解決題目;對于學習較困難的學生,可只要求他們完成基礎題。這樣,每位學生都在原來的基礎上有所進步。

  在課堂教學結束后,教師對師生的教、學效果進行評價,或調查、或考試,在一定的考察基礎上改進后續(xù)的教學決策。

  雖然本課題主要研究小學課堂教學中的評價效益,但要提高課堂教學評價的實效,卻不能僅拘泥于課堂,而應該是“重兩頭、抓中間”,這樣才會切實提高評價的效益。

  小學教學研究報告 19

  一、課題的研究背景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教材是以幾十文質兼美的文學作品為主體。這些作品是學生學習祖國語言的典范,是識字的有效途徑,是學習作文的范例,是了解民族文化傳統(tǒng)、拓展知識視野、培養(yǎng)道德情操和審美情趣、鍛煉思維能力的憑借。語文課中,閱讀教學占的比重大,用的課時多。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投入的時間大,花費的時間多。因而,人們一提到語文課,往往想得較多的是閱讀教學,不難看出閱讀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地位。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 。可是,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不少語文教師覺得越來越不會教了,這也基本是針對閱讀教學而發(fā)出的。首先是因為在語文教學課堂中集中地反映出一個教師的語文教學理念,集中地表現(xiàn)出一個教師駕馭教材、控制課堂、組織學生、運用教法的能力和水平。其次,閱讀課是以一篇篇文章為師生課堂對話的中介。而且每文章,都是一個以文字為媒介的、表達特定思想感情的、有章結構的統(tǒng)一整體。每文章都富有思想性、情意性和美感性;每文章都講究結構完整、用語準確、表達清楚。語文教師要研究和處理好每文章,都要調動多方面的知識儲備、全方位的理論素養(yǎng),甚至教師個人的人格魅力。由此可見,閱讀教學也是語文教學的難點。

  既然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要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就以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為突破口。在我們的語文閱讀教學中,虛化現(xiàn)象比較普遍,熱熱鬧鬧走過場,認認真真搞形式,語言訓練不到位,不落實。改善小學語文教學“少慢差費”(學得少、速度慢、效果差、費時多)的這一現(xiàn)象已刻不容緩了?梢哉f,提升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當前深化課程改革的關鍵。

  因而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迫在眉睫。

  從我們調研的情況看,導致閱讀教學低效的因素歸納起來有:目標不明確,對年段閱讀目標、課時閱讀目標把握不準;不重視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特別是良好的預習習慣和良好的閱讀習慣;一講到底,一問到底充斥課堂;泛讀、濫讀比比皆是,只一味的讀,沒有層次、沒有點撥、甚至沒有要求;不重視對教材進行有機整合。

  基于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我們提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研究》。

  教學的有效性是指有效率的教學,在40分鐘內教師優(yōu)化教學過程,創(chuàng)造性地整合、使用教材,促使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具體指在一定的教學投入(時間、努力)內,教師遵循教學活動的客觀規(guī)律,以盡可能少的時間、物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多的教學效果,從而實現(xiàn)一定的教學目標,滿足社會和個人的教育價值需求,是卓有成效的教學。

  二、課題研究的目標

 、碧剿鞒鎏岣咝W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途徑與方法。

 、苍谒趯W校形成閱讀教學高效性研究的氛圍,帶動學校青年教師形成一支較強的語文教師隊伍,提升所在學校的語文教育教學質量。

 、惩ㄟ^研究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磁⒁惶子行У男W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的管理、指導和服務機制。

  三、課題研究的內容

  為了提高研究的系統(tǒng)性與針對性,擬分學段重點進行如下研究:

  低段:

 、遍喿x興趣的培養(yǎng);

 、差A習習慣的`培養(yǎng);

 、畴S文識字能力的培養(yǎng);

 、凑J真傾聽習慣的培養(yǎng)。

  中段:

 、弊リP鍵詞句理解課文能力的培養(yǎng);

 、哺爬芰Φ呐囵B(yǎng);

 、迟|疑能力的培養(yǎng);

 、捶e累好詞佳句習慣的培養(yǎng)。

  高段:

 、甭宰x、瀏覽等讀書能力的培養(yǎng);

 、采钊肜斫庵攸c句段,領悟文章思想感情;

 、匙x寫結合能力的培養(yǎng);

 、此鸭c處理信息能力的培養(yǎng)。

  以上內容,由各位實驗教師結合個人及所教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性研究。

  四、課題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的思路

  本課題決定以學生發(fā)展為目標,以閱讀教材為載體,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以閱讀教學效益為核心,以教師教育教學水平提升為重點,探索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途徑與方法。

 。ǘ┭芯康姆椒

  本課題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踐與研究》總課題的指導下開展研究,以行動研究法為主,以調查法、經(jīng)驗總結法、文獻法等為輔。

 、毙袆友芯糠

  行動研究是在一定理論指導下,把教育教學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的研究,尤其注重實踐者也要成為研究者,研究的結果要及時運用于教育教學實踐的研究方法。在這里,課題組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讓他們成為本課題組研究的實踐者,同時也成為本課題研究的研究者。在實踐中研究中,不斷反思和總結,把研究的結果及時運用于實踐。

 、舱{查法

  調查法主要是通過調查,深入課堂弄清當前課堂教學現(xiàn)狀,從中發(fā)現(xiàn)問題。為解決問題,為探索和改進當前課堂教學現(xiàn)狀提供相關依據(jù),以便有針對性地研究。以期達到最佳研究實效。

  ⒊經(jīng)驗總結

  經(jīng)驗總結法主要是通過對本課題研究過程中較有效的學校的研究工作進行及時的總結提煉,形成成果在學校推廣應用,促進本課題研究的進一步深化研究。

 、次墨I法

  文獻法就是收集有關文獻資料作為課題研究的理論指導實施材料。

  五、本課題的研究基礎和條件保證

  本課題實驗者都是一線教師,大部分都是學校的骨干教師,有一定的小學語文教育科研經(jīng)驗。為了使該課題順利實施,取得實效,有如下條件保證:

 、苯逃專家的引領,我們將聘請?zhí)丶壗處熗跷柠悶檠芯款檰,為課題研究提供智力支持。

 、舱n題組在區(qū)教科培的指導下,對課題進行科學管理,采用競爭機制,調動實驗教師研究的積極性。

  ⒊利用“名優(yōu)教師”的“教育論壇”、“教育博客”及“課題組QQ群”這三個交流平臺,促進研究群體智慧的交融與提升。

  六、課題研究的步驟和措施

 。ㄒ唬┭芯坎襟E

  根據(jù)本課題研究的目標和內容,本課題研究分為三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課題準備階段(20xx年9月至20xx年11月)

  成立課題組,小組成員就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現(xiàn)狀進行調查研究,思考課題研究的方向,確定研究課題,制定研究方案,布置研究工作,明確分工,下達研究計劃。

  第二階段:課題實施階段(20xx年12月至20xx年8月)

  課題組綜合運用教育科研的方法,在研究過程中不斷修正完善研究措施,全面開展課題研究,力求圓滿完成研究任務。

  第三階段:課題總結階段(20xx年9月20xx年3月)

  課題組進行結題的相關工作,完成研究報告和相關課題成果資料的整理工作。

 。ǘ┭芯看胧

  為確保研究工作有序有效地進行,提高研究成果的信度和效度,我們擬采取以下措施進行課題研究:

  ⒈成立課題領導小組

  組 長:

  副組長:

  成員:

 、布訌姽芾,指導研究

  課題組成員實行層層負責制。根據(jù)低、中、高年段研究內容的側重設立子課題,以備課組為單位進行研究,備課組長擔任子課題組長,在總課題組的領導下,實施組長負責制。

 、臣訌娊涣,突出實效

 。1)充分利用網(wǎng)絡資源優(yōu)勢,通過網(wǎng)絡研討教研活動內容,交流實驗情況。

 。2)通過博客等平臺建立資源庫,實現(xiàn)網(wǎng)絡資源共享。

 。3)結合“五段式”開展研究活動,加強子課題組間的交流。

 、刺釤挸晒總結推廣

  參研人員要強化成果總結意識和成果推廣意識,對過程性研究成果認真進行總結、提煉。

【小學教學研究報告】相關文章:

小學教學研究報告03-29

小學生的研究報告03-18

課堂教學研究報告02-12

小學數(shù)學課題研究報告03-14

小學語文課題研究報告03-19

課堂教學研究報告11篇02-12

《利用信息,寫簡單的研究報告》教學設計01-30

小學語文課題研究報告5篇03-19

習慣研究報告03-07